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民族國家仍然是國際關系和國際社會的主要行為體。在民族國家消亡之前,各國尤其是中國科研工作者,雖然非常有必要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將自己的科研成果面向國際進行傳播,但民族性是從事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也就是說,科研工作者的首要任務,是維護自身的民族利益,首先應成為民族主義者,才有資格去在國際范圍內進行科學研究。
第一,科研工作者要正確處理科研結論與政府現行政策之間的關系,采取正確態度,保持平衡。科研工作者,不是政治家,與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相似的地方是,二者都是在不同角度為民族利益服務,不同之處在于科研工作者要對已經發生的事情進行理性分析和研究,做出總結和解釋,并能對現實其他部門和人員的決策提供信息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預測未來的走向,而政治工作者是要對快速決策,一解決現實問題。
第二,倘若以科研工作者,其研究成果與政府的政策完全一樣,或者說,科研工作者完全成為政府政策的傳播者,那么這不是在搞科學研究,而是在義務為政府宣傳政策。也就是說,科研工作要與政府政策保持一定的距離,要對政府的政策和主張做出理性的客觀公正的分析,進行批判性地研究。政府政策也是人制定的,而且決策時有信息不充分,時間緊迫等客觀因素的限制,有可能導致某項政策不是很完善,甚至是錯誤的。為此,科研工作者應該本著實事求是地態度,對政府的政策提出善意的理性的獨立客觀公正的評價,做政府的好幫手和好朋友。另一方面,在對政府政策進行反思和總結的時候,不能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批評而批評,甚至盲目地、帶有其他目的和意圖地批評政府。
第三、科研工作者的首要任務是維護民族利益,在此基礎上要盡可能地開展國際交流活動,探索對人類知識規律性、系統性的認識和規律。對于自然科學來說,因為研究課題和規律性是相同的,中外科學家的研究不會受太多的非研究課題因素的干擾和影響。但自然和人文社會科學就不一樣,在一定程度上看,社會科學不能算著真正的科學,一是社會科學由馬克思創立,時間不長,二是自然科學手研究者本人的主觀意識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很大很深。以所謂的“普世價值觀”為例,從政治角度看,有西方國家主張和推行的西方式自由民主和人權的價值體系,也有世界其他國家結合自身情況探索出來的價值體系,不能說西方的就是普世的,因為完全一致的普世價值觀是不存在的。很多情況下,普世價值觀成了部分國家實現其他目的的工具,與這些價值觀本身沒有太大的關系。科研工作者在開展國際交流的同時,要保持清醒頭腦,不能成為其他外部勢力的代言人,來侵害自身的民族利益。
綜上,中國科研工作者在探求科學真理的時候,要處理好同本國政府現行政策和國際社會各種勢力之間的關系,做到民族性和國際性的平衡,既要保持思想和研究的獨立和自由,又要維護民族利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