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7月1日,毛主席曾寫過意義重大兩首詩。其歷史背景是余江縣血吸蟲的肆虐,深深刺痛了他的心,殘暴“瘟君”的覆滅,激發了他磅礴的愛民情。
血吸蟲病在中國歷史上流行數千年,俗稱大肚子病,疫區主要分布在江南,以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周圍的湖區最為多見。
從1919年到1949年,余江近3萬人死于血吸蟲病。解放后全縣累計發現釘螺分布面積為96萬平方米,累計查出血吸蟲病人6200多人。1951年3月,江西省衛生廳首次證實余江縣為血吸蟲病流行縣。
1955年冬天,毛主席發出了“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至1958年5月22日,經過專業技術人員復查鑒定,證實“余江縣血防工作不論在消滅釘螺,治療病人,糞便管理方面,都完全超過了基本消滅血吸蟲病的標準,取得了根除血吸蟲病的偉大勝利”。
6月30日,人民日報以“第一面紅旗”為題,報道了余江縣消滅血吸蟲病的經過。毛主席看了這篇報道后,心情十分激動,提筆寫下了氣壯山河的詩篇《送瘟神二首》: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六億人民皆成舜堯,意氣風發,改天換地,完成了許多前人所不敢想象的事業,對付小小的血吸蟲當然不在話下,瘟神必然逃脫不了滅亡的下場。
送瘟神以一種諷刺戲謔的口吻,充分顯示了人民的信心和力量,辛辣嘲笑瘟神(一切反動派)的無能和無奈。“照天燒”三字,是全詩的結穴,象征中國人民不僅能消滅血吸蟲病,同時也能改變“東亞病夫”和貧窮落后的形象,也能掃除一切大大小小的瘟神和一切害人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毛主席是具有革命浪漫主義氣質的詩人,《送瘟神》二首便是其革命浪漫主義的杰作之一。在詩中,詩人的內心世界隨著神奇的想象、多變的畫面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示。既有理想,又有現實;既有科學,又有神話;既有對舊時代人民苦難生活的嘆息,又有為新時代人民壯舉的喝彩。情致高昂,想象豐富。詩人的才情得到了極致的展現,詩作的審美情趣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
(以上文字來自郝吉林的博客)
附:當年毛主席在《人民日報》看到的報道
第一面紅旗:記江西余江縣根本消滅血吸蟲病的經過
江西余江縣在全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戰線上插上了第一面紅旗——首先根除了血吸蟲病,給祖國血吸蟲病科學史上增添了新的一頁。科學家們認為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創舉。
甘拜下風
江西醫學院教務長程崇圯教授說:"我在舊社會從事醫務工作16年。從來沒有聽說過更沒有看見過哪里曾經根除了血吸蟲病,在資本主義國家的文獻里,根本找不到血吸蟲病可以消滅這一條。如今不僅聽到了,而且親眼看到了。"那些過去認為"外國人不敢做,中國更辦不到"的學者,在這一事實面前,現在也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余江縣根除血吸蟲病的過程,也是向各種錯誤思想斗爭并取得了勝利的過程。1956年春天,中共余江縣委領導全縣人民,勇敢地提出了"半年準備,一年戰斗,半年掃尾"的苦戰兩年消滅血吸蟲病的計劃,掀起了全面殲滅血吸蟲病的防治運動,運動開始后,有的人沒有看清這種巨大的變化,就斷言"這個計劃是吹牛皮";某些科學技術人員前來指導工作,也有悲觀論調。他們說:"國民黨統治時期搞了20多年,沒有搞出什么名堂;日本搞了幾十年,也沒有把它消滅;別的國家的科學家研究來研究去,都沒有弄出個好辦法,難道共產黨能赤手空拳把血吸蟲病消滅掉?"余江人民實踐結果是,他們不但把過去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干起來了,而且也干好了。倪桂鄉西坂社建頭村在合作化前兩年內,因為沒有組織起來,不能統一安排勞力和調整溝渠的分布;消滅釘螺中沒有填平一條舊溝,有人就從而斷言:"要把建頭村的舊溝填平,消滅釘螺,不等髯子白,也得幾十年。"可是合作社建立后,提頭村的人民運用集體力量,在幾個月內就填平了全部舊溝,并且修成了一個新的灌溉網。
在治療工作上以革命精神打破常規,大膽采用新法治療。陳舊的三月療法、二月療法、20天療法,都為新的三日療法和二日療法所代替,沒有藥品,用土辦法;病床不夠,就化整為零,深入社、隊、組、戶進行治療。有的醫學專家迷信課本上的長期療法,硬說三日、二日療法會死人。事實是最好的答復:這里治療過的四千多個輕、重病患者,除三個重患者外全部治愈。
經過一場根除血吸病的戰斗后,余江人民大大發揚了敢想敢做敢獨創的共產主義精神。他們對干部說:"今后只要共產黨和毛主席發出號召,你們扶梯子,我們就敢上天。"
兩首不同的山歌
"藍田坂,糧食屯,去年四百九,今年一千斤",這是人民今天歌唱號稱沃野萬里的余江縣糧倉藍田坂的一首山歌。兩年前,人民唱的另一首山歌是"藍田坂的禾,畝田割一籮,高興兩人抬,不高興一人馱。"這兩首山歌生動地唱出了藍田坂根除血吸蟲病前后生產上的鮮明對比。
藍田坂方圓50里。過去由于血吸蟲病危害,在近50年內,藍田坂有3000多人因患血吸蟲病死亡,有20多個村莊完全毀滅,有14000多畝田地變成了荒野。留下的人也大多挺著大肚子,面黃肌瘦,能吃不能勞動。他們形容自己的勞動情形是:"一個鋤頭兩斤鐵,拿手里就想歇;下田扶根棍,不到田頭就起困"。為了維持最低生活,人們還是挺著大肚子勉強下地勞動。耕種那一小部分田地,由于耕作粗糙,缺水少肥,每畝只收稻谷數十斤,碰上災害,甚至顆粒無收,再加反動政府的苛捐雜稅,人民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解放后,人民雖獲得了自由,但是疾病未除,生產不能迅速發,生活水平提高很慢,10%的農戶還是依靠政府貸款和救濟過日子。
1956年藍田坂開始大規模的治理血吸蟲病的工作,那時,黨和政府派醫師給人們診病,縣委第一書記親自來指揮戰斗,藍田坂的三萬人民高興極了,決心苦戰兩年消滅血吸蟲病。
兩年內藍田坂人民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消滅了釘螺,還建立了一個溝渠縱橫的水利灌溉系統,消滅了旱災,并增加了1500多畝良田;4000多個患病者全部得到了治療,恢復了健康,那些過去"拿起鋤頭就想歇"的人現在變得:"一天到晚,越干越起勁。"由于治好了疾病和改造了自然,促進了生產的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飛躍上升。去年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上升到了400斤以上,高的達500多斤,缺糧區變成余糧區,貧困戶變成了富裕戶。過去每年要國家救濟2000元,公糧7萬斤;消滅了血吸蟲病后,去年這個鄉賣給國家的余糧有30萬斤,每人平均收入由1953年38元躍增到74元。
青春回到了建頭村
住在倪桂鄉建頭村的人,過去要求遷出建頭村,或者種建頭村的田地不在建頭村住。被血吸蟲病奪去了兒子的金冬仂一兩天上趟鄉政府,堅決要求離開建頭村。根除了血吸蟲病后,他和妻子的病治好了,生活有很大改善,妻子還生個娃娃,現在再也不上鄉政府要遷出了,建頭村的人現在都和金冬仂一樣,下定決心永遠在建頭村安家立業了。
建頭村在50年前有500多戶,1500多口人;50年內,有的被血吸蟲病折磨死了,有的被迫外逃了,到解放時這個村只剩下8戶,24口人,并且個個挺著大肚子,無力搞生產,生活極貧困,村子里變得死氣沉沉,令人觸目驚心。根除了血吸蟲病后的短時期內。建頭村現在增到21戶,54口人;個個身強力壯,戶戶過著甜蜜的日子,村子里到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人們感激地說:"共產黨和毛主席救活了建頭村。"
像這樣臨近毀滅又恢復了青春的村莊,在余江縣疫區幾乎每個社都有兩三個。這些村莊年年增加人口,年年擴大規模。
家庭里的變化
在倪桂鄉西坂農業社里,記者訪問了女社員鄧汝梅。這個不到30歲的農村婦女臉上黑里透紅,一看就知道身體很強壯。
鄧汝梅抱著嬰兒,她高興而激動地向記者敘述了她的家庭的變化。
鄧汝梅18歲時與同村的農民金盛華結了婚,和母親一起全家三口,生活過得很不錯。可是不久她便患了血吸蟲病,很快就由身強力壯變得精神萎靡不振,面黃肌瘦,肚子大得像個皮鼓。三年五年過去了,她還沒有生小孩,老母親責怪鄧汝梅不爭氣,不給家庭添福;丈夫也變了,嫌她面黃肌瘦不好看,不生育兒女,走起路來慢吞吞,拿起鋤頭就喘氣,抱怨自己不幸娶了個這樣的老婆,雙方感情很不融洽。
1956年共產黨和毛主席派來醫生給鄧妝梅一家檢查和治療血吸蟲病,檢查結果一家三人都需要治療。但他們不相信醫生能治好,說是因為"龍脈不好"得了大肚子病,竟拒絕治療。經過醫師再三解釋,明白了血吸蟲病使人大肚子不能生產和生育的道理后,才懷著又驚又喜的心情去治療。
治好病后,一家人的身體很快恢復了健康。人長胖了,肚子變小了,走起路來輕快方便,參加勞動有了勁,隨著生活的改善,家庭里開始有說有笑了。一年后,鄧汝梅懷了孕,這是全家的大喜事。為了迎接出生的小娃娃,還添了新的蚊帳、被子和衣服。小娃娃出生后,日子過得更親熱和睦了。鄧汝梅說:"共產黨和毛主席是我們一家的救命恩人。"鄧汝梅的家庭變化是余江縣血吸蟲病流行區千百個家庭變化的縮影。
(新華社南昌1958年6月29日電,作者陳秉彥、劉光輝)
2017年3月22-26日,星火旅游將組織前往贛東北(婺源-廬山)的紅色之旅活動,其中就要參觀余江縣送瘟神紀念館(血防紀念館),詳情查看:贛東北(上饒-婺源-廬山)紅色之旅。
星火旅游近期出團
(1)意-瑞-德-盧-法歐洲五國十三日游:和王立華老師一起走進馬恩故鄉,尋蹤周總理在巴黎的足跡
時間:2017年6月18~30日,23900元/人,2017年4月10日報名截止。
時間:2017年4月2-6日,3800元/人,2017年3月20日報名截止。
時間:2017年3月22-26日,1980元/人,2017年3月20日報名截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