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儒學本沒有今天這樣臭。今后儒學也不會這樣臭。但是今天,就在今天,它在某些人的鼓噪下,變得其臭無比,臭不可聞。奇怪的是,使儒學變臭的人,不是反孔者,卻恰恰是挺孔者。
孔像一立起來,便遭到非議,可以說得上是惡評如潮了。然而非議之聲未落,卻又跳出來“十三太?!?,悍然代表了十三億人民的民意,謂之符合潮流也。樹起旗來就有人,蝦兵蟹將集了一小群,眾口一聲:孔像立得好,立得正當其時,立得圓滿,立得團結,立得進步,大大地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沒有把孔老夫子捧成社會主義的創始人,也好算是嘴上積德,否則德國人與前蘇聯的民眾必然又要苦悶一番,一不小心又落后了中國二千余年?! ?/p>
挺孔者何許人也?以筆者并不坦蕩之心思度之,不外乎以下五種:
一、因施政不善而致民意洶涌的地方官吏。請來孔子,打倒了“造反有理”,也就“上使下以禮,下事上以忠”了,無論其怎樣胡為,也不會有鐵豌豆一般的上訪者,不會有鬧事的群體。治內太平,升官有望,何樂而不為?
二、發了大財的暴發戶。他們該撈得已經撈完了,再拿出一點點來積積陰德也無所謂,只要窮人安于窮困,一切OK。他們的財富就可以世世相傳,他們自己及子孫后代就可以一直做“人上人?!薄 ?/p>
三、西化派。西化派在經濟方面雖然已經大大得勢,但在政治上還需要玩弄一些手腕,不搞掉一黨領導,不搞成多黨制、二黨制,他們就不會罷手。因為一黨領導,中國多半就不會大亂,他們的主子的陰謀也難以得成。但政治上的小動作,卻既受到多數民眾的抵制,也受到當局的抵制。直接搞有很大困難,所以也愿意先把孔子抬出來,恭維一番,稍后再來批判。到批倒了孔子的時候,再提全盤西化,阻力要小得多?! ?/p>
四、對儒學知些皮毛的學商。之所以稱為“學商”,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是學者。學者是窮畢生精力研究學問的人,而“學商”們研究學問有限度,以能忽悠得了更加不懂的平頭百姓為限。研究得多了也沒用,浪費時間,不如去電視臺做個節目,或者為商家做個廣告?! ?/p>
五、前四種人的小嘍啰。除了“學商”的學生,一時被忽悠得找不著北之外,其他的小嘍啰們挺孔意志并不堅定。他們不過是誰給錢就為誰搖旗吶喊。無產階級給錢,他們當然就會向無產階級投誠,但無產階級目前很窮,而前三種人出得起錢,所以小嘍啰們就瘋狂撕咬無產階級?! ?/p>
這五支隊伍同時加入到推廣普及儒學的大軍里,亂攪一通,再一發酵,儒學豈有不臭之理?更何況西化派將來還要有動作,現在又豈能不留下一些伏筆?這些伏筆,必然使儒學更臭?! ?/p>
然而,儒學原本并沒有這樣臭,其作為中國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一個流派,將來必然不會被全盤否定,也不會臭,而且還需要研究。這里的研究,當然是真正的學術性研究,而不是找個模樣不錯的人說道說道騙錢的那種研究。但即使是在儒學不臭的原來,也并非全是“香花”。因為前面說的五種人或其同類項,不是今天才產生的,而是一直就有。所以,李贄才有“被服儒雅,行若犬彘”之說,而魯迅先生又說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滿紙寫滿仁義道德,便字里行間寫的卻全是吃人。
儒學無論有怎樣的研究價值,也不過是研究而已,頂多也不過是取其精華,又如何能做得了今時之指導思想?挺孔派為了對抗日益升溫的毛澤東思想熱,竟然把孔子抬出來,大加美化,簡直都有了北洋時期復古尊孔的勢頭,怎能不受到批評?而挺孔派們對于這些批評不滿,就搬出什么文化圈,還要批評他人“攻其一點不及其余”,實在搞笑。試問你們挺孔的時候,為何就“褒其一點,不及其余”呢?
做人不可太“挺孔”!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