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說:研究“戰爭的目的在于消滅戰爭”。這一目的是同無產階級最后消滅階級,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和一切國家,實現人類最偉大的理想——世界統一的共產主義社會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怎樣才能消滅民族戰爭呢?毛澤東認為,由于民族戰爭產生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和階級以及國家。因此,要最終消滅民族戰爭,必須首先消滅私有制和階級并最后消滅國家。他說:“人類社會進步到消滅了階級,消滅了國家,到了那時,什么戰爭也沒有了,反革命戰爭沒有了,革命戰爭也沒有了,非正義戰爭沒有了,正義戰爭也沒有了,這就是人類的永久和平的時代。”(《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174頁) 那么,通過什么樣的途徑才能使民族戰爭消亡,實現人類的永久和平呢?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問題
一,什么是戰爭
對戰爭的定義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和爭論 。馬克思主義在深入研究了戰爭的產生、發展、消滅的歷史發展過程和戰爭與政治、經濟等相互間的必然聯系的揭示的基礎上, 為戰爭下了一個科學的完整的定義:“戰爭——從私有財產和有階級以來就開始了的,用以解決階級和階級、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在一定發展階段上時矛盾的一種最高的斗爭形式。”(《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171頁)這是毛澤東對馬克思.恩格斯的戰爭觀點最全面、最準確的概括。
這一戰爭定義基本上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含義;
(一),它深刻地揭示了戰爭和私有財產以及階級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說明戰爭并不是人類社會中的一種永恒現象,而是一種歷史現象。
(二),它指明了戰爭的主體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階級、民族、國家和政治集團等群體。
(三),它指明了戰爭是解決不同的階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政治集團之間矛盾沖突的一種最高的斗爭形式,而不是一般的斗爭形式。
二,戰爭產生的根源
戰爭是怎樣產生的,它的根源是什么?對于這樣問題的回答,從古至今基本上存在著這樣幾種看法。一種是神學戰爭論,認為戰爭產生的根源在于神或上帝的意志、報應和安排。第二種是人性戰爭論。它把戰爭產生的根源歸之于人類好斗的生物本性和欲望。中國古代的《呂氏春秋》中便寫道:“凡兵也者,威也;威也者,力也。民之有威力,性也。性者所受于天也。”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則說:“戰爭、戰役和革命都來自人以及人的欲望。”第三種是民族戰爭論。這種理論認為戰爭根源于民族之間的差別。美國的資產階級學者瓦爾特·羅斯托夫說:“戰爭,說到底是因為存在一種我們你之為民族獨立的概念的緣故。在獨特的傳統和共同的利益的基礎之上形成的統一國家就會導致不斷產生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沖突。”第四種是人口戰爭論,這種理論把戰爭根源歸之于人口的增殖。法國的資產階級學者加斯頓·博托爾認為,把社會推向戰爭的“原因是人口數量超過了完成經濟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需要的數量。”第五種是不可知論戰爭論。這種理論認為戰爭是一種心靈性的流行病,其原因是未知的和不易發現的,因為有許多不同種類的障礙足以妨礙對此現象的任何客觀性的和科學化的研究。第六種是經濟利益戰爭論。這種理論把戰爭的根源和財富、經濟利益聯系起來,認為財富是引起戰爭的根源。美國的資產階級學者朱利安·哈克斯萊說:“戰爭是與財富積累的現象相聯系的。這種財富是沖突的目的物。”上述這些五花八門的戰爭根源理論,雖然有的在探索戰爭根源的長途中,向真理邁進了一步,但他們都沒有真正地揭示出戰爭產生的根源是什么。
馬克思主義堅持從戰爭與私有制和階級的內在聯系上考察戰爭的根源,認為戰爭是私有制和階級的必然產物。正如列寧所說:“戰爭同私有制基礎并不矛盾。而是這些基礎的直接的和必然的發展。”毛澤東繼承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戰爭根源理論。他不僅指出:“戰爭——從私有財產和有階級以來就開始了的。”而且在《論持久戰》中又指出:“由于階級的出現,幾千年來人類的生活中充滿了戰爭,每一個民族都不知打了幾多仗,或在民族集團之內打,或在民族集團之間打。打到資本主義社會的帝國主義時期,仗就打得特別廣大和特別殘酷。”由此可見,在有私有財產和有階級的社會中,戰爭是和私有財產及階級聯系在一起的,而私有財產和階級又“是由于經濟的原因產生的”所以,戰爭產生的最終根源不是別的,而在于社會的經濟活動之中。任何社會的經濟活動,最根本是物質生產方式內部的矛盾運動。在人類原始社會的初期,生產力極為不發達,生產資料是原始的公有制,那時還不可能產生戰爭。隨著原始社會生產力的逐漸發展,人類進入了氏族制的原始社會,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幾個氏族開始組成了不同的部落。這時,生產資料雖然還是原始的公有制,還沒有私有財產,沒有階級。但是,每一個氏族部落為了生存而進行了簡單的生產活動,開始把土地等自然條件作為生產的前提。雖然,土地等自然條件還是公有的,但是,每一氏族部落都有占有權。因此,當某一氏族部落在它把土地等自然條件當作自己部落的東西來對待時,就會碰到的唯一障礙,這就是業已把這些生產的自然條件當作自己的東西而加以占領的另外一個氏族部落的反對,為了解決這樣的沖突,氏族部落之間就發生了戰爭。因此,這種完全不具有任何階級屬性的氏族部落之間的戰爭,它的產生除了復仇等原因外,主要地是產生于原始民族部落為維護生存的物質生活之中。到了原始社會的后期,由于第一次社會大分工,有力地促進了原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私有財產和階級。正如恩格斯所說:“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在使勞動生產率提高,從而使財富增加并且使生產場所擴大的同時,在既定的總的歷史條件下,必然地帶來了奴隸制。從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中,也就產生了第一次社會大分裂,即分裂為兩個階級:主人和奴隸、剝削者和被剝削者”這時。人的勞動力能夠生產出超出維持勞動力所必需的產品了,剝削者為了占有更多的私有財產,需要吸收新的勞動力,而戰爭為剝削者提供了新的大量勞動力。這樣,具有階級屬性的戰爭便產生了。
人類社會發展到原始社會的最后時期,鐵器的使用,使更大面積的農田耕作,開墾廣闊的森林地區成為可能,從而進一步促進了原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于是便發生了第二次社會大分工,隨之出現了商品生產,財產不平等現象日益嚴重,最初的剝削者——奴隸主階級為了掠奪別人的財富和保護自己的私有財產,建立起了軍事組織,戰爭完全成為了一種正常的營生。
由此可見,正是因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沖破了原始公社的生產關系,產生了私有財產和階級,伴隨著這種私有財產和階級而來的掠奪奴隸和財產的戰爭便產生了。
三,戰爭與政治的內在聯系
在軍事思想史上,最早較全面而深刻闡述戰爭與政治關系的是十九世紀上半葉普魯士的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 在《戰爭論》中,克勞塞維茨從抽象的戰爭概念出發,認為“戰爭是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戰爭的目的就是徹底打垮敵人,為了達到此目的,敵我雙方都應把力量的使用推向極限。然而,克勞塞維茨在通過研究大量的戰爭事件以后,他發現在現實中的戰爭,并沒有按照純戰爭概念所固有的本性發揮作用,二者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別。克勞塞維茨說:“抽象戰爭和現實戰爭是不同,..現實戰爭往往同它的原始概念是相距很遠的。”他進一步研究了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是什么,最終發現,這不僅因為存在著內部阻力,而且還由于存在著外部原因,即作為戰爭的政治屬性。因此,克勞塞維茨得出結論說:“決不能使戰爭離開政治交往,如果離開政治交往來考察戰爭,那么,就會割斷構成關系的一切線索,而且會得到一種毫無意義和毫無目的的東西。”為了精確而簡練地說明戰爭和政治的關系,克勞塞維茨提出了“一句至理名言”:“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從而揭示了戰爭的政治本質。不難看出,克勞塞維茨對戰爭本質的揭示,完全是從純戰爭概念的邏輯推演中得出結論的。但是,他正確地揭示了戰爭與政治之間的本質聯系,否定了長期以來把戰爭看成是完全脫離社會政治而獨立存在的現象的錯誤看法。正是由于這一點,引起了列寧對克勞塞維茨的極大興趣。他不僅詳細而認真地閱讀了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而且寫下了大量的批注。列寧認為《戰爭論》中論述戰爭和政治關系的第六章是“最重要的一章”,并指出:“‘戰爭是政治的另一種手段’(即暴力)‘的繼續’,這是諸熟軍事問題的作家克勞塞維茨說過的一句至理名言。馬克思主義者始終把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探討每一戰爭的意義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從這個觀點出發來考察各種戰爭的。”
克勞塞維茨的這一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戰爭與政治之間的一致性和差別性。
(1)戰爭與政治之間的一致性。克勞塞維茨在論述戰爭與政治之間的一致性時認為,政治是整體,戰爭是政治的一部分,部分是不能脫離整體而獨立存在的。他說:“戰爭只不過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而決不是什么獨立的東西。”又說:“必須把它(戰爭)看作是另一個整體的一部分,而這個整體就是政治。”列寧對克勞塞維茨的這一思想表示贊同。他寫道:“戰爭=整體的一部分。這個整體=‘政治’。”毛澤東精辟地論述了戰爭與政治之間的一致性。他認為這種一致性又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政治決定戰爭,有什么樣的政治,就有什么樣的戰爭。毛澤東明確指出:“‘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在這點上說,戰爭就是政治,戰爭本身就是政治性質的行動,從古以來沒有不帶政治性的戰爭。”他還以中國抗日戰爭同政治的關系具體說明了這個問題。他說,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革命戰爭,它的勝利,離不開戰爭的政治目的——驅逐日本侵略軍、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國,離不開堅持抗戰和堅持統一戰線的總方針,離不開全國人民的動員,離不開官兵一致、軍民一致和瓦解敵軍等項政治原則離不開統一戰線的良好執行,離不開文化的動員,..“一句話,戰爭一刻也離不開政治。”因此,要取得革命戰爭的徹底勝利,就絕不能有輕視戰爭的政治傾向,把戰爭孤立起來,變為戰爭絕對主義。另一方面,戰爭又反作用政治,為政治服務。毛澤東曾經在分析堅持抗戰和政治進步的關系時這樣說過:“政治越改進,抗戰越能堅持;抗戰越堅持,政治就越能改進。”因此,戰爭對能否實現一定的政治目的又有著制約作用。
(2)戰爭與政治之間的差別性。克勞塞維茨在論述戰爭與政治之間的差別性時說:“如果說戰爭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這種手段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戰爭是一種巨大的利害關系的沖突,這種沖突是用流血方式進行的,它與其他沖突不同之處也正在于此。”毛澤東認為戰爭與政治之間既有相互一致的一面,又有相互區別的一面,即戰爭和政治相比,有其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又是什么呢?毛澤東指出:”戰爭有其特殊性,在這點上說,戰爭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戰爭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繼續’。政治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再也不能照舊前進,于是爆發了戰爭,用以 掃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礙。..障礙既除,政治的目的達到,戰爭結束。障礙沒有掃除得干凈,戰爭仍須繼續進行,以求貫徹。”戰爭不是解決所有政治矛盾的一般手段,而是解決對抗性政治矛盾發展到激化程度的特殊手段。戰爭并不是解決所有對抗性政治矛盾的唯一手段,而是解決那些用其他諸如經濟的、思想的、文化的、外交的等手段,無法解決的對抗性政治矛盾的一種最殘酷,最激烈的暴力手段,這種手段的特殊性最主要地體現在如毛澤東所說的那樣:“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毛澤東把“流血”和“不流血”作為戰爭和政治的根本區別,這一思想應該說來源于克勞塞維茨。這也就表明,戰爭是武裝暴力沖突的一種最高形式,“武裝暴力”是戰爭自身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要素和主要特性,正是這種要素和特性使得戰爭和社會政治生活中其他活動形態有了質的不同,這是戰爭的質的規定性。離開了這一質的規定性,戰爭也就無從談起。也正是基于戰爭的這種特殊性,毛澤東認為必須有戰爭的一套特殊組織,一套特殊方法,一種特殊過程。這組織就是軍隊及其附隨的一切東西;這方法就是指導戰爭的戰略戰術;這過程就是敵對雙方的軍隊互相使用有利于己不利于敵的戰略戰術,從事攻擊或防御的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正因為如此,戰爭的經驗也是特殊的,人們絕對不能按照一般的政治去對待戰爭,必須脫出尋常的習慣而習慣于戰爭,即按照戰爭自身的特殊規律去對待戰爭,方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如果否定戰爭自身的特殊性,把戰爭這種流血的政治完全等于一般的政治,就不能對戰爭有正確的認識。
四,戰爭與經濟的內在聯系
戰爭依賴于經濟是多層次的。從戰爭根源來看,經濟是戰爭產生的最終根源;從戰爭追求的目的來看,經濟利益是戰爭追求的最終目的;從戰爭的物質基礎來看,經濟則是戰爭的物質基礎。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唯心主義暴力論的過程中,系統地闡述了戰爭對經濟的這種依賴關系。首先,恩格斯闡述了經濟是暴力的本原的理論。杜林曾經認為:“本原的東西必須從直接的 政治暴力中去尋找,而不應該先從間接的經濟力量中去尋找。”針對杜林的這一錯誤觀點,恩格斯指出:“暴力本身的‘本原的東西’是什么呢?是經濟力量。”其次,論述了經濟是暴力的物質基礎的理論。恩格斯說:“暴力不是單純的意志行為,它要求促使意志行為實現的非常現實的前提,特別是工具..,暴力的勝利是以武器的生產為基礎的,而武器的生產又是以整個生產為基礎的,因而是以‘經濟力量’,以‘經濟情況’,以暴力所擁有的物質資料為基礎的。”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關于戰爭依賴于經濟的思想具體地運用于中國革命戰爭實踐中,進一步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這一理論。
(1)毛澤東注意從經濟問題出發分析不同戰爭的原因。他指出,中國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會經濟,是在中國革命時期內和革命勝利以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一切問題的基本出發點。從這一點出發,產生了我黨一系列的戰略上、策略上和政策上的問題。正是從分析中國社會的經濟特點,毛澤東正確回答了中國革命戰爭發生和發展的必然性問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存在著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戰爭,一種是白色政權之間的戰爭,它是帝國主義和國內買辦豪紳階級支持著的各派新舊軍閥的矛盾和斗爭。另一種是紅色政權和白色政權之間的戰爭,它是中國內部革命力量與反動勢力的矛盾和斗爭。毛澤東在分析這兩種戰爭之所以發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時指出,就在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的基本特征是“地方的農業經濟(不是統一的資本主義經濟)和帝國主義劃分勢力范圍的分裂剝削政策”。從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國革命戰爭與中國社會經濟之間的必然聯系。
(2)提出了“如果不進行經濟建設,革命戰爭的物質條件就不能有保障”的思想。毛澤東認為戰爭不但是軍事和政治的競賽,而且也是經濟的競賽。經濟力量是軍事力量和政治力量的物質基礎。經濟的條件不僅可以規定戰爭的特點、規律及其軍事上的戰略戰術,而且還直接關系到戰爭的勝負。
因此,在革命戰爭中,必須十分重視經濟建設問題,為戰爭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就指出,儲備充足的糧食,是鞏固紅色根據地的一個重要方面,并且把“有足夠給養的經濟力”,作為選擇和建立根據地的基本條件之一,并強調指出:“經濟問題的相當的解決,實在值得每個黨員注意”。在反“圍剿”時期,毛澤東把進行經濟建設,保障戰爭勝利作為主要方針之一。他指出:“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應當為著革命戰爭的勝利,..為著爭取物資上的條件去保障紅軍的給養和供給:為著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由此更加激發人民群眾參加革命戰爭的積極性;..為著這一切,就需要進行經濟方面的建設工作”;“如果不進行經濟建設,革命戰爭的物質條件就不能有保障。”因此,必須圍繞著革命戰爭這個中心任務進行必要的經濟建設,為革命戰爭的勝利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抗日戰爭時期的戰略相持階段,毛澤東發動和領導了大生產運動,使我軍克服了嚴重的經濟困難。
(3)正確處理了戰爭和經濟力量建設的矛盾,主張邊戰爭邊搞經濟建設。毛澤東認為在戰爭時期,經濟建設必須圍繞革命戰爭這一中心任務,必須為了戰爭,服從戰爭,而不能影響戰爭。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搞好經濟建設的具體政策,如要邊打仗邊生產,勞力和武力相結合,戰斗任務和生產任務同樣重要等,有力地保證了經濟建設工作的開展,解決了戰爭和經濟建設之間的矛盾,為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提高了相當的物質基礎。
五,戰爭的正義性與非正義性
列寧曾經說過:“弄清戰爭的性質是馬克思主義者解決自己對戰爭的態度問題的必要前提。”所謂戰爭的性質,是指戰爭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中國古代的軍事思想家對戰爭性質的問題已有初步的認識,他們提出了“義”和“不義”作為區分戰爭性質的標準。他們認為:“誅暴救弱,謂之義兵。”反之,即是“不義”。
這一樸素的思想表明了人類在對戰爭性質的認識上深入了一步。但是,古代軍事思想家的“義”和“不義”主要還是一個道德判斷標準。因此,他們往往偏重于從道德上譴責不義的戰爭,而歌頌“義兵”。毛澤東簡明而科學地概括了戰爭性質。他指出:“歷史上的戰爭分為兩類,一類是正義的,一類是非正義的。”那么,究竟根據什么來確定戰爭的性質呢?列寧認為,戰爭的性質既不是由人的主觀“善良愿望”所決定的,也不是由誰先進攻,敵人在誰的國境內決定的,最基本的問題是看戰爭是那一個階級進行的,具有什么樣的政治目的。他指出:“決定戰爭性質的是戰爭是繼續的是什么政治(‘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戰爭是由哪一個階級為了什么目的進行的。”這就表明,戰爭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并不是單純的道德標準,而首先是反映一定階級利益的政治標準。戰爭的性質主要決定于戰爭的政治目的和內容。
毛澤東繼承了列寧的這一思想,他把戰爭的進步性和非進步性作為判斷戰爭性質的標準。他指出:“一切進步的戰爭都是正義的,一切阻礙進步的戰爭都是非正義的。”這就是說,一切為了實行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維護反動統治的戰爭,都是非正義戰爭。正義戰爭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能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因而是進步的;非正義戰爭違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阻礙人類社會的進步,因而是反動的。
我們共產黨人反對一切阻礙進步的非正義戰爭,但是不反對進步的 正義戰爭。對于后一類戰爭,我們共產黨人不但不反對,而且積極參加。這就說明,我們共產黨人從來不籠統地反對一切戰爭或擁護一切戰爭。我們反對的是一切反動統治階級進行的掠奪、鎮壓、奴役各國人民的反革命的非正義戰爭,反對的方法,在戰爭未爆發前,極力阻止其爆發;既爆發后,只要有可能,就用戰爭反對戰爭,用正義戰爭反對非正義戰爭。我們擁護的是各國人民進行的革命的正義戰爭,擁護的方法是積極贊助和必要時直接參加。
對于戰爭的社會作用,戰爭也和生活中一切事物一樣,除了有消極的一方面外,還有積極的方面。從消極的方面說,戰爭不可避免地會帶來種種的慘禍、暴行、災難和痛苦,從積極的方面說,戰爭能夠喚醒群眾,加速革命發生的進程,促進人類歷史的發展,特別是對于極端有害和反動的社會制度,戰爭對它起著一種破壞作用。正如列寧所說:“正象木乃伊在接觸空氣時立即解體一樣,戰爭給已經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力的社會制度作出了最后的判決。”
正義的革命戰爭,一是能夠凈化人們身上的污蝕,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和政治覺悟,激發人民同仇敵愾,一致對敵。二是具有改造作用。資本主義時代的階級斗爭經驗告訴我們,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只有用槍桿子的力量,才能戰勝武裝的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整個世界只有槍桿子才能改造。革命戰爭可以根本改變舊的生產關系,推翻舊的社會制度,砸碎舊的上層建筑,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進而促進社會的進步。正如毛澤東所說:“在階級社會中,革命和革命戰爭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會發展的飛躍。”三是具有拯救作用,正義的革命戰爭是拯救人類的旗幟。毛澤東說:“人類正義戰爭的旗幟是拯救人類的旗幟,中國正義戰爭的旗幟是拯救中國的旗幟。人類的大多數和中國人的大多數所舉行的戰爭,毫無疑問是正義的戰爭,是拯救人類拯救中國的至高無上的榮譽的事業,是把全世界歷史轉到新時代的橋梁。”
六,研究戰爭的目的在于消滅戰爭
共產黨人為什么要研究和從事戰爭呢? 無產階級研究和從事戰爭的出發點,區別于其它一切剝削階級。它不是為了戰爭而戰爭,也不是為了掠奪或擴張而戰爭,而是為了消滅戰爭,實現人類永久的和平,這是無產階級研究和進行戰爭的最終目的。這也就是毛澤東所說的:“戰爭的目的在于消滅戰爭”的科學含義。這一目的是同無產階級最后消滅階級,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和一切國家,實現人類最偉大的理想——世界統一的共產主義社會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怎樣才能消滅戰爭呢?毛澤東認為,由于戰爭產生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和階級以及國家。因此,要最終消滅戰爭,必須首先消滅私有制和階級。他說:“人類社會進步到消滅了階級,消滅了國家,到了那時,什么戰爭也沒有了,反革命戰爭沒有了,革命戰爭也沒有了,非正義戰爭沒有了,正義戰爭也沒有了,這就是人類的永久和平的時代。”(《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174頁) 那么,通過什么樣的途徑才能使戰爭消亡,實現人類的永久和平呢?
“人口戰爭論”提出了一種“自我調節論”。他們認為,戰爭既然是由于人口增殖而引起的。“戰爭可以吸收這種人口‘過剩’,造成一定的‘人口陷落’。 當戰爭發展到國家不能為前線提供足夠數量的人員補充和生產無法滿足前線需要時,武裝活動就會停止,于是出現了和平。”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家提出過“以戰去戰”的思想。他們認為:“殺人安人,殺之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這是一種主張用戰爭消滅戰爭的樸素認識。
毛澤東科學地論述了戰爭消亡的途徑。他指出,消滅戰爭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用戰爭反對戰爭,用革命戰爭反對反革命戰爭,用民族革命戰爭反對民族反革命戰爭,用階級革命戰爭反對階級反革命戰爭。”又說:“我們是戰爭消滅論者,我們是不要戰爭的,但是只能經過戰爭去消滅戰爭。”“經過戰爭去消滅戰爭”,這是毛澤東把戰爭和私有制以及階級聯系起來進行分析而得出的必然結論。這是因為,一切革命的階級要消滅產生戰爭的根源——私有制和階級,而私有制則是一切剝削階級賴以生存的基礎。因此,一切剝削階級必然要用武裝暴力來進行反抗,以維護他們賴以生存的基礎,這就決定了革命階級只有用戰爭去消滅戰爭,舍此便不能達到消滅戰爭的目的。
七,戰爭與世界永久和平的關系
無產階級研究戰爭和進行戰爭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實現消滅戰爭,達到人類的永久和平這一最終目的。那么,戰爭與和平又是什么關系呢?戰爭與和平是人類社會中的一對矛盾現象,二者互相對立,互相統一,并在一定的條件下互相轉化。毛澤東指出:”戰爭與和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聯結,并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
戰爭與和平的互相排斥主要表現在:這是兩種不同質的社會活動狀態。 戰爭是社會活動處于的暴力狀態,和平則是對戰爭的否定,其中主要是對戰爭的暴力方面的否定。因此,和平是社會活動處于一種非暴力狀態。但是,兩者又是互相聯結的。這種互相聯結首先表現在戰爭與和平的相互依存性上。這就是說,戰爭與和平各以對方作為自己存在的條件,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沒有和平就無所謂戰爭,沒有戰爭也就無所謂和平。這也就決定了戰爭與和平只有在各自對方中獲得自己的本質規定。其次,表現在戰爭與和平的相互滲透性上。這就是說,戰爭時期存在著和平,和平時期也存在著戰爭。正如毛澤東所說:“和平時期不醞釀戰爭,為什么突然來一個戰爭?戰爭中不醞釀和平,為什么突然來一個和平?”總之,戰爭與和平是社會統一體中的兩個矛盾著的方面,它們有著共同的基礎,包含著共同的政治本質,都是一定社會階級的政治的繼續。所以,毛澤東說:“和平時期的斗爭是政治,戰爭也是政治,但用的是特殊手段。”毛澤東還認為戰爭與和平同其它事物的矛盾雙方一樣也是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的。它們互相轉化的內在根據不是別的,而是它們之間所具有的同一性。正如毛澤東所說:“大家知道,戰爭與和平是互相轉化的。為什么是這樣?因為在階級社會中戰爭與和平這樣矛盾著的事物,在一定條件下具備著同一性。”當然,在這里,轉化的條件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因為戰爭與和平相互間的同一性只為它們的相互轉化提供了客觀的內在根據,即提供了相互轉化的可能性,要把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性,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這也就是毛澤東所說的:“矛盾著的對立的雙方互相斗爭的結果,無不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在這里,條件是重要的。沒有一定的條件,斗爭的雙方都不會轉化。”我們應該注意把握戰爭與和平相互轉化的條件性,為實現人類社會的永久和平而奮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