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條建議其實核心有三個方面,一是天安門立孔子像是民心所向。二是反對者是文革思維。三是復興國學代表中國文化前進方向。就其內容來說簡直是荒謬絕倫,就其形式來說不過是堆砌起一堆美麗的謊言。
第一個方面,網上大多數人持反對意見,這是不爭的事實,現實中民眾聽說后大都覺得不可理喻,你們十三個人最多代表一小攝,怎么張口就說“立孔子像之舉,符合國人心愿,適應時代潮流。”不要以為你是精英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可以對民意實施強奸了,也太低估人民的智商了。
第二個方面,文革現在被全面否定,文革批孔,反對者批孔,反對者和文革一脈相承,給反對者扣上一個文革的帽子,自然反對者也就該被否定。也太聰明了,不過這樣的聰明只能聰明反被聰明誤,怎么不明說五四批孔、毛澤東批孔?怎么不明說共產黨就是反孔起家的?不是不想,是不敢。玩這樣的游戲,不過還是溫水煮青蛙式的老套路,楚漢爭霸時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典故,歐陽修有“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山水之間也”有名言,套用一下推陳出新,“侏儒挺孔,意在非毛”,“天安門前立孔像之意不在尊孔,而在于搞亂共產黨的執政理念也。”正是因為文革,中國在西方一次次和平演變的攻擊下巋然不動穩如泰山,談文革現在談還有點早,現在全面否定不一定以后永遠全面否定,客觀地說,其實在人民大眾心里,文革早已經平反了,只是人民的聲音在主流上發不出而已,都到這時候了,還拿文革來說事,人民不會買帳的,文革這頂帽子壓不垮任何人,只能徒添笑料耳。最令人發笑的是,這十三侏儒中就有人文革時是批孔標兵,現在看風向變了又成尊孔典范了。這種人也配談文革,配談孔子,配提這樣的議案?
第三個方面,是我對后四條建議的一個概括,我從沒有否定過孔子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影響的思想家,但孔子的影響主要是在封建社會,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孔子學說束縛中國幾千年,對中國人民的影響是巨大的,但孔子的影響主要是統治者吹捧起來的偉大,毛澤東說“孔學名高實秕糠”是非常精辟論斷。把孔子塑造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化身,進而提出復興國學的漂亮口號,將儒學和西學批上馬克思主義的漂亮外衣進行有機包裝,就成了一個最新的馬克思主義的特色理論成果,這不儼然就是三個代表中的其中之一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嗎?如果這樣的話,那么袁世凱、蔣介石、慈禧都可以代表那時的先進文化了,他們也都提倡尊孔讀經,蔣介石還將孔子的生日定為國家紀念日。不要以為外國人喜歡孔子,孔子就成了中國的“文化名片”了,當年日本人也是提倡中國尊孔的,也非常喜歡孔子,但就是這個在中國尊孔的小日本讓中國差點亡國滅種。現在在世界上建立些孔子學院就覺得孔子走向世界了,外國因孔子而喜歡中國了,只有象驢一樣笨的人才會那樣認為,離開了人民的支持,就是到火星也沒用。將當今出現的“社會上信用缺失、物欲橫流、價值紊亂等等弊端”歸結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缺失,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近三十多年的和國際強力接軌,將集人類文化之大成的毛澤東思想束之高閣,崇洋媚外的心理讓西方文化成為主流,這才是當今社會出現信仰危機的根本所在。把孔子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了,并且還要創造出最新的特色理論,這和有專家說前幾年的一次地震是七六年的余震一樣讓我震驚,我還能說什么呢?
其實復興國學是個偽命題,網民們反對的也不是立孔子像本身,而是強烈呼吁不能在天安門廣場這樣的政治敏感性極強的地方立,如果在其它地方立,比如在曲阜等地,大家都是能接受的。這個議案本身對這個地點輕描淡寫,而對國學卻濃墨重彩,顯然在于避重就輕。倡國學在曲阜就不能倡,非要到天安門廣場讓孔子佩劍和共產黨的領袖對面而立才能倡嗎?很顯然其政治意義大于倡國學意義。何況從國學的意義上來說,毛澤東思想是已經被實踐證明了的最科學的本土化馬克思主義,不提毛澤東思想,而唯獨提那個生前如喪家之犬一事無成的孔子思想也是講不過去的。在毛澤東開創的國度里,不提毛澤東思想,用一個被民主自由大潮掃入垃圾堆里的遠古思想來和馬克思結合,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就是別有用心。
袁世凱尊孔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被倒袁風潮搞得暴病而亡,蔣介石尊孔也不能挽救蔣家王朝敗退臺灣茍延殘喘的凄涼,現在在美國意識充斥中國,阿拉伯世界顏色革命風起云涌,中國國內各種矛盾逐步激化的大形勢下,有些人想學袁世凱和蔣介石,想用孔夫子來贏得民眾支持,贏得世界尊重,無異是南轅北轍,不是天真兒語就是最后瘋狂。
附:十三人聯合聲明:關于立孔子像的幾點看法
2011年1月11日,在北京東長安街,國家博物館北門立起一座孔子像,引起海內外各界關注和諸多學者與網民的熱議,其中一些極端觀點,引起了民眾的疑惑與彷徨,極易產生輿論上的誤導。我們作為研究儒家文化的學者,對此涉及中國未來的重大問題,有義務進行研究,并發表自己的看法,以求教國人。
第一,立孔子像之舉,符合國人心愿,適應時代潮流。中國國家博物館門前立孔子像,絕非偶然,而是改革開放以來,調整文化戰略,弘揚中華文化,建設精神家園等一系列文化建設行動中的一個新亮點和新標志。從政治上看,這應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體現,表明我們已經走出了近百年來全面否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誤區。國家博物館也是歷史博物館,其宗旨就是要展示中國傳統文化,這里可以建立多座雕像,而第一尊雕塑,當然非孔子莫屬。國家博物館的舉動,符合大多數國人、世界華人的心愿和文化發展的新潮流。當前關于孔子像的爭論屬于國內的文化爭論;有關部門如果急于介入正常的文化討論,甚至被少數人的極端言論所綁架,而試圖將其拆除,則將在世界上產生極為不良的后果和影響。
第二,“文革”思維的影響,不容低估,它不應成為弘揚中華文化的阻力。當前網上對于立孔子像有一些反對之聲,其理由不過是近代以來“反孔”思潮的重復。從“打倒孔家店”,到“文革”“掃四舊”、“砸三孔”、“評法批儒”,孔子及儒家思想遭到無情批判,對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造成嚴重摧殘。時過境遷,歷史已給“文革”以全面否定的宣判,但是“文革”思維尚需清理。圍繞立孔子像引發的大討論,應當是一場擺脫“文革”思想影響,卸下精神鐐銬,更新文化觀念,弘揚與建設中華文化,群眾性的思想動員。
第三,要高度重視和滿足人民群眾對中華文化日益增長的需求。當代中國已經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但是要成為一個世界大國,還必須要有文化的復興與之相適應。當代中國人民,從世界各國尋找精神資源過程中發現,只有依靠中華文化,才能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20余年來,全國各地學校廣泛開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與經典誦讀活動,各行各業“國學熱”不斷升溫,都表明當代國人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新需求,不是因為某些人的“炒作”所能興起的。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的興辦和迅速發展,說明孔子在當今世界有崇高的威望,他所代表的中華文化得到各國的尊重。2008年孔子“出席”了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他的形象以及他所提倡的和諧理念,從鳥巢飛向世界,孔子成為舉世公認的中國“文化名片”。
第四,復興中華文化,是重建中華民族精神的必經之路。世界各國現代化發展的經驗表明,經濟建設必須有文化的指引和支撐。當前由于文化的缺失,造成了社會上信用缺失、物欲橫流、價值紊亂等等弊端,并開始威脅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根治這些社會頑疾,中華傳統文化有著豐富而珍貴的思想文化遺產和資源,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政以德、民為邦本、協和萬邦、忠恕之道、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民胞物與、與時偕行、尚德重孝、尊師重道、自利利他、天下為公,所有這些,對中華文明的發展,對個人、對家庭、對國家和社會都起到了巨大的維系與調節作用。
第五,弘揚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前提。歷史一再表明,經濟成果和政治主張,都不能成為民族認同的基礎,只有在自己歷史文化中,才能找到民族認同,以至國民身份認同的心理依據。當前中國統一的主要任務是團結兩岸四地,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文化是海內外全體華人的最大公約數。大陸是推動中華文化復興的主體,她對于中華文化的態度與行動,與祖國的和平統一息息相關。在北京立孔子像,明確表達了炎黃子孫認同中國文化的共同心愿,也明確顯現了大陸在推動中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的主導意義。
第六,當代中國文化建設,應是馬克思主義、中華文化、西方文化,三者有機地結合。這三者的位置應當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國文化為根基,吸收西方文化的營養,形成全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系。三者要互相融合而不是互相排斥,要抑制偏激主義,走和而不同的溫和主義路線,既自尊又互尊。馬克思主義一旦與中國文化有新一輪的結合,便會煥發新的生命活力,展示美好前景。全盤西化論,欠缺民族文化的自尊,只能符合世界霸權的需要,不會得到國人的認同。中華文化也不能固步自封,孔子不應成為教主,儒學也不可能獨尊,傳統思想文化一定要接受現代社會的洗禮,吸納西方近現代優秀文明,經過篩選和轉化,與時俱進,獲得新的形態。通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西方文明本土化,中華傳統文化現代化,一個與當今中國經濟、政治地位相匹配的現代中國文化,必將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並為建設和諧世界做出貢獻。
牟鐘鑒: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尼山圣源書院院長
劉世范:山東曲阜師范學院教授,尼山圣源書院執行院長
葛榮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
陳來: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
張學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國際儒聯學術委員會主任
周桂鈿: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儒學院副院長
李存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
顏炳罡:山東大學哲學院教授,尼山圣源書院副院長
張踐: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教授,國際儒聯普及委員會主任
王殿卿: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教授,國際儒聯普及委員會副主任
王杰: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國際儒聯宣傳出版委員會副主任
王志捷:北京市委黨校教授
趙法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