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了《資治通鑒》 和錢穆 教授的《國史大綱》,念及朝代更迭,唏噓不已。
一個朝代的衰落,從社會角度,大抵必須具備三個先決條件:資源之集中;災異之疊現;天災之刺激。資源集中,指的是國家賴以存在的資源(在古代主要指耕地)越發集中在少數人(主要是官僚以及準官僚的地方豪強)手中,而剝奪了廣大勞動者基本的生產資料,壓抑了其生產積極性;災異疊現,指的是各種廣大群眾無法理解的災異現象頻繁出現,導致百姓對于“君權天授”的邏輯產生懷疑,動搖老百姓對于統治者的信心;天災刺激,指的是一次波及全國范圍的旱災、水災、疾病、戰爭等的爆發,導致國內各種勢力的此消彼長和社會號召力的重新分配,同時百姓的基本生存物質被掠奪或毀損,易于被國內反政府的勢力所鼓動或利用。資源集中(使民失去長期生存之稟賦)(使民失去長期生存之稟賦)使民失去長期生存之稟賦)使民失去長期生存之稟賦)(使民失去長期生存之稟賦),則民生困;災異疊現,則民心惑;天災刺激(使民失去短期生存之稟賦),則民怨起。從有經濟史可考的漢代,一直到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統治的顛覆,這一邏輯始終是成立的。
資源之集中,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成熟的朝代發展的必然,因為資源必須集中才能具備規模的優勢。同時,資源向官僚及準官僚的集中,也是一個成熟的朝代發展的必然,因為這些階級能有機會利用其信息、地位的優越性獲取資源,并且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一個政治體制完善的朝代,這種事情本身并不是一件足以危及統治基礎的事情,因為政府能夠有足夠的權力來重新分配資源(如均田、改善稅制、下令解放農奴),也有足夠的實力來為失去生存基礎的人民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如為鰥寡老弱者提供錢糧),只有在政府無力承擔上述事務時,才不得不通過暴力的革命實現資源的重現分配。但當政府無力承擔上述事務時,民眾對于政府的信任就會遭遇危機。當且僅當在這種時候,災異才會真正成為問題。一個盛世時代的災異是不會引起恐慌的。而一旦信任危機出現,是選擇逆來順受,還是反抗,就是百姓必須選擇的問題。君權天授的理念,在中國是深入人心的,因此,除非上天以連續災異的形式宣告“君權天授”神話的破滅,百姓對于統治者,始終會抱有一種畏懼心理。災異疊現,使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迫至底線,而天災的刺激,使得百姓最后一點抗風險的物質基礎喪失,物質承受能力也迫至底線,這個時候,一個政權的統治,就已經是坐在了火山口,只能等著巖漿的噴發了。更有甚者,任何一個朝代,總是存在反對者,當政權的不當行為或者無作為使得百姓不再能夠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統治者的善良,反對者就終于可以登上歷史舞臺了。
從歷史上存在過并且滅亡了的各種統治形式來看,一個朝代建立的同時,也就在為這個朝代的滅亡準備條件。這個“花開是為了花落”的邏輯,怎能不令人感慨萬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