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54年8月24日,毛主席會見英國工黨領袖、前首相艾德禮,工作人員見他穿著一條屁股上扎滿了羅紋補丁、膝蓋等處磨得發白的褲子,勸他換一條。他說:“不要緊,誰看我后面呢?”穿著補丁褲子接見外賓,這在各國領導人中恐怕是沒有的。
莊子《達生篇》曰:“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則重外也。凡外重者內拙。”毛澤東穿打補丁衣褲會見外賓,一是當時條件有限;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毛澤東艱苦樸素,重內容(會談國家大事)不重形式(衣著)的實事求是作風和毛澤東的人格魅力。斯諾的《西行漫記》及照片在這方面有許多精彩精辟經典的記錄和評論。
二,西方禮賓習慣,在重大禮儀活動中要身著黑色服裝,穿黑色薄硬底皮鞋。19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會見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羅瑞卿看到他穿一雙厚重的棕色皮鞋說:“主席,你還是換一雙黑的吧?!薄盀槭裁矗俊薄鞍凑諊H慣例……”毛主席打斷羅瑞卿的話說:“我們中國人要按中國人的習慣穿!”毛主席平時在家都穿布鞋、拖鞋,晚年即使在外事活動中也不穿皮鞋。1972年2月,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時,毛澤東穿的是圓口布鞋。
毛澤東不是不遵守“外事游戲規則”,而是反映了毛澤東之所以是毛澤東在一些非原則問題上的天馬行空的,不拘一格,我行我素,難得糊涂的個性特征。
三,毛主席會見外賓,一般不提前通知會見時間、地點。因為他習慣在夜間工作,白天休息,所以會見活動一般都是安排在晚上。
中國有一個禮儀規范:客隨主便,入鄉隨俗。西方人也知道并接受這個原則;毛澤東是按照這個原則做事的。
四,在座位安排上,禮賓規定是主左、客右;而毛主席則是經常坐在客人右邊(客位),而將客人讓在左邊(主位);1972年2月,他在其書房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一行就是這樣坐的。
賓至如歸,以禮相待,尊重客人是中國待人的禮節。毛澤東把“主坐”讓給客人,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深刻的潛意識在;這樣的以誠相待能夠融洽氣氛,有利于實現會談的預期結果。事實證明毛澤東總是成功的。
外交禮儀只是一般的原則;許多人都是刻板的遵守,毫無生氣,令人窒息。以眼還眼,以眼還眼也是毛澤東的外交利器。前蘇聯總書記赫魯曉夫訪華時,毛澤東是在在中南海游泳池中會見赫魯曉夫的。因為這個赫魯曉夫曾經“怠慢”中國,來而不往非禮也。毛澤東的外交做派可謂爐火純青,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總是以人格和智慧服人!
外國朋友,不管是什么身份地位,在見毛澤東之前總是心存一種莫名的神秘與敬畏感;而一旦促膝面對時,立即會被毛澤東親切隨和的笑容融化,被毛澤東睿智博學而征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