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不能被平均增長掩蓋
據新華網報導的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居民消費需求變遷及影響因素研究》所顯示的數據,我們可以歸納為以下3組:
1、收入增長 從1978年到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加55倍,農村居民人均年純收入增加近43倍。
2、差距擴大 1985年到2009年以來,城鎮居民最高收入組與最低收入組之間的人均年收入差距從1985年的2.9倍擴大到2009年的8.9倍,且收入差距還有擴大趨勢;20世紀80年代,城鄉的收入差距在1.8到2.3倍間徘徊,2009年達到3.3倍,而國際上最高在2倍左右。有專家表示,如果考慮到城鎮居民所享受到的住房補貼、公費醫療、子女教育等各種福利措施,這一差距比高達6:1,達到世界最高水平。
3、基尼系數破線 2010年中國基尼系數已達到0.48,遠遠超過了0.4的警戒線,并且這種差距仍有擴大的趨勢。而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基尼系數僅為0.16。
第一組數據,因排除了物價指數,缺乏可比性。1978年尚處于計劃經濟階段,食品、蔬菜以及燃煤等生活必需品極為便宜(每市斤大米0.13元、豬肉0.78元、大白菜0.02元),住房是以社會福利形式分配的(城鎮居民50平米住房月房租加上水電費總共1~2元左右),城鎮職工醫療免費、農村合作醫療費用由生產隊提取,個人看病只承擔0.05元的掛號費。幼兒入托、入園和學生上學免費。一個月收入50元的職工,就足以養活五口之家。當時非生活必需品如手表、自行車等,相對于居民收入則十分昂貴。30年的發展,收入平均數的絕對值有較大增長是肯定的。對這種增長,需要更科學的數學模型,而不是人民幣面額的相對倍數。
第二、三組數據屬于同一類,反映的是社會貧富差距。居民平均收入實際增長被貧富差距“不平均”以后,社會問題被掩蓋。例如,《東方早報》剛剛披露,中國富人人均流動資產169萬,而房產價值占總資產比重72%,人均擁有房產3.3套。將這個房產數平均以后,中國的住房不再有“剛需”,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會高很多。而對于0.48這個基尼系數,多數網民也表示不認可。
我們假定0.48這個基尼系數是準確的,畢竟已經突破“警戒線”,并且還在上升,這個“警示性”在哪里?我們黨歷來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用超警戒的基尼系數則如何檢驗“社會主義好”這個命題呢?
對于“社會主義”,有一種比較傳統的解釋:社會主義社會,是一種以群體利益為目標,按勞動分配為根本的非個人獲利模式,以是否對社會發展有利,作為衡量標準的社會。
我們堅持社會主義,盡管是“特色”社會主義,但其根本還是社會主義,消滅剝削、消滅階級差別、城鄉差別和腦體勞動差別畢竟是共產黨的的目標。然而,貧富差距超過非社會主義國家,作為執政黨共產黨是否需要反思?反思一下我們的努力奮斗與黨的綱領是否還有差距?反思我們是否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如果任由貧富差距“仍有擴大趨勢”,穩定和諧的社會管理目標如何實現?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則報導:11月2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盧嘉瑞教授在全國第十五屆消費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上講:“如果城市家庭月收入7000元以下,就屬于貧困戶。”此話引起很大震動,有人說,依此標準,似乎將有一大批城里人“被”貧困。
一些與會學者表示,“我們一直在說擴大內需,經過幾年的努力,為何不見成效?”多位學者認為,重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長速度過慢,收入分配不公,高收入群體和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2000年,全國10%的高收入群體和10%的最低收入群體收入相差3.6倍,2009年相差8.9倍,兩極分化日益嚴重。西南財經大學王裕國教授表示,抑制富人的增長難度太大了,政府更需要關注消費水平在平均水平以下的居民,建立低收入人群保障機制,縮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提高中收入家庭的收入。對于低收入群體應該通過最低生活保障、拓寬就業渠道,通過稅收和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弱勢群體的收入水平,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居民收入高了,腰包鼓起來了,才能刺激消費,提高消費率。
由于是“消費經濟理論與實踐”的研討,學者們側重的是經濟。盧教授的經濟學論點為何具有廣泛的震撼與反思?我認為盧教授這個論斷的意義已經超出了經濟學研究本身的范疇,因而更具社會學的普遍性。
社會學是將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等若干學科并列于社會科學來研究,以探尋社會的治亂和盛衰的原因,揭示社會由以達到“大治”的方法和規律的學問。而社會的治亂盛衰始終圍繞一個根本課題,那就是發展的目的是什么?
經濟學注重社會財富總量數據,如老百姓熟悉的國民生產總值、居民平均收入、物價指數等等,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同比、環比。社會學更注重社會財富在社會群體之間的分配情況。盧教授的“7000元界線”,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貧富差距的“刻度”。當然,7000元是否合理,并沒有見到盧教授比較系統的論述。
18大即將召開,希望決策者們多聽聽社會學家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不能囿于某些“經濟專家”的一“家”之言、一孔之見,畢竟,每一個國民所關心的除了個人的收入以外,更希望有一個祥和穩定的社會環境。
近來,有的地方執政者喊出了一個口號:“留住富人”,這大概是基于對富人的“跑路”現象的應激反映。我們希望這些執政者們看到現象的本質,富人“留不住”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們對富人們“服務”不夠,恰恰相反,正是我們黨的富民政策使得他們在不長的時間里致富的。他們轉移財產的行為是出自于對貧富對立的懼怕。縮小貧富差距才是留住富人的正確方法,也是留住窮人人心的根本道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