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端午節的祝福,不知不覺地由“端午節快樂”變成了“端午節安康”。去年的端午節,我也學著別人給一些人送了一句“端午節安康”的祝福,但是祝福送出去之后,我的心里忽然有點怪怪的感覺,感覺這個祝福似乎有點別扭,有點不對勁。一回味,才意識到這句祝福原來是有問題的。
“安康”的意思是“安寧康泰”,也有解釋為“身體健康,生活安穩”。不管怎么解釋,意思都是相近的,都指的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一種長期的生活和身體狀況,所以,我們可以祝福一個人“一生安康”,卻不可以祝福一個人“生日安康”或者“節日安康”。祝福的內容只能是超出一般狀態的一種期望狀態,卻不可以是輕松可以達到的極其普遍的狀態,一個人可以幾月幾年甚至幾十年是安康或者大體安康的,卻極少有人或者基本上沒有人一生是安康的,所以,祝福一個人“一生安康”就是合理的、適宜的。相反,一天兩天的“安穩健康”正常情況下誰做不到?那么,祝福一個人在某一天里安康,譬如“節日安康”,能叫祝福嗎?打個比方,要祝福一個小女孩越長越漂亮,我們祝福她“長得比范冰冰還美”是祝福,而如果祝福她“長得比芙蓉姐姐還美”,還能稱之為“祝福”嗎?雖然芙蓉姐姐長得并不差,甚至比不少人都長得要好。
所以,我們不可以祝福一個人“節日安康”或者“生日安康”,這樣的“祝福”似乎稱不上祝福。——想象一下一個女孩被祝福“長得比芙蓉姐姐還美”時的心理吧!
相反,如果我們祝福一個人“節日快樂”或者“生日快樂”,那么,這種祝福就聽起來特別順耳,特別舒服,這不僅僅是聽慣了的原因,根本上還是因為這樣的祝福語是用詞恰當的。“快樂”指的是心境,心境是很容易變化的。剛聽了一個笑話,快樂了幾分鐘,忽然又想起一件倒霉事,心情馬上又會低落下來。一個人的快樂,特別是成人的快樂,一般很難持續幾個小時,一整天的快樂,就更難了,所以人們常常會祝福別人“快樂一整天”。當然,即使一個人一天有幾個小時的快樂,那也不錯。但事實是,很多人常常很多天都感受不到快樂。所以,祝福一個人在某一天里快樂,譬如“節日快樂”、“生日快樂”,會讓人覺著蠻舒服的呢!
再回到“端午節”,有專家說端午節起源于人們對自沉汨羅江的詩人屈原的紀念,是祭祀屈原的日子,所以跟清明節祭祀祖先一樣,不適宜祝別人“快樂”。但事實上,端午節跟清明節不一樣,清明節祭祀祖先的傳統現在仍然普遍存在,在這一天當然不適宜祝別人“快樂”,而端午節祭祀屈原的傳統,在現實中還能找到多少痕跡呢?雖然,這些年也偶爾會有某個地方政府或者某些社會組織會在端午節這一天搞一個儀式祭祀一下屈原,但這些活動的影響,相對于十三億過端午節的中國人來說,能有多大呢?
其實,不僅僅是現在,很早的時候,人們過端午節就已經基本上只是娛樂了。唐朝詩人元稹在其詩《表夏十首》之十中就寫到:“靈均死波后,是節常浴蘭。彩縷碧筠粽,香梗白玉團。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可見,在唐朝的時候,人們過端午節,就把它當做一個歡樂的節日來過了。而蘇軾在其詞《少年游.端午贈黃守徐君猷》中則寫到:“銀塘朱檻曲塵波,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好將沉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游過。”一句“好將沉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過端午節時的歡樂情狀便已經躍然紙上。
可見,至少在一千年前,人們就已經將端午節當作了一個歡樂的日子,而與此同時,就像我們現在的民俗專家一樣,也有一些像元稹這樣的文化人在悲嘆民眾不懂尊重屈原,將一個表達悲傷的紀念日過成了表達歡慶的娛樂日。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即“端午節應該過成一個追念屈原的紀念日,還是過成一個歡樂喜慶的娛樂日”,早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
那么,在紀念詩人去世與縱情娛樂之間,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所謂民俗,就是民間長期演變、發展而形成的一種風俗。也就是說,風俗是會變化的。也許原來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的,后來就慢慢的更傾向于娛樂了。既然如此,我們就應當尊重目前已經形成的這種快樂過端午的風俗,不能說這樣過就是不對的,在端午節互祝“端午節快樂”就是錯誤的。不過,話又說回來,既然民俗是會不斷演變的,那么,我們為了某種良好的目的,譬如借助節日增強民眾的愛國心、鼓勵人們對高潔人格的追求,那么,國家有組織地或者民眾自發地就可以以各種形式強化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意義,以期慢慢改變目前這種文化意義漸漸喪失的端午節過法。譬如改變祝福語就是其一。
我們可以看到,當專家提出不應當在端午節互祝快樂而應互祝安康后,從整個社會的反應來看,大多數人還是支持專家的看法的。而且,從專家的說法被傳播開來之后,僅僅兩三年時間在端午節互祝安康就幾乎已經成了普遍現象,也充分說明,大多數人對屈原是懷著深深的敬意的,同時也說明,在近些年愛國備受嘲諷的輿論環境下,大多數人還是保存著樸實的愛國心的,是愿意在端午節以改變祝福的形式,來表達對屈原的紀念以及對屈原所代表的愛國精神和高潔人品的尊重的。
但是,上面我們已經分析了,互祝“端午節安康”在用詞上是有問題的,而互祝端午節快樂又迎合了民眾的娛樂追求,對逝去的屈原也確實是一種不尊重,從而也就削弱甚至背離了端午節的文化意義。那么,端午節究竟該如何祝福呢?
事實上,端午節最適宜的祝福語應當是“端午節吉祥”。
為什么呢?
首先,祝福“端午節吉祥”跟紀念屈原是完美相融的。屈原的自沉汨羅江是令人傷悲的事情,這一天當然也就是不吉祥的,那么,在這個紀念屈原的節日互祝吉祥不就是很適宜的么?
其次,跟“安康”所表達的長期狀態不同,“吉祥”既可以表達長期狀態,也可以表達短期甚至一時的狀態。“吉祥”的基本意思就是好運的征兆、吉利幸運,而幸運本身就是稀罕的,誰的幸運能是時時存在、長期持續的?所以,祝人一生吉祥是祝福,祝人一天一時吉祥又何嘗不是祝福?顯然,祝福“端午節吉祥”在用詞上也是沒問題的。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雖然現在人們普遍認為端午節是起源于人們對詩人屈原的紀念,而且紀念屈原也早已經成了端午節文化的一個核心元素,但事實上,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以及我個人的分析,端午節應當并不是起源于對屈原的紀念,而是起源于在“惡日”的祈福避兇。也就是說,端午節是一個被古人認為很容易染病的“惡日”、“兇日”、不吉祥的日子,那么,在端午節這個很不吉祥的日子祝福別人“端午節吉祥”,不就是恰當得不能再恰當了么?
那么,為什么說端午節并不是起源于紀念屈原呢?
首先,端午節又被稱為“浴蘭節”,以蘭草湯沐浴除毒的習俗在古代一直延續了很多年,現在一些地方也仍有保留,而端午“蓄蘭沐浴”的習俗在屈原之前就早已經有了。《大戴禮》中記載,“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屈原《九歌•云中君》中有一句詩,“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可見,在屈原之前,端午節或者浴蘭節就已經存在了。
其次,根據聞一多先生的考證,端午節其實源于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農歷五月初五龍舟競渡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會末期。
另外,根據劉德謙先生的考證,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南北朝時作品)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于競渡,隋代杜臺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吃粽子、龍舟競渡應當都是與屈原沒有直接關系的。
至于端午習俗中掛菖蒲、蒿草、艾葉,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等,懂點中醫的人很容易就明白,菖蒲、蒿草、艾葉,蒼術、白芷、雄黃都是常用的中藥,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祛濕。端午之后,暑濕越來越重,人們在生活中就會開始頻繁使用這些中藥,這顯然是出于祛病強身的考慮。
最后還有一個重要證據:韓國、朝鮮、日本都有端午節,這些國家的端午節無疑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但是,這些國家的端午節習俗以及傳說,也都與屈原無關。
綜上所述,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其實應當都是與屈原無關的,而且,端午節(在屈原之前是否叫端午節還有待考證)在屈原之前也應當就已經存在了。事實上,最早將端午節與屈原聯系起來的文獻,是南北朝時南梁吳均的《續齊諧記》,而此書出世的時候,屈原去世已經750余年了。所以,我們有更多的理由相信,端午節起源于屈原的傳說,應當是后人為了表達對屈原的懷念而附會到端午節上的。跟端午節起源于紀念屈原的傳說類似,還有端午節起源于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紀念勾踐等傳說,這些傳說都缺乏充足的史料做依據,都應當是人們的善意的附會。
那么,為什么說端午節起源于惡日的祈福避兇呢?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拋開最廣為人知的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的說法,還有“源于浴蘭節”說,有“惡日”說,有聞一多的源于祭祀龍圖騰說和黃石、劉德謙的源于夏至說。這些說法,相對于源于紀念屈原說,有更多的史料依據和邏輯支撐。其實,這幾種說法在我看來是并不矛盾的,因而是可以合并的。合并的基礎,就建立在我的一個認識上,即,端午節其實就是象征性的“夏至日”。
端午節又叫“端五”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古人從春秋時期開始,就已經用十二地支紀月,農歷的正月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因為“午”、“五”同音,故“午”、“五”相通,端五,又稱為“端午”。因為端午節月數和日數都是五,人們又稱端午節為“重五節” 、“重午節”。在十二地支中,從紀時來說,午時代表的是一天里陽氣最盛的時辰,從紀月來說,午月代表的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月份。所以,“重午”象征的就是陽氣最盛,“重午節”象征的就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一天。端午節或者重午節又叫“天中節”,也是古人以端午節為夏季之中,代表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的證明。我們知道,夏至日是我們生活的北半球接受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這一天才應當是實際上的“陽氣最盛”的一天。端午節(或者重午節)和夏至日,一個是象征的一年中陽氣最盛的一天,一個是實際上的一年中陽氣最盛的一天,所以,原來的夏至日的吃粽子、賽龍舟,后來端午節也有了。根據文獻記載似乎可以推斷,吃粽子、賽龍舟本來是夏至日的活動,后來就轉到端午節去了。這就跟黃石、劉德謙的端午節“源于夏至說”相通了。
夏天又熱又多雨,龍既能飛上天,又能潛入水,既能飛上中天作為至陽的象征,又能興云作雨,有水神的特征。所以,人們對龍的想象與夏天的特征非常吻合,在人類的蒙昧時期,將夏天的某一天——被認為是陽氣最盛一天(譬如后來的夏至或者端午節),作為祭祀龍圖騰的日子,就是一種很自然的行為了。
至于端午節被認為是一個“惡日”,也是毫不奇怪的。端午節之后,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濕毒盛行,這首先給了人們一個直觀的對于端午節的認識。從文化的角度來解讀,端午節又叫重午節、天中節,象征的是陽之極,陽極則生陰,盛極則轉衰,古人對事物的辯證認識,使他們意識到這一天不會是個好日子。這跟人們對重陽節的認識是相通的。重陽節也是一個惡日,一個不吉利的日子,就是因為它象征的也是陽之極。不過,重陽節被用來象征陽之極,是因為它有兩個“九”,而端午節被用來象征陽之極,則是因為它有兩個“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端午節還叫“女兒節”。為什么叫“女兒節”呢?因為陽極則生陰,女兒代表的是陰。這進一步證明了古人對這一天的辯證認識。
根據文獻推斷,“浴蘭節”這個名字有可能比“端午節”這個名字要早。為什么要浴蘭呢?“浴蘭”的“蘭”,其實就是佩蘭。佩蘭其實也是一種中藥,化濕解暑的中藥。五月五日之后,濕氣漸盛,濕毒為患,人們在這一天用佩蘭等祛濕的藥水進行沐浴,其實是一種很實際的祛除身上濕氣,預防濕毒致疾譬如中暑的一種努力,與某種迷信(譬如對“重五”或“重午”的迷信)聯系起來,漸漸就成了一個節日吧。
另外,五月五日之所以被作為一個節日來浴蘭、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掛艾葉、掛荷包、掛五色絲線、斗草、采藥、跳鐘馗、薰蒼術、熏白芷、喝雄黃酒、寫符念咒,等等,應當還與“五”字有關。“五”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 (“
”)寫法,是上下兩個橫,中間一個叉,或者一個人形,象征的就是天地交通或者通神。所以,五月五日這個日子,在先秦時代,應當就會被人當做是與神交通的日子,在這個日子做祭祀、跳鐘馗、寫符念咒等這些活動,神或者上天才更容易感知得到,神或者上天才更容易知道你想讓他幫你把身上的濕毒給趕跑,讓天氣不要太熱,濕氣不要太重,讓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度過暑夏。
通過上面對端午節起源的分析,我們可以很明確地意識到,一方面,端午節是有祭祀的成分在其中的,譬如龍舟競渡這個活動以前就有祭祀儀式,但這祭祀,最早時應當不是祭祀的屈原,而是祭祀的龍圖騰;另一方面,從浴蘭到斗草、掛艾虎、掛荷包、掛五色絲線、掛長命縷,到跳鐘馗、寫符念咒等,端午節是含著明顯的向神或者向上天祈福的成分在其中的。
最后,我們再回到端午節的祝福語中來。一方面,雖然端午節應當并不是源于人們對于屈原之死的紀念,但是端午節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融入了對屈原之死的紀念,而民俗的文化含義包含了這個民俗的整個發展和演變過程,而且更著重于人們現在對它的理解,所以,我們探究端午節的起源,并不否定它本身所包含的對于屈原之死的紀念,同時還鮮明了它原有的、而且一直存在的祈福避兇的含義,總之,無論是對屈原之死的紀念,還是祈福避兇的樸素行為,在端午節祝福別人“端午節吉祥”,跟在重陽節祝福別人吉祥一樣,都是最適宜的。另一方面,因為端午節發展到現在,紀念屈原的氣氛已經很淡很淡,人們更多是把這個節日作為一個娛樂的節日來看待的,所以,除非是參加紀念屈原的活動,在如今這個節日氛圍下,互祝“端午節快樂”當然也是可以的(說“歡慶”或者“慶祝”則完全不行)。不過,互祝“端午節快樂”又確實跟端午節的文化含義相去甚遠,而且這種祝福語越是被人們肯定和認可,端午節的文化意義就會喪失得越是徹底。所以,從挽救文化的角度考慮,提倡在端午節互祝吉祥,是對傳統文化有所敬重的人都應該做的努力。
(2016年端午節初稿,2017年端午節前作重要改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