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是一個“群”,世界上的各種關系都是“群關系”
這是某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f4629b0100qh1y.html】中一篇文章的一個片段,事情發生在一九八八年,看過以后思考萬千:
企業家:我們所處的世界是一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弱肉強食的世界,人類社會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社會,競爭是世界的本原,也是客觀規律,我們長期忽視了。中國人講究的是保守而不是開拓,結果在西方文明的沖擊下處處挨打,這一切到一九四九年才得以改觀,毛主席雖然偉大,但是“文化大革命”的發動耽誤了中國整整十年的發展。
大學生:世界是最基本粒子構成的,中國的古典“道”,講的大概就是這個吧。競爭是一種現象而不是規律,世界是“組合-分解-組合”的運動,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也好,“優勝劣汰”也罷,是為了進一步的組合和發展,所謂的弱肉強食、生存競爭本質上是構成生命的蛋白質之間的分解與組合的關系,與此同類,社會現象中的競爭本質上也是組合與分解組合的關系,競爭僅僅是“分解”的關系,是一種現象而不是規律;我們探討的“協和機制”本質上是“組合”關系,也是一種現象而不是規律。“組合-分解-組合”也就是“合-分-合”循環運動才是世界的本源,從這個角度看:世界是一個“圓”,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圓”的關系而不是直線關系。動態“圓”是物質的自然屬性。中國古典的思辨是“天人合一”,西方近現代的思辨是“直線思維”,二者的結合是一種“爆發性的圓”,體現為“合-分-合”的運動規律。“文化大革命”是包含著“和氏璧”的頑石,它表面很臟、很硬、甚至碰傷了開拓人的手指,但是我們通過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精心研磨,就能最終看到光輝燦燦的“碧玉”精華,這個精華是:1、八大相互影響的革命運動(思維革命、教育革命、科學革命、產業革命、經濟革命、管理革命、社會革命、人類革命);2、人民主權,人民大民主、人民自我管理和委托政府官員管理相結合,最終實現人民權益;3、三三互動:大三三互動——民權、政權、神權(精神力量——包括人生的追求、宗教、共產主義理想、宇宙人類精神)的辯證統一,小三三互動——黨軍群一體化、行政司法分級輔之、立法總體定位;4、中國實現“熔向華夏”,多民族共同認知、理想和信仰,全世界走向“熔向世界大同”,共同認知、理想和信仰;5、新公有制——核心公有制和外展動態公有制的辯證穩定體制。自然界“圓”關系當代西方人也有所認識,按照他們的競爭觀點提出了“優圈”、“劣圈”、“怪圈”的概念,“圓”關系就成了“圈”關系,但我們身為華夏民族應該將中國古典“儒道佛”精華同毛澤東思想融合,吸收近現代西方數理分析、邏輯判斷分析的優點,形成華夏新文化,所以說借鑒毛澤東思想中人民群眾的觀念,將“圓”關系改稱為“群”的關系更有中國式的意義,“群”就是“動態圓”、就是系統,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廣義上都是“群關系”,生產力的概念應該該改,是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反哺自然、融歸自然的動態能力。
企業家:你講的東西太前衛了,但是很有見解,你能簡單勾畫一下“群關系”的內容嗎?
大學生:“群關系”分為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自然屬性是:一、世界同一于最基本粒子,二、矛盾對立統一,中國古典陰陽關系、近代鏡像關系;三、世界本源靜態的“物質+能量+意態”和動態的“合-分-合”運動規律;五、世界的“五點構成”(內在構作、外延構作、時間構作、空間構作、否定反轉);社會屬性有:一、共有和自生的關系,分為【核心共有(貫穿共有)、(全局共有)】、【外展共有(局部共有)】,與之對應的是(全局自生)和(局部自生)。(貫穿共有)沒有相應的自生關系;二、核心關系和外展關系,分為(貫穿核心)、(全局核心)、(局部共有),與之對應的是(全局特點)和(局部特點)。(貫穿核心)沒有相應的特點;三、三層互動關系,1,“假設”、“實施”、“反饋”;2,預設、執行、反制;四、邊緣的資源模式關系,就是邊緣的利用和與之對應的資源重整;五、份份推進關系,就是劃分成“一份份的總體推進”,為“小”、“靈”、“快”、“轉”、“活”的集合動態推進;六、抽象設計的關系,就是“概念推進”關系,是同“形象設計”對應的一種哲學化文化設計;七、多維模式和多維思維模式,就是事物的發展變化呈現多對多而不是單打一,人們思考問題是多向擴展地思考而不是簡單的直線思考,摒棄“非此即彼”,講求“亦此亦彼”,結果是更加接近自然。
企業家:“群關系”太抽象,在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可以或者將要產生的較為具體的內容?
大學生: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應該有“產業群”、“群機制”、“群管理”、“群理念”、“群經濟”五個新生事物出現,他們都結構是按照“群關系”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構成。一:“產業群”是當代農牧漁業,工業、礦業、制造業,服務業,信息產業綜合發展的必然產物,體現為“無始無終、疊變永生”勢態,分為:1,國家產業總群,就是全國現有各行各業的綜合發展,是產業群的基礎和支撐;2,同業產業群,比如,農業產業群、制造產業群等;3,綜合產業群,比如,聯合產業群、合業產業群等;4,邊緣產業群,就是不同行業之間發展出來的產業群;5,區域、地域產業群,就是按照國家行政區劃組成的產業群,如:某某省某某產業群、某地區某產業群等。二:“群機制”屬于激勵機制,在“群關系”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構成基礎上突出“合-分-合”運動規律,既是“動態團結—【相對懲戒(懲戒分為自我懲戒和他人懲戒,以自我懲戒為主)—集體救助】—動態團結”的機制,其中包含著競爭和協和,競爭在于分出能力和價值,協和在于實現動態團結。三:“群管理”是一種社會管理體制,在“群關系”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基礎上突出“三層互動關系”、“份份制”、“核心關系和外展關系及共有和自生的關系的大結合”,其中“三三互動,以民為主”、“共有和核心”是重中之重;四:“群理念”是一種思想觀念,在“群關系”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基礎上突出“抽象設計的關系”和“多維思維模式”,講求“世界為我所用”,囊括全體,重點突出自身、做好請求協助和主動協助的大系統思維,并通過這種思想指導具體實踐工作;五:“群經濟”是一種經濟體制,分為國家產業總群公有經濟體制和其他產業群公有經濟體制。
企業家:目前關于計劃和市場的爭論此伏彼起,想必你也有自己的主見,可否說來聽聽?
大學生:關于計劃和市場的爭論是一種很短視及毫無遠見的行為,傳統的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看法都是錯誤的,根據“群關系”,它們就是一回事的不同層面的體現,計劃是共有的、全局的、宏觀的,市場是局部的、微觀的、特色的,計劃的東西應該通過一份份的市場運動來最終實現,而市場是計劃的局部展現空間,計劃是對市場的先期提示、整體監控和終端調整,市場是計劃的分布實施,部分實現,全面的市場運動是計劃的完全迸發,有計劃而沒有市場就一定不會有運動,一切都會僵死,有市場而沒有計劃就一定不會有整合和調整,一切都會崩潰,所謂“看不見的手”純屬扯淡,只有“看得見的手”才是最終改變世界的手。
企業家:目前關于蘇聯改革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有很多評說,南方有許多企業家很贊賞美國的管理模式,他們(也包括我)都認為,只有私有化才能提高大家工作的積極性、培養拼搏精神和造就出充滿活力的激勵體制,中國傳統的“一大二公”是沒有任何活力的,應該早早地同它告別,閣下認為如何?
大學生:我認為私有化是及其荒謬的,世界的大同是公有制的大同。中國的“兩彈一星”想必閣下是很熟悉的,我就不多說了,沒有愛國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任何機制和體制都是搞不好的。但是我個人認為我們的公有制的分類有問題,不應該是全民所有制和勞動集體所有制,而應該分為國家全面公有制、同業公有制、聯合公有制、邊緣結合公有制、區域、地域公有制,其中國家全面公有制是基礎和支撐,其他形式的公有制是國家全面公有制的層次體現和表現,“產業群”都是公有制,此外,經濟權限的理解也有問題,所有權和使用權兩權劃分我個人認為是絕對有問題的,應該是所有權、展示權、用益權的三分法才對,更應該是“三權互動”而不是“兩權分離”或者“三權分立”,按照公有制原理,所有權屬于國家和全體人民,屬于人民財產權,展示權屬于有關部門或者是某些特定的人,展示的是人民財產權的一部分,用益權是直接或者間接使用人民財產,產生收益給自己、有關部門、產業群和國家。
企業家:時下的企業文化講究核心,社會有社會的核心,則國家也應該有國家的核心,閣下的看法如何?
大學生:國家、集體、個人的核心應該有三個方面:1,全局核心:中華民族古典“儒道佛精華”同毛澤東思想的熔合并吸收近現代西方數理、邏輯判斷推演思維精華形成的“華夏新精髓”、人民主權精神、國家全面公有制體制,號稱“核心三寶”;2.局部核心,單位和部門在全局核心的基礎上形成的本思維部門特色的哲學文化;3,個人核心,個人對于國家民族以及單位部門融入基礎上形成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基礎的個體特色哲學文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