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娘子軍的由來
海南省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1931年5月,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特務連”召開了成立大會。100多位窮苦的農村女孩子,為反抗封建壓迫和爭取男女平等,在共產黨組織領導下,勇敢地拿起了槍。 她們在中共瓊崖特委領導下,出色地完成了保衛領導機關,宣傳發動群眾等項任務,并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在伏擊沙帽嶺、火攻文市炮樓、拔除陽江據點及馬鞍嶺阻擊戰斗中,不怕犧牲,英勇殺敵,為瓊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但不幸的是,在當時敵強我弱的海南島上,這支娘子軍部隊后來遭到國民黨正規軍“圍剿”,喋血馬鞍嶺。戰斗中,二班的8名姐妹留下斷后,直至彈盡糧絕,全部犧牲。不久,海南紅軍主力作戰失利,娘子軍被迫解散,散落于民間。 紅色娘子軍的精神實為婦女解放運動之旗幟,海南人民之光榮,娘子軍革命精神永存!
電影《紅色娘子軍》
1960年,上海(天馬)電影制片廠導演謝晉將《紅色娘子軍》搬上銀幕。電影《紅色娘子軍》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斗爭業績為素材,圍繞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用寫實的手法突出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在反抗和斗爭中成長的典型事例。影片很好的把握了女主人公吳瓊花勇敢倔強、深沉善良的性格,塑造了紅軍干部洪常青高大光輝的英雄形象,具有較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強烈的藝術感染。主演:祝希娟、王心剛、陳強等。該片獲1962年第一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1964年第三屆亞非電影節“萬隆獎”;1995年“中國電影世紀獎”。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1964年,中央歌劇舞劇院芭蕾舞團,根據同名電影改變成了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舞劇《紅色娘子軍》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領導的親切關懷,是我國芭蕾舞按照周總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群眾化”進行改革的首次嘗試。該劇成功塑造了瓊花和黨代表洪常青兩個紅軍戰士的英雄形象,通過對女奴瓊花參加紅軍前后經歷的描寫,表現了一個備受迫害,內心燃燒著階級仇恨烈火的紅軍女戰士,在政治上有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芭蕾舞臺上第一次出現我國勞動人民和革命戰士的形象。1964年9月,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在人民大會堂首演,周總理出席并邀請了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觀看。1964年10月8日毛主席觀看后,稱贊該劇:“革命是成功的,方向是對頭的,藝術上也是好的。”該劇多次到國外演出,引起巨大轟動。
江青拍攝的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劇照
1965年第五期《人民畫報》發表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組照,這組照片署名“李進”,即江青化名。劇照由掙扎、練兵、連長、就義、向前進五幅照片——
掙扎 劇情:女奴瓊花從惡霸南霸天家逃出,又被狗腿子老四抓住,瓊花竭力反抗。
練兵 劇情:紅色娘子軍在根據地練兵
連長 劇情:紅色娘子軍連連長獨舞
就義 劇情:紅色娘子軍連黨代表洪常青在一次戰斗中不幸受傷被俘,他堅貞不屈,英勇就義。
向前進 劇情:紅軍解放了椰林寨,消滅了南霸天,繼續勝利前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