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師多是果粉杜撰的政治神話
果粉為抹黑當下、美化民國,常吹噓民國時代大師輩出、群星燦爛,將胡適、王國維、傅斯年、章太炎、陳寅恪、劉文典、王力、林語堂、梁實秋、錢鐘書、梁漱溟、熊十力、季羨林、沈從文、張愛玲、徐復、徐志摩、顧頡剛等數十人列為大師,有時還拉上魯迅、楊振寧、李政道、童第周等做點綴。經過果粉不斷發掘和精心包裝,大師的隊伍日趨龐大,有時高達100多人。
貧瘠的土地長不出參天大樹。大師的產生,需要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良好的教育條件、爭鳴的學術氛圍和雄厚的文化積淀。但在民國時代,軍閥混戰、日寇入侵、山河破碎,人民流離失所、生不如死,人均壽命僅35歲,文盲率超90%,識字即算“人才”,專家學者寥寥無幾,國際學術交流屈指可數,缺乏孕育大師的環境,即便偶有大師,也只會寥若晨星,不可能群星燦爛。
有人反駁說群雄并起的戰國時代同樣大師輩出,但這些人忘了,戰國有600多年,民國在大陸的統治僅38年,而且戰國大師在治國理政、軍事外交等方面均顯示出非凡智慧和過人才干,其能力、成就獲得普遍認可,而民國大師多是學者出身,影響和成就很難贏得廣泛認同,因此,戰國大師實至名歸,民國大師則飽受質疑。
果粉推出的民國大師不僅水分十足,且以文人居多,少有科學家、工程師,這是因為民國時代,美、蘇、德、英等國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技術創新碩果累累,中國卻止步不前、毫無建樹,在理工領域吹牛容易露餡,因此,只能在缺乏可比性的人文領域制造大師。
這幫大師在中國人民處于水深火熱,急需救亡圖存之際,多數在象牙塔內專心學術、舞文弄墨,即便有所成就,也僅在圈內和少數學生中有點影響,不可能改變舊中國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命運,更不可能贏得億萬民眾的普遍認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因為民國時代多數人蒙昧未開、愚昧無知,這幫人才顯得出類拔萃。實際上,除極少數人外,多數人的成就、影響與大師名號相去甚遠,純屬假冒偽劣、濫竽充數。
也許在果粉眼里,只要是民國學者,只要寫過書、出過小冊子,只要不親共反西方,就有資格被捧為大師??梢?,民國大師不過是矮子里挑將軍,大師泛濫恰恰是民國時代教育不發達、社會落后的見證,因為如果人才輩出,誰敢妄自尊大?這幫大師多數師承西方,很少有人贊成社會主義、支持共產黨,胡適之流還叫囂“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活脫脫一個洋奴。他們大多與公知和轉基因推手一樣,聲名顯赫卻名不副實,放到現在,不可能有那么大名氣,一些人可能早被網民駁得體無完膚,甚至罵得半死。
大師多了,也就沒了大師。新中國成立后,政府積極開展掃盲活動,大力興辦教育,民智漸開、人才井噴,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李四光、華羅庚、孫家棟、袁隆平等群星薈萃,大師級人物越來越多,大師卻越來越少,同時使得一些留在大陸的民國大師顯了原形。如某大師出名不是因為學術成就,而是因為控訴文革,其文章、觀點除政治正確外,并無過人之處;另一位大師出名則是因為曾受到毛澤東批評,文革中遭到“迫害”,至于學術成就,對許多人都是傳說。
總之,民國可能有大師,但不會多,其成就影響、國家貢獻與新中國培養的錢學森等人不可同日而語。如今,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才濟濟,即便沒有大師,也遠超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的民國時代,果粉靠偽造大師肯定民國、否定當下,實在愚不可及!(2017-6-9)
原載:http://blog.sina.com.cn/u/225423369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