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發展的全過程(4)
—— 獻給要消滅資本主義的人們
第三章 商品經濟向資本主義經濟的過渡時期
1、一般理論
社會分工產生了商品經濟,也就成了商品經濟的基礎。商品經濟的發展意味著社會分工的擴大,使單獨的和獨立的生產部門的數量增加。這種發展的趨勢是:不僅把每一種產品的生產,甚至把產品的每一部分生產都變成專門的生產部門;而且不僅把產品的生產,甚至把產品準備好以供消費的各種工序都變成單獨的生產部門。在這些不斷分化的工業生產部門里,起先是獨立的手工業生產,即獨立的小商品生產,由于他們為市場生產便發生了競爭的關系,結果一部分人發財,一部分人破產。資本主義生產便侵入到工業內部。資本家通過積累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把雇傭工人組織在協作,進而是工場手工業的作坊內,通過積累不斷地采用機器生產,提高勞動生產力。工業中的資本主義就是這樣從手工業發展到機器大工業,完成了商品經濟到資本主義經濟的過渡。加工工業與采掘業的分離,制造業與農業的分離,使農業本身也變成了工業,即變成生產商品的經濟部門。上述發展趨勢出現在農業中,建立了日益專業化的種種農業區域和農業系統,不僅引起了農產品和工業品的交換,而且引起了各種農產品之間的交換。這就是農業的商業化。
農業的商業化,也就是獨立的農業生產者為市場生產產品,他們之間也發生了一種競爭關系,結果出現了農民的分化。一部分農民變成了農村的資產階級,一部分農民變成了農村的無產階級。隨著資本主義在農業中的發展,愈來愈多的人口脫離農業而轉到工業中來。農業變成工業。
2、資本主義在農業中的發展過程
(1)地主從徭役經濟到資本主義經濟的過渡
在地主經濟下,農民進行兩種勞動。一種是在自己的份地上用自己的勞動,農具和牲畜耕種這塊土地,從而養活自己。另一種勞動是用自己的農具和牲畜來耕種地主的土地,為地主生產糧食。農民在自己的份地上經營“自己的”經濟是地主經濟存在的條件,其目的不是保證農民獲得生活資料,而是保證地主獲得勞動力。這種經濟就是徭役經濟。徭役經濟是農奴制的經濟。
隨著農奴制的廢除,徭役經濟崩潰了。但是徭役經濟不能一下子消滅。因此唯一可能的是一種既包括徭役經濟,又包括資本主義經濟的特點的過渡的制度。這種過渡制度就是,工役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所謂工役制度就是用附近農民的農具和牲畜來耕種土地,其償付形式是計件雇傭下的貨幣償付,對分制下的實物償付,或狹義工役制下的土地或各種農用土地償付。所謂資本主義制度,就是雇傭工人(年工、季節工、日工等)用私有主的農具和牲畜來耕種土地。上述兩種制度在實際生活中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奇妙地交織在一起,它們在許多地主田莊上相互結合,并被應用到各種經濟工作中去。
工役制有“計件雇傭制”,“按畝制”,“全包制”,借債用工役補償制等。工役制的報酬往往比資本主義“自由”雇傭下的勞動報酬低。工役制屬于“半自由”性質的勞動,總是以受雇者對雇主的人身依附為前提。因此工役制帶來的必然結果是勞動生產力低下。工役制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結合使現代地主經濟有可能提高勞動生產率,走上資本主義經濟。在這個過程中,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工役制不相容。因此,商品經濟和商業性農業的每一步發展都破壞著工役制度。現代地主經濟中的工役制應分成兩種:(1)只有役畜和農具的農民才能承擔的工役制。(2)沒有任何農具的農民承擔的工役制。第二種工役制是向資本主義的直接過渡,它通過一系列極不顯著的轉變過程同資本主義相融合。農民的分化排擠著工役制的發展。機器在農業中的使用克服了閉關自守的宗法式經濟排擠了工役制。地主在購置機器或改良農具時,就用自己的農具代替農民的農具,這樣他就從工役制過渡到資本主義經濟。
(2)農民從商品經濟向資本主義經濟過渡
農民演進的基本特征是,農業越來越帶有商業即企業的性質。只要農民使用雇傭勞動并為了賺錢,那么一切用獨立的經營來滿足自己支出的小商品生產者都屬于農村小資產階級范疇。農村小資產者通過許多過渡的階梯同小塊土地“農民”同農村無產者結合在一起。
這里的前提是現代農民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是商品經濟。這里存在著任何商品經濟和任何資本主義經濟所固有的一切矛盾:競爭,爭取經濟獨立的斗爭,生產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在農民中沒有一種經濟現象不具有資本主義所特有的矛盾形式,也就是沒有一種經濟現象不表現出利益的斗爭和磨檫,不意味著對一些人有利,而對另一些人有損。因為農業,特別是農民受傳統影響,因此,資本主義改造作用在這里是極緩慢地和逐漸地表現出來。
在農業商業化的條件下,農民中一切經濟矛盾的總和構成了農民的分化。農民的分化減少了“中等農民”而發展著兩極的兩種農民。他們的共同特征是經濟的商品性即貨幣性。第一種新型農民是農村資產階級或富裕農民。這是包括經營各種形式的商業性農業的獨立業主,以及工商業企業主和商業企業主。商業性農業與工商企業相結合。這是農民特有的一種農業同手工業相結合的形式。這里的經營規模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超過本戶勞動力可以勝任的程度。所以農村雇農,特別是日工隊伍的形成,是富裕農民存在的必要條件。這種農民以純收入的形式所獲得的閑置的貨幣,或者是從事商業或高利貸活動,或者是在有利的條件下用來購買土地,改善經營等等。農民資產階級從數量上說只占全體農民的少數,但是就他們在整個農民經濟中(在農民的生產資料總數中,在農民生產的農產品總數中)的意義來說,農民資產階級是占絕對優勢的。他們是現代農村的主人。
另一類新的類型的農民是農村無產階級,即有份地的雇傭工人階級。這里包括無產的農民,有份地的雇農,日工,小工,建筑工人和其他工人。小塊土地上極小規模的經營及其處于完全衰落狀態,不出賣勞動力就無法生存,生活水平極其低下,大概還比不上沒有份地的工人的生活水平。這就是這一類農民的特征。
介于上述兩者農民中間的是中等農民。他們的特征是商品經濟發展得最差。獨立的農業勞動,只有在最好的年成和特別順利的條件下才能維持這種農民的費用。所以這種農民的地位是極不穩固的。在大多數情況下,中等農民如果不以勞動償還等為條件來借債,如果不尋找部分也是出賣勞動力的“輔助的”外水是如不敷出的每當發生一次歉收便有大批中等農民落入無產階級隊伍。就其社會關系來說,這一類農民搖擺于上等戶和下等戶之間,它向往上等戶,但能爬上去的只有極少數幸運者,而社會的演進的整個過程卻使它論為下等戶。
農民的分化建立了資本主義的國內市場。在下等戶中這種市場的形成是靠消費品,與中等農民相比,農村無產者消費較少(并且消費的是質量低劣的產品)而購買較多。農民資產階級的形成和發展從兩方面來建立市場,第一主要靠生產資料(生產資料市場)。第二也靠消費品,因為他們的需求在日益增長。
商業性農業的發展為農業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
由于農業的性質,它向商品生產的轉變是以特殊形式進行的,和工業的這種過程并不一樣。加工工業分為各個完全獨立的部門,這些部門都只生產一種商品或產品的一個部分。而農業性工業則不分為各個完全獨立的部門,它只是在一種場合下專門生產一種市場產品,而在另一種場合下又專門生產另一種市場產品,而且農業的其他方面都要適于這種主要的(即市場的)產品。例如商業性谷物,商業性畜牧業,亞麻業,農副產品加工業,果園業,甚至市郊經濟都是這種情況。因此,商業性農業的形式非常多種多樣,它不僅在不同的地區形式各異,而且在不同的農場或企業也不相同。
商業性農業的增長建立了資本主義國內市場,第一,農業專業化引起了各農業地區之間,各農業企業之間和各種農產品之間的交換。第二,農業愈是被卷入商品流通農村居民對供個人消費的加工工業產品的需求就增加的愈快。因此,第三,對生產資料的需求也增長的愈快。第四,生產對勞動力的需求。
資本主義在農業人口中間大大擴大了和加劇了這樣一些矛盾,沒有這些矛盾,資本主義就不能存在。第一,資本主義把務農者從宗法式農民變成了同現代社會中其他業主一樣的手工業者。第二,農業資本主義第一次打破了農業數百年來的停滯狀態,大大地推動了農業技術的改造和社會勞動生產力的發展。第三,資本主義在農業中建立了以機器的使用和工人的廣泛協作為基礎的大規模農業生產。第四,農業資本主義第一次連根摧毀了工役制和農民的人身依附關系。
總而言之,農業資本主義使農業生產社會化了。農業從最高等的特權或最低等級的租賦變成了普通的工商業;農民的勞動產品開始在市場上受到社會的核算;墨守成規的單一的農業正變成在技術上經過改造的和具有多種多樣形式的商業性農業,小農的地方閉塞性和分散性正在破壞,勞動力的非人身交易,正在排擠各種各樣的高利貸形式和人身依附形式,--這一切情況都是資本主義在農業中發展過程的各個環節,這個過程使農業勞動社會化了,并且使市場波動這種無政府狀態中的矛盾,即各個農業企業的個體性同資本主義大農業的集體性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在強調資本主義在農業中的進步歷史作用時,我們絲毫沒有忘記這種經濟制度的歷史暫時性,也沒有忘記它固有的深刻的社會矛盾。
(3)資本主義在工業中的發展過程
農戶把他取得的原料進行加工的家庭工業是自然經濟的必然附屬性。按消費者的定貨來制造產品的手藝是脫離了宗法式農業的第一種工業形式。在這里,材料可能是定貨的消費者,也可能是手藝人的,而手藝人的勞動報酬或者是給貨幣,或者是給實物。手藝是城市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它在鄉里也相當普遍,是農民經濟的補充。專門手藝人在農村人口中占一定的百分比,他們從事(有時是專門有時是同農業相結合)制革、縫衣、打鐵、染布、磨粉等。與小商品生產者相比,手藝人的特點是和本地有著最牢固的聯系。在這種工業形式中,還沒有商品生產。這里只在下述場合出現商品流通:手藝人得到貨幣工資或出賣工作所得的那一部分產品而去為自己購買原料和生產工具。手藝人的勞動產品不在市場上出現,幾乎不越出農民的自然經濟領域。因此很自然的,手藝同宗法式的小農業一樣,其特征是墨守成規、分散零碎、規模狹小。手藝人外出到其他地方去找外水,是這種工業形式所固有的唯一的發展因素。
手藝人一旦和市場接觸,就逐漸地過渡到為市場生產,即成為商品生產者。這種過渡是漸進的。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表現為貿易的擴大,專業的商人--包買主的出現,制品銷售市場不再是農村的小市場或集市,而是整個區域,然后是全國,有時甚至是其他國家。作為商品的工業品的生產,為工業和農業的分離以及二者之間的相互交換奠定了初步基礎。
在商品生產處于萌芽狀態時,手工業之間的競爭還不厲害,但是隨著市場的擴大并遍及廣大地區,這種競爭就日益加劇,它破壞了小手工業者靠他那真正壟斷地位而造成的宗法式的安寧。小生產者害怕競爭,千方百計地阻止競爭,“不讓”競爭者進入本地區,鞏固自己擁有一定顧客圈子的小業主的穩定地位。這種對競爭的恐怖,十分明顯地說明小商品生產者的社會本質。
一種新的手工業的出現,意味著社會分工的發展過程。所以每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中必然會發生這一過程。商品經濟每發展一步都不可避免地使農民從自身中分出一批又一批的手工業者。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最初步驟的小手工業的增長,過去和現在都表現為兩個過程:第一,小手工業者和手藝人從人口一向稠密,經濟十分發達的省份遷移到邊疆地區。第二,在當地居民中形成新的小手工業,并擴展原有手工業。小手工業即小商品生產不斷地形成許多小作坊,雇傭勞動的作用,隨著作坊規模的擴大而自然增長,雇傭勞動的使用隨本戶工人人數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家庭協作式的小作坊是資本主義協作的基礎。這里“靠自己勞動為生”變成靠剝削他人勞動為生。此外,勞動生產率隨著作坊規模的擴大而提高。大作坊的勞動生產率大大超過小作坊。大作坊總是在技術裝備方面較好,配備有優良的工具、設備和機器等。這樣,隨著作坊之間的競爭,原材料必然漲價。這種原材料、產品漲價,加速了小作坊的滅亡。因此,在商品經濟環境中,農民小手工業的擴大、發展和改善,只能是一方面分出少數小資本家,另一方面分出多數雇傭工人或生活的比雇傭工人更壞的獨立手工業。
小商品生產者建立較大的作坊,是向比較高級的工業形式的過渡。資本主義簡單協作是從分散的小生產中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作坊同小手工業者的作坊的差別,最初只是表現在同時雇傭工人的人數上。但是使用較多的工人必然會引起生產本身一連串的變化,必然會引起生產的逐步改善。小手工業者的地位由于使用原始技術,各個工人體力技藝差別很大,因此,小手工業者的地位已極不穩定。他對市場波動的依賴性很大。資本主義作坊的商品生產和銷售則具有大得多的正常性和穩定性。于是有可能更充分地利用建筑物工具等,這樣就降低了較大作坊的生產費用。為了進行較大規模的生產和同時雇傭許多工人,需要積累相當的資本。這種資本是在商業領域里形成的。
農民小手工業在許多情況下產生出特種的包買主。他們專門從事銷售產品和收購原料的商業業務,并且通常以這種或那種形式使小手工業者從屬于自己。包買主是商業資本的代表。個別人手中形成了閑置的貨幣資金是一切資本(不論是產業資本還是商業資本)的起點。小生產者的分散性,孤立性以及他們之間存在著經濟磨檫和斗爭,隨著市場的擴大,小規模的,分散的銷售成為不可能。因此產生了包買主。在大市場上大規模的銷售和小生產的分散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在小生產分散的條件下,要解決這些矛盾,就只有由少數富裕者獨攬銷售,把銷售集中起來。這就是包買主的自然的任務。包買主大批收購制品或原料,這樣就減少了銷售的費用。這種大規模銷售的純經濟上的優越性,必然是小生產者同市場隔絕,使他們在商業資本的權力面前無力自衛。小商品生產者必然依賴于商業資本。
在小生產者分散和完全分化的情況下,只有大資本家才能組織大規模銷售。這樣大資本家使手工業者處于完全孤立無援和依附的地位。商業資本在小手工業中采取以下基本形式:第一,商人(或大作坊主)向小商品生產者收購制品。包買主就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無限制地降低他付給生產者的價格。第二,商業資本同高利貸的結合,經常要錢用的農民向包買主借錢,然后用自己的商品來償還債務。在這種情況下,商品的銷售總是按人為地降低了的價格進行。此外,債權人同債務人的關系必然使后者處于人身依附的地位,使他們遭受盤剝。使債權人利用債務人窮困的特殊情況等等欺壓債務人。第三,以商品償付制品,這是農村包買主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第四,商人以手工業者生產上所必需的各種商品(原料和輔助材料等)來做支付。如果制品的包買主開始以“手工業者”所需要的那些原料來償付,這就意味著在資本主義關系上的發展跨了很大的一步。包買主把小手工業者同成品市場的聯系切斷以后,現在又切斷了他同原料市場的聯系,這樣就使手工業者完全從屬于自己。手工業者事實上成了在自己家里為資本家工作的雇傭工人。包買主的商業資本在這里轉為產業資本。資本主義家庭勞動形成了。
在資本主義最初階段里,一方面表現出資本主義的進步性,另一方面表現出資本主義的盤剝性。只要想到小生產的驚人的分散性這種宗法式的農業的必然后果,就可以確信資本主義的進步性,因為它徹底破壞了舊的經濟形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它們長期以來停滯不前和因循守舊的狀態,破壞了陷于中世紀壁壘中的農民定居狀態,造成了新的社會階級,這些階級根據需要而竭力聯系起來,聯合起來,并積極參加國家和世界的經濟生活。
除了手藝的原始形式之外,商業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原始形式也是地方小市場的必然附屬物。農村愈偏僻,受資本主義新制度、鐵路、大工廠、資本主義大農業的影響愈小,地方商人和高利貸者的壟斷就愈厲害,周圍農民受他們的支配也愈厲害,而且這種支配的形式也愈粗暴。這些小吸血鬼的數量很多,各地對他們的稱呼也名目繁多。如魚販子,包貨商,投機者,販賣人,收貨人等都是這一號人。自然經濟占優勢,使貨幣在農村中成為罕見的和貴重的物品,這樣,所有這些盤剝者所起的作用,要比他們資本的數量大得不可估量。農民對貨幣所有者的依附必然帶有盤剝形式。沒有地方小市場的“主人”小商人的包買主,前資本主義的農村是不可想象的。資本主義把這些市場聯系起來,把它們結成一個巨大的國內市場、世界市場,破壞了盤剝和人身依附的原始形式,并為解決農民中出現的矛盾做了準備。
一方面,擁有較多工人的作坊逐漸地實行分工,資本主義簡單協作就這樣變成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另一方面,小手工業中的商業資本達到高度發展而使生產者處于替別人加工原料以獲得計件工資的雇傭工人的地位,包買主的作坊便成了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工場手工業在資本主義工業形式中,是小商品生產和大機器工業生產的中間環節。使工場手工業同小手工業接近的,是工場手工業的基礎仍然是手工技術,因而大作坊不能根本排擠小作坊,不能使手工業完全脫離農業。使工場手工業同工廠接近的是大市場,擁有雇傭工人的大作坊以及使無產者工人群眾完全依附的是大資本的形成。
保持手工業生產和系統而廣泛地實行分工是一切工場手工業的特點。生產過程分為若干局部工序,由各種專業工匠去做。這些專業工匠的培養,需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的訓練,因而學徒制就成為工場手工業的自然伴隨物。
工場手工業分工為進入大機器工業準備了條件,第一,只有把生產過程分解為一系列最簡單的純粹機械的工序,才有可能使用機器。但是這樣以來就把工人變成局部工人,變成畸形和殘廢。第二,工場手工業培養了手藝高超的工人。如果沒有一個工場手工業培養工人的漫長的時代,大機器工業就不可能迅速的發展。
工場手工業造成了許多專門從事某種生產和培養出大批手藝高超的工人的廣大地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地區專門生產一種產品,有時是產品的一個品種,甚至是產品的某一部分。手工生產占優勢,存在大批的小作坊,工人同土地保持聯系,工匠被固定在某一專業上,這一切必然造成工場手工業各個工業地區的閉塞狀態。資本主義的整個演進階段,具有農業同工業分離的特殊形式。最典型的手工業者現在已不是農民,而是不從事農業的工匠(另一極則是商人和作坊主)。在大多數的場合下,按照工場手工業類型組織起來的手工業都擁有非農業的中心,或是城市,或是村莊,這些村莊的居民幾乎都不從事農業,這樣的村莊應該列為工商業性質的居民點。工業同農業的分離在這里有很深的基礎,其根源既在于工場手工業的技術,也在于它的經濟和它的文化特征。技術把工人束縛在一種專業上,因而一方面他不適于從事農業,另一方面要求他不間斷地長期地從事一種手藝;工場手工業的經濟結構的特征,是手工業者的分化比小手工業中的分化深刻的多。在大批生產者完全貧困化的情況下,工場手工業的工人是不能由稍微寬余的農民來補充。工場手工業的文化特點在于:第一,一個行業存在很久,它給居民留下特殊的印記。第二,居民生活水平較高,較高的識字率,高得多的生活水平,他們同“鄉下佬”迥然不同。是中心居民特點。
工場手工業的經濟結構表現為:在工場手工業中,商業資本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同產業資本交織在一起,工人對資本家的依附形式和差別也是多種多樣的,從在別人的作坊中當雇工開始,接著是為業主進行家庭勞動,直到在采購原料或銷售產品方面的依附。除了大批依附工人外,在工場手工業中始終還保持有相當數量的所謂獨立生產者。
在工場手工業中除了資本主義大作坊外,還常常看到為數極多的小作坊。小作坊在數量上占優勢,而在生產總額上則完全起著從屬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包買主和工場手工業是交錯在一起。因此,商業資本同產業資本之間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聯系,是工場手工業最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商業資本同產業資本的結合,就會使直接生產者的狀況比工人的狀況惡劣得多,就會延長他們的工作日,降低他們的工資,阻礙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在家里加工從企業主那里領來的材料以取得計件工資的資本主義家庭勞動,是工場手工業的最大特征。在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時期,不把工作分到家里去做,那是很難想象的,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在家庭勞動的情況下資本家和工人之間有很多中間人,這些人不費分文從中盤剝,這是最厲害的榨取血汗的剝削制度。
資本主義家庭勞動必然同極不衛生的工作環境聯系起來,過長工作日、吸收婦女和兒童勞動,幾乎是常見的現象。資本主義家庭勞動最大的害處之一是使工人需求水平降低。因為企業主可以到一些偏僻地方去選擇工人,因為那些地方的居民生活水平特別低。
為資本家進行家庭勞動同農民的分化有聯系。第一,大批必須出賣而且必須廉價出賣自己勞動力的農村無產者的存在。第二,在分配工作時能執行代理任務的非常熟悉本地情況的富裕農民的存在,是家庭勞動廣泛流行的條件。
最后,資本主義家庭勞動的工人幾乎是資本主義后備軍中的最大的部分。企業主把工作分到家里去做,就可以不花費大量資本和很多時間去建造作坊等,而把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到自己所期望的程度。
工業中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就是大機器工業,工廠工業。其主要的和重要的標志是在生產中使用機器體系。從手工業工廠向工廠過渡,標志著技術根本變革。隨著這個技術變革而來的必然是:社會關系最劇烈的破壞,各個生產參加者集團之間的徹底分裂與傳統的完全決裂,資本主義一切陰暗面的加劇和擴大,以及資本主義使勞動大量社會化。因此,大機器工業是資本主義的最高峰,是它的消極因素和“積極因素”的最高峰。
大機器工業把生產集中在最大的工廠,這是顯而易見的。除此而外,生產集中在各個工廠工業中心和工廠中心的各種不同形式,也是大機器工業的特征。工廠中心有三種類型,第一,城市。它占第一位,其特點是工人與企業的最大集中。第二,工廠村。大機器工業把附近成千農民聚集起來,并把他們變成工廠工人,相當多的鄉村工廠中心是由一些大的礦廠與冶金廠形成的。第三,“手工業”村。當我們談到工廠工業在城市中心與鄉村中心的發展速度比較時,我們看到鄉村中心在這方面無疑是領先的。這種工廠工業大概具有下列趨勢:在城市以外擴展特別迅速,建立新的工廠中心并比城市中心更快地把它們向前推進,深入似乎與資本主義大企業世界隔絕的群窮鄉僻壤。這表明:第一,大工業以怎樣的速度改造著社會經濟關系。過去要幾百年才能形成的東西,現在不過10年光景就實現了。第二,工廠向鄉村遷移表明,資本主義克服了農民村社的等級閉塞狀態為它設置的障礙,甚至從這種閉塞狀態中取得了利益。第三,相當數量的鄉村工廠中心及其迅速的發展表明,它的影響很廣泛,遠不限于工廠圍墻內。
直接與工廠有聯系的雇傭勞動形式與小工業形式叫工廠附屬物。這里包括木材工人,建筑工人,他們有時直接歸入工廠中心的工業人口,有時屬于周圍鄉村人口,這里還包括附屬工人,車夫,搬運工人,商品包裝工人和一般所謂小工。這些工人總是占工廠中心人口不小的一部分。最后資本主義家庭勞動也往往是工廠附屬物。
正是大機器工業對工業人口的生活條件進行了完全的和徹底的變革,使他們同農業以及與之相聯系的幾百年的宗法式生活傳統徹底分離。但是大機器工業在破壞宗法關系與小資產階級關系時,另一方面卻創造了使農業中的雇傭工人和工業中的雇傭工人相接近的條件:第一,大機器工業把最初在非農業中心所形成的工商業生活方式帶到鄉村中去;第二,大機器工業造成了人口的流動性以及雇傭農業工人與手工業工人的巨大市場。第三,大機器工業把機器應用于農業時,把具有最高生活水平的有技術的工人帶到鄉村。
工業中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小商品生產,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大機器工業。三種工業形式的聯系與繼承是最直接和最密切的。事實十分清楚的表明,小商品生產的基本趨勢是發展資本主義,特別是形成工場手工業。而工場手工業在我們面前極其迅速地成長為大機器工業。許多大廠主與最大廠主本人曾經是小而又小的手工業者,他們經歷了從“人民生產”到“資本主義”的一切階段。也許這一事實,就是各種依次相連的工業形式之間有密切和直接聯系的最突出表現之一。
三種基本形式,首先是以各種不同的技術結構來區別的。小商品生產完全是原始手工技術。手工業者仍是按傳統方法對原料進行加工的農民;工場手工業采用了分工,把農民變成工匠,變成局部工人。但手工生產仍保存著。分工是自發形成的,象農民勞動一樣是按傳統學來的;只有大機器工業才引起急劇的變化,把手工技術遠遠拋開,在新的合理的基礎上改造生產,有系統地將科學成就應用于生產。
根據各種不同技術結構,我們看到資本主義發展的各種不同階段。小商品生產與工場手工業的特點是小作坊占優勢,從小作坊中只產生大作坊,大機器工業徹底排擠小作坊。資本主義關系就在小手工業中形成起來。表現為有雇傭工人的作坊及商業資本。但它們在這里發展還很微弱,沒有在各生產參加者集團間形成尖銳的對立。這里既沒有大資本家,也沒有廣大的無產階級階層。在工場手工業中,我們看到了這兩者的形成,生產資料占有者與工人間的鴻溝,已經達到頗深的程度。“富裕”的工業市鎮成長起來,其中大批居民是沒有任何財產的工人。少數商人握有巨款以采購原料和銷售產品,大批局部工人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這就是工場手工業總的情景。但是小作坊的大量存在與土地聯系的保存,傳統的保存,這一切造成了兩極之間的大批中間分子,阻礙了兩極的發展。在大機器工業中,所有這些阻礙都消失了;社會對立的兩極達到了最后的發展。資本主義的一切黑暗面仿佛都集中在一起了:工作日無限延長,婦女,兒童參加勞動,失業后備工人形成。然而工廠大規模實行的勞動社會化,以及對雇傭工人感情的改造,引起了一種反作用:大機器工業堅決要求有計劃地調節生產和對生產實行社會監督(工廠立法就是這樣)。
生產發展的性質本身在資本主義各階段上是變化著的。在手工業中,這種發展是隨著農民經濟的發展行進的;市場極其狹小,生產者和消費者間的距離不大,微不足道的生產規模容易適應與波動極小的地方需求。因此,最大的穩定性是這一階段工業的特點,但這種穩定性等于技術的停滯,等于保守,與中世紀傳統的種種殘余糾纏在一起的宗法式的社會關系。工場手工業為大市場而工作,有時是為全國而工作,因而生產就具有資本主義所固有的不穩定性。這種不穩定性在工廠生產條件下達到了最高峰。大機器工業的發展只能以跳躍方式、以繁榮時期與危機時期的周期性的更替方式進行。小生產者的破產由于工廠的這種跳躍式的增長而大大加劇了,工人時而在興旺時期大批被工廠吸收進去,時而又被拋擲出來,失業者和甘愿從事任何工作的廣大后備軍的形成,成為大機器工業存在與發展的條件。正是大機器工業的這種不穩定性才以生產方式與全部社會關系的迅速改造代替了以前的停滯。
這種改造的表現之一,就是工業與農業的分離。在小商品生產中手工業還未完成從農民中脫變出來,小資產階級與雇用工人的各自形成是在農業和工業中間同時進行的,因而在分化的兩極,為手工業者脫離農業作了準備。在工場手工業中,這種脫離已很明顯。許多不經營農業的工業中心形成起來,工業與商業的交往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手工工場的工人已經瞧不起農民,大機器工業徹底完成了這種改造,使工業與農業完全分離。
工業發展的前兩個階段是人口的定居。相反,大機器工業必然造成人口的流動,各個區域間的商業交往大大擴展了,鐵路促進了人們的流動。對工人的需求總的來說是增加的,在興旺時期增高,在危機時期下降,于是工人從一個工廠轉到另一個工廠,從一個地方轉到另一個地方,就成為必然的了。
上述大機器工業與以前的工業形式不同的一些特點,可用一句話來概括:勞動的社會化。事實上,為巨大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生產在購買原料及輔助材料上同國內各個地區及各個國家的密切的商業聯系的發展,巨大的技術進步,龐大的企業所造成的生產與人口的集中,宗法式生活的陳腐傳統的被破壞,人口流動的形成,工人的需求和開化水平的提高,--所有這些都是使國內生產日益社會化,同時也是生產參加者日益社會化的資本主義過程中的各種要素。
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在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相互依存關系中表現出來。資本主義在國內的發展,促進了商品流通的增長。在20多年里,鐵路網增加6倍多,鐵路運貨量增加12倍多,客運量增加5倍多,水運量增加12倍。外貿進出口總值增加4倍,銀行放款增加6倍,存款增加4倍。存款最多的是從事農業與鄉村手工業者。鄉村正在開化,靠農夫破產去辦工業日益變得有利。這些資料證明:商業流通與資本積累的巨大增長。
資本主義發展造成了工商業人口的增長。城市不斷增加,30多年大城市由13個增加到44個,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增長快一倍。城市人口不斷增加說明人口離開農村而轉向工商業在不斷發展。大工商業中心的城市人口的增加比整個城市人口增加要快得多。
資本主義發展促進了人口的流動在工業地區城市人口增長的特別迅速,從14.1%增長到21.1%,農村人口增長緩慢;移民象巨流般地從這一地區到那一地區。人口異常地離開農業走向工業。
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工廠村鎮和工商業村鎮的增長。除了城市以外具有工業中心的性質的,第一是城市近郊,它們包括日益擴大的大城市周圍地區。第二是工廠村鎮。這種工業中心在城市人口的百分比極小的工業省內特別多。第三,工商業村,它們或者居于大工業地區的首位,或者因為地處河岸或鐵路車站附近。這些村莊的數量迅速增加。
在資本主義發展中,外出做非農業的零工不斷增加。這些農民靠在工業中心做工而取得生活資料,每年要在這些工業中心度過一部分時光,因此,他們應該列入工業人口之內。與居民離開農業而轉向城市一樣,外出做非農業零工是進步的現象。它把居民從偏僻落后的、被歷史遺忘的窮鄉僻壤拉出來,卷入現代化社會生活的旋渦,它提高了居民的文化程度及覺悟,使他們養成文明的習慣和需要;外出到城市,削弱了舊的父權制家庭,使婦女處于比較獨立的,與男子平等的地位;最后,外出做非農業零工不僅提高了外出雇傭工人的工資,而且也提高了留在當地的工人的工資。
雇傭勞動的增長在資本主義發展中具有最大的意義。勞動力現在是商品,資本主義的基本趨勢是:國民經濟的全部勞動力只有通過企業主買賣后,才能應用于生產。全國參加物質財富生產的勞動人口是勞動力的出賣者,約占全國成年男性人口的一半左右。如果對小生產者的剝奪沒有造成千百萬的雇傭工人群眾,使他們隨時準備一有號召就去滿足企業主在農業、木材業、建筑業、商業、加工業、采掘業、運輸業等等中最大限度的需求,那么資本主義永遠也不能發展到目前的高度,而且連一年也不能存在。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有兩個基本特征:第一,貨幣經濟是這種經濟的制度的基礎。“貨幣權力”充分表現在工業中和農業中,城市中與鄉村中,但只有在大機器工業中它才得到充分的發展。第二,勞動力的買賣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正因為這樣,雇傭勞動的使用才得以迅速增長。
勞動力國內市場的形成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資本主義國內市場的建立是由于資本主義在農業中與工業中的平行發展,是由于一方面形成了農業企業主與工業企業主階級,另一方面形成了農業中和工業中的雇傭工人階級。
資本主義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歷史作用可以歸結為:承認這種作用的進步性與完全承認資本主義的消極面和黑暗面,與完全承認資本主義的歷史暫時性的深刻的全面的社會矛盾是完全一致的。
資本主義的進步的歷史作用,可用兩個簡短的論點來概括: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和勞動的社會化。
社會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只有在大工業時代才會十分明顯地表現出來。資本主義生產所支配的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沒有一個不曾是發生克服手工原始技術用機器代替舊工具的技術改革。這種改革過程,根據資本主義本質,只能通過一系列不平衡與不合比例來進行:繁榮時期被危機時期所代替,一個工業部門的發展引起另一個工業部門的衰落,農業的進步,在一個區域包括農業一方面,在另一區域則包括農業另一方面,工商業的增長超過農業的增長等等。這種發展是跳躍式的,寒熱病似的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發展的另一個特點是生產資料的增長遠遠超過個人消費的增長。
勞動社會化表現在以下過程中,第一,商品生產的增長本身破壞自然經濟所有的分散性,并把小市場合成大市場。為自己生產變成為整個社會生產。資本主義愈高度發展生產的這種集中性與個人占有性間的矛盾就愈激烈。第二,資本主義在農業中和工業中造成了空前的生產集中以代替過去的生產分散。第三,資本主義排擠人身依附形式。第四,資本主義造成人口流動。第五,資本主義不斷減少農業人口增加工業人口。第六,資本主義擴大居民對聯盟和聯合的需要。第七,上述一切變化必然引起人的精神面貌的變化。
待續
勞動者 2010年9月15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