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設計師經常說:“落后就要挨打”--仿佛落后國家遭受發達國家侵略是天經地義的。而毛澤東則認為:“從歷史上來看,許多先進的東西,往往不是出在先進的國家,而是出在比較落后的國家。例如馬克思主義,就不出在當時資本主義比較發展的英國,而出在資本主義只有中等發展水平的德國,這不是沒有理由的。”
毛澤東評論說,事實證明,在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發展水平的條件下,經濟愈落后,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是愈容易,而不是愈困難。人愈窮,才愈要革命。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就業人數比較多,工資水平比較高,勞動者受資產階級的影響很深,在那些國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現在看并不容易。這些國家,機械化的程度已經很高,革命成功以后,進一步提高機械化,問題不大。重要的問題是人的改造。東方像俄國和中國這樣的國家,原來都是落后的、貧窮的,現在不僅社會制度比西方先進得多,而且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速度也比他們快得多。就資本主義各國的發展史來看,也是落后的超過先進的,例如在十九世紀末葉,美國超過英國,后來二十世紀初,德國又超過英國,等等。
在中國歷史上,秦帝國勃起于西陲,清王朝龍興于白山黑水。在世界歷史上,新古典文明發源地是當時落后的邊緣地帶即歐洲、中國、印度,而不是在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中東。資本主義的源頭也是島國英國,而不是遠為富足的中國或其它中亞大國。在資本主義的擴張歷程中,拉丁美洲人口較多,城市較大,文化發達,而且遠為富有。但拉丁美洲國家最終淪為附庸國,而相對落后的北美卻成為資本主義的心臟。北美因為受外資控制的企業的束縛較少而發展起相對獨立的經濟,拉美卻因其單一的依附于宗主國的大種植園經濟而不可能出現全面的經濟發展。社會主義革命也是在落后的中、俄等國,而不是在發達國家中爆發的。
在一個社會結構內部亦如此。毛澤東說:“我們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在小廠里頭出來的。大廠設備好、技術新,因此往往架子大,安于現狀,不求進取,他們的創造常常不如小廠多。最近常州一個紡織廠,創造了一個加快車速的技術。你看,這個經驗不在上海、天津創造出來,而在常州這樣的小地方創造出來。”
和庸俗唯物論相背,新的社會形態總是先在某個國家或地區取得跳躍式的突破,人類社會的演變是以部分質變的形式進行的。率先發生變革的國家或地區,往往不是在中心地區的、發達的社會,而是在邊緣地區的、貧困的、適應性強的社會。
為什么落后能夠戰勝先進?這里面有個主觀能動性的問題。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促進量變和部分質變。然而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哪里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它也是以一定的經濟技術和交往為條件。越是落后,越是想發展,這是人的因素。然而,怎么才認識到自己的落后?這就要通過交往。在封閉的環境下,無論多落后,都不會產生變化的動力。所以,歸根到底,還是實踐在起決定作用。在沒有實踐基礎的地方硬來,不是能動,而是盲動。(百韜網劉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