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想”說的是人的主觀愿望,是人的出發點。“能不能”說的是人的實際能力,能否達到主觀的愿望。一個是主觀,一個是客觀。是一所,二者即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差異性。
對于能不能的問題,無論是從個人還是國家來說,都要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但是,馬克思反復告訴我們,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也可以影響物質。所以毛澤東一直教導各級干部,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他特別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提出決定戰爭的不是武器,而是人,這個論斷并不是推翻了馬克思的論斷,而是在物質極度缺乏的條件下,突出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改造人的主觀世界,從而達到改造客觀世界的目的。
實踐也證明了毛澤東論斷的正確性。“十幾個人來七八條槍”最后建立了一個新中國,任何否認毛的觀點都是虛弱無力的。你總不能說蔣介石主動把江山讓給了毛澤東吧。
“想不想”也是有很多種類的,脫離常識和規律的想,就是癡人說夢,我想拽著我的頭發把我拉起來,就是一個笑話了。以前人們都說,人不可能飛起來,現代科技也讓人飛了起來。所以“想不想”要有一定的限制,異想天開和科學還是有很大區分的。新中國剛建國,國民黨說,我給你留下一個爛攤子,你想收拾,你也不可能收拾好。但是結果讓全世界都大跌眼鏡。抗美援朝,很多人都認為中國既不想,也不能,結果,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的跨國了鴨綠江。不但想了,而且能了。1964年實驗的第一顆原子彈之前,全世界都認為中國人不可能實驗成功。但是中國人很想,最后居然超過了,不光是原子彈,氫彈也成功了。所以,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更大的問題是你“想不想”而不是“能不能”,因為國家是一種強制性的工具,他可以最大限度的集中和使用社會資源,不但有暴力機器,而且有各種軟實力。
房價到底“想不想”或者是“能不能”?2005年國務院的24號文件明確指出,新建住房要有70%是小戶型,并且優先照顧低收入者。但是現在到了2011年了,我們看這個注冊的執行效果,新樓盤動輒最低都在100平米了,120、150的現在都是普遍的了。在以前90平米的都蓋三居室,現在110平米的還是兩居室,這就逼得你買120或者130以上的大平米的房子。房地產的調控多少年了,越調越漲。
相反,我們看在其他領域,只要政府想做的,沒有一個是沒有不成功的。教育產業化,兩三年的時間就做到了,醫療市場化,也沒用了多久就完成了。刺激經濟的四萬億,說推出就推出,沒有半點遲疑。所以,還是那句話,對政府來說,只有你不想,沒有不能。
現在實行限購到底有用嗎?依我看,沒什么大的作用。第一個原因就是在于資本的逐利性,在70個城市限購了,資本不會呆在這里等著銀行的那點可憐的利息,他必然要去尋找其他利潤的渠道。于是乎,豆你玩,蒜你狠,蘋什么都出現了。不愿意遠離房地產的企業和資本就必然去79個城市意外的其他城市去擴張,這樣勢必導致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大漲。第二個原因就在于所有人都明白,限購都是個臨時的政策,連政府都說了,限購要觀察半年到一年,那這個時間段以后呢?所以,限購只能導致房價暫時的下跌或者調整,既然人們知道這個是臨時的政策,所以人們就會有一種抄底的想法,現在買了,以后賣。最后如果一旦放開限購,在70個城市的房價會有一個報復性的瘋漲。
“把房價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也就是說,不是不能,而是不想罷了。還在幻想的人們,也該清醒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