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種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口頭話題。老百姓吃飯,找不到安全食品,氣的罵人,又找不到罵誰,有的罵黑心廠商,有的罵政府監管。時寒冰不堪吃有毒食品,要回老家種地。
造成食品不安全的因素首先是農業生產問題。
農業生產問題中有政策性因素,也有技術性因素。先說說政策性因素,對農村、農民利益剝奪的政策性因素,導致了農村大量勞動力外流,現在農村真正缺少的是勞動力,一些專家官員還在那里瞪眼說瞎話, 搞什么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民對政策性剝奪他們的利益,沒有理性的認識,但是不要以為農民傻,他們本能地會去反抗,比如:土地撂荒,比如自己種點無污染蔬菜自己吃,自己自然養殖點雞、鴨自己吃,把“現代科技”生產的糧食、蔬菜、雞鴨魚肉給城里人吃。這就是報應,制定農業政策的有幾個是農民?征求過多少農民的意見?就那么幾個官僚老爺專家學者為了自己的利益在那里閉門造車。
除了一些政策性因素,農業生產中還存在很多了技術問題,也對食品安全造成極大損害,擇其主要問題如下。
1、化肥問題
現代農業,大量施用化肥,存在兩個問題,一是過量施用,二是施用的化肥被土地利用的效率極低。由于土地肥力退化,有機質含量減少造成微生物種群減少,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70%的化肥經土壤流入河流,造成巨大污染。現在的水污染,除了工業廢水排放以外,更多的原因是化肥造成的面污染,農村里不再搞農家肥,糞便垃圾本來該是堆肥的好原料,卻成了更大的污染源。現在舉國上下,看看農村還有多少干凈的水溝,干凈的河流。
2、農膜污染問題
農膜技術的推廣,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但是農膜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農膜在地里沒有清理,許多年不能降解,在土壤里影響土壤的透氣性以及農作物對養分的吸收,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0萬噸農膜殘留在土壤中,殘膜率達到40%。清理出來的農膜,無法處理,農民就焚燒,農膜的焚燒會產生大量的致癌物。發展所謂可降解塑料,能不能行不好說,但不用不是更好嗎,壓根就是把人搞病了,再給吃藥。
城市有垃圾清理(即使清理也是把污染轉移到農村),農村沒有垃圾處理,到處堆放。除了農膜外,農村中生活用的塑料袋更是漫天飛舞。
3、農藥過量使用問題
農藥的大量施用,也是現代農業的顯著特點,但是害蟲也產生抗藥性。隨著蟲子抗藥性的增強,藥量越打越大,新藥品種也越來越多,但是并沒有消滅蟲子,五花八門的抗藥蟲子也進化出來,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據統計,我國目前農藥總產量170多萬噸,平均每畝耕地施用1.9斤,常用農藥多達300多種,大量農藥進入生態環境,最終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造成各種各樣的疾病。
造成食品不安全的第二個因素是食品加工企業。食品工業的發展無疑對城鄉居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但與此同時,各種防腐劑、調味品、調色劑、增稠劑、增白劑等化學添加劑對食品安全帶來不可預見的風險,更有一些廠商不按規定添加以及政府部門監管不力等等,所以食品不安全的第二個因素無疑是食品加工企業。
分析來看,造成食品不安全的因素顯然是以上兩大因素造成。食品安全有沒有辦法保證,用何種辦法保證,都是每一個關心自身健康的人所應該思考的,并且應該立即行動起來的。被動消極等待的思想,無所作為的思想是懶漢思想。
解決食品安全要靠誰,短期來看,政府、生產商、超市都難以指望,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當然有,但是需要行動起來。世界上從來沒有救世主,要靠我們自己。
需要安全食品的人們,不要光罵了,不要光懶了,不要做既想吃放心食品,又要食品便宜的夢了。有的說不怕貴,就怕買不到安全的,你買不到安全的,是你沒有想辦法,或者懶于行動。所以,行動起來試試下面的辦法,看看能否可行。
就目前整個社會道德體系信用體系崩潰的情況下,或許以下的辦法會有效,那就是成立城鄉互助大聯盟,通過聯盟會員制度,達到生產環節的有機生態化,流通環節的本地化、社區化,實現食品消費的安全保障。
聯盟會員制度,就是城市中需要健康食品的市民,成立消費者聯盟,到農村去找生產合作社。消費者聯盟與農村合作社成了互助大聯盟,簽訂安全食品生產協議。消費者可以去參觀監督生產過程,也可以提供資金支持。
生產環節有機生態化,就是糧食與蔬菜生產采用不用化肥不用農藥的有機生態農業生產模式。生態農業專家蔣高明老師,通過幾年的辛勤勞動,證明了生態農業的路子是走得通的。破除了一些用屁股做學問的專家所說的,不要化肥農藥、不搞轉基因,要餓死人的胡言亂語。有良心的人,要團結起來,為我們自己健康也為民族健康與未來行動起來。
為了達到城鄉互助、互相監督、互相信任,流通環節的本地化、社區化就是必需的,流通環節的本地化和社區化還可以節約大量的運費,對整個社會資源是大大節約。有的朋友說,你這些辦法是退步,但歷史總是在曲折中前進,在目前道德、誠信體系嚴重崩潰的情況下,總還不失為一種辦法吧。
2013-11-24日
附案例:
上海有一些朋友,他們都是對食品安全很關注的人,對自己的食品也很在意,對一些大的商家也不放心了。他們是這樣做的。
1、尋找共同理念的人,大概30人,他們推算一下自己每個家庭每年大概支出青菜費用5000元。
2、他們30人每人集資5000元,共15萬元作為基金。
3、他們拿出4萬元,在市郊租地四畝,并且雇傭兩位農民按照他們的要求種植蔬菜。
4、種好摘凈的蔬菜,通過物流運到幾個物流點,每個會員到物流點去拿菜。品種不夠的話,會員自己再去市場采購。
5、雇傭的農民,也可以在菜園里養殖雞鴨,會員們購買。
6、幾年下來,他們運行情況很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