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前,我國奉行計劃經濟體制,計劃經濟體制控制生產的增長以適應當時的社會消費能力,避免出現生產過剩,避免出現資本主義式的經濟危機。但是,這樣的做法也造成了生產增長緩慢,就業不足,出現了大量“待業青年”。改革開放后,提出“發展是硬道理”的口號,生產規??焖僭鲩L,解決了就業問題,但又出現了老問題,即生產過剩問題,于是轉向“外向型經濟”,依靠出口來解決生產過剩。這樣,歷史的進程劃了一個圈。本來計劃經濟的出現是為了解決生產過剩問題,然而所采取的方式是限制生產的發展,有些削足適履的味道,不可取。應該說,生成過剩是生產力進步的體現,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是怎樣對待。
由于私有制的緣故,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追求利潤,在出現生產過剩時,會自動對生產力進行破壞,關閉工廠,解雇工人,造成生產力的倒退,直到重新獲得利潤空間。由于私有制的緣故,資本主義制度不能解決生產過剩問題,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解決這個問題。社會主義不應懼怕生產過剩,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是滿足社會需求,不依賴利潤而存在,在出現生產過剩時,不會關閉工廠,解雇工人,不會造成生產力的倒退,也就是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以往的社會主義理論總是認定只有通過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階段,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共產主義,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社會主義即共產主義,所謂過渡階段,是指由落后的農業社會或半工業社會過渡到工業化社會的過程,這是由于社會主義革命容易在不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獲得成功的緣故。只有適時地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才能解決生產過剩問題,而不能通過抑制生產過剩的出現來解決生產過剩問題。當然,通過計劃來調整生產與消費、生產部門之間的比例是必要的,但不能指望它能抑制生產過剩的出現,因為生產與消費是動態的,是不斷變化的,出現生產過?;蛏a不足都是不可避免的?! ?/p>
生產過剩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誰能解決生產過剩問題,誰就能順應生產力的發展,誰就會被歷史所選擇,反之,就會被歷史淘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