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昌平致袁隆平的一封公開信--給農民留幾粒真正的種子》中稱袁為“雜交水稻之父”有感
父者是指對某一種大事業的創始者的尊稱。那么袁隆平是世界或者中國的雜交水稻創始者嗎?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中國雜交水稻之路吧。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 雜交水稻是美國人的發明:
所謂雜交水稻就是利用水稻的雄性不育來實現水稻的雜交。
水稻雄性不育,最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就由美國人發現。二戰后世界各國科學家進行了長期的努力,提出了多種基于雄性不育來實現水稻雜交技術路線,著名的有希爾斯(Sears,E.R.,1943~1947)的三型學說、愛德華生(Edwardson,J.R.,1956)的二型學說以及日本科學家新城長友的“三系法”育種方案。首次成功的水稻雜交是由美國人Henry 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亞完成的?Henry Beachell因此被學術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并由此獲得1996年的世界糧食獎。1968年,日本科學家新城長友經過多年努力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提出了一系列諸如趕粉等等雜交水稻育種新方法,首次成功實現了基于“三系法”的水稻雜交技術。但是無論是Henry Beachell還是新城長友,其方案都存在著某些缺陷,無法進行大規模的推廣,使得水稻雜交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未能完成雜交水稻的產業化。
(二) 新中國雜交水稻研究之路:舉國體制全國一盤棋
毛共時代的中國農業科技的發展完全是一種舉國體制行為,是有組織、有規劃、合作攻關全國一盤棋的整體工程,每一項重大研究都不可能是個人主義的個人行為。早在互助合作化時期,農業上就開始了有組織的對優良品種進行培育和推廣的工作。1957年 “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制訂了農業科學研究的規劃和任務。按照當時的規劃,把培育推廣良種、防治病蟲害等作為農業科技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為此,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從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有關科研部門培養的優良小麥、水稻新品種以及雜交玉米、高梁等就開始在生產中推廣。這些新品種還不斷更新換代,使農業產量逐漸提高。1966年全國召開了第三次農作物育種工作會議。在會上各地交流了經驗,同時推薦了72個新育成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優良品種。當時各級政府、各地人民公社對農作物改良和育種工作都十分重視,普遍開展了群眾性的選育和推廣良種的活動,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南方種植水稻的地區,早在1971年良種種植面積就達到其總面積的80%;雜交高粱播種面積在全國達到20%;雜交玉米約占三分之一;小麥抗銹、抗倒伏、高產品種更是普遍推廣。
就水稻品種的研究和改良來說,全國就有十幾個省的科研部門和科技工作者以及人民公社、生產隊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其優良成果獲普遍推廣的先后也有十幾種。例如,我國科技工作者運用花粉單倍體育種方法,培育出水稻“花育一號”、“花育二號”以及“單豐一號”、“牡丹一號”等新品種,都使產量獲大幅度增長,畝產都達千斤以上。
(三)新中國雜交水稻之群英譜
1:北有農民李貞生的“玉米稻”-------實踐出真知
李貞生是一個純正的農民,沒多少文化不會寫論文的新中國最早培育出雜交水稻的人民公社社員。1967年公社社員李貞生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新品種,是新中國最早培育出雜交水稻的人。而袁隆平是在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比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足足早了8年。
上世紀六十年代,李貞生和老母親、妻子、兩個兒子及兩個女兒從臨江市搬到梅河口市,李貞生在臨江市就研究水稻雜交。李貞生到村里后,村里將45畝旱田改成水田,李貞生擔任水稻技術員,他就在水田里琢磨水稻雜交,終于培育出“玉米稻”、高粱稻和向日葵稻。
李貞生培育出“玉米稻”成功后,省有關部門、海龍縣科委、河洼公社農科站在村里蓋了300多平方米的五間房子,作為李貞生的科研基地和辦公室。至今在村子最東頭還保留著那座房子。“玉米稻”產量比普通稻高15%
李貞生1967年就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新品種,是新中國最早培育出雜交水稻的人。1968年他與海龍縣農科站、海龍縣“五七中學”又一起培育出雜交水稻種子,同時還培育出玉米稻、高粱稻、葵花稻等。如果說有“雜交水稻之父”的話,那也應該是李貞生和他的同事們。他們的試驗成果為中國的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李貞生等人的成果,當時作為教學內容編入吉林省的中學教材,還拍了科教電影。由于李貞生沒有多少文化,不會寫論文,可惜早逝(至今己20多年),所以他什么榮譽都沒有得到。
吉林省梅河口普通農民李貞生在1966年用遠緣雜交方式培育出“玉米稻”并成為當時國家的科研攻關項目。而袁隆平是在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袁隆平也不是最早獲得成就的人,這把我國雜交水稻的出現提前了8年。曝猛料雜交水稻 吉林最早
現已退休在家的林守烈當年是原海龍縣科委工作人員,他在河洼公社和李貞生負責“玉米稻”項目。林守烈證實:1966年,李貞生基本培育出“玉米稻”,這在全國屬于首次。“玉米稻”培育具有很大的科學研究意義。1975年,李貞生的“玉米稻”開始列入國家科研攻關課題。
現年過七旬的盧長喜曾在1972年左右任原海龍縣河洼公社農科站站長,盧長喜說,李貞生用“溫湯去雄 遠緣雜交”的方法培育出“玉米稻”,即用溫水燙死原來水稻的花粉,然后再用玉米粉授粉,這樣就培育出“玉米稻”。“玉米稻”特點是粒大,稈高,抗病,抗倒伏,抗病力強,最大的特點是粒大。當時畝產比普通水稻提高15%左右,當年雜交一出 全國轟動
從30多年前的資料可以看出,“玉米稻”在當時受到了很多關注,還被長春電影制片廠和北京電影制片廠合拍了科教片。《人民日報》等報紙刊登“玉米稻”。
梅河口檔案館里一張已經泛黃的《吉林日報》1975年2月27日的2版上刊發了一篇題目為《老農李貞生培育出“玉米稻”》的新華社稿件:據新華社長春1975年2月24日電。吉林省朝鮮族老農民李貞生利用水稻同玉米進行遠緣雜交,培育出了一種“玉米稻”,經過八年來的繁殖適種,已顯示出許多比母本水稻優良的性狀,又表現出了耐旱等玉米的特性……1970年,當地遇到大旱,一般水稻減產,“玉米稻”卻生長良好,李貞生的試驗田里畝產稻谷一千二百多斤。現在,“玉米稻”在海龍縣已經推廣兩萬多畝……據了解,當時的《人民日報》、《參考消息》等陸續刊登李貞生培育“玉米稻”遠緣雜交的消息。他曾有幸與國家領導人合影。
李貞生的二女兒李英淑當年跟父親在試驗田里一起搞過試驗,據她回憶,1978年左右,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本里有篇寫李貞生的課文《農民李伯伯》。1975年,長春電影制片廠和北京電影制片廠合拍了科教片《農民育種家》,后期又拍電視。
李英淑說,1978年,父親代表吉林省通化地區參加全國科學大會,還在北京平古縣農業大學演講過,當時大學生們不承認玉米和水稻可雜交,后來,這些學生看到父親親自做實驗才承認遠緣雜交的現實。全國各地先后來了不少參觀團,國家和省里幾位領導人親自來參觀過。父親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還去北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幸與國家領導人鄧小平等合影留念。幾麻袋外地來信索要種子
盧長喜老人說,當時拍攝的那部雜交水稻的科教片,從1976年春季的細苗、插秧、授粉一直到秋收,當地很多農民都參與紀錄片拍攝。李貞生文化水平很低,組織上便安排下鄉知識青年張貴芳(音)擔任李貞生秘書。河洼公社出動11臺拖拉機平整出150畝左右水田,河洼村一組和東興村八組合并改為河洼公社種子站,專為“玉米稻”育種。
當時,每天都有全國各地記者和科研人員來到這里,公社組織一些人專門負責接收每天近百封的外地來信和匯款,工作人員在一個信封里只給郵回幾粒種子,而這些全是免費的,光收到外地來信就有幾麻袋。論成敗缺點明顯 但有貢獻
林守烈說,李貞生的“玉米稻”研究在1978年基本結束了。導致“玉米稻”最后失敗的原因是,李貞生研究方法與當時的科學研究方法不一樣。玉米和水稻雜交后,第一代種子優良,但第二代、第三代之后產量降低,出現一些弊病。專家:為后來的雜交提供依據
繼李貞生之后,吉林省科研人員在水稻遠緣雜交方面作出了一些貢獻,國家對遠緣雜交項目都沒有進行獎勵。
1985年,李貞生在吉林省第六次人民代表大會會場上腦出血病倒。他病倒以后,家里為了給他治病,生活非常困難,于1988年離開河洼一隊搬回臨江市,靠兒女做生意維持生活。1992年,李貞生在臨江因病去世,參加葬禮的只有親屬和朋友。
現在,李貞生的大女兒去了韓國,小女兒和兩個兒子則遷居到山東省日照市。當年老人還有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和照片等都遺失了。
2:南有黃耀祥的“矮”系列----------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雜交?
黃耀祥50年代育成世界上第一個秈稻矮桿良種 “廣場矮”,之后育出系列矮。
黃耀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一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創造和推廣了無數個高產優質實用的雜交水稻品種,貢獻巨大,絕不輸于袁隆平。50年代起,黃耀祥和他的助手們經過調查研究,奔忙幾個春秋,通過人工雜交,育成世界上第一個秈稻矮桿良種 “廣場矮” ,比國際水稻研究所的“ IR8”早出七年。所謂IR8就是1966 (在IRRI,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跡稻 IR8,IR8就是來源于趙連芳的著名“低腳矮, 六十年代,又育成“珍珠矮”、“江南矮”、“二九矮”、“廣場矮”、“雙行占”、“朝陽矮”等十幾個各具特色的矮桿良種。從70年代到現在,他和助手們一起又育出一批新良種,著名的有:1975年“桂陽矮”早熟高產;1976年育出早、中、晚兼用品種“桂朝二號”,在云南省作中稻栽培最高畝產超兩千斤,創中國水稻一季畝產最高紀錄;1979年又育出了一個嶄新的叢生快長株型給合品種 “雙桂一號”,大批田畝產超千斤,由此確立了叢生快長株型育種方向,把中國秈稻矮桿育種推進到嶄新的階段。他育出的品種都深受歡迎,推廣面積之大是空前的,計種植面積每年超過一千萬畝的品種有:廣場矮、珍珠矮、廣陸矮、桂期二號、雙桂一號。經濟效益方面,在全國秈稻種植,僅從四個品種計算(廣陸矮、珍珠矮、廣場九號、桂朝一號),從育成推廣到1980年累計種植面積8.5億畝,增產稻谷628億斤,為中國社會增益69億元。
3: 李必湖:“野敗”之父
李必湖,工農兵大學生, 1946年3月生,土家族,袁隆平助手。湖南沅陵人。1966年畢業于湖南省安江農業學校(現懷化職業技術學院)。1976年畢業于湖南農學院農學系。
他作為袁隆平的主要助手從事三系雜交水稻的研究,1970年在海南島發現“野敗”雄花敗育的普通野生稻,為選育水稻雄性不育系,實現雜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配套作出了重要貢獻,促成了舢型雜交水稻,榮獲建國以來第一個特人等發明獎;1973年與袁隆平等一起,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強優勢雜交水稻。1981年獲國家發明獎特等獎。1988年指導助手育成“安農S一1”,為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奠定基礎;指導助手育成一系列高產、高抗、優質的三系或兩系雜交水稻新組合,累計在全國推廣26億畝,增產稻谷2500多億公斤。1989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撰有《我們是怎樣研究雜交水稻的》、《雜交水稻組合配套栽培技術》等論文。
李必湖:“野敗”的發現和轉育成功者
1970年秋,李必湖在三亞南紅農場附近的一塊沼澤地找到了一大片正在抽穗揚花的野生稻。終于,他找到了野生稻雄花不育株——“野敗”。他興奮地將稻株連根帶泥,小心翼翼地挖了出來,用自己的衣服包著,搬回了實驗基地。從此,他每天細心呵護,精心培育,直到收獲了5顆金燦燦的種子。
5顆種子改變了全世界。“野敗”的發現和轉育成功,為攻克我國秈型雜交水稻保持系難關打開了突破口。1973年秋實現“三系”配套,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水稻生產上利用雜種優勢的國家。1976年,這一成果開始在全國推廣應用。
目前,國內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約占水稻播種面積的50%,增產稻谷約占總產的60%。全世界有23個國家和地區引種了雜交水稻。其中,90%以上的組合是“野敗”細胞質。
1971年春,李必湖用無性繁殖方法,將“野敗”擴大到46蔸,并無私地把寶貴的、辛勤培育的“野敗”材料,分送給全國13個省市的科技人員,利用“野敗”作為雜交水稻不育材料的全國性協作攻關開始了。
1972年,農業部把雜交稻列為全國重點科研項目,組成了全國范圍的攻關協作網。1973年,廣大科技人員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礎上,選用1000多個品種進行測交篩選,找到了1000多個具有恢復能力的品種。張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為代表的優勢強、花粉量大、恢復度在90%以上的“恢復系”。
1973年,我國終于完成水稻雜交“三系”配套的創舉!中國成為世界首個水稻生產利用雜種優勢的國家,成就了世界水稻生產史上的奇跡。
1975年冬,湖南省撥款100萬元,撥糧150萬公斤,組成8000人制種隊伍,袁隆平為技術總顧問,赴海南制種3.3萬畝,拉開了全國大規模南繁制種的序幕。當年制種最高畝產才150公斤,后來全國制種畝產最高就達400公斤了。1976年,秈型雜交水稻在全國15個省區推廣。
4: 羅孝和
袁隆平稱他是“雜交水稻功臣,三系法主將,兩系法元勛”。
羅孝和1970年與袁隆平一起研究雜交水稻。根據袁隆平提出通過三系法培育雜交水稻的設想,他大膽采用赤霉素刺激稻穗細胞的伸長,打破三系雜交稻制種瓶頸,使三系雜交水稻制種產量由不到10公斤/畝提高到近100公斤/畝,促使三系雜交稻全面走向市場。
在袁隆平進一步提出發展兩系法雜交稻構想基礎上,羅孝和把廣親和基因與光溫敏不育基因集聚一起,育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的秈型低溫敏不育系培矮64S,為兩系法雜交稻應用起到關鍵作用,也為兩系亞種間雜交優勢利用鋪平道路。該不育系成為迄今全國應用最廣、推廣面積最大的兩用核不育系,培矮64S系列組合累計種植面積1億多畝,新增產值100多億元。他發明冷水串灌繁殖低溫敏不育系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低溫敏不育系繁殖產量低的難題,為種子生產企業帶來數億元的經濟效益。此外,羅孝和培育出的黎優57粳稻組合,開創雜交粳稻應用的先河,該組合累計在北方推廣近1000萬畝,占北方水稻面積的80%。
5: 顏龍安
中國工程院院士.
高級農藝師。江西萍鄉人。1962年畢業于江西農學院農學系。1972年育成“珍汕97”水稻不育系,1973年完成雜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配套,選育出強優勢組合“汕優二號”雜交水稻。1979年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1981年與袁隆平等共獲國家發明獎特等獎。撰有《略論燦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與雜種優勢大小的辯證法》、《利用“野敗”選育水稻“三系”》等論文,著有《雜交水稻問答》。
6: 袁隆平對中國雜交水稻的貢獻
有人冠于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之稱,其實是一種造神運動。
袁隆平的老師的老師是國際著名的水稻專家趙連芳,趙則在1921年就進入水稻研究,水稻雜交理論與實踐均成績斐然,開創性的雜交水稻IR8就是來源于趙的著名“低腳矮”。
袁隆平1974年首次育成的第一個雜交水稻組合“南優2號” 及其后的“南” 字號和“矮”字號系列品種的關鍵性親本,都是來源于其太老師趙連芳育成的著名品種中的“ 南特號”和“矮腳” 號(還有其他多個雜交水稻突破性成就都是他人完成的,袁隆平拿過來就用,并因此成名,卻如同盜版他人軟件一樣 ,沒有別人什么事,)。1958年,日本東北大學得到了水稻雄性不育系;1964年日本琉球大學實現了粳型稻的三系配套;1973年,湖北石明松發現光溫敏雄性不育系,其后育成農墾58S,兩系法水稻雜交技術在中國成為現實,在袁隆平之前,淘汰了袁隆平沿襲他人的繁瑣而推廣艱難的“ 三系法”,使得雜交水稻生產實用性技術獲得決定性突破。
袁隆平是1964年才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66年才發表第一篇研究報告,報告中的核心材料水稻雄性敗育株也不是袁隆平發現,而是他的學生李必湖發現的。從學術層面上講,追根溯源,水稻雜交技術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不是袁隆平的發明。吉林農民李貞生培育出雜交水稻比袁隆平早8年。
袁隆平小組研究秈型雜交水稻是從1964年開始的。1972年農業部把雜交水稻研究列為全國重點科研項目,組成了全國范圍的攻關協作網。1973年袁隆平小組的雜交新品種實驗成功,1976年即被批準大面積推廣種植,結果使水稻產量增產20%以上,畝產達600多公斤。這的確是當時農業科技上的一項重大成就。為提高南方水稻產量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就當時來說我國從事水稻品種培育和實驗的并不只有袁隆平小組一個。在全國約有十六七個科研單位和上百研究人員,有上萬個農村公社、生產隊的農民從事這項工作。他們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各地出現的新品種如百花爭艷。在那時水稻畝產600多公斤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許多新成果在當時《人民日報》上公布、報道過。在當時全國并不知道有個袁隆平。1978年國家農林部在海南島崖縣召開的雜交水稻、雜交玉米、雜交高梁(當時被稱為“三雜”)育種推廣工作會議上,當時有十多家介紹了經驗,其中也沒有袁隆平。雜交水稻的產量實際有多少呢?水稻畝產全國不同地區、不同環境和不同氣候條件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論。1958年全國年平均畝產最高的高產田也就在400公斤左右!從1976年開始,雜交水稻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比常規稻平均畝增產20%左右。
由此可知袁隆平只不過是新中國群英譜中的一員而已,而袁隆平真正揚名,是八十年代之后的事惰。在八十年代,由于分田到戶和解散人民公社,各地的良種實驗和推廣己經變得十分困難,大部分工作停止了。這也是造成從1985年之后我國糧食產量出現下降、進入長期徘徊局面的原因之一。在九十年代至本世紀初,袁隆平又研究“超級雜交”水稻,先后使畝產達到700公斤、800公斤。但在目前我國南北各地的許多水稻品種都接近噸糧(畝產1000公斤)的惰況下,他的品種己看不出什么優勢。近幾年袁隆平不斷發出向畝產900公斤、1000公斤以及“轉基因”挑戰的宣言,但實踐上是否實現還待時日。如果說當初是雜交水稻成就了袁隆平,那么在其后來的光環中則越來越多地包含了宣傳輿論的作用!與同是對雜交水稻研究有杰出貢獻的李貞生黃耀祥李必湖等,袁隆平卻獲得了“中國第一個特等發明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雜交水稻之父”等數不清的殊榮。
90%的中國雜交水稻, 占中國水稻產量的一半, 是從IRRI的品種發展出來的。 1981 以來,IRRI向中國提供了37種雜交水稻,增加水稻產量5.45百萬噸, 使稻農收入增加$465百萬美元。
附后:李昌平:致袁隆平的一封公開信--給農民留幾粒真正的種子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104/229857.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