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潔女士對計劃經濟時期的歷史做了虛假陳述
映潔寫了個關于腐敗的帖子,版主看了很滿意加了肉。貧道讀完覺得這個帖子其實沒什么價值。因為映潔只說了“聽說”的事兒,并且不對事實做比較和考證。這種方法是說不清楚計劃經濟的腐敗問題的。
映潔全篇都在試圖說明一點:計劃經濟時期是有腐敗的,而且很嚴重。證據是:“比如食品短缺時,能以保護老干部為名向一些老革命或高級官員們發放營養補貼。而汽車、電話、電視等等算得上奢侈的消費,則要以什么什么級別以上的官員才行。至于某些老百姓翹首以盼的需要憑票供應的消費品,則需通過走后門、拉關系等等手段才可能得到。這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夠奢望的。聽人們說,在當時的農村,生產隊分糧、計工分的時候,與隊長、會計等私人關系不一般的農民往往可以得到特殊利益。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供銷、食品等部門可以為關系人搞到稀缺商品的供應票。各地糧食部門的職員,則可以利用食品短缺這一特殊情況,通過手中掌握的糧油供應大權,為關系人謀利甚至大售其奸?!边@些證據確實不具備論證計劃經濟“滋生特權利益、壟斷利益的根源”的能力?! ?/p>
首先,“向一些老革命或高級官員們發放營養補貼”,并沒有說清楚發放的范圍、時間段和數量。實際上,當時發的營養補貼的范圍中,“老革命或高級官員們”的比例很低,其他群體,包括高級知識分子、重要演員、全體民主黨派等占的比例要遠大于高干。高級干部是13級,這個級別的人數比民主黨派的人數都少,不要說加上教授、演員等人了。只說想說的,不說必須說的,不是負責任的敘述方式。同時,這種補貼只在困難時期及其以后的調整時期(1960-1964),調整時期過后就取消了。把特殊時期的臨時政策當做整個計劃經濟的政策,也不是客觀敘述歷史的發放。最主要的是他并沒有說清楚到底補貼了什么東西,多大的量,是實物還是票證,讓人一看還以為不可容忍。其實,當時所謂補貼就是2斤大棗、1斤黃豆的票證,錢還要自己掏。并沒有增加糧食、食油和肉的供應量。一些地區確實長期對一些省級干部在過年時給予特殊供應,但不僅都只對干部個人而不是家庭,而且數量可憐的很。河南副省級以上干部春節特供是所謂“五個一”,一斤豬肉、一斤食用油、一斤雞蛋、一瓶好酒、一條好煙,而且錢照掏?! ?/p>
如果映潔把貧道敘述的事實說了,恐怕版主就會另眼看待了?! ?/p>
“汽車、電話、電視等等算得上奢侈的消費,則要以什么什么級別以上的官員才行”,這段話既不準確,又缺少背景。首先,汽車要寫清楚是“小轎車”,但電話、電視并沒有級別限制,誰買都行。但電話即使允許裝也很少人裝,除了少數知識分子(貧道一個同鄉是大學講師,七十年代家里就有電話),而電視是在七十年代才有,但個人一般買不起,但單位可以買。貧道1975年到南陽一個小廠找哥們玩,第一次見到電視,就是在他們廠院子里看的。當時國家資源主要投入基礎工業,一些不必要的消費品限制生產,因此轎車只對干部。但很少。貧道1968年下河南南陽地區方城縣,縣委縣政府總計一輛嘎斯69。算是哪個領導的?
張口就做虛假陳述,也不算地道。
“某些老百姓翹首以盼的需要憑票供應的消費品,則需通過走后門、拉關系等等手段才可能得到。這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夠奢望的?!边@句話本身就邏輯漏洞嚴重。既然憑票供應,怎么只有走后門“才可能得到”?有些商品,比如自行車、手表等確實憑票供應,但通常是兩個條件。首先每人每月都發所謂“工業券”,一輛自行車多少工業券都有規定。攢夠工業券買自行車還是其他商品自己定。第二個條件是指標,并不是有了工業券就能買。通常是一個單位多少人分幾輛自行車指標,而單位最普通的方式是抓鬮。抓到了,工業券攢夠了(當然可以借)就能買,怎么走后門?當時私分工業券和指標都是犯罪,抓住了按貪污論罪的。走后門是搞不到的!
走后門通常是以上規定范圍內的“投機活動”,比如賣肉的是你家鄰居,不排隊就能買,而且可以挑肥的(注意,當時瘦肉并不是上選)。真正的后門主要是人事方面的,比如當兵。其他后門都是小事。而且基本上人人都能走自己的后門。沒在哪個時期生活過,以為走后門是行政權利才能做的,基本是靠想象?! ?/p>
而映潔“聽人們說”的那些情況:“在當時的農村,生產隊分糧、計工分的時候,與隊長、會計等私人關系不一般的農民往往可以得到特殊利益。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供銷、食品等部門可以為關系人搞到稀缺商品的供應票。各地糧食部門的職員,則可以利用食品短缺這一特殊情況,通過手中掌握的糧油供應大權,為關系人謀利甚至大售其奸?!眲t清楚暴露了這篇帖子的價值。聽誰說?具體例子呢?貧道下過鄉,而且鄰村都有知青組,生產隊長、會計能給關系近的人什么“特殊利益”?工分都是評的,如果評的不合適,這個隊就干部下去。確實有人這樣干,但結果就必然是小崗村:大家都不干活了。顯然小崗村是特例,因為那些給他們提供返銷糧的是大多數。而同樣工分分更多糧食是做不到的,是違法的。在短缺條件下,所有社員眼睛睜得滾圓,工分、分的實物都是要命的事兒,只要不公肯定有意見。于是這個隊長會計就干部下去,幾個月就被推翻換掉了。映潔可能以為當時的生產隊長像現在的老板或干部一樣終身制或者有任期,告訴你如果老百姓有意見反映到大隊,三個月就可以重新選。
當時的所有票證,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是與戶口對照著的,沒有多少“余額”。一個農民8尺布票,一家5口40尺,你給他發30尺他會干?如果你必須給他發夠數,哪里有自己可調劑的?除了漏報死亡,但這都是違法的,而且數量少,坑的不是農民而是國家。票證控制是簡單控制,一個蘿卜一個坑,很難搗鬼的?! ?/p>
計劃經濟有搗鬼的沒?有。但是由于控制方法簡單有效,發現作弊又容易(盯的眼睛多,群眾敢于提意見)。漏洞小,補漏洞容易,因此并不嚴重。最主要的是,在那個時期,坑國家的有,坑群眾的幾乎沒有,因為這是大事兒?! ?/p>
對歷史情況進行虛假陳述是這三十年右派樂此不疲的事兒??上s是有人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