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的思考(續四)
上文我說,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基礎上的任何轉型,都不可能避免經濟危機。本文要說明這個道理。
《中國改革》2005年08月11日發表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一位副部長的文章:《"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他提出一個問題:“我們不妨對中國的未來進行一下情景規劃分析。一種情景是,如果停止改革,中國的未來會怎么樣?另一種情景是,如果維持現狀,零敲碎打地局部改革,中國的未來會怎么樣?再一種情景就是,如果對改革進行全面規劃和總體協調,并加快推進改革,中國的未來會怎么樣?各種情景預期的成本、收益和風險到底如何?”緊接著分析了歐美的兩種模式:“在對未來進行預測時,歐洲人一般比較偏好于‘風險預防原理’,也就是基于最危險的貌似真實的情景來制訂相關政策。而美國人一般比較偏好‘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即在消除某種潛在危害帶來的效益與花費的成本之間找到平衡。當結果不確定時,只能研究這些結果的概率。” 他主張:“對于中國未來走勢的預測,應當將上述兩種方法結合起來,既要想到最壞的可能性,又要在成本與收益之間尋求平衡。”
我認為作者還只是提出一種對未來走勢要預測,也就是有個宏觀控制,不可能結束“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時代。我在去年6月發表了《探索中國未來改革之路》說:“改革30年了,再‘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老是‘摸’,還是‘不管白貓黑貓’,恐怕不是與時俱進。這里摘錄一段毛澤東語錄:‘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于實際運動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中國未來改革要走向勝利之路,需要這三方面的提高。”不僅是在預測與控制這個層面上,而是從經濟發展的根本規律上清晰思路。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黨在作出經濟轉型的實際決定之前,需要務虛,從政治經濟學、從理論上清晰思路。2009年5月4日我發表在人民網、新華網等網站上的《資本主義生產是不完全生產》,從政治經濟學理論上說明現代經濟的癥結在哪里,可以為正確選擇發展方式的轉型提供理論指導。
資本主義生產是不完全生產
這也是我已經寫了二十多年,還未發表的《社會主義經濟問題探討》書中的一節。闡明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在規律,闡明資本主義生產危機的必然性。原計劃昨天(5月3日)發表,因為麻生來華問題,延遲了一天。
要認識社會主義產生的必然性和它的生產的實質特性,需要了解分析社會主義生產過程,并和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相比較分析。要認識“后資本主義社會”,也需要對傳統資本主義生產進行考察分析。
我們知道,馬克思把資本的流通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資本家作為買者出現于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他的貨幣轉化為商品,或者說,完成G-W這個流通行為。第二階段:資本家用購買的商品從事生產消費。他作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者進行活動;他的資本完成生產過程。結果產生了一種商品,這種商品的價值大于它的生產要素的價值。第三階段:資本家作為賣者回到市場;他的商品轉化為貨幣,或者說,完成W-G這個流通行為。因此,貨幣資本循環的公式是G-W…P…W’-G’。在這個公式中,虛線表示流通過程的中斷,W’和G’表示由剩余價值增大了的W和G。”(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31頁)
馬克思闡明,資本主義生產總循環過程的資本流通G-W…P…W’-G’是資本總公式G-W-G’的特殊形式,從公式可以看到,不僅商品W和商品生產W…P…W’一樣都是整個資本G自行增殖的中介,生產商品是為了賺錢而不得不干的勞神費力事情。
“公式本身表明,貨幣在這里不是作為貨幣花掉,而只是預付,因而只是資本的貨幣形式,只是貨幣資本。它還表明,運動的決定目的本身,是交換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以實在的貨幣為起點和終點的流通形式G…G’,最明白地表示出資本主義生產的動機就是賺錢。生產過程只是為了賺錢而不可缺少的中間環節。{因此,一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國家,都周期性地患一種狂想病,企圖不用生產過程作媒介而賺到錢。}”(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68頁)
G-W…P…W’-G’公式反映的資本流通過程中,包括了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資本主義生產的全過程實際也就是如此:資本家用他的貨幣資本從市場上買到勞動力和生產資料W,然后把W投入生產P,生產出價值高于W的商品W’,最后再回到市場把W’賣掉,換回G’,G’= G+g,即增殖了利潤g資本G。它突出地反映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特性。首先表明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只包括商品流通和商品生產,而消費即生活資料的消費,這個使消費品生產最后完成的過程,使“產品成為產品的最后行為”( 注)沒有包括在資本主義生產本身中。斯大林指出:“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取得利潤,至于消費,只有在保證取得利潤這一任務的限度內,才是資本主義所需要的。在這之外,消費問題對于資本主義就失去意義。人及其需要就從視野中消失了。”(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單行本第58-59頁)資本家只要把商品賣出去就可以進行資本主義再生產,而把他們生產的產品的消費,產品的最后完成工作,交由社會去承擔。
如果生產出來的商品沒有賣掉,即社會沒有消費掉資本家生產的產品,資本家換不回資本,生產就不能繼續進行下去。這就是說,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是不完全的產品生產過程,或者說,資本主義生產只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一部分,它只是完成資本產品的生產。但是,就產品來說,它還沒有實現它的價值,資本產品還需要買給消費者,轉變為社會和社會成員的消費品,即最終實現產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
從公式還看到,在資本主義生產的三個階段中,不包括勞動力的生產,勞動力的生產是由勞動者個人進行的。所以,資本主義生產首先必需買進不是資產階級自己生產的勞動力,才能進行生產;而且在生產出產品之后,又必須把產品作為商品賣出去,實現它的(交換)價值,并由他人完成使“產品成為產品的最后行為”,生產才能再進行下去。
生活消費從而人的勞動力的生產,是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之外,不僅是馬克思提出的資本循環公式所表現出來,而且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實際情況。但是現在理論界似乎沒有注意這個十分重要的客觀實際。
從學習馬克思《資本論》和對客觀實際的考察研究中,我得到一個認識:資本主義生產是不完全生產。這個認識不僅從資本主義生產的另一面發現了它的實質特性,而且理解了資本主義為什么必須不斷地發展生產,以消費它的剩余產品;理解了它之所以必然要發生經濟危機。
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四章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論述:“就資本家僅僅是產業資本的人格化來說,他自己的需求就只是對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需求。……既然工人把他的工資幾乎全部轉化為生活資料,并且最大部分轉化為必要的生活資料,所以,資本家對勞動力的需求,同時間接地也就是對進入工人階級消費的消費資料的需求。但是,這個需求=v,絲毫也不會多。資本家需求的最大界限=C=c+v,但他的供給=c+v+m”。這就是說,產業資本家的供給比他的需求要大,要大一個m即剩余價值。馬克思闡明了這是必然的,不然。他就不是資本家,不會進行生產。馬克思認為,資本家用享樂來自己消費這個價值m的產品的“這個假定等于資本主義生產不存在,從而假定產業資本家本身不存在。因為只要假定動機不是發財致富本身,而是享受,資本主義就根本上被廢除了。”馬克思還闡明了它在技術上的必然性:“這個假定在技術上也是不可能的。資本家不僅必須形成一個準備資本,以應付價格的變動并等待買賣上最有利的行情;他必須積累資本,以擴大生產,并把技術的進步合并到他的生產機體中去。”馬克思指出:“只要貨幣儲藏繼續進行,它就不會增加資本家的需求;貨幣停止流通,他為提供的商品從商品市場中取出了貨幣等價物,但并沒有為這個貨幣等價物從商品市場中取出任何商品形式的等價物。這里撇開信用不說,例如,資本家隨著貨幣的積累,把貨幣作為有息活期存款存入銀行,這就是屬于信用范圍的問題。”(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134-137頁)
我在這里又一次長篇摘錄馬克思的論述,而且是凡讀過《資本論》的人也都曉得的資本循環方式,應當讀過這些論述;理論界也普遍知道,只有不僅生產交換價值,同時還生產剩余價值的商品生產才是資本主義生產,即資本家追求利潤最大化,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規定。所以,資本主義方式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價值,總是要大于生產這些產品所耗費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價值,即必然要有一個剩余價值,不然就不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我之所以屢屢長篇摘錄馬克思的論述,是因為不少人讀馬克思的著作很不認真,很不得力,甚至認為馬克思主義過時,比如在這里,就少有人會思考到,資本家要獲得利潤,哪怕只有0.1%的利潤,資本主義生產就必然包含著一個根本性的生死存亡問題:就是產出必須大于投入,就是馬克思指出的:“產業資本家的供給比他的需求要大,要大一個m即剩余價值。”
現在,資本主義生產剩余價值不困難,困難的是實現剩余價值。資本主義生產怎樣實現剩余價值,這個問題,也少有人作過徹底的根本研究,大多是在應付市場中發生的問題。資產階級經濟學僅僅是市場的經濟學,就是供給和需要的平衡。由于本身的階級利益的制約,不敢觸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敢探討剩余價值的生產和實現問題。
一個資本家的產品,可以為另一些資本家或消費者消費掉,因而他的產品在一定的量內,能夠完全實現它的價值;但是,從整個資本主義生產來說,即產業資本家作為整個資產階級來理解,那末就可以看到,資本主義生產如果只是簡單再生產,資本主義所生產的表現為利潤的價值m的產品,就是沒有需要的供給,必然是馬克思前面講的,全體資本家的總供給是c+v+m,而全體資本家和生產勞動者的總需求的最大界限只有c+v,價值m量的產品供大于求,在維持簡單再生產中不能消費掉的剩余產品。
資產階級要實現剩余價值,自然可以自己消費它的剩余產品。但是,資產階級不能把這些剩余價值產品完全用于資本家的個人享樂,或用于慈善事業返還給勞動者,那資本主義就被廢除了;因此,資產階級自己消費剩余價值產品,只能不斷地把剩余產品用于擴大再生產。
就是在擴大再生產的情況下,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也必然供需不平衡,擴大再生產消費了去年的剩余產品,但是它又使得今年的剩余產品比去年更多,所以,擴大再生產來解決剩余產品問題,只能是造成更多的剩余產品,生產過剩是總的必然的狀態。
資本主義生產為了解決不斷擴大的供需不平衡,它就必須不斷擴大再生產,隨著生產擴大而剩余產品量的愈來愈大,最后壓得資本主義經濟再也承受不了,只能采取破壞生產力的方式,以維持生產平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就這樣發生。這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特性所決定的內在的經濟規律,是資本主義生產所不可克服的與生俱來的先天性問題,并將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而越來越加嚴重、突出。
資本主義生產自身不能解決它的供給大于它的需求問題,因此它就表現為我們所看到的,首先是排擠小生產者,接著是爭奪世界市場,建立殖民地;當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內生產普遍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了,世界市場也已經被瓜分完了的時候,資產階級就只能自己剝奪自己了,“一個資本家打倒許多資本家”。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自身不可能完成產品生產全過程;資本主義生產自身的這個矛盾,它的利潤的生產和實現的矛盾,不僅與整個社會和全世界對立,而且也與自身相對立,貨幣資本越來越游離于生產之外,它們不再生產剩余價值,而是轉為通過投機占有生產的剩余價值。股份制度,所謂“第三產業”和“微笑曲線”的生產鏈,所謂“知識經濟”等等,就是這樣自然地必然產生了。但是,我們看到,危機并沒有因此而消失,反而愈來愈嚴重,這說明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能解決問題,需要新的生產方式來取代。這種生產方式必需是完整的生產,不僅要生產出使用價值產品,而且要實現產品的使用價值。
今天,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大眾已經親身體驗到,并且舉起了“資本主義不作用了”,“另一個世界能夠做到”的旗幟,人民簡捷的語言,講出了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闡明的、而西方經濟學中千篇獲諾貝爾獎的論文所沒有講、也不會講的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注)“生產不僅直接就是消費,消費也不僅直接就是生產;而且生產不僅是消費的手段,消費不僅是生產的目的,——就是說,每一方都為對方提供對象,生產為消費提供外在的對象,消費為生產提供想象的對象;兩者的每一方不僅直接就是對方,不僅媒介著對方,而且,兩者的每一方當自己實現時也就創造對方,把自己當做對方創造出來。消費完成生產行為。只是在消費使產品最后完成其為產品的時候;在消費把它消滅,把它的獨立的物體形式毀掉的時候,在消費使得最初生產行為中發展起來的素質通過反復的需要達到完美的程度的時候;所以,消費不僅是使產品成為產品的最后行為,而且也是使生產者成為生產者的最后行為。另一方面,生產生產出消費,是在生產創造出的消費的一定方式的時候,然后是在生產不消費的動力、消費能力本身當做需要創造出來的時候。”(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恩選集》第二卷第96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