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先生本質性的指出了中國今天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與日俱增的發生激烈矛盾,矛盾焦點是:
“政府作為現有規則的執行者和現有秩序的維護者”,“漸轉變成為帶有自身利益訴求的規則執行者,也就是通常所講的親自下場踢球的裁判。這樣的裁判對社會公平的破壞是顯而易見的:機會嚴重不均,貪污腐敗盛行,收入兩極分化。”
但是 許 先生談到這里便戛然而止,沒有就此矛盾的解決,提出政治意見。我順著 許 先生的思路,在上文中提出兩個根本性的問題,希望 許 先生或者其他學者能對這兩個問題發表見解。
接下來 許 先生的思想不如前面的清楚,比較含混,我不能大段引述,只能進行概括,大概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是孔子的思想只能作為道德信仰,而且孔子思想中的一些關鍵內容與現代文明思想有抵觸之處。
第二層是中國當下最需要一種社會的核心價值觀,這個價值觀 許 先生毫不含糊的認為,就是市場經濟的人權法治民主平等價值觀。
許 先生言下之意,如果社會能夠認可這種個人權利的平等文化,中國今天的亂像,也就迎刃而解了。
這樣來看, 許 先生還是迂回的邏輯性的回答了上述問題。
許 先生還特別的進行了區分,把宗教等道德文化的信仰看作是私域,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看作是公域。
許 先生第二層的意見,筆者已在第70篇談話中表述了根本性的懷疑。
許 先生第二層意思表達的也不夠嚴謹,比如他說:
“現代社會的核心價值觀以個人為中心,主張每個人擁有同樣的權利,每個人是他自己的主人,任何人不得也不可能以任何名義決定他人的命運。”
這樣的表達,豈不把社會帶入無政府的狀態?
“個人為中心”,宜改為個人的權利為中心,“每個人擁有同樣的權利”,前面要加限制性的定語,比如政治上享有平等的權利,等等。
又比如 許 先生說:
“市場經濟消除了個人之間的冷漠”。
這句話會遭到眾人的堅決反對。
因為 許 先生只看到了市場經濟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金錢合作關系,但同時它更嚴重的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成了冷冰冰的物質化的金錢關系,在證券等金融衍生品市場,尤其赤裸裸的表現出你死我活的爾虞我詐,而且事實上造成社會經濟利益的嚴重分化和矛盾,甚至階級對抗。
又比如 許 先生說:
“孔子講克已復禮,市場經濟中的個人不必克已,克己是不自然的,依靠克己維持的社會秩序因此是非常脆弱的。”
許 先生的這種思想,對個人是很不健康的,推導至社會和國家更是有害。
對于個人,用一個簡單的比喻,是教人要錢不要命,客觀上是灌注給人們“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腐朽觀念。
對于國家社會經濟文化,是不能理性的平衡人和外部自然的關系。人類如若對功利性的社會經濟發展觀,不加以抑制,對地球資源竭澤而漁的掠奪性的開發,對環境任意輕率的毀壞,勢必很快就會把全人類的發展帶向死亡之路。
可以說世界上不論那一種道德文化,沒有不把自我克制即克己,作為道德的核心內容,這是幾千年來人類祖先延綿留下的珍貴文化精神。這種精神:
能夠幫助人類社會內部各種利益和平相處,幫助人類和外部自然的和諧共處,從而確保人類能夠歷史性的生存和延綿。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文化的致命內傷,就是社會不能形成與資本唯利是圖的本性價值觀相抗衡的、并且能夠根本性的限制它的自我克制的社會道德力量。
馬克思以及一切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者,都是在此思想基礎上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展開對資本主義的批判。
霍金也是基于這種邏輯,而預測在兩百年之內,資本主義經濟將會導致人類的滅亡。
相比而言,中國孔子的財富思想,要比西方“利己心”文化的市場經濟財富價值觀高明的多。
孔子說,“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就是說財富是為發展和健全個人的精神文化而服務的,即是為了滿足符合人的本性的健康發展的需要。而如若背離人的生命本質意義,唯利是圖,為了金錢而金錢,用有限的寶貴生命追求無限的財富,不是等同于用稀有無價的生命去換取大量無限的價值越來越遞減乃至無用的物質嗎?這樣的要錢不要命,豈不十分愚蠢嗎?
——獨立思考 閱讀經典—— 蘇州雨果書店與您交流思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