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批判儒家思想的次數數不勝數,而今又在歷史博物館前立孔像,實在令人深思.
我們這一代從小學到高中經常接觸儒家思想,數不盡的“子曰”至今仍記憶猶新。最初通過字面理解,認為儒家思想非常正確,是在叫我們學好,但在后來了解歷史的過程中,越發覺得不對勁。為何在儒家思想盛行的兩千年中,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不快,尤其是晚清,儒家思想的仁義道德被推崇到了極致,卻不見人民覺悟,而且列強之侵犯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再回首秦朝和唐朝,因為不信奉孔教而強盛一時,經濟發達,人民安居樂業。這不得不讓人深思,儒家思想真的利國利民嗎?
儒家思想受封建統治階級寵愛絕非偶然,在春秋戰國時的諸子百家,最有利于國家的還是法家,可以說是封建社會不完全意義上的“依法治國”,能在當時出現已經很先進了。但達到它的前提是破壞祖宗的法而去立新法,這必然會影響到部分地主階級的利益,而且收獲效果要經過等待,這就使韓非子和李斯等一批法家英才遭到迫害致死。
而儒家思想,教化人們要仁義道德,聽從封建統治階級的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備受那些沒有長遠打算的封建統治者推崇,只為了其一家皇位之興旺,不顧百姓之死活,只要你聽話,絕對不讓你死得難看,可見其用心之險惡。
儒家對后世的不利影響太大了,連那些功績累累的君主也備受唾棄。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嬴政,此人雄才大略,統一六國,抗擊匈奴,推崇法家,非常人能及。封建階級難免有它的局限性,比如秦皇建阿房,煉長生不老藥,但這不是后人給其定罪的重點。后世說其最大之過就是焚書坑儒。這在當時有何不妥?經過戰國的重重淘汰,最后能剩下的國家還不是以法家思想為主導,信奉儒家的諸國在技術和士氣上都不如秦國,這已經證明了孔教只能使社會停留而不是進步。畢竟人的自覺性是有限的,必須以法律為主導,但儒家大肆反對,秦皇做出此舉也不為過。可惜秦二世頹廢無能,不繼其父遺業,導致秦的滅亡,乃至后世法家也沒東山再起。
還有一位就是曹操,他也是雄才大略,是中國古代著名政治家和詩人。由于其是東漢宦官的養子,不符合儒家正統思想,倍受唾棄。而劉備僅是中山靖王之后,卻成了江山的“法定繼承人”。《三國演義》的推出把儒家正統思想又抬高一節。
今日已是科學占據人們思想的時代,不應再把封建的儒家思想放在大圣大賢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應是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孔氏也僅僅是把炎黃時期就形成的良好傳統收歸于己,實際在做維護封建統治的勾當,乃至后人都認為這些好習慣好文化都是他孔老二創造的,把他當成中華傳統美德的祖師,實在太不恰當了。
如果我們要尊敬古人的偉績,應該立秦始皇,韓非子的豐碑。如果我們要使社會文化更美好,應極力贊揚中華傳統美德,而不是在把孔氏思想放在兩千年來不變的“神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