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你的蓋頭來:對消費的再認識
向西行
作為經濟要素中的重要一面,消費和生產一樣,是經濟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主要環節。長期以來,我們對于消費的認識似乎依然比較模糊,特別是經常和社會因素中的階級、階層、貧富等混在一起,使得消費的本質變得更加模糊。
不管我們多么不愿意,我們得承認,消費是有成本的。這一方面是對生產者所付出的勞動的肯定,同時,也是有效避免我們吃白食的手段。因此,從這個基本觀點出發,我們就會發現,在一定的生產條件下,無論是個人的消費,還是社會的消費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也就是說,消費是有限的,這和我們常說的人欲壑難填似乎是矛盾的。但只要我們認可消費是有成本的,則必然不難理解消費是有限的。一個人能吃多少,能用多少東西,只要我們將他的支付能力考慮在內,那一定是有限的。同理,一個社會的支付能力當然也是有限的,不管我們如何地公平分配收益,但總量還是不會產生太大的變化。如果再考慮到我們現在才逐漸明白的自然環境的承受力,則對于有限的概念理解得理可以深一點。
所有以前的理論之中,我們對于消費的理解似乎總是無限的。在此前提下,我們認為經濟失衡的原因當然只在生產和分配方面,因此我們強調生產資料的方式,關注收入的分配方式。對于經濟危機,我們就認為是生產和分配的不平等造成的,因此社會革命總會在危機時刻發生。但從一戰過后的經濟發展歷史告訴我們,這不是根本原因。盡管通過社會中的分配平衡,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生產和消費之間的壓力,但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在人類進入工業化之后,以大機器生產方式為標志,生產的效能成倍提高,人類的消費開始無法跟上生產的步伐,只要我們不是那種動輒要進行人人都有的社會平均分配論者(那種理想狀態只有在夢里才會有,道理很簡單,消費是區別的,有成本的),應該清醒地看到,生產過剩的產生只是時間的問題。
人類的消費,是和生產一樣,都是在人類已掌握技術的平臺上進行伸展,他們的廣度和深度,受到技術能力的支撐和制約。只有技術的發展,才既為生產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平臺,同時,也為消費提供了擴展的可能。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內燃機沒有發明之前,我們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而只有在內燃機出現之后,汽車才能成為公眾的消費品,這就是技術造成的消費代差。當汽車產業擴展開來,產生的生產和消費領域要比馬車產業大到無可比擬程度。其后,還有飛機這樣的商品等著消費呢。所以,我們再次看到,能源及其應用技術的突破,對于人類生產和消費的影響有多大。
在上述觀點的基礎上,我們對于教課書中的經濟危機及社會基本矛盾的觀點可以改一下:其一,生產資料的占有方式影響分配方式,不同的分配方式會造成社會分配的不同,但完全平等的分配方式是不存在的。按勞分配是相對公平的,但也會產生貧富差距。其二,無論是何種社會制度,只要是以工業化大機器生產模式,生產一定會超越消費,造成生產過剩,產生經濟危機的。其三,私有的社會生產方式,由于市場的作用相對較大,社會資源的調節效率較高,因此產生危機的機會更多一些。公有制的生產方式,因計劃能力的不同,生產效率有所差異,但總的來說低于私有的生產方式,因此產生危機的周期更長一些。
馬克思當年面對著人類歷史上最初出現的經濟危機,在無法考察其在不同社會制度下的完整形態情況下,憑著良知認為是因為生產資料占有方式私有化下社會分配的不平等,造成消費能力的收縮,產生了經濟危機。因此,他對于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強烈地批評,并預言人類能夠通過社會化的生產計劃避免危機的發生。但經過前蘇聯、中國等一大批國家的實踐,我們開始明白了危機產生的根源并不在此,這是時代的發展提供給我們考察這一問題的機會,并不表明我們比前輩聰明。
到了現在,我們再也不會奢望將來會有一天,“勞動成為人的第一需要,消費實現按需分配”。人類的天性中的陰暗面已經使這一美好的愿望成為了泡影。
〔草成于2010年10月9日 轉載請注明出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