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諱言,中國的“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再一次陷入巨大的迷茫與困惑,各種爭論的聲音也甚囂塵上。雖然這種迷茫、困惑與爭論從“摸著石頭過河”改革一開始就存在,但是從沒有像今天顯得如此的厲害和強烈。
人們對于改革的迷茫、困惑與爭論,歸結起來,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改革是對還是錯、改革的目標與方向的選擇。
一、改革的是對還是錯的迷茫、困惑
中國“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既給中國帶來了經濟上的快速發展與進步,也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改革給中國帶來的經濟上的快速發展與進步,這是不僅是中國人也是世界人有目共睹的。關于這一點勿需累述。也正是這一點,讓許多堅持改革的的當權者和理論家們引以自豪和更加堅定信念,并以此為據來堅決地駁斥那些反對改革的人們“言論”。
另一方面,改革也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問題,如經濟市場混亂、貪污腐敗、貧富分化、權貴資本、社會不公、地區差異、部分人群面臨看病難上學難住房難等生活困境……等等等等。也正是這些,使一部分人懷疑中國改革甚至認為中國改革是一條錯誤之路,并以此為據來“駁斥”那些堅持改革的人們的“言論”。
中國的關于改革對還是錯的迷茫、困惑與爭論,說到底根源在于中國沒有找到一條既能促進生產力發展又能避免各種社會問題產生的道路與有效途徑。
二、中國改革目標方向選擇的迷茫、困惑
我們的“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其實是一直就是一個想從各種各樣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模式中尋找所謂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答案的過程。世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失誤、社會主義發展的危機與困境及“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給經濟帶來的一些消極影響,資本主義國家的穩定發展甚至“飛躍式發展”,使許多的當權者和經濟學家把阻礙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罪惡魁首認定為“計劃經濟體制”,并把改革的目標方向鎖定為“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然而,當今世界上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模式又是五花八門,我們究竟向誰學習?建立怎樣的市場經濟模式?中國在一片 “吵吵嚷嚷”爭論中開始了自己的“摸著石頭過河”的學習和尋找之路。上世紀中后期日本、韓國的“飛躍式崛起與發展”的輝煌曾經讓我們羨慕不已,也讓我們中“崇尚日韓模式派”的當權者和理論家占據上風,于是中國開始以“日韓市場經濟模式”為楷模,拜日韓為師,向日韓學習。中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改革有著明顯的日韓式的市場經濟模式的印記。然而,上世紀尾的一場東南亞金融危機導致了日韓經濟泡沫的破裂和經濟的衰退,也宣告了“日韓市場經濟模式”的破產。老師的破產與倒掉,使作為崇拜“日韓市場經濟模式”中國學生不得不再重新審視日韓老師的市場經濟模式和自己改革的目標方向,也使那些“崇尚日韓模式派”的當權者和經濟學家黯然失色。于是人們又開始眼光別移,尋找新的楷模與榜樣。這一次,許多人把目光移向了美國。美國的“長期的穩定發展”與“長期領先世界”讓中國人找到了又一個楷模與榜樣,也使我們中那些“崇尚美國市場模式派”當權者和理論家占據上風。于是中國開始以“美國市場經濟模式”為楷模,拜美國為師,向美國學習。但是,08年開始的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又一次打破了“市場經濟萬能”的神話,也不得不讓我們再一次重新審視美國老師的市場經濟模式和我們的選擇的目標方向。
日韓老師的模式不行了,美國老師的模式也不行了,沒有了榜樣與楷模,沒有了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市場模式向何處去,向誰學?我們迷茫、困惑,并且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的迷茫與困惑過。于是,爭論之聲再一次泛起,甚囂塵上。
中國關于改革的目標方向選擇的迷茫、困惑與爭論,說到底根源在于中國沒有探索出一條完全適合自己的經濟模式。
以上的困惑、迷茫與爭論都表明一個問題,中國改革仍然還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沒有找到自己的道路。雖然中國的一些當權者和理論家非常自豪和自信地宣稱中國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但實際上對于這條道路當權者和理論家們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與清晰的認識,還是一個模糊不清的概念和含糊不清的理解。
中國改革的迷茫與困惑,歸根結底就是中國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道路的迷茫與困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