螞蟻財富聯合十六家基金公司做的理財廣告文案,有一句讓人扎心的話“年紀越大,越沒有人原諒你的窮”,引起社會的爭論,螞蟻財富也為這個文案道歉了。
這句話放在廣告文案里,不僅僅是起到拉仇恨的效果,而且,它觸到了社會的敏感神經。
而一篇十萬+的文章《我很窮卻頂天立地,誰TM要你原諒》也火了,文章認為這則廣告文案,傷及的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作者很悲憤的質問:“窮就成了我們的罪狀了嗎?還是不能被原諒的那種?”,并因此認為這種價值觀是“完全跌破了人性底線的獸性價值觀”,“造成了一大批弱勢群體事實上的身心傷害”。
這是兩種價值觀的碰撞。
但我并不認為那篇反駁文章,就值得贊賞。因為它只譴責了那個廣告文案,卻沒有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廣告文案?這樣的廣告文案為什么會出現,比其出現之后造成什么樣的后果,更為重要,更值得我們去分析。
我也想譴責廣告商,把這種話公開的用在文案中廣而告之,確實是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挑戰,但并不認為它是對社會價值觀的挑戰,因為這句廣告語反應的價值觀,早就深深的滲透進了這個社會。
那句廣告語道出了一個冰冷的現實: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軌,社會的觀念也是跟著轉變。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習慣用金錢衡量一個人價值和地位的環境之中。
這奇怪嗎?讀讀馬克思的書,就絲毫不覺得奇怪。當經濟基礎發生變化,人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也會跟著改變。經濟結構的私有化導致了貧富懸殊,貧富懸殊的社會,就會出現嫌貧愛富的思維方式。
在中國,這一思維方式,從主流媒體嘲笑前三十年的貧窮,就已經開始漸漸成為主流了。盡管:前三十年,實現了從中國從農業國到工業國的偉大飛躍這樣質的飛躍;前三十年,實現了農業基礎的翻天覆地變化,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改變了靠天吃飯的局面,和化肥工業、良種技術,共同構成了糧食單產和總產量大幅提高的基礎;前三十年,不但人口數量翻番,還大幅降低了文盲率,塑造了一支世界上最龐大的高素質勞動力資源;前三十年,還完成了“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裝備,為中國的安全提供了最堅強的保護傘;前三十年,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對印自衛反擊戰、西沙海戰…,通過這些軍事斗爭的勝利,不僅給我們打出了五十年以上的和平,直到今天還在對那些蠢蠢欲動的國家保持著強大的心理威懾。上述成就,只完成一項,也算了不起了。但那代人卻做了這么多,而且還是在極其險惡的安全環境下取得的。
離開這些,中國的改革開放,如何進行?這是很淺顯的道理;但卻有那么多人,一直在嘲笑前三十年的貧窮,好像后三十年的富裕完全跟前三十年的基礎無關。對前三十年的這種評價,不是一些人,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社會的主流評價。盡管前三十年做了那么多,一代人干了一代人的活,但就是因為接受的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基礎,為了實現工業化,打好基礎,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生活富足,就要受到嘲笑。
嫌貧愛富的心理,從嘲笑前三十年的貧窮開始,就慢慢滲透進了社會的各個階層。
等到經濟結構進一步發生變化,非公有制經濟比重越來越高,資本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貧富懸殊變得越來越大,嫌貧愛富的心理就更有了經濟基礎,并得到進一步強化。
私有制經濟代表一種什么樣的生產關系?主要是資本主導的生產關系。資本主導的生產關系,把一切社會關系,包括人和人的關系商品化,并在這個基礎上生長出金錢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金錢社會自然有其特殊規則,馬克思說:“金錢蔑視人所崇拜的一切神并把一切神都變成商品”,金錢就成為社會衡量人的自身價值的通用之物。
在在這種生產關系中, “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這就是金錢社會的真實寫照。
既然資本主導的金錢社會,讓人和人的交易,都是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貨幣不僅僅是人和人之間進行商品交換的貨幣,而且,還成為一種支配的力量,貨幣擁有了絕對的權力,成為“真正的上帝”。
金錢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就是拜物教,拜物教就是對商品和貨幣的信仰代替了其他信仰,這種信仰必然會崇拜財富,把財富多少作為衡量人的價值的最重要標準。
社會的思想觀念,是反映社會客觀存在的。
馬克思說:“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圣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傭勞動者”。連這些本應受人尊重的職業,都變成了受人雇傭,被金錢驅使的雇傭勞動者,你還指望廣告商在策劃時,他心里裝著什么樣的主流價值觀?
那篇廣告文案中那句“扎心”的話,說出的道理是丑陋的,但風格卻是寫實的。而那篇反對的文章,說出的道理看起來很正,但卻因為回避這一廣告語反應的經濟本質,說了一些大而無用的道德廢話,是非但無用且有麻痹作用的雞湯。
馬克思說的更透徹:“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圣發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
人的尊嚴都變成交換價值了,人擁有的尊嚴,就會跟擁有的財富的多少成正比。不從生產關系入手解決問題,徒有小市民的傷感有用嗎?
金錢社會,什么是最不可原諒的?答案就是兩個字:貧窮。
金錢社會的宣傳機器,會把一個人的貧窮歸因于個人的懶惰,個人的無能。窮就說明他懶惰不思進取,這樣就連道德上都給予了否定。最能說明這個現象的是信貸。借錢就需要進行信用評估,信用評估是什么?信用評估就是對一個人的道德進行經濟學上的估價,是對“一個人的道德作出的國民經濟學判斷”(馬克思)。窮人得不到貸款,意味著他不僅僅是經濟上是貧窮的,同時在道德上也是被否定的。
窮人,在這種金錢統治的社會關系中,連道德都被否定了,怎么能保證“我很窮,卻頂天立地”。那篇文章那么寫,我覺得是因為他沒有真正體會過貧窮的滋味,所以他憑借想象熬了一鍋供給窮人的雞湯。
在一個金錢社會所設置的規則中生存,很多人最怕的是什么?兩個字:貧窮。
笑貧不笑娼,早就成為金錢社會都存在的現象,否則怎么會有賣淫業的存在?僅僅是因為這些人都好吃懶做嗎?未必。因為對這些人看來,窮比失去尊嚴,失去自由還可怕。
現實比情懷冰冷,但更真實。
我一直認為,在金錢社會,腐敗是不治之癥。因為當社會關系都被變成了商品關系,當人的社會地位和尊嚴更跟金錢掛鉤,擁有權力的人,也會想辦法把權力換成金錢,換成財富。沒有財富,當他失去了權力,他也會在道德上被否定。所以,美國的政商之間的關系特別曖昧不清,華爾街和華盛頓之間的旋轉門一直很通暢,商而優則仕,金錢和權力無縫對接,金錢控制權力,權力為資本服務,這才是最腐敗的社會。
金錢社會,人的話語權也跟金錢掛鉤,這不僅僅是因為擁有金錢的人可以購買媒體,可以收買媒體人,他們自己也會因為自己的財富而自帶光環效應。馬云說一句話,就會社會矚目,王思聰隨便一個點贊都有很多人關注,就是因為馬云是中國最富裕的人,王思聰的父親也曾經是首富。普通人吶喊一輩子,也沒那么多人注意
這種現象確實不合理,但它是不合理的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要改變這種不合理,光從道德上進行譴責是無用的,就需要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社會經濟關系。螞蟻財富進行了道歉,但這些觀念就能從廣告商的頭腦中去掉嗎?就能把嫌貧愛富的思想觀念從人的頭腦中移走嗎?不會的。
為什么社會主義是更人性的社會?因為公有制消滅了貧富懸殊的經濟條件,也就消除了崇拜富人歧視窮人的現象。我不否認公有制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不能因為公有制不夠完善就大搞私有化。至于那種說社會主義就是共同貧窮的人,因為足夠荒謬,根本不值一駁,就說一句:改制三十年都沒有改完的國有企業,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而徹底私有化的結果,就是資本主導社會,必然的要一邊制造富有,一邊制造貧窮,并且在整個社會范圍內,把這種富有和貧窮的對立作為它存在的條件,那就會出現對窮人的歧視以及對富人的崇拜。
資本主導的社會關系,就是一個異化的社會。人創造了財富,去被財富奴役;人創造的財富越多,越成為財富的奴隸。沒有財富會被歧視,有了財富也不見得快樂。
我不反對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一定的非公有制經濟成分,但不能危及到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否則,社會會滑向金錢社會,資本主導的道德觀念會取代社會主義的價值觀,成為新的主流。要防止社會受嫌貧愛富的思想觀念支配,就要保證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社會主義價值觀是在公有制的經濟基礎上生長出來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