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網上許多左派學者的文章,頭頭是道,也確實很有道理。比如張宏良對中國重回社會主義,提出了詳細而中肯的建議。
但我讀后,最大的問題是,學者的這些建議,執政者會聽嗎?
文章可以寫,感慨可以發,但是對時局究竟能造成什么影響呢?
我的這篇文章,就是要從歷史角度,來論證中國出現修正道路的必然性,以及社會主義復興的巨大難度。
我的結論是,社會主義回歸,至少在當前是沒有可能的。
一、從歷史角度看修正道路出現的必然性。
1.左派人士的思想局限
很多左派人士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對修正道路非常不滿,但同時對毛時代卻給予全盤肯定。這部分人(數量相當不少),認為反對修正路線的精神綱領就是毛澤東思想,因此,他們對毛澤東的全部思想主張,都照單全收。同時,對毛時代的失誤和錯誤則避而不談。
其實我們都知道,批判性地繼承先輩的思想,才是符合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甚至于馬克思的理論,也未必沒有任何疏漏。在實踐中實事求是,找到最正確的思想路線,才是最合理的做法。須知,一個理論如果不完善不符合現實,那就無法取得成功。
我們需要繼承毛主席的理論精華(大部分理論和語錄都是正確的),但我非常反對放棄批判性而照單全收。比如大躍進和文革,其出發點都是好的,但其進行方式卻存在諸多問題,不可否認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損失。換言之,我認為主席的有些理論,是真的不符合中國國情的。面對有封建殘余風氣的官僚體制和缺乏思想獨立性的人民群眾,大躍進和文革的理論,必會在實踐中變形走樣,最后必將背離初衷。
2.什么是毛時代?
有人認為,毛時代就是毛澤東按照自己的主張統治中國的時代。
我認為這種想法是非常片面的。
我們都知道,一個時代,是由這個時代的全部參與者共同締造的。
好比一個指揮家指揮交響樂。大家都依著他的節拍,那么音樂可以奏響,如果眾演奏者節拍不一致,各奏各得調,那么指揮的效果只能是雜亂不一。
所以毛時代,是以毛澤東為首的黨政體系治理百廢待興、民智未開的中國的時代。應對歷史負責的,既包括領袖,也包括每位當政者、整個官僚體系以及全體民眾。所以,我不贊成那種片面的歸咎方式,要么把責任都推給領袖,要么把責任都推給某些官僚。
歷史是所有人共同締造的。過于理想化的理論與“各有稻粱謀”的官僚體系和沒有思想獨立性的國民疊加在一起,會出現怎樣的局面呢?歷史給出的,永遠是必然的答案。
3.從蘇聯體制說起
蘇聯體制,在二戰前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擁有龐大的計劃經濟規劃部門。但蘇聯的集權式管理模式和官僚利益集團卻導致產業結構的失衡和社會階層分化,最后不可避免走向修正道路。同時,西方的軟硬兼施,也加劇了蘇聯的產業結構失衡和社會階層分化。
既然蘇聯體制是滋生修正道路的土壤,那么復制蘇聯體制的中國,一樣避免不了這種命運。主席發動文化大革命,就是為了防止中國像蘇聯一樣。但文革隨著主席的逝世而失敗,我認為,這是復制蘇聯模式及文革理論不符合中國國情這兩個原因所致。
換言之,蘇聯模式使中國的產業結構和民主建設長期得不到發展,給修正道路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改革的借口。同時,文革中崛起的左派領袖實際上根本沒有完成文革的任務,既沒有建立起可持續的公正民主的政治制度,也沒有創造出豐富的精神文化,他們中的部分人甚至利用文革來爭取政權(比如林彪,實際上林彪之死,已讓主席開始做出戰略妥協,不得不啟用葉、鄧等人)。
4.中國修正道路的必然性
蘇聯政治模式:如前所述,在民主制度沒有充分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官僚利益集團是非常容易誕生的。一個有權力而又不受監督的政黨,除非其領導集團是堅定的馬列信仰者,否則就必然會淪為修正政黨。
蘇聯經濟模式: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嚴重失衡,第三產業嚴重滯后,導致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軍工、重工比重很大,農業、輕工業、手工業和服務業無法滿足群眾需要。當今的朝鮮和古巴仍舊如此。
文革失敗:理想化的理論被持有封建思想的官僚們利用、廣大群眾的參與又帶有盲目性,這就導致了文革在主席死后宣告失敗,并且成為右派責難左派的口實。
西方壓迫:西方的經濟封鎖和軍事壓迫,對社會主義國家有非常不利的影響。它既使后者不得不維持中央集權體制、不敢推進民主建設,又使后者不得不維持軍工優先的產業結構,從而導致經濟失衡。
綜合以上四點原因,可以看到,中國走上修正道路是必然的,是集權政治模式、戰備經濟模式、反修失敗和西方壓迫共同造成的。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文革的發生,大大地制約了中國修正派的政治膽量。甚至可能影響部分中國執政者的政治見解。
5.怎樣正確看待毛時代?
首先,我們必須有批判性繼承的態度,重回兩個凡是是肯定不對的。再偉大的人,在工作中也不可能沒有失誤和不足。
其次,毛澤東時代中國的發展,受領導者個人意志、蘇聯體制、中國官僚體系和中國國民性這四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或者說,是這四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時,西方封鎖、蘇聯撤援,給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增添了不利的外因。把功過得失都歸因于領導者個人意志,顯然是不客觀的錯誤想法。
最后,我們應該從毛時代吸取有益的營養,堅持社會主義、堅持工農為本,但同時,假如有朝一日,工農左派再次當政,那絕對不能再搞一言堂,也不能再搞蘇聯式經濟。我們必須建立一種新的體制,這種體制足以保證經濟平穩、均衡地運行,足以保證消費能力的合理分配,足以保證政權的工農專政性,足以防止新的權貴階層的出現。這就需要在政治、經濟、法制、教育、文化等方面建立科學的運行機制。這方面的理論,在全世界仍是空白。
二、從現實角度看社會主義回歸的可能性。
說實話,在目前是不可能的。
1.改革開放的實質貢獻
有人說,改革開放是資改派對內損公肥私,對外接受美國招安。這樣的說法,有它的道理,但確實過于偏激。
凡事都有兩面性,我認為改革開放是有利有弊的。
先說弊。在改革過程中,國有資產非正常流失、官僚資本開始形成、兩極分化日益加劇,社會公正逐步喪失。最嚴重的是,相當一部分工農,由于中國處在世界產業鏈的最底端,等于同時遭受外國和本國資本家的雙重剝削。
再說利。市場化改革迅速調整了產業失衡狀態,使中國在民生方面的生產迅速發展起來。這是改革的最大貢獻。而開放,也使中國在技術方面有了較快較全面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它換來了一個較為和平的年代,避免了中國與西方的意識形態之戰走向軍事化。
2.左派的構成及政治主張
中國的左派,各個年齡段都有,總體來說,青年人相對較少,中老年人較多。身份方面,有學者、工農、學生、退休下崗職工等等。絕大多數左派,都是政治和經濟上的弱勢群體。
修正道路,使社會兩極分化、社會風氣敗壞,并且由于資本主義的投機性生產,導致生產過剩和經濟結構再次失衡(房地產相關產業虛高發展,制造泡沫),學生就業難,工農生活難,離退休人員待遇不高,而少數官僚、資本家卻占有大量的社會財富。在這樣一個社會里,左派人士和左派活動,必然會呈現增多趨勢。
但是,我不得不說的是,當前的左派活動,完全是隔靴搔癢,對政局不能起到明顯的作用。無論是上網大造輿論,還是集會宣講毛主義,無論是為維護毛主席而群起公訴,還是開會反對轉基因主糧,其實都是紙上談兵,是宣泄不滿和局部抗議。
前段時間,洛陽發生離退休職工的集會事件,演講者宣傳毛澤東思想,最后被警方審查。視頻里,集會者多是中老年人,真是令人感慨啊!
很多學者和網友都在大聲疾呼,“社會主義即將復興!”“重慶模式標志著風向左轉!”
其實我們除了在各種地方大聲疾呼之外,什么也沒有做成。
中國左派的力量是非常零散的,甚至可以說,是比較脆弱的。眼前的局勢和左派的力量都使中國不可能出現有實質影響的左派運動。
1.社會形勢沒有達到矛盾激化的程度。
眼前的兩極分化是很嚴重,但是和解放前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中國相比,還是要好很多倍的。老百姓是具有自保愿望的,不到生存不下去的時候,大多數人是不會尋求極端方式的。這也是當今左派喜歡坐而論道的原因。
2.沒有明確而可行的指導思想。
大多數左派奉行毛澤東思想。在無產階級專政這一塊,毛思想是沒問題的。但是假如無產階級當政了,我們是否擁有一套全面而完整的治國理論呢?我們怎么保證不出現新的修正階層,不出現產業失衡,不出現裙帶關系和權力斗爭呢?
我們根本就沒有一套這樣的治國理論!
3.修正主義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已基本鞏固。
官僚資本勢力已經形成,如今的官員,與老板們走得最近。他們已形成了官商互助的利益共享機制。
大量民營企業的存在,已使私人資本關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重新的公有化將代價沉重。
執政黨有自己的完整理論,并通過法制進一步鞏固其經濟路線。
4.西方文化以及修正主義思想已深入青年人的骨髓。
許多青年人,對毛時代存在嚴重偏見,甚至持一概否定的態度。在他們眼中,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是要嗤之以鼻來對待的。而資本主義價值觀卻根深蒂固。他們夢想著創業成功,夢想著成為老板或者外企白領,夢想成為公務員或者國企管理人員。他們對社會丑陋現象缺乏批判,并且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記得美國911事件后,上海許多白領青年集體舉行哀悼,獻上蠟燭和鮮花。但當北約的飛機將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亞的貧民數以千記地炸死時,他們卻無動于衷、漠不關心。
以這樣一群青年人,能指望中國重塑馬克思主義社會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