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難怪,西方的經濟學派太多。而中國的學者似乎只學到一 二派就回來,被國人稱之為留學生。享受優厚的待遇,并具備較廣泛的話語權。比如農民問題,展開三農問題的研究,農民不要有話語權。那些學者的構想可以盡情地夠農民享受,全國人民也不要有憂慮。
現實上也如此,他們的思維讓國人耳目一新。
首先是貨幣策略。西方曾經一位經濟學家有一句名言:創造銀行與貨幣的人是個偉大的天才。貨幣推動了沿海的那個邊。人們不惜拋妻棄子,遺老背井,走進南海的那個圈。一座座城市奇跡般地掘起。
貨幣這一古老的武器,被當代人改良,提出理論,并形成學派。中國的學者使用起來也得心應手。如此大的人員調動,只許在家里玩玩橋牌就已經完成,比毛澤東的四渡赤水不知道要神奇多少倍。所以他們的成功成了敢于時時刻刻指責并否定前一個時代的資本。
第二個策略是開拓金融市場。股票 彩票業務推動了許多人發財的夢想。特別一些一般的公司突然身價萬倍。人們發財的心里推動了一棵棵樹苗瘋狂地生長。這種生長的速度與“不打無把握之戰”的一步一趨的經濟模式,前者我們看到了現實版的大躍進,而后者說他“崩潰”一點也不過份。這種衛星式的成功,與畝產萬斤的時代,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就業是給人民帶來福利,失業是痛苦的指數?,F代化的生產力,助長了財富的增加而勞動力減小。由于消費有限,生產大量的剩余產品無處消化。經濟學家的建言就是刺激消費。刺激消費也就是兩種辦法:寬松貨幣和產業轉移。產業轉移也就是生產領域轉移到服務領域。服務領域也許是個無限的消費深淵。人有多大欲望呢?山珍海味,三妻四妾還不是人們最終的夢想。
第三產業實際上是財富轉移為主要的產業,遍布的娛樂場所和按摩院,很多女性找到了好工作“性工作者”,她們背后的男人形成了黑色產業鏈。這種財富轉移的產業方式,真的消耗了大量的社會剩余價值。讀書無用論也就此開始。
隨著這些思路,我們走到了今天。三十年前中國那種艱難的勞動方式得到了改變?!八膬蓳芮Ы?,空手套白狼”的資產與金融方式改變了大部分人。
不過也形成了一部分人們的不滿。最吃虧的是我們四十歲左右的并在部隊務役幾年的退伍農村軍人:接受毛澤東時代的精神熏陶,受部隊的理想主義教育,卻與我們崇尚的時代相差甚遠。所謂四十而不惑,到現在我才把社會看通。但無論如何我們擔心我們的將來:我們的晚輩進入第三產業的深處不愿意回頭,勞動受到歧視。我們的勞動應該說養育了一部分人,但我們老了誰來養活我們呢?
昨天鳳凰網又刊載了吳老先生對當前中國經濟狀況,在二0一一年經濟年會上的觀點:最終需求不足 貨幣超發 流動性泛濫 儲蓄過量 改革還沒深化 會回到1958 等等,我真真確確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在光天化日之下,“賊喊捉賊”和聲音。
不知道誰近來創造“陽謀”這一詞語,中國走到現在,確實已沒有回頭箭。國人面對操著半口洋話的中國精英,人們不得不報發贊嘆:深澳。因為中國人太愛面子。而背地里只得深情地憂傷:曹操背時蔣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