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不是爸爸,他的職責不是給學生找工作,甚至找媳婦。老師就是幫助學生做夢的人,夢是學生的夢,不是老師的夢。學生傳老師的道,受老師的業,那是精神的繼承,不是名位的繼承。名分并不重要。凡拿老師當老師的,他就是學生;凡不拿老師當老師的,他就不是學生。甭管本事多大,地位多高,就是登記在冊,甚至登堂入室,也照樣算不得學生。"
"古之從學,都是從人學起。書,只是老師的遺教。 一個好老師,口才當然重要,但基礎的基礎是肚里有貨。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不學無術,何以為師?"
活字君按
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不知道各位活字讀者,平素是怎樣度過這一天的,又或是早已忘記了還有這樣一個節日?
活字君在上學(主要是中小學)的時候,每年的教師節,都會成為一個頭痛無比的日子。“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既然老師過節,就不能不有所表示。但各種貴重的禮品早為制度所不許,于是同學們(或者說善良的家長們)總是挖空心思,準備五花八門的答謝方式,大有軍備競賽之勢,對于我這種既不會畫畫、又不會手工、又對各種禮品十分麻木的男生來說,可以說是尷尬無比。最尷尬的要數有一年,我“別出心裁”地到辦公室,給教我語文的呂老師送了一本書(似乎是《陳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從此,我的“狂生”名號便傳遍了整個學校——畢竟,老師給學生贈書,那叫抬舉;學生給老師贈書,豈不是要你下課的意思?幸好老師“知其不敏”,沒有怪罪。如今想來,依舊羞赧不已。
“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其實,表達對老師的尊崇與敬意,最重要的不是種種外在的儀文,而在于能否擔負起老師的學問人格、能否繼承老師的精神血脈。今天的推送,我們為大家分享著名學者、活字文化作者李零教授緬懷他的老師張政烺先生的文字,感受前輩學人的為師之道。在這個教師節,共同思考何為“師道尊嚴”。
大學者張政烺和我的老師夢
李零
張政烺(1912-2005),山東榮成人,著名文史學家,193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隨后進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建國后歷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院、中華書局副總編輯等。先生在中國上古史、文獻學、簡帛學等領域都有突出的造詣,并曾主持“點校本二十四史”的工作,其代表作結集為《張政烺文史論集》。2012年,中華書局推出五卷本《張政烺文集》。
今年(2012年)是張政烺先生的百年誕辰。張先生學問大,不用我來評價。我只是張先生晚年的一個學生,很多前輩師長比我更了解先生,不用我來多嘴。作為他的學生,我只想講點當學生的體會。
首先,我想說的是,小學和中學時代,我是個壞學生。正是因為壞,所以咬牙跺腳發毒誓,將來一定要當個好老師。我原來的夢想是當個小學老師或中學老師,但插隊期間,我真的當了老師,感覺很失敗。我沒想到后來會當大學老師,更沒想到會拜在名師的門下,做我一生最想做的事。
李零老師在北大講壇上
其次,老實交待,我根本沒上過大學。小學、中學都教不好,怎么教大學?今天,我之所以能站在大學的講堂上,在張先生執教過的大學教書,實在非常幸運。我要感謝所有曾經幫助過我的老師,特別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引領我走進學術之門的老師。比如俞偉超、李學勤、裘錫圭三位老師,他們都幫我改過文章。當時,俞老師給我鼓勵最多,我叫“第一推動力”。我是在他的鼓勵下,才報考研究生的。當然,如果沒有劉仰嶠先生推薦和夏鼐先生安排,我也無緣于此。我當研究生是在1979年。最初,考古所是請唐蘭先生當我的導師,但他突然去世,才請張先生當我的導師。
俞偉超先生(1933-2003),著名考古學家
張先生是個什么樣的老師呢?他可不是那種手把手、站不直了就拿腳踹的老師。那是戲班子的班主,不是我理想的老師。我的老師,天高任鳥飛,后面沒有風箏線。古之所謂師,禮聞來學,不聞往教。他是不問不教,但有問必答。他自己惜墨如金,但鼓勵我多讀勤寫早出成果。比如我的第一本學術著作《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就是由張先生推薦并題寫書名,于1985年在中華書局出版。古人說,孔子學無常師。學無常師才能成其大。張先生是很多老師的老師,但他并不想當唯一的老師。我的老師不止一人。比如王世民老師、張長壽老師就是我在考古所的老師。
我對張先生最最佩服的一點,說實話,是他沒有門戶之見,不傳衣缽,不立山頭,不拉隊伍。學問越大,人越謙虛。人越謙虛,越能容人。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大家都愿意當他的學生。
第三,現在執教北大,我一直在想,老師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理解,老師是老師,學生是學生,學生并不是老師的私屬。張先生在北大任教的年代,師生關系遠比現在松散,凡是在校聽課的人都是張先生的學生,張先生是大家的老師,不只是某幾個人的老師,學術更有天下公器的味道。不像現在,老師拿學生當子弟兵或打工仔。學生靠老師出名,老師靠學生出名,拉拉扯扯,彼此都用得著。張先生絕不是這樣的老師。
我記得,2007年我在芝加哥大學時,有個教中文的老師跟他的美國學生說,你可別忘了呀,我們中國有句老話——“一日為師,終生父母”,這個學生毫無反應。因為美國沒有什么“終生父母”。父母管小孩,頂多十幾年,孩子一大,就自謀生路。人家沒有啃老族,也沒有啃小族。
西方傳統中對于師生之道最經典的理解,出自亞里士多德所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Amicus Plato, sed magis amica veritas)圖為拉斐爾《雅典學園》。
我理解,老師不是爸爸,他的職責不是給學生找工作,甚至找媳婦。明清小說不是有句話嗎,“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理解,老師就是幫助學生做夢的人,“成人一愿,勝造七級浮屠”。夢是學生的夢,不是老師的夢。學生傳老師的道,受老師的業,那是精神的繼承,不是名位的繼承。名分并不重要。凡拿老師當老師的,他就是學生;凡不拿老師當老師的,他就不是學生。甭管本事多大,地位多高,就是登記在冊,甚至登堂入室,也照樣算不得學生。
陳寅恪先生在《對科學院的答復》中,將他曾經的得意弟子汪篯“逐出師門”,說道:“我要請的人,要帶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獨立精神。不是這樣,即不是我的學生。你以前的看法是否和我相同,我不知道,但現在不同了,你已不是我的學生了。所有周一良也好,王永興也好,從我之說,即是我的學生,否則即不是。”
第四,張先生為人木訥,不善言辭,很多聽過張先生講課的前輩都說,講課效果不一定太好。他自己說,我這個人,吃飯很慢,走路很慢,說話也很慢。這以今天的標準看,似乎不太適合當老師。張先生不是如今那種口若懸河,講課類似電視表演的老師。但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在我看來,他是個古風猶存的老師,他更像舞雩臺下和學生散步、闕里宅中和學生聊天的夫子,授受是在不經意之間。他的寬厚誠篤和寢饋于學是個渾然一體的人格。他是用他的為人教育我們。
張政烺先生書法
古之從學,都是從人學起。書,只是老師的遺教。
一個好老師,口才當然重要,但基礎的基礎是肚里有貨。培養學者,尤其如此。他是首先是個合格的學者。
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不學無術,何以為師?
學者本色在于學:熱愛學習,善于學習。不是一時半會兒,而是一輩子,永遠在學,永遠在問,永遠在做學問。當學生是學,當老師還是學。
張先生正是這樣的學者,他是我們大家的好老師。
END
本文原載2012年9月24日 《北京日報》,感謝李零教授對活字文化的支持!
了解更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