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簡談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一書中表述的那些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的理論觀點,是馬克思應用他自己所特有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分析和研究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事實及其規律以后所得到的綜合結果。因此,要對馬克思的那些理論觀點予以補充,修改和完善,從而形成徹底改革開放的基本理論,不僅需要分析和研究馬克思在寫作《哥達綱領批判》以后所新得到的那些歷史事實資料,不僅需要分析和研究馬克思逝世以后直到今天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事實,更為重要的是只有在分析和研究這些歷史事實時使用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才能夠保證所得出的結論是符合馬克思的本意的。
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是馬克思探求客觀真理的思維方式。這種科學的思維方式至今仍然不為人們所熟知。如果我們用這種思維方式去研究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和現狀,即研究沒有階級存在的古代社會形態,有階級存在的奴隸制社會形態,封建社會形態,資產階級社會形態和當代社會的現狀,那么,我們就可以得到一系列極其重要的結論,而這些結論對于制訂中國改革開放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是必不可少。因此,在試圖應用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之前,就有必要簡要地談談它,特別是那些與其他大思想家們之間的最顯著的本質的差別。
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是形式和方法的統一體。其形式雖然是通常意義上的形式邏輯的形式,但其方法卻是馬克思通過黑格爾而創立的他自己所特有的辯證方法。因此,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與他人的理論思維方式雖然有著相同的形式,但在內容上卻有著本質的區別。
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是在充分吸取他以前的思想家們的精華,同時也摒棄了這些思想家們的糟粕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談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就不能避開形式邏輯和黑格爾的雖然是唯心的但卻是客觀的辯證邏輯。因為只有了解形式邏輯,同時也了解黑格爾的辯證邏輯之后才有可能充分了解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
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是在理論思維的基礎上形成的,而理論思維則是在思維實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們認識客觀事物,探求客觀真理的時候,總要通過人的頭腦。所以,思維即是人腦的一種職能,也是人腦的一種活動。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不論是正確的,或者是錯誤的;也不論是膚淺的,或者是深刻的,都是思維過程結束時所得到的結果。因此,人們為了探求真理,避免失誤便研究和探討思維的形式和規律,從而形成了理論思維的方式。
理論思維的最顯著的特征是從抽象出來的概念出發,運用概念、判斷和推理的形式去進行思維,以便從已知的知識中合乎邏輯的推導出新的知識。所以,理論思維也叫邏輯思維,或者概念思維。由于理論思維具有和形象思維相反的屬性,也有人把它叫做抽象思維或抽象理論思維。因此,把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無論是稱為邏輯思維方式,或者概念思維方式都是正確的。
理論思維是在人的頭顱內進行的,不易被我們的感覺器官所感知,因而是一個十分難以把握的東西。現代科學至今尚沒有有效手段揭開它的謎底。但是,一旦人們將他的理論思維的內容和結果用語言或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以后,我們就可以間接地知道他所使用的理論思維方式。不過,這樣一來,他的理論思維方式便表現為他的理論分析方式,而他的理論思維能力則表現為他的理論分析能力。例如,《資本論》是馬克思用他自己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對資本主義經濟進行思維的結果,這個結果就像一個標準尺度,即標示出了馬克思的特有的抽象理論分析方式,也標示出了馬克思的出色的抽象理論分析能力,從而使馬克思“成為一個最出色的具有分析能力的思想家。”因此,抽象理論思維方式也可以叫做抽象理論分析方式。
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的基礎是形式邏輯。形式邏輯是關于思維的形式及其規律的一門科學,是人們探索真理,從已知達到未知的思維工具。形式邏輯也叫“邏輯學”,簡稱“邏輯”。邏輯實際上是指事物間必然的聯系或關系。由于亞里士多德“最早分析了許多思維形式”, (馬克思語)人們通常把亞里士多德看作是形式邏輯的奠基人。
,
在形式邏輯里,概念被看做是抽象出來的東西,認為概念所表示的只是事物的共同方面,即事物的共同的普遍具有的方面,因而不涉及事物的特殊性和個別性。所以,形式邏輯研究的概念,主要的是表示一類一類事物的概念,即類概念。
一般說來,組成類的事物都是個別事物。通常把由小類組成的大類叫做母類,組成母類的小類叫做子類。母類和子類也分別叫做屬和種,因為屬和種之間也具有母類和子類的關系。所以,作為類的事物有一個最根本的共同特點,就是母類的屬性必然為子類所具有。這是形式邏輯利用概念之間的屬種差去進行判斷和推理的依據。
在形式邏輯看來,每個概念都有確定的內涵和外延。內涵是概念對事物的質的屬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對事物的范圍的反映。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使概念與概念之間具有屬和種的邏輯關系。因此,屬概念與種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之間具有反變關系,即內涵越多的概念其外延越小;內涵越少的概念其外延越大。例如,生動、動物和人是三個不同的概念。生物是動物的屬概念,動物是人的屬概念;人是動物的種概念,動物是生物的種概念。其中人的內涵最多,外延最小;生物的內涵最少,而外延卻最大。因為人除了具有生物和動物的屬性以外,還具有能夠制造工具等等人所特有的屬性。
屬概念與種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之間所具有的這種反變關系表明,形式邏輯所研究的概念僅僅是只反映事物的質的規定性的抽象概念。所以,以這種抽象概念為基礎的形式邏輯,在判斷和推理時便具有了不能認識某些事物的本質屬性的局限性,使它無法解決個別與一般,特殊與普遍等對立統一的問題。例如,亞里士多德雖然看到在個別的房屋以外不存在一般的房屋,但他始終不明白個別和一般的關系。因此,列寧把形式邏輯看作是初等邏輯,認為“形式邏輯是對事物間最簡單,最通常的關系的描述,是根據事物最普通,最常見的屬性來做形式上的定義。”列寧的觀點是對的。
黑格爾也看到了形式邏輯的這種缺陷,并試圖在形式邏輯的基礎上建立他自己的辯證邏輯。黑格爾認為概念“不只是抽象的普遍,而且是自身體現著特殊、個體、個別的豐富性的這種普遍”。與形式邏輯的觀點不同,黑格爾認為概念不只是抽象的,而且也是具體的,它體現著特殊東西的全部豐富性,因而愈高級的概念其內容愈豐富。所以在黑格爾那里,屬概念和種概念的反變關系消失了。例如生物這個概念,在形式邏輯看來這是一個內涵最貧乏的概念,但在黑格爾的辯證邏輯看來卻是一個內容最豐富的概念。因為生物不僅包括所有的動物,所有的人,而且也包括所有有生命的物體。
黑格爾把已知的思維形式,即形式邏輯所研究的思維形式和思維規律,看作是研究和建立他的辯證邏輯的開端和必要的前提。他認為在形式邏輯里,思維形式和思維規律只是主觀的形式,是脫離客觀內容的,是靜止的、不動的,而不是矛盾發展的;是相互割裂的,而不是有機聯系著的。因此,在黑格爾看來,形式邏輯不過是一具無血無肉的沒有生命的骨骼。
改造形式邏輯,使其成為探討真理的工具,就必須用具體概念代替類概念。黑格爾是第一個提出具體概念的人。他的辯證邏輯也是以具體概念為基礎,并把具體概念看作是對立統一(同一)的東西。所以,黑格爾的辯證法也叫概念的辯證法。
黑格爾的辯證法的核心是對立統一規律或法則。對立統一規律是科學發展的結果。由于科學的進步,出現了兩極性的概念。所謂的兩極性就是即對立又統一的屬性,即在對立中相統一,又在統一中相對立,一極與另一極既相互對立而又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比如北極的磁石沒有南極便不能存在,反之亦然。如果我們把磁石切成兩塊,那么也并不是在一塊里有北極,在另一塊里有南極,而是在兩塊里又各有北極和南極。
黑格爾的辯證法以具體概念為前提。因此,了解具體概念是了解黑格爾的辯證法的鑰匙之一。在黑格爾的概念體系里,每個概念都是具體的,因而每個具體概念自身都包含著普遍、特殊和個別,如種子這個概念,見黑格爾《邏輯學》。盡管黑格爾是在唯心主義的基礎上提出這一思想的,但這個思想仍然是黑格爾的偉大歷史功績之一,因為這個思想的提出,為馬克思正確解決特殊與普遍,個別與一般的關系問題提供了直接的理論前提。
黑格爾的整個哲學體系是以存在作為自己的基礎的。但是,存在本身不僅包含著客觀的物質的東西,而且也包含著意識、概念等主觀的東西。主觀的東西也是客觀的存在著的。因此,黑格爾的辯證法在這里遇到了難題。當黑格爾的概念的自身運動發展到觀念(理念)時,“在黑格爾看來,思維過程,即他成為觀念而甚至把它變成獨立主體的思維過程,是現實事物的造物主,而現實事物只是思維過程的外部表現”。這樣,黑格爾就顛倒了主觀和客觀的關系,“在他那里,辯證法是倒立著的”。
馬克思是黑格爾的學生。馬克思從黑格爾及其前人那里吸取了全部有價值的東西,并且通過費爾巴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這種理論思維方式至今仍然是人類認識史上最科學的理論思維方式。可是,馬克思并沒有像亞里士多德那樣遺留下自己哲學著作,讓后人去探討;也沒有像黑格爾那樣遺留下自己的邏輯學專著,讓后人去學習。馬克思并沒有留下他自己的關于抽象理論思維方式的專著,他的那些有關理論思維的思想散見于他的多種著作中,這就使得他的后來者們在學習和理解他的理論思維方式時遭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列寧為了弄清楚他的理論思維方式,以“解決當前的問題”,曾經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哲學史上所有有價值的著述。這主要體現在《列寧全集》第三十八卷里。但列寧的研究也沒有形成專著。
馬克思雖然沒有遺留下(大寫字母的)“邏輯”,但他遺留下了《資本論》的邏輯。在《資本論》中,特別是它的第一章,馬克思在分析價值形式時,有意模仿黑格爾特有的表達方式。所以,在列寧看來,《資本論》就是馬克思遺留下來的邏輯學。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把邏輯學、辯證法和唯物主義的認識論,都應用于同一們科學。所以,在列寧看來,邏輯、辯證法和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并不必要用三個詞來表示,因為“他們是同一個東西”.這“同一個東西”正是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中的最本質的東西。
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的基礎是徹底的唯物主義。馬克思不僅是一位唯物主義者,而且是一位最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一般說來,只要承認物質是第一位的,意識是第二位的就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但是,與人們通常所說的唯物主義觀點相比較,馬克思的觀點更加徹底的多。馬克思不僅把自然界,把人、把人的思維的器官看作是物質的不同存在形式,更重要的是他把觀念的東西也看作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
把觀念的東西看作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觀點,表明了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具有徹底的唯物主義的性質。現代科學證明,存在于我們的頭腦中以外的客觀世界是一個物質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除了運動著的物質和物質的運動以外,什么也不存在。物質的運動是在空間里進行的,所以空間是物質運動的空間;物質的運動有一個過程,表示這個過程的是時間,所以時間也是物質運動的時間。空間和時間都從屬于物質,都不是獨立存在的物質實體。
與物質世界相統一(同一)而又相對立的是人的頭腦。人腦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又是物質的最高級存在形式。由一千多億個細胞組成的人腦及其附屬的遍布周身的神經系統,使人具有復雜的感知外部客觀物質世界的能力。
感覺是認識的開端。通過視覺,可以看到物體的形狀,大小和顏色;通過聽覺,可以聽到物體發出的聲音;通過嗅覺,可以分辨物體發出的氣味;通過味覺,可以嘗到物體的味道;通過膚覺,可以感受到物體的軟硬及溫度,等等。當外界的自在之物發出的信息,被我們的各個感覺器官分別接收以后,便通過知覺,在頭腦中形成表象,使我們對客觀事物有了具體的反映和初步的認識,所以,表象實際上就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形成的客觀事物的表象。
科學的抽象是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的顯著特征。人們通常把認識區分為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即感性認識階段和理性認識階段。構成感性認識階段的有三個基本形式,分別是感覺、知覺和表象;構成理性認識階段的也有三個基本形式,分別是概念、判斷和推理。可見,表象是感性認識階段的最高形式,概念是理性認識階段的初級形式,從感性認識階段發展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的一個最重要最關鍵的過渡環節就是從表象中抽引出概念。
從表象中抽引出概念,或者說把表象加工為概念,并用詞語表示出它們,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思維過程。它即是理論思維的前提條件,也是保證理論思維得出科學結論的先決條件。同人們常常忽視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過度的這個概念的抽象過程相反,馬克思特別重視這個抽象的過程。他在說明他分析經濟形式所用的工具時,給抽象以高度評價。他說:“分析經濟形式,即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兩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實際上馬克思在分析政治、國家、社會等其他形式時也都表現出了卓越的抽象能力。
客觀事物總是具體的,反映在表象中的客觀事物也總是具體的。由于馬克思具有卓越的科學抽象能力,他自己從表象中抽引出來的那些概念也都是具體的,如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力、剩余價值等等。即使他沿用的是前人抽引出來的抽象概念,他在使用時也還原于這些概念以具體內容,如勞動、商品、價值等等。這就保證了馬克思在理論思維時所使用的概念都具有具體的屬性。
亞里士多德“把物質和一切物質的東西都叫做具體的事物。”馬克思沿用了前人的看法,他認為“具體之所以具體,因為它是許多規定的綜和,因而是多樣性的統一。”真理的科學定義是主觀認識和客觀事物相符合。客觀事物總是具體的,這就決定了真理也總是具體的。所以,只有具體的概念才能反映具體的事物,也只有運用具體的概念去進行判斷和推理,才能探求到具體真理。
表面看來,黑格爾的理論思維使用的是具體概念,馬克思的理論思維使用的也是具體概念,兩人探求真理的道路似乎是相同的。其實正相反。辯證法實質上是辨別是非,證明真理的方法。黑格爾“有意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在黑格爾看來,辯證法無非是概念的辯證法,而且是概念的辯證法創造了客觀事物的辯證法。但在馬克思看來,表象是客觀事物反映在人的頭腦中的客觀事物的表象,從表象中抽取出來的具體概念也和表象一樣都表示著客觀事物。所以,概念的辯證法事實上只是客觀存在著的具體事物的辯證法在觀念中的反映,而不是相反。因此,如果說黑格爾的辯證法是概念的辯證法,那么馬克思的辯證法則是客觀事物本身的辯證法。馬克思對他的辯證法曾經做過精辟的說明。他說,“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事物,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這是馬克思與黑格爾在抽象理論思維方式上的根本區別。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的核心內容。馬克思不僅是一位徹底的唯物主義者,而且是一位徹底的歷史唯物主義者。馬克思把唯物主義應用于人類社會歷史的研究,發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及其物質表現形式,(見《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歷史唯物主義。當馬克思還是一個黑格爾主義者時,他沒有能夠形成自己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當他走向費爾巴哈后,他是一個人本主義者,也沒有能夠形成自己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因為他當時認為“人的本質就是人自身”,即人的本質是每個單個人身上所固有的東西。但是,從人的形體本身是不可能看到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和變化規律的。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是馬克思完全形成他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的標志。馬克思的科學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一旦形成,他對人的本質便有了科學的認識。他說,“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而“社會不論其形式如何,始終是人們交往作用的產物。”馬克思把物質生產力看作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物質表現形式。在他看來,“手工磨產生的是以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以資產階級為首的社會。”列寧在談到馬克思的這一思想時正確的評價說,“只有把社會關系歸結于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于生產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作是 自然歷史過程。”
《資本論》是馬克思應用他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具體地分析和研究資產階級社會的經典著作。所以,理解《資本論》的分析和研究方法,也就能夠理解馬克思的抽象理論思維方式中的本質和核心。馬克思寫作《資本論》所用的方法,見《資本論》第二版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