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進程由人類自身的活動所決定,人類的活動又受人類的思維、判斷、智慧或者愚蠢所支配。
20世紀堪稱為“金點子”世紀。在全球化加速發展的20世紀,世界事務更加相互關聯,更加復雜多變,決策是否高明,“點子”是好是壞,對歷史進程、對世界事務和國家利益的影響更加全面、深刻,常常是“智者一計,天下色變”。正因為如此,20世紀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充滿智慧、深刻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金點子”記錄。
1.“曼施泰因計劃”攻滅法國
二戰中,整個法國戰役都是按照這個計劃為藍本執行的“曼施泰因計劃”簡單明了,擊中要害。它針對盟軍的戰略部屬,出其不意的反主攻方向從北方的B集團軍群轉到A集團軍群。因為這就要求主攻裝甲部隊穿越密林覆蓋的阿登山地,而當時坦克部隊從來沒有嘗試過在這種地形前進。而且突破之后主攻部隊的南側翼完全暴露,這里賭的就是法軍主力已經在北方窮于應付,南方則被釘死在馬其諾防線,沒有實力攻擊A集團軍群暴露的南翼。這是典型的“有算計的冒險".但是曼施泰因本人并沒有作為A集團軍群參謀長參與與法國戰役的指揮,他在開戰前從A集團軍群參謀長調任步兵第3軍軍長。后來的事實證明,曼施泰因贏了。曼施泰因的退卻法在他的個人檔案里是極賦光輝的。
2.希特勒的巴巴羅薩計劃突襲蘇聯
1940年7月,希特勒召集了一次高級軍事會議,會上希特勒宣布了一個預謀已久的作戰計劃:突然襲擊前蘇聯,一舉將這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摧毀,盡管當時兩國政府已經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為實施希特勒的作戰意圖,德軍總參謀部立即著手擬訂對前蘇聯作戰的具體行動方案。該方案于12月底完成,并被定名為“巴巴羅薩計劃”。
該計劃主要內容有:
一、在對英作戰結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戰役,在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打垮蘇聯
二、先以突襲的辦法殲滅前蘇聯西部各軍區的部隊,使其無法退往內地,然后以坦克部隊為先導,并輔之以空軍支援,分三路向蘇聯腹地進攻,占領莫斯科、列寧格勒和頓巴斯。
希特勒不無得意地說:“當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實施時,全世界將大吃一驚,并感到難以置信!”
為了進攻蘇聯,德國又開始在外交上、經濟上和軍事上進行一系列準備,同時采取一些偽裝和欺騙手段。1940年德國占領法國后,曾經制訂過一個針對英國的“海獅計劃”,但后來被放棄了,目的是為了全力進攻前蘇聯。但為了掩蓋“巴巴羅薩計劃”,德國又開始大造輿論,試圖想讓世人相信,它要實施“海獅計劃”。德國采取了許多手段來迷惑人們的視線。他們先是制造假象,大量地印發英國地圖,給部隊配備大量英語翻譯,并在英吉利海峽和加萊海峽沿岸集結大量的渡海及登陸工具,在海岸上配置了許多假火箭,派部隊頻繁地進行登陸作戰演習,造成部隊要大規模進攻英國的假象。然后,德軍大規模東調,但他們卻放風說,他們是為了在進攻英國之前,到東部地區去休整。
等到這一切都布置完畢后,德國開始從外交上入手,進一步迷惑蘇聯人。他們首先在外交上停止了往常那種對蘇聯的攻擊,而把矛頭轉向英國。德國駐前蘇聯外交官,主動會晤前蘇聯高級官員,向他們解釋說,德軍調往東部,只是為進攻英國而稍作休整,至于德國向波蘭大舉增兵,實際上是派年輕的士兵去替換將要退役的老兵。
德軍向芬蘭大量增兵后,德國駐蘇大使便去拜會蘇聯外長莫洛托夫予以解釋,并且通知說,德國將取道芬蘭向挪威北部派遣增援部隊,又解釋說,德軍進入羅馬尼亞是派軍事代表去幫助羅馬尼亞訓練部隊。
由于“海獅計劃”的存在成功地掩蓋了希特勒的作戰意圖,至1941年6月中旬止,德國已經在其東部同前蘇聯的邊境上集結了190個師、共約500余萬人,3800多輛坦克,5萬門大炮和5100多架飛機。但是蘇聯人卻對希特勒的種種承諾和解釋信以為真,因而對德軍的軍事部署并未加以注意。在德國發動進攻前,蘇聯西部邊境各軍區軍以上的司令部均駐在城市里,部隊也照常進行野營訓練,前沿各師的陣地上只有個別連隊值班。各軍區的通信部隊還在參加國防施工,野戰炮兵和高射炮兵照常在射擊場打靶或在軍區集訓。蘇聯空軍的飛機多集中于少數幾個機場上。
1941年6月22日 ,德國突然不宣而戰,以190個師,5100架飛機,大舉進攻蘇聯。德軍就象在進行軍事演習一樣,十分順利地實施著“巴巴羅薩計劃”,而前蘇聯方面毫無防備。德軍航空兵對蘇聯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樞紐、陸海空軍基地及部隊營房施以毀滅性轟炸,致使蘇聯幾乎完全癱瘓。德軍又空襲了蘇聯西部地區的66個飛機場,使蘇軍損失了1200架作戰飛機。蘇軍面對敵人狂風暴風般的猛烈突襲,差不多完全喪失抵抗能力,只好向內地撤退。
3.馬歇爾出計“先歐后亞”
在美國歷史上,羅斯福是唯一一位打破美國總統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的規矩、蟬聯四屆的總統。羅斯福對美國的歷史貢獻,除了“羅斯福新政”,就是領導美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然而,羅斯福身有殘疾,并無過人的大智慧,尤其不太懂軍事戰略,如何能領導美國這樣一個世界級大國進行二戰這樣的復雜戰爭?答案是依賴他的謀士及謀士們的“金點子”。
在羅斯福的決策班底中,最主要的謀士是馬歇爾將軍。1959年,馬歇爾與世長辭。在追思活動中,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稱其為當代美國“最后一位偉人”,美國前總統杜魯門稱其為“我們這一時代偉人之偉人”。
馬歇爾之所以成為丘吉爾眼中的美國“最后一位偉人”,主要不在于其權傾美國,而在于二戰時期,他智計百出,輔佐羅斯福領導美國在復雜的戰略環境中艱難決策,做出了一個又一個明智的戰略選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大戰略最輝煌的一頁就是著名的“先歐后亞”戰略。當時,法西斯德國和日本在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相繼挑起戰爭,美國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大方向同時受敵。不過,當時歐洲各國在第一線直接與希特勒德國交戰,德國對美國的威脅并不非常直接。但是在太平洋戰場,日本直接威脅美國的菲律賓屬地、夏威夷、阿留申、中途島等要地。珍珠港事件后,美日進入直接交戰狀態。美國戰略界不少人,如海軍上將、老資格的麥克阿瑟將軍等,都主張美國在大西洋方向“坐山觀虎斗”,任由歐洲國家與德軍拼殺,集中美軍主力于太平洋戰場,首先與日本決戰。
但是,馬歇爾將軍從全球大戰略出發,認為在德日兩大強敵中,德國最強大,是法西斯軸心國“主力中的主力”、“軸心中的軸心”,日本則相對較弱。盟國如能先集中力量擊敗德國,則打敗日本就不成問題。相反,如美國先打日本,分散了力量,致使德國成了氣候,再要戰而勝之就困難多了。因此,他向羅斯福總統獻策,主張美國在亞洲-太平洋戰場取守勢,集中力量投入歐洲-大西洋戰場,全力支持蘇、英等國對德作戰,先消滅法西斯德國,再回頭收拾日本。
根據馬歇爾將軍的“金點子”,羅斯福總統力排眾議,堅持“先歐后亞”戰略,在太平洋方向取守勢,集中主力于歐洲戰場。美國一方面向歐洲大量增派陸海空三軍,同時又向困難中的蘇聯、英國等盟國提供數百億美元的“租借援助”,有力保障了盟國扭轉戰局,直至戰爭勝利。
4.丘吉爾為保住“超級機密”而犧牲考文垂
1940年11月12日 ,德軍空軍司令部按希特勒指令發出命令,派空軍機群于14—15日對英國內陸的中心實行猛烈轟炸,具體目標是英國的重要城市考文垂城,并將此計劃命名為“月光奏鳴曲”。該計劃的目的有二:一是考文垂是英國主要工業城市,對其進行轟炸可以摧毀英國的抵抗;二是德軍在空襲倫敦過程中屢遭失敗,也使希特勒對“英尼格碼”的保密性提出懷疑。它想以這次行動來證實自己的懷疑是否準確。因此,德軍情報部門將作戰指令發給前線德軍,并認真等待英方的反應。
11月12日 ,英方通過“超級密碼”截獲了這一情報。但是,如何應付這次空襲,首相丘吉爾卻面臨著兩難選擇:考文垂城在英國建筑史和工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超級機密”在未來的戰役中也具有決定性意義。如何取舍,英方提出兩種方案:一是采取主動措施保衛考文垂。不過這樣一來,德國人極有可能懷疑自己的密碼被破譯,以后就會更換新的密碼系統,“超級機密”將失去作用。另一種方案是讓考文垂的防務措施原封不動,對空襲作出合乎常情的反應,用犧牲考文垂來保住“超級機密”。14日下午,丘吉爾考慮再三,最后忍痛作出決定:考文垂不做防御疏散。
在此次空襲中,考文垂遭到毀滅性打擊:500多家店鋪和5萬多間民房被炸毀;12家飛機零件工廠處于癱瘓狀態。空襲共炸死554人,炸傷4800多人。
考文垂雖然遭受了慘重的損失,但歷史證明丘吉爾這一“丟卒保車”的辦法,為最終打敗德國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貢獻。英國情報機構利用它掌握的“超級機密”,多次截獲敵人的重大情報,給予德軍以沉重的打擊,最終迫使希特勒放棄了在英國登陸作戰的“海獅計劃”。1942年11月,在北非阿拉曼戰場上,“超級機密”提供的情報又發揮重大作用。由于英國蒙哥馬利將軍對德國隆美爾的非洲軍團的戰略戰術計劃、實力部署、后勤供給事先了如指掌,僅僅13天,德軍就損失6萬人和500多輛坦克。德國“沙漠之狐”慘敗于非洲沙漠。
二戰結束后,美國情報官西伯特將軍在與前德國將軍蓋倫談到盟國勝利的原因時說:“我認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你曉得,我們在閱讀你們司令部的密碼通訊。英國人從開始就閱讀這些電報,我們利用各種屏障來掩護‘超級機密’。”蓋倫當即感嘆道:“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們就根本沒有取勝的希望。”
5.霸王行動和諾曼底成功登陸
德黑蘭會議后,羅斯福和丘吉爾在開羅會晤。決定任命艾森豪威爾為實施“霸王行動”(Operation Overlord)的盟軍總司令,蒙哥馬利為地面部隊總指揮。 1944年6月6日 ,代號“D日”。盟軍集中了多達288萬人、近9000艘艦船(其中登陸運輸艦艇4000余艘)和1.37萬架飛機。當日凌晨1:30分左右,美國第82、第101空降師和英國第6空降師共1.7萬人,作為先頭部隊,乘1200架運輸機分別在諾曼底的科唐坦半島南端和奧恩河口附近首先傘降著陸。隨后,美、英等國部隊在猛烈的海空炮火支援下,在五個地點登陸法國海岸。德國由于受到盟軍假情報的欺騙,未能及時組織反擊。經過激烈的戰斗,登陸的盟軍部隊先后鞏固了各處登陸場,并開始向縱深挺進。
為了要騙過德軍,讓他們相信盟軍真的要在加萊侵入,盟軍費了很大的工夫準備了一個叫做堅毅作戰的欺敵計劃。盟軍在那里設立的一個假的美國第一陸軍軍團,也建了假的建筑物、儀器設備和送出假的無線電電報。他們甚至假冒說巴頓將軍是這個軍團的指揮官。德軍方面也很著急的想要知道盟軍真正的登陸地點,于是透過他們自己設在英國南部的情報網和情報員收集第一手情報。不過很不幸的是,連德軍自己的情報員也被盟軍騙了。德軍的情報員很“稱職”的送回去假情報,說是盟軍真的會在加萊登陸。盟軍為了讓這個騙局能盡量持續下去,在交戰開始后,他們在加來地區弄了個“只有在雷達上”才看得到的假空戰,以及其他裝置來繼續騙德軍。
諾曼底登陸,為盟軍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軍陷入了蘇軍和英美盟軍的東西夾擊之中,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這場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它是二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并且將“D日”這個軍事用語固定在了 1944年6月6日 。
6.政治伏筆與兩德統一
1990年10月3日 ,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這標志著德國在分裂近半個世紀后重新統一,也標志著維系戰后國際體制的雅爾塔體系的終結。
提及德國長期分裂后的統一,人們普遍將其歸因于蘇聯解體、蘇聯軍隊從東歐撤軍以及冷戰的結束,而忘卻了阿登納等德國智者們幾十年前的努力及其預留的政治伏筆。
1945年5月,法西斯德國戰敗投降,蘇美英法四國分區占領德國,其中蘇聯占領德國東部,美英法分別占領德國西部。1948年,美英法三國占領區合并為“西占區”,并決定以西占區為基礎成立一個“西德”國家。1948年7月,美英法三國占領當局正式要求西占區擔任各州總理的德國政治領袖們開會,制定一部具有聯邦性質的德國“國家憲法”,并準備為西德國家的成立舉行公民投票。
對于美英法要求制定德國憲法和成立西德國家的要求,德國政治領袖們喜憂參半,喜則在于美英法放權,給了西德更多的自主權;憂則在于他們擔心德國從此永久分裂。后來擔任第一任西德總理的阿登納在回憶錄中分析說,建立西德“是一個積極的進展”,但人們擔心其結果將“導致德國分裂為東德和西德兩部分”。
鑒此,以阿登納為首的德國政治領袖一方面歡迎西占區合并、由居民選舉政府,另一方面又堅決反對正式制訂憲法,以防止造成德國永久分裂的事實。但他們不敢、也無力與美英法占領當局公開對抗。
在一籌莫展之際,阿登納等人想起1875年的法國在普魯士軍事占領期間搞過一部“基本法”,既有憲法之實,又不是正式憲法,因而決定依例搞一部聯邦德國“基本法”,并商定“基本法”交由各州議會批準而不是像憲法那樣交由公民投票決定。美英法占領當局雖然對德國政治領袖們“不識抬舉”非常惱火,但從對蘇冷戰大局出發,只得認可了德國政治領袖們的要求。
最后結果是,聯邦德國有了一部具有憲法功能的“基本法”,但西德國家的建立又未構成日后德國重新統一的法律障礙。阿登納等人搞一部“基本法”的“金點子”,既保障了日后西德數十年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又為數十年后的德國重新統一鋪平了道路。同時,“基本法”也是德國政治家們與美英法占領當局斗智斗勇的妥協點。
7.麥克阿瑟仁川登陸
1950年9月15日 ,麥克阿瑟醞釀已久的一個震驚世界的軍事行動開始了,這就是仁川登陸。
仁川是朝鮮中部西海岸的一個港口,距離漢城僅40公里,是朝鮮國立東西最狹窄的“蜂腰部位”。美軍如果在這里登陸成功并且展開部隊,就等于在北朝鮮軍隊的后方把朝鮮國上攔腰斬斷,從而使在南朝鮮土地上的北朝鮮軍隊陷入包圍之中,北朝鮮軍隊將會在由釜山展開的扇形戰場上兩面受敵。那么,連最不具備軍事常識的人都將知道后果是怎樣的。
但是,如果美軍從仁川登陸,在理論上又恰恰違反了基本的軍事常識,因為仁川港有著由巨大的海潮落差而形成的寬達24公里的淤泥,是“世界上最不宜進行登陸作戰的港口之一”。也許正是這一點,使金日成忽視了使他的軍隊不久以后遭到重創的仁川港。
麥克阿瑟早就想到了仁川。當仁川登陸成功后,他說自己的這個想法產生于戰爭爆發后的第四天。 6月29日 ,當麥克阿瑟到朝鮮視察時,他曾登上漢城南邊的一座小山舉起望遠鏡向北方看。他說:“在這座小山上,我腦子里描繪著能夠對付現在絕望情況的惟一方法,就是投入美國陸軍和轉敗為勝的惟一的戰略機動——仁川登陸方案,并且分析了具體實施的可能性。”
沒有人知道這是否是事實,但是,仁川登陸的作戰方案確實是這位美國將軍晚年創造的一個能夠永載世界軍事史的作品。
麥克阿瑟關于仁川登陸的作戰設想來自于二戰中他在太平洋地區指揮作戰的經驗。美軍曾在太平洋戰區創造過“蛙跳戰法”,即向日本軍隊防守薄弱甚至沒有防守的后方要地實施機動作戰,這是太平洋戰爭初期被掌握了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日本人退出來的戰法。麥克阿瑟曾指揮美軍在太平洋諸島嶼登陸作戰多次,戰法幾乎是一樣的:迂回到敵人側翼,從敵人背后登陸。
美軍就是利用這樣的“蛙跳戰法”艱苦卻成功地開辟了通往呂宋島的勝利之路。
8.古巴導彈危機化解中的“金點子”
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是核時代的第一場核大戰危機,美蘇兩個核大國圍繞蘇聯在古巴部署核導彈問題劍拔弩張,美蘇核大戰一觸即發。
1962年10月16日 ,美國總統肯尼迪根據U-2飛機反復偵察得到的準確情報,探知蘇聯已在鄰近美國的古巴建立了一批中程導彈基地。在這些基地中,除部署有當時最先進、射程達 1100海里 的SS-4中程導彈外,蘇聯還準備部署射程更遠的SS-5中遠程導彈。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肯尼迪大動肝火,當天即召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智囊們開會,研究對策。
在連續幾天的國家安全委員會閉門會議上,肯尼迪的智囊們先后提出了六種各有側重的主張,“金點子”、“餿點子”輪番推出,搞得肯尼迪莫衷一是。國務卿臘斯克等主張外交解決,或與赫魯曉夫直接會談,或交由聯合國解決;參聯會主席泰勒等人主張對蘇聯在古巴的導彈基地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即組織大規模空襲,一舉摧毀。這些方案或被認為太緩慢、軟弱,或被認為太冒險、可能引起核大戰,皆被肯尼迪總統一一否決。
最后,時任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提出利用美國的海空優勢,對古巴實施海上封鎖,阻止蘇聯繼續向古巴運送導彈,并在事件逐步升級的過程中迫使蘇聯撤出已在古巴的導彈。他認為“封鎖”一案可進可退,成則可迫使蘇聯從古巴撤出,避免直接沖突,如不成也為進一步采取強硬措施留有回旋空間。幾經權衡,肯尼迪采納了麥克納馬拉的“金點子”,下令對古巴進行全面海上封鎖。
為執行封鎖任務,美國動用了90艘艦船、2萬名海軍官兵。 10月24日 ,美軍海上封鎖部隊在68個空軍中隊和8艘航空母艦的掩護下,正式封鎖古巴,對所有進出古巴的船只進行“船靠船”的檢查,對可疑船只予以扣留,不允許任何可疑船只駛入古巴。為配合封鎖,全球美軍以明碼發報,公開進入戰備狀態,并公開擺出大規模轟炸、入侵古巴的架勢,宣稱入侵第一天就要出動1190架飛機,連續轟炸一周,而后出動14萬大軍登陸。
在美軍全面封鎖和不惜一戰的壓力下,赫魯曉夫決定讓步。 10月28日 ,赫魯曉夫發表廣播講話,表示蘇聯將撤除在古巴的“進攻性武器”,并加以包裝運回蘇聯。
由于麥克納馬拉的臨危“金點子”,古巴導彈危機和平解決,世界逃脫了一場迫在眉睫的核劫難,肯尼迪也掙足了面子。不過,赫魯曉夫卻因在古巴導彈危機中丟臉而在兩年后被迫下臺。
9.第四次中東戰爭,埃軍一舉突破以色列“巴列夫防線”
1967年第3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奪取了大片阿拉伯土地,尤其以色列占領埃及西奈半島。但以色列政府知道,阿拉伯國家尤其埃及決不會善罷甘休,因為西奈半島是亞、非、歐三大洲交匯的唯一陸地要津,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為了長期守住這一戰略要地,于1969年以色列不惜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先后耗資數億美元,在蘇伊士運河東岸構筑起正面寬約175公里、縱深長約10公里的防御體系。在這個防御體系中,最令以軍驕傲的是在運河邊上構筑起的一條沙堤陣地。這條號稱“沙陣”的防御陣地是以色列人的一大發明。它與陡峭的運河連成一體,平均高度約 25米 ,重點防御地段高60多米。巴列夫大肆吹噓這條防線的神奇功效,鼓吹它沒有半點紕漏,可謂固若金湯。為表彰巴列夫的功績,就把這條防線命名為“巴列夫防線”。
無須贅言,“巴列夫防線”成為埃及收復失地的最直接障礙。埃及人要復仇,就必須找到攻克該防線的辦法,而要攻克“巴列夫防線”,最關鍵的環節是要攻克“沙陣”。為此,埃軍設想出挖洞爆破的辦法,即令渡河的工兵在沙坡上用鐵鍬挖出數個大洞,填入炸藥后迅速撤離,然后引爆炸藥,打開缺口。但是,試驗表明,這個設想根本行不通。因為,沙是流動的,很難挖出洞來。況且,開辟一條通道,需要清除將近1500立方米的沙土,而每次炸藥掀走的沙土量不超過30 0立方米,這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借助于人工或推土機,大約需要60人和1臺推土機連續工作6個小時。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一時之間,眾多埃軍高級將領面對以軍的“沙陣”束手無策,深感焦慮。
1971年6月,一名年輕的埃軍工程兵提出了“以水克沙”的絕妙對策,即使用高壓水龍噴射沙堤。沒想到,這一招還真管用。實驗表明,高壓噴射 一立方米 的河水,就能沖掉 一立方米 的沙土;如果大量使用高壓水龍,則可以在短時間內打開以軍的防御陣地缺口。聽到匯報后,埃軍上層采納了這個建議,并立即從英國和德國進口了450臺最先進的高壓水泵。
1973年10月6日 ,埃軍向以軍發動突然襲擊。當天下午,經過一番猛烈的炮火準備,8000名埃軍突擊隊員乘坐橡皮艇和水陸兩用車迅速渡過了蘇伊士運河。上岸后,一部分突擊隊員按照既定的作戰方案,集中預先購置的高壓水泵,集中“水力”向以軍的“沙陣”射擊。頓時,“沙陣”化為“ 泥陣”,以軍陣地上泥沙滾滾。僅僅用了5個小時,埃軍就順利開辟出了60多條通道。接著,埃軍后續部隊沿著開辟的通道,發起猛攻。以軍根本無力抵抗,節節敗退。
由于以軍依賴的“沙陣”基本沒能發揮作用,埃軍的作戰行動持續還不到24小時,僅僅傷亡208人,就徹底摧毀了以軍兩個旅兵力把守的“巴列夫防線”,使以軍參謀長巴列夫連同他的“巴列夫防線”一同成為后人的笑料。
10. 以色列執行“巴比倫行動”計劃炸毀伊拉克核反應堆
以色列在 1981年6月7日 發動的一場軍事行動,代號“巴比倫行動”目標是摧毀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的奧斯拉克核反應堆。以色列空軍挑選了12名飛行員,分成3批于1980年2月開始前往美國接受F-16的訓練,這一批飛行員當中將取8位加上兩后備組成攻擊隊伍,除了利用情報人員取得反應爐的相關資料以外,以色列還需要有關地區的衛星照片與反應爐外墻強度的資料。美國雖然提供以色列衛星照片,但是對于提供的地區范圍有嚴格的限制,伊拉克附近根本是在提供的范圍以外。以色列后來是利用美國中央情報局內部對以色列情勢同情的人士提供的管道取得他們需要的高分辨率照片。經過評估之后,以色列空軍認為雖然雷射導引炸彈的精確度很高,然而飛機需要在目標區停留一段時間,風險太大,最后決定采用無導引的Mk 84 2000磅 炸彈,每一架F-16將攜帶兩枚這種炸彈。
由于以色列和伊拉克之間并無邊界接壤,以色列的飛機需要經過約旦或沙特阿拉伯才可飛往伊拉克。以色列空軍最后決定是去程由南部靠近約旦的機場起飛,直接越過紅海進入沙烏地的領空,全程超低空飛行,回程利用高空噴射氣流的協助減輕對燃料的需求,通過沙特阿拉伯與約旦的領空之后返回同一個機場。耶路撒冷時間 6月7日16時 ,以色列飛行員駕駛14架戰斗機從西奈半島的埃其翁空軍基地出發,其中8架F-16執行轟炸任務,6架F -15A 擔任護航以及轟炸時的阻絕戰斗巡邏任務。此外還有兩架雙座F-15B擔任無線電通訊中繼站的工作。這批飛機分成前后3批,以離地只有數十米高的低空飛行。這14架飛機沿著約旦和沙特阿拉伯的邊界向巴格達進發,但是一起飛通過紅海上空時就被搭乘游艇度假的約旦國王侯賽因發現并且通報他們的防空單位,除此之外,即使途中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棄置用完的副油箱,也沒有被雷達發現。
到了18時10分,機群進入了伊拉克領空。18時30分,機群開始轟炸核反應堆,先后以兩波,每波4架的方式進行轟炸,共投下了16枚炸彈,成功的摧毀目標。但是實際上命中的只有14枚,有兩枚因為投擲的飛行員當天感冒,身體并不適合作戰,他在投彈前的鉆升筋斗過程中出現短暫昏迷而偏離預定瞄準點,因為目標已經摧毀,18時45分,以色列的機群開始回航。
這次行動中,核反應堆被炸至嚴重損毀,不能被使用,同時有10名伊拉克軍人和1名法國的技術人員死亡。伊拉克當局試圖重建該核反應堆,法國政府也同意協助重建,然而法國卻在1984年退出重建計劃,從而徹底粉碎了伊拉克研發核武器的計劃!
時代呼喚好智囊
盡管“點子”有好有壞,但其對歷史進程的影響卻是異曲同工。歷史上,那些“餿點子”、“爛點子”容易被人遺忘,如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的戰略失誤,不但不為后人提及,甚至在《三國演義》中被極力遮蓋、美化。與之相反,那些影響歷史進程的“金點子”,則通常為人傳頌,千古流芳。正因為如此,如“隆中對”、如馬謖為諸葛亮南征獻策,以及20世紀的“先歐后亞”戰略、麥克納馬拉為化解古巴導彈危機獻策,等等,皆為后人津津樂道。
孫子兵法“計篇”在講到戰爭中智謀的重要性時提出,“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可見謀略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在21世紀,全球化、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使世界事務的關聯性、復雜性更突出。目下的中國的國際地位明顯提高,中國外交戰略已進入國際“深水區”,不能不對國際事務、對中國的和平與發展進行超前“廟算”。這要求我們有更多的智囊、謀士,呼喚層出不窮的“金點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