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的20年:東京-北京—莫斯科—巴格達-曼谷-德黑蘭-開羅
“美國全球戰略的根本目標是什么呢?從遠期看,最終就是要在全球建立一個以美國為核心和擔任政治領導,囊括全球的一體化經濟政治體系,也就是“通過擁有一個中心首都即華盛頓的中心大陸——北美大陸,從自然地理上支配全球”。我說這個話,一定有人認為這是聳人聽聞,你怎么知道?我告訴你們,這句話,是從美國人的書里抄出來的,這本書就是美國戰略家布熱津斯基寫的《競賽方略》。”
——<何新90年北大演講:我向你們的良知呼喚!>
東京:失去的20年
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財政赤字劇增,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長。美國希望通過美元貶值來增加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狀。“廣場協議”的表面經濟背景是解決美國因美元定值過高而導致的巨額貿易逆差問題,但從日本投資者擁有龐大數量的美元資產來看,“廣場協議”是為了打擊美國的最大債權國——日本。
北京:復興的20年
“為什么悲涼呢?讓我告訴你們,去年你們的幾次游行我都是旁觀者。我曾好多次在廣場倘佯停留。 6月3日 那天晚上我也在街頭旁觀。而6.4清晨,我曾騎車環繞北京,當我目睹那布滿烽火、瓦礫與殘骸的長安街時,我的心破碎了!黑格爾說過,只有喪失和平和穩定,人才會知道這種已成為生活自然條件的東西,是多么值得珍重!那些日子,我時時感到一種中嚙心的悲涼。我驚訝人性的愚蠢,奔向一場劫難,竟猶如奔赴一場盛大的節日!
——<何新90年北大演講:我向你們的良知呼喚!>
……
“我們要把中國現在發生的這個過程,同1840年以來發生的過程,連續性地看,中國的歷史,一個階段繼續著一個階段,那么到現在為止,沒有完成。這個階段要到什么時候完成呢?鄧小平講,他說,中國真正成為一個現代國家要到21世紀中葉。再過30年,中國可能會成為世界上一個相當具有凝聚力的國家,相當具有實力的、相當強大的國家。中國未來的發展有三個方向。一是謀建東北亞經濟圈,中日韓西伯利亞經濟共同體。一是謀建中亞經濟圈,以現在上海六國組織的政治合作基礎深化發展為經濟合作組織。三是東南亞經濟圈。 這三個經濟圈意味著構建一個新興的中心世界,這個新世界的興起也就意味著東方的復興。”
——《中華復興與世界未來》
莫斯科:分裂的20年
和平演變是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顛覆的一種戰略,即以武力為后盾對社會主義國家遏制的同時,強化政治、經濟、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手段,全面推出西方世界的價值觀,或明或暗地支持蘇聯國內的反對派和民族分立主義勢力,加速美國式的所謂“全球民主化”進程。應該說,和平演變戰略對蘇聯的劇變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但只有當蘇聯國內出現政治、社會危機和動蕩的時候,外因才能發揮一定的作用。
各加盟共和國獨立時間如下: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獨立。
1991年4月9日,格魯吉亞獨立。
1991年8月20日,愛沙尼亞獨立。
1991年8月22日,拉脫維亞獨立。
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獨立。
1991年8月25日,白俄羅斯獨立。
解體后的蘇聯
1991年8月27日,摩爾多瓦獨立。
1991年8月30日,阿塞拜疆獨立。
1991年9月23日,亞美尼亞獨立。
1991年12月25日,俄羅斯宣布國名由“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更名為“俄羅斯聯邦”。
1991年12月25日18時40分許,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辭職。
1991年12月25日19時38分,蘇聯紅旗從克里姆林宮上徐徐落下,代之的是白、藍、紅三色俄羅斯聯邦國旗,從此蘇聯正式成為歷史。
巴格達:戰亂的20年
(美蘇爭霸)兩伊戰爭
海灣戰爭(老不死、拉氁絲、切泥、蓋刺)
反恐戰爭(小不死、拉氁絲、切泥、蓋刺)
民主戰爭
曼谷:紛爭的20年
泰國迷局:折騰于紅黃藍之間
15個月,4位總理,政權更替,叛軍眾多,大選、全民公決——出招,緊急狀態等極端手法不斷嘗試……周而復始
美國情報“暗示”
泰國官方承認,此次登機檢查,受美國情報機構“暗示”。
對于這個說法,美國駐泰國大使館立即作出反應。13日,美國駐曼谷大使館的發言人邁克爾·特納表示說,他根本不知道這回事。而在美國國內,暫時還未就此發表評論。據悉,此事發生于—個十分敏感的時刻,美國朝鮮政策特別代表斯蒂芬·博斯沃思剛剛結束了與朝鮮官員的會晤,他表示,朝方提出了與美國簽署和平協議乃至朝美關系正常化的要求。因此,如果此時有任何插曲而影響了這—氛圍的話,那么有可能前功盡棄。
德黑蘭:倔強的20年
基辛格:美國不當政策促成伊朗伊斯蘭革命
來源:中國新聞網2011年01月28日 17:27
美國《洛杉磯時報》17日報道,根據解密文件撰寫的最新報告顯示,尼克松和福特政府為伊朗在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不穩定局勢創造了條件,可能促成了該國的伊斯蘭革命。……報告主要關注的是白宮政策制定者的角色。白宮當時希望能將油價下調,遏制巴列維的野心。當時參與白宮工作的還包括時任福特總統高級助手的拉姆斯菲爾德。但當時的國務卿基辛格警告說,此舉可能會促成伊朗“激進政權”的出現。
報告說,基辛格曾提醒福特:“巴列維是一個粗暴、卑鄙的人。但他是我們真正的朋友。”
分析家和歷史學家常說,民主黨的卡特總統搞砸了伊朗問題,令伊朗最后成為美國在該地區的主要敵人之一。但這份報告指出,他的共和黨前任不僅促成了巴列維的下臺,還一點點地朝著與沙特阿拉伯重新結盟的方向前進,令沙特阿拉伯在海灣戰爭時期成為美國的重要盟友。
開羅:折騰的20年
“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可以說都出現兩次……第一次是作為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作為笑劇出現。” (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