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民間集資與銀行印象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民間集資叫“來會”。
“來會”具體內容包括集資與集票證。
過去,城市百姓基本沒有上銀行存款習慣。原因一是物價如同鑄就鋼鐵一般,而使民眾沒有了存款動力需要;二是計劃經濟時代,某種意義來說,家庭錢多錢少意義不大;三是國家對人民群眾大包大攬,沒有現在醫療住房教育就業養老的后顧之憂,加上整體環境安定,也就在民眾心中構建了寬心生活狀態,從而在當時生活去掉了用存錢防老保值就急的生活概念。
但“來會”還是有就急功能需要。這樣的就急不是現在即刻發生的事情需度之用,而是一種計劃下家庭的辦大事情需要。比如子女結婚、家庭蓋房、添置大件(購買家具自行車手表縫紉機等)等,這個時候,家庭的財力不夠就需要同事之間每月一次輪流做莊的小額集資。通常情況下,這樣的集資是不影響家庭正常支出,為家庭生活結余部分。
現在來看,試乎說明當時國家也不太需要也不提倡居民存款幫助國家。而且那個時候銀行網點極少,印象中,我生活的地區武漢市橋口區僅橋口區委附近有一家人民銀行存在。而真正走進這家銀行也是第一次走進銀行是十八九歲之七十年代未期。當時還是好奇,才走進去的。進去的時候,銀行工作的流程大概就是轉帳。辦公集中在大廳中央,全部木質柜臺,沒有隔著玻璃印象。當然,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國至少四十年時間,沒有“搶銀行”一詞產生。當時看著進出人忙碌身影幾分感覺好笑----這轉帳是干嘛用的?真不知道。
第一次聽到“銀行”一詞其實個人還挺早。大概是上小學三年級69年時候,一位叫吳和平同學撿到一份支票而上交給辦事單位。該單位又將這樣好人好事通報給學校。而老師大力表揚了該同學。不過,我們同學大多面面相覷,不知所云。“支票是干嘛用的”,大家基本上都不知道。當老師說到支票上有幾萬元款項“錢”的時候,同學們一方面驚詫,因為過去一分錢是能買一斤小白菜幾分錢能買西紅柿一角錢能過幾天生活打發,這幾萬塊突然來到面前豈不是現在用詞叫“天方夜譚”;更覺莫名其妙好笑:一個小票證怎么能夠等于幾萬塊錢呢?
也就是吳和平同學,因為他父母都是南下干部,是早我們十幾年認識“支票”的意義。換到我們身上,那掉在地下的肯定是一張廢紙。
我們家的“來會”事例,是打一大家俱柜。當時父母總在商量要把票證集中到七月份再用。后來得知是廠里的父親同事倆人到家里來打家具。還記得當時情景:父親的同事下夜班后,就來到家里忙活;那期間我總有大肉大魚與鮮雞蛋吃;是真叫開心。大致兩個星期時間就結束這一段美好時光,因為家具打好了。事后,我父母要把三十元工錢,倆同事硬是不接。
三十元錢在當時絕對是個大錢。我對門幾家大哥結婚費用大概都是一兩百元。當然,這錢也是通過“來會”方式給解決。一兩百元的結婚,是能夠辦幾桌酒買一大堆新家具生活用品添置;而新蓋房的錢大致是一倆千元上下。我家1977年蓋的新房是近兩百平方米,就大致用錢如此。錢來度一方面是靠“來會”,同時是家庭里哥哥姐姐都工作了,家庭大致是用兩年集資時間就完成了蓋新房之夢。
“來會”使命完成大致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因為這個時期社會物質多了,計劃經濟影響家庭生活作用不大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錢,就變化為家庭主題。社會物質多了后,用錢的渠道與機會就更多,家庭用錢漸漸形成一種隨便習慣。開源節流話題就形成家庭主要需要,繼而存錢就成為當務之急。從這個時期起,銀行的功能就尤顯突出,中國銀行業的發展也就是從這時期開始。同時,由于銀行是國家所辦,自然信譽遠遠高出民間“來會”形式,而且銀行還有利息,這樣之下,“來會”就悄然無聲地被消失了。
大致印象如此。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