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當前的企業職工(包括企業中的退休干部)是“小伙子饞小康,老頭子吃老糠,下崗職工喝米湯。”。也許有人要說我這是危言聳聽,我在這里只抄錄一組數字給大家一看,就知我說的并不是信口雌黃了:“北京師范大學收入分配與貧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實教授,從上世紀80年代起參與了4次大型居民收入調查。根據他的研究數據,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從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截至2008年底,機關公務員退休金水平是企業的2.1倍,事業單位月均養老金是企業的1.8倍。”。請注意:上面這組數字,還只是統計到2007年和2008年,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的貧富差距比起2007年和2008年來,還要大得多。在城市百公之十的低收入人群中,企業退休職工和下崗職工又是低收入。雖然在這近八年中,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加了七個百分之十,但與生活必需品成數倍飛漲比起來,真可謂杯水車薪,下崗職工中,有的比退休職工更苦,退休和下崗職工的生活水平,實際是在下降。而百分之十的高收入人群,他們的生活卻是坐著火箭上升,吃的是山珍海味,出門有奔馳,有的甚至有飛機。而退休和下崗職工,買菜只有買落腳子菜、油和米只有吃轉基因的份,因為轉基因食品價格便宜。現在不是時興養寵物嗎?達官顯貴、精英們家中的寵物飼養費,比我們的退休金還多哩!私有企業中的在崗工人的生活也是差得很,每月工資少則幾百元,多則一千多元,也比不上老板一個月養寵物的費用。這樣比較起來,我的話難道不是實事求是嗎?
在毛澤東時代,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我國1975年的憲法表述國家性質時是這樣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文革中,更是工人階級領導一切。曾幾何時,工人階級就淪為了被剝削階級,再次淪為無產階級。所謂改制,就是公有制改為私有制。把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統統賣給了外國資本家和我國的新生資本產階級。稍有點政治經濟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資本家要想賺錢,必須榨取工人的血汗,掠奪工人的剩余價值,別無他路。只要是生產資料私有,工人就無法逃脫被剝削的命運。大家也別希望各級政府在維護工人的權益上有所作為,因為其一:企業改制對國家來說,是利、益雙收的事。把毛主席領導全國人民節衣縮食建立起來的公有制工業體系賣掉,國庫和貪官都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我國從一個發展中國家一躍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美國的最大債權國,賣工礦廠企業收入是其中的主要資金之一。同時政府把上億工人丟給資本家去養活,政府摔掉了個大包袱。其二:政府既然是為了摔包袱,包袱摔掉了,就不可能再去管這個撿包袱的人對包袱保管得好不好;再說政府想管也管不了,企業是資本家的,工人是他的,只要不違法你就無權管。如果違了法你去管,他就以撤資相要挾,而這正是各級政府的軟肋。再請聽聽YB先生的奇談怪論吧:“為了達到改革目標。必須犧牲一代人,這一代人就是3000萬老工人。” 、“中國的貧富差距還不夠大,只有拉大差距,社會才會進步,和諧社會才有希望。” 、“窮人應該把富人看成自己的大哥,大哥穿新衣,小弟穿舊衣,天經地義。”、、、、、、。
看來還是國際歌里說得好,“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們自己、、、、、、。”人類數千年文明史的著重號語句中,不少是值得后人深思的,眼中沒有廣大勞動人民的官員,其結局是可悲的。官員們如果不懂得識大體,顧大局,這里的大體就是廣大窮苦老百姓疾苦,時麾的說法是民生;這里的大局就是在維護小數人利益的同時必須兼顧大多數人的利益。否則,就不可能有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是一句值得我們大家都細細品味的為官經典名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