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奮斗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不斷提高文化建設科學化水平是關鍵。而提高文化建設科學化水平,需要對一些事關文化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有清醒的認知和鮮明的立場。
現在,文化作為“軟實力”的地位越來越得到全社會的認同。文化之所以被稱為“軟實力”是與經濟軍事等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硬實力”相對而言的。但文化看不見摸不著不等于就是“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一個社會的文化倘使沒有了指向、沒有了根本、沒有了基石,就只有“軟”而沒“實力”可言了。所以,“軟實力”背后要有“硬要求”。
“意識形態”的硬要求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現象和精神產品,有著多重的屬性,但在所有的屬性中,意識形態是最本質的屬性之一。馬克思主義認為,文化是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說得更為明確:“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
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確立了文化在一個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決定著社會中對一些根本性問題的立場,比如說價值判斷,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惡,什么是應該的什么是不應該的,什么是有意義的什么又是荒謬的,等等。為什么一個社會中的不應該在另一個社會中卻被視為理所當然,為什么一個社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東西在另一個社會被當做小丑,皆是源于文化的意識形態功能。
意識形態并不是人頭腦中的“假想物”,它所反映的是一定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體現的是該階級共同的價值追求。只要階級、政黨和國家存在,意識形態就不會從根本的意義上終結。只不過這種根本利益之爭會隨著政治、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會以不同的形式表達出來而已。別看現在西方社會在販賣什么“超意識形態”思潮,鼓吹淡化意識形態、擯棄意識形態,其實“去意識形態”、“反意識形態”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意識形態行為。
文化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更有強大的意識形態功能。
文化一旦為人所真正接受,就會像一只無形的手,以一種無形的但又是強有力的力量,把人的行為拉入文化價值設定的制度規范的軌道。這種力量不是外在的,而是發自人內心的,是人的一種自覺與自愿,甚至是一種無意識,但這種力量所形成的效果確實有強烈規范意味。正如馬克斯?韋伯所說的,人們遵守文化道德習俗時的那種“毫無思考”與“出于方便”就是一種無意識。這種無意識使得文化道德習俗“在今天可能還是非常命令性的,連一個獨裁者也沒法推翻它們”。在這種情形下就會出現我們常說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心甘情愿”的現象。
正是基于對文化意識形態屬性的認知和對文化強大意識形態功能的需求,美國特別熱衷于向全世界推銷它的好萊塢電影,有些時候甚至還愿意倒貼錢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放映。為什么?1994年的時候,一個美國學者的研究報告泄露了天機:如果一個國家,尤其是東方國家,當它的民眾喝著可口可樂、穿著牛仔褲、聽著搖滾樂、看著好萊塢大片的時候,不管這個國家的社會制度本來與我們有多么的不同,實際上他們的社會狀態與我們已經沒有多大差別了。
至于說目前西方社會大肆鼓吹的“普世價值”,更是文化彰顯意識形態屬性、承擔意識形態功能的表現。兵來將擋,水來土屯。當別人祭起意識形態的法寶時,我們當然不能自廢武功。
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不用馬克思主義作指導思想,還能叫社會主義國家嗎?快速發展轉型的中國社會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能把群眾的力量凝聚起來嗎?沒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如何去鼓舞斗志?不用社會主義榮辱觀怎能引領社會風尚?所以,我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
文化自覺,首先就是對文化意識形態功能與屬性的高度自覺。
“精神家園”的硬要求
當我們談及文化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詞匯與之緊緊相連,像“文化積淀”、“文化傳承”、“文化賡續”。這些用語其實表達了同一個事實,這就是文化是要有歷史的,文化是有根脈的。文化的歷史、文化的根脈就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精神家園”。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一直是鼓舞我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這也就是為什么十七屆六中全會特別強調,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
我們之所以要強調文化的“精神家園”屬性,是因為文化中有一個民族的記憶,更有一個民族的生命。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各種文明有歷史長短之分,無高低優劣之別,這就是文明的多樣性。不同的文明孕育出了不同形態的文化。文化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生命體現,否定自己的文化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文化的積淀是一個社會、一個民族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這個民族、這個社會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會之間的“基因身份證”。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是憑借文化的獨特性和內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喪失了獨特性,就意味著喪失內聚力,也就喪失了存在的合法性。
“精神家園”背后是文化多樣性的反映。文化多樣性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于別的文化主體來說,一種價值選擇似乎是“非理性”的,可對于本文化主體來說卻都是有充分理性的。生活在北極圈內的愛斯基摩人是不可能理解非洲熱帶叢林中土著居民的信仰與習慣的。就算同樣的內容,在不同文化環境中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我們以人類“愛”的情感為例。愛是人類社會的最高情感,也是人類社會最可寶貴的情感。沒有愛的社會是不可忍受的,任何社會都應該把愛作為核心的價值觀。但是愛不是抽象的情感,愛中凝結著歷史與文化的傳承,因而不同文化形態中的愛的形式與愛的內涵是不一樣的。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一個家庭中的父母兒女面對上帝都是“神的兄弟”,沒有輩分的差別,這決定了它的愛是“博愛”,任何人對任何人的愛體現的都是“神對世人沒有差別的愛”。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父敬長天理昭昭,兒子絕不能與父親稱兄道弟。所以,中國的愛體現為“仁愛”,是一種“關系之愛”。雖然“仁者愛人”,卻愛有差等。向上愛父向下愛子,親愛夫婦敬愛英雄,同樣是愛,形式內涵截然不同。
文化無疑是要發展的,但枝繁葉茂離不開根的滋養。不論文化多么與時俱進,內容擴展了,形式變化了,文化的精神依然綿延不絕也不能絕,總要回到自己的原點。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園,不同民族的精神家園是不一樣的,你的家園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異鄉。自己的家園可能有這樣那樣的不盡如人意,但凡家園都是溫暖的,都是可依賴的,在那里可以找到精神的安定與祥和。
文化也無疑是要豐富的,中國文化從來不排斥對外來文化的汲取與借鑒,但再吸納外來文化,賓主不能錯位。中華文化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對外來文化有著強大的整合能力,許多外來文化傳入后,都實現了同中華文化的有機融合。之所以能如此,就是在吸收外來文化時,以我為主、為我所用,重在實現中國化、本土化,把優秀的外來文化同我國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融入中國文化的元素,打上中華文化的烙印。
毛澤東講過:對待外來文化,應當以中國的實際需要為基礎,如同我們對待食物一樣,必須經過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腸胃運動。歷史學家范文瀾也說過同樣意思的話但更有味道:人吃豬肉是為了消化以后變成人的肌肉強身健體,絕對不是要通過吃豬肉而變成豬。對于那些在文化借鑒中食洋不化的人來說,這些話語實在是黃鐘大呂。
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發達國家往往習慣憑借自己政治、經濟的優勢去否定別的國家自身文化的優勢,強求文化同一,而一些民族國家出于經濟政治的弱勢對自身文化也喪失了起碼的自信,乃至自慚形穢。其實,“不同”、“多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更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和實生物,同則不濟”。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國家都選擇同一種文化,強求一律,只會導致人類文明失去動力、僵化衰落。不管那種文化看起來是多么的先進、多么的現代、多么的科學。
我們講文化自信,體現在行為上就是珍惜、守住并更加發揚光大我們文化的“精神家園”。
“大眾實踐”的硬要求
文化不是擺在展覽柜中的花瓶,更不是停留于故紙堆里的文字,文化是要用來塑造人的思想、導引人的生活,影響人的行為的,因此,只有走向大眾實踐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也有價值的文化。所謂走向“大眾實踐”,就是文化必須能代表大眾的利益與心聲,滿足大眾的需要與喜愛,符合大眾的審美習慣與價值珍重,吸引大眾的注意與參與。
走向大眾實踐的文化首先是來自大眾的。
從表面上看,文化好像是由才子佳人、精英人物創造的,四書五經是圣人講的,詩歌曲賦是文人的專利,普通大眾好像只有在一旁看的份,何有置喙的權利。其實不然,大眾生活固然是自然形態的東西,是粗糙的東西,但也是最生動、最豐富、最基本的東西,大眾生活實踐才是文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離開大眾生活實踐的文化是蒼白的、無力的,也是不可能存續的。而且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大眾對文化的貢獻已經不僅限于“源泉”,更深度參與了文化的養成。文化由少數上層知識分子的特權,越來越表現為普通人群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生活。
走向大眾實踐的文化必須是屬于大眾的。
一個東西屬于不屬于自己,關鍵在于是否與自己的生存狀態、生活所需相關聯。高高在上、不著邊際,拒人于千里之外,大眾只能敬而遠之。既然是走向大眾實踐的文化,就要同中國的現實需要結合起來,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服務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要同人民大眾的接受習慣結合起來,創造適合大眾思維方式、審美情趣的表現形式,為大眾喜聞樂見。當我們的社會尚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的絕大多數群眾剛剛進入小康生活,柴米油鹽依然是他們最為關注的重心的時候,我們的一些文化作品中整天珠光寶氣、豪宅名車,帝王氣派、富豪品味,沒事找事、無病呻吟,大眾怎么會把這看做是屬于自己的文化?甚至不僅不認同,還可能成為矛盾激化的導火索。反過來,現在電視中的一些國學講座,雖然就學術角度來看有很多的硬傷,讓內行人皺眉頭,但切合了大眾的需要,滿足了大眾對經典文化的渴求,大眾就把它看做是自己的文化。其實,這種現象在文化發展史上也是有先例的。佛教從印度進入中國,墨守本經的流派慘淡經營,離經叛道的宗派成為了中國佛教主流,其勢頭和影響甚至超過在它的發源地。
走向大眾實踐的文化更是為了大眾的。
隨著現代社會文明進步,享有文化權利已經成為人的一個基本權利。人民群眾不僅要吃飽穿暖,不僅僅要精神溫飽、精神小康,還要文化溫飽、文化小康。文化不是少數人的自娛自樂,而是廣大群眾的基本權益。文化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根本方針。但是走向大眾實踐的文化固然要著眼于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更為根本的是要彰顯大眾的權利,促進大眾作為有尊嚴的人自由全面發展。現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號稱“大眾文化”的作品,用庸俗低劣一味地迎合社會大眾的直觀需求、本能欲望。其實,這些思想和觀念對大眾是很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但是在一些所謂“文化工廠”包裝之后,社會大眾并不知覺。我們的文化不僅要滿足大眾直觀的需求,反映他們本能的欲望,更要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文化的提升與文明的教化。做到了這一點,才可謂真正的為了大眾。
網站編輯:楊鵬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dwel.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