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熱火朝天、激情澎湃,讓人向往又值得今天借鑒的時代——
老新聞《共和國往事1949~1952》(1998年9月版)前言
江沛
本博掃描編發(對原文略有剪節)
共和國的建立,在古老的東方樹立了一個紅色巨人的形象,也在冷戰的鐵幕前強化了共產主義陣營的實力。
從西柏坡到紫禁城的路上,毛澤東曾風趣地對周恩來等人說,我們到北京“趕考”去,不能像李自成那樣,一定要考出好成績。
然而,共產黨人的自信,并不能消除國內外久已認同的“土八路”形象。打仗是一回事,管理國家又是一回事。國內外友好人士甚至斯大林等對中國共產黨能否管理好如此龐大而又千瘡百孔的國家,深表疑慮;國內不少資本家以懷疑的目光注視著中國共產黨,一些人預言:中共將在一年內退回山區;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在倡導和平演變的同時,也試圖利用朝鮮戰爭拖垮中國;退守臺灣的蔣介石更是不甘寂寞,時不時發出“反攻大陸”的誓言。
百廢待興的中國,將向世界展示出一份什么樣的答卷呢?
在繼續軍事進攻大西南、徹底剿匪和堅決鎮壓攻擊新政權的反革命分子的同時,中國共產黨大刀闊斧地進行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改革:
在政治上,共和國創建了以共產黨領導政府、政治協商會議參政的體制,體現了百廢待興時期的時代要求。與此同時,中共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和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允許各地報刊對基層政權的開放性監督,劉青山、張子善一批貪污腐敗的“大老虎”成階下之囚,極大地維護了新政權的良好聲譽。
在經濟上,全國一方面普遍展開了整頓和打擊城市資本家行賄、偷稅漏稅、偷工減料、盜騙國家財產、盜竊經濟情報等“五反”運動,穩定了市場和金融;一方面向著資本國家化方向大步邁進。經濟整頓的成就,很快就體現出來了。
從解放區就開始的土地改革運動,在1950年達到了高潮,無數農民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土地,得到土地就有改善生活的希望,農業生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火朝天的景象,農民對共產黨的熱愛達到了頂點。
第一部《婚姻法》的頒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于人性平等的重視,無數婦女在法律的保護下,開始勇敢地走出了包辦婚姻、男性歧視和性工具的樊籬。
在文化教育上,政治對文化的管理表現出寬松與嚴厲相結合。院系調整體現了國家工業現代化的要求。
在對外關系上,中國向蘇聯“一邊倒”。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侵入朝鮮半島,目的是為了對社會主義陣營進行包圍;在與蘇聯協商后,備感威脅的中國派出了志愿軍,“雄赳赳、氣昴昂,跨過鴨綠江”,拒敵于國門之外,作出了明智、果斷的選擇。
短短三年,中共屢出大手筆,國民經濟恢復出現良好勢頭,一個新中國不僅沒有在國內外敵意的詛咒與友善的擔憂中垮掉,沒有出現預期的難民潮,沒有出現城市管理的混亂,沒有出現經濟崩潰,反而日益強大起來并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不少人油然而生敬意:中國共產黨就是高明,它的適應能力是超一流的,國民黨的失敗不是偶然的。
新中國的成立,洗刷了近代以來落后的中華民族蒙受的百年屈辱,中國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不接受一切強加的屈辱約束,敢于和世界第一強國美國在朝鮮刀槍相見。政治上的強硬與抵抗外侮,轉移了人們對經濟困難的感受, 也使人們自覺地為建設國家而努力。“工農當家做主人”的口號,激起了無數人對于國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與責任感。這一時期,中國社會在前進中表現出一個重大的特征,就是民族主義情緒空前高漲,凝聚力、向心力特別強,這是一個民族、國家發展的根本前提之一。新中國的政治初創和經濟恢復,就是在這樣一種榮辱同擔、休戚與共的社會精神中進行的。
那是一個熱火朝天、激情澎湃,讓人向往又值得今天借鑒的時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