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從《宣言》等著述看馬克思“重建個人所有制”結論 (2010—9再修稿

山成功 · 2010-09-02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拙稿主要在最后一節有修改,等等。

·學習札記·  

從《宣言》等著述看馬克思“重建個人所有制”結論  

——社會主義所有制是怎樣的形式      王成山 (2010-9修稿)  

提要:對《資本論》“重建個人所有制”含義的誤解,阻礙了這一科學結論在社會主義實踐以及我國國企改革中的科學應用。本文從原文闡述、一般經濟學常識,尤從《共產黨宣言》的系統闡述等角度入手,論證了所說的“共同占有”形式——作為公有制生產方式和無產階級國家所有制形式,不是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的性質;論證了所說的“個人所有制”形式——作為“否定之否定”結果,是代替舊社會的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及其“重新”性,或者說聯合性、辯證性的財產關系。其次,還簡略解答了由于恩格斯《反杜林論》和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的特定內容闡述,所引起的疑問;并大致描述了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這一人類理想制度的主要特征內容。  

關鍵詞 共同占有 個人所有制 共產主義 社會主義  

上篇  

打開《資本論》第一卷第24章[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節,你就會看到馬克思對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所作的著名科學結論:“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占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產由于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資本論》第一卷第831-832頁)  

從《共產黨宣言》發表算起,人類社會主義的時代巨輪,已經歷過渡戰爭160多年。這期間,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運動——從生活資料的角度,緩和了勞資關系的對立,提升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水平;其本質極端體現的狹隘民族主義形式,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運動——從生產資料的角度,雖然進行了巴黎公社革命、俄國十月革命、中國革命建設三大運動,給人類徹底解放的科學社會主義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但在指導思想上,即在對上述《資本論》社會主義所有制結論的認識上,還是停留在(列寧的哥哥1蒙難而致的)列寧“懸案”(《列寧選集》第三卷第253頁),和毛澤東“未被認識的必然王國”(《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第827-829頁)的盲然狀態中。就是說,人們迄今還不理解馬克思所說的“共同占有”指的是什么?不理解“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是怎樣的形式。撇開其未能成為社會主義實踐主題的原因、所至的挫折及人類社會可能的不測后果不說,其含義是怎樣的呢?  

一、  

(一)從這一結論所屬的《資本論》節的內容上看。  

1、馬克思講得很清楚,“共同占有”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也就是說,是資本主義這一史前人類時代的創造成果,因此,它不是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  

2、資本主義時代成就的“共同占有”,有兩個含義內容。一是客體性或物質性內容引起的社會生產方式——公有制生產方式,或者說集體占有的生產方式。馬克思的闡述是:“社會使用的即公共的生產資料”、“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社會生產”,“集體生產方式”(法文版《資本論》語)。二是主體性或人為性內容引起的無產階級公有制。馬克思的闡述是:“資本主義本身的機構所訓練、聯合和組織起來的工人階級的反抗”、“人民群眾剝奪掠奪者”的“公有制”。(《資本論》第一卷第831-832頁)   

顯然,(1)“共同占有”在本節闡述中所表現的這兩方面內容,均屬于資本主義時代成就的“基礎”性內容——變革舊社會、建立新社會所需的主體人和客體物的兩種要素內容。(2)從其特有的概念內容上看——無論是社會化大生產意義上的公有制生產方式、集體生產方式,還是其反抗資本主義意義上的無產階級公有制形式,都不是社會主義所有制。(法文版的同段闡述有所改動,但未改變問題的性質)  

3、“否定的否定”是社會化生產過程的自然性所導致的私有制自身的根本性否定,代之以人為性的社會主義所有制的誕生。“重建個人所有制”既是所有制變革關系否定之否定的終極結果、又是馬克思本節闡述的落腳點,也可以說是《資本論》第一卷全書的結束語。因此,唯“重建個人所有制” 含義具有社會主義所有制內容。  

(二)從《資本論》第一卷所作的闡釋上看  

馬克思以“設想”方式分析了一個未來的社會所有制形態,即“自由人聯合體”的經濟結構——這實際上是他對社會主義所有制即“重建個人所有制”關系的一個總體性闡釋:“設想有一個自由人聯合體,他們用公共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并且自覺地把他們許多個人勞動力當作一個社會勞動力來使用。在那里,魯濱遜的勞動的一切規定又重演了;不過不是在個人身上,而是在社會范圍內重演。魯濱遜的一切產品只是他個人的產品,因而直接是他的使用物品。這個聯合體的總產品是社會的產品……僅僅為了同商品生產進行比較,我們假定,每個生產者在生活資料中得到的份額是由他的勞動時間決定的,這樣,勞動時間就會起雙重作用。勞動時間的社會的有計劃的分配,調節著各種勞動職能同各種需要的適當的比例。另一方面,勞動時間又是計量生產者個人在共同勞動中所占份額的尺度,因而也是計量生產者個人在共同產品的個人消費部分中所占份額的尺度。在這里,人們同他們的勞動和勞動產品的社會關系,無論在生產上還是在分配上,都是簡單明了的。”(《資本論》第一卷第95-96頁)  

不難看出,重建的新個人所有制這一并非私有制的、吸取了以往人類全部積極成果的個人所有制,是包括了資本主義時代成就的“共同占有”內容的重新肯定:它是 “用公共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的,即以“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生產方式,和“勞動時間就會起雙重作用”意義上的按勞分配方式為基礎的,每個生產者擁有“社會總產品”中“個人的產品”所有權、和“直接使用”權的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形式——既具“公共”、“ 社會”的,又具個人所有的辯證性所有制關系。  

(三)從經濟學常識上看。  

1、從生產一般的首要規定性上看,“總是指一定社會發展階段上的生產——社會個人的生產”(《馬恩全集》第46卷上卷第39-40頁);這也是馬恩唯物史觀的一個重要內容。個人要在社會中生產,必須以所有者的身份來處置客觀生產條件或財產,否則就不能作為生產承擔人進行生產。過去的一切生產都具有片面的性質,生產一般的規定性只體現在少數人身上。資本主義的社會生產或集體生產的“共同占有”方式,本質上排斥了私人占有方式,生成了直接生產過程中的個人所有者關系的普遍性虛空,從而使所有個人重新擁有自己勞動成果的所有者關系成為可能。體現著人類財產普遍性運動的必然趨勢的社會主義社會,既是生產一般的規定性內容的全面展示,理應具有生產一般所規定的全部內容。如果社會主義否定生產一般所具有的個人性質——像空想社會主義那樣,從而否定歷史以來社會交往關系中所體現的一般生產、社會化生產的規律性(《資本論》為此作了具體而全面的科學研究),不要說社會主義生產,任何物質生產也都無從談起了。  

2、從生產一般的分配內容上看,無論其發展形式如何——按協議、按資、按勞、按需,等,首先是指生產資料的分配,生活資料的分配只是其結果(同上卷第33-34頁)。分配不過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生產關系。馬克思“設想”結論段也明確寫到:“勞動時間計量每個生產者在共同勞動中所占的份額,同時也計量每個生產者在共同產品的消費部分中所占的份額”(法文版《資本論》第59頁)。可是,庸俗“經濟學不考察勞動者(即勞動)同他所生產的產品的直接的關系,借以掩蓋勞動本質的異化”,也就罷了;許多社會主義理論家卻也總是排斥生產資料在聯合勞動中的個人分配,而把由其決定的——把生產過程以外,因而本身不屬于經濟學的范圍,通常表現為奴役制-資本制時代的分配公式即生活資料的分配,看作是社會主義分配的本質內容,終使社會主義經濟學脫離了科學軋道以至墜入了庸俗化,甚而幾近絕跡的舊資本主義泥潭。  

3、從“所有制”概念所涉及的物質內容上說,是人們對財產即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等一系列客觀生產條件的關系。從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物質內容上說,馬克思又總是把所有制關系“歸結為對生產條件的關系”,而不是對消費條件的關系(《馬恩全集》第46卷上卷第492頁,等)。因此,重建的新“個人所有制”無可置疑的具有生產條件內容;也就是說,它不是對生活資料的關系,而是對生產資料的關系。再說,“占有”概念與所有制概念相比是簡單的范疇。它一般表現為尚不成熟的、從屬性的,或基礎性方面的關系……從一方面看,(如“資本對補充勞動力的”)占有,并不是所有的關系。從另一方面看,所有制是占有的、并借以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所實現了的社會形式,等。馬克思在上節闡述中也講到:“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占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因此,作為社會生產過程中的占有范疇的“共同占有”生產方式,確切地說,并不是馬克思創立的所有制概念,當然也就不是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  

4、社會主義所有制性質并不在于所謂的“勞動的共同性和工資的平等”一類“粗陋的”公有性,而在于財產的屬人性、普遍性——毋寧說社會主義就是普遍性的個人財產:“社會的性質是整個運動的普遍的性質”(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第75頁);其次,所謂社會主義的“平等”本意,“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勞動——來計量”。再次,作為特有經濟范疇,以人們實際聚合的真實共同體為媒介的個人所有制,和以利益相互分離的虛幻共同體為媒介的個人私有制,是兩個性質不同的概念——原始公社“把土地分給個別人……這是無法限制的個人所有制的開端”。(馬克思《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第204頁)  

(四)從兩段似乎是悖論的馬恩闡述上看。  

恩格斯《反杜林論》和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著作中,有兩段為那些既缺乏科學思維,也缺乏科學立場、科學態度,自稱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們津津樂道的,似乎是悖論的相關內容闡述:一是恩格斯講的“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它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制包括產品即消費品” (《馬恩選集》第三卷第170-171頁);二是馬克思講的“除了個人的消費資料,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個人的財產”(同上卷第10-12頁)。僅從字面上看,這兩段闡述似乎是社會主義所有制非“重建個人所有制”的最好注釋。但是,當我們認真看這兩段話的闡述方式就清楚了:他們是在撇開了社會主義個人生產的自由發展活動,或才能發揮所賴以的單個人生產條件關系的意義上所作的。  

1、自稱社會主義改革行家的杜林先生和假冒德國工人運動的拉薩爾主義,推崇生產資料的“純粹公共的關系”、“勞動所得應當屬于社會”、“要滿足各種私有財產方面的要求”等,一類空想的、小資產階級的或勞資合作的社會主義謬論。由于杜林是從馬克思“重建個人所有制”的社會主義結論來攻擊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并且他單純認定“社會是生產資料的主人”,而個人只能奴從某種生產資料,所以,恩格斯就從《資本論》“設想”結論中,選取被批判者僅能接受的、從而易于他理解辯證法的單方面所有制內容為依據作了上面的闡述。恩格斯依據的闡述是:“這個聯合體的總產品是社會的產品。這些產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產資料。這一部分依舊是社會的。而另一部分則作為生活資料由聯合體成員消費。”不難看出,即使在杜林先生認可的社會所有制條件下,也存在著“既是個人的又是公共的”這樣一種辯證關系。但是,馬克思“設想”結論段闡述的自由人聯合所有制的總體關系是:“他們用公共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魯濱遜的一切產品只是他個人的產品,因而直接是他的使用物品。這個聯合體的總產品是社會的產品……”順便提及,法文版《資本論》中的同段話有更精確的表述。由此可見,恩格斯上述具有特定意義的似乎是悖論的闡述,并不是對馬克思“重建個人所有制”結論的專門的和從全面關系來說的闡釋。  

2、比較說來,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的闡述沒有疑問,因為他對這種闡述方式前后做了兩個特別說明:(1)“我們這里所說的是這樣的共產主義社會,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了的,恰恰相反,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同上卷第9頁)。(2)“不同等的個人要用同一的尺度去計量,就只有從同一個角度去看待他們,從一個特定的方面去對待他們,例如在現在所講的這個場合,把他們只當作勞動者,再不把他們看作別的什么,把其他一切都撇開了”(同上卷第12頁),等。   

有必要指出,馬克思當時多方勸導這兩部著作中的批判對象,也曾這樣預言:“危機又要臨頭了,雖然它還處于預備階級;由于它的舞臺的廣闊和它的作用的強烈,它甚至會把辯證法灌進新的神圣普魯士德意志帝國的暴發戶們的頭腦中去。”但他們仍排斥萬事皆循的辯證法則、置勞動者唯一有意義的所有者身份條件及理論科學于不顧、仍沉迷于“勞動資料是公有財產……勞動所得就應當屬于社會”一些空洞淺薄的理論宣傳,終使不幸的歷史發生;德國革命葬送了。而以這么兩項內容——走投無路的資本主義生產和狹隘無知的社會主義(消費品)分配為社會原則的溶合運動得手了,它演變出整個舊資本主義乃至現代生產關系本質上都無法阻滯的、那吞吃人類生靈的強大法西斯生產力。這樣無視理論科學和辯證法觀點所導致的人間悲劇,今天的社會主義者不應當深刻反思嗎?  

除了《資本論》的原文闡述、經濟學的一般常識能解答這一問題,我們也可以在上述兩個特例,甚還有其它并行不悖的單一所有制關系的特殊闡述外,舉出馬恩的全部具體闡述作為相反事例。實際上,任何一例具體闡述都能把許多理論家的理解推倒。例如馬恩《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闡述:“生產工具應當受每一個個人支配,而財產則受所有的個人支配……不可能通過任何其它途徑受一個個人支配”(《馬恩選集》第一卷第75頁);再如法文版《資本論》的闡述:“重新建立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還有“改造為非孤立的單個人的所有制,也就是改造為聯合起來的社會個人的所有制”(《馬恩全集》第48卷第21頁)等闡述。但這對于那些片面認為“勞動是一切財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且缺乏普通勞動者親身生活經驗的理論家們說來,可能還是不夠的。因此,有必要通過一條新思路即選用馬恩著作中有代表性的系統闡述來解答這一問題,這樣,我們就從《共產黨宣言》這一新角度進入了本文主題。  

二、  

寫于德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夜的《共產黨宣言》,首次向全世界公開宣言資本主義私有制必然消亡,這自然就是首次公開解答社會主義所有制問題。但是許多理論家認為:“只要稍微認真地閱讀《宣言》全文,便可發現它除了在第二章結尾說到:‘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此外,再也沒有對未來新社會進行過具體的描述”,或者認為,上述這段話是“用解決個人的問題的方法來解決整個社會問題……與整個《宣言》精神相違背”;等。  

撇開《宣言》精神不說,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的具體描述,它本身恰有一段要旨內容作了說明:“在所有這些運動中,他們都特別強調所有制間題,把它作為運動的基本問題,不管這個問題當時的發展程度怎樣。”實際情況是:其第二章即[無產者和共產黨人]一整章(同上卷第265-273頁)而非結尾,以并不難理解的特有方式,專門作了具體而系統的描述。  

(一)它開始用了很大篇幅,以對資產階級責難的批駁方式,多角度闡述社會主義所有制是勞動者個人所有制。  

1、它首先宣言:共產主義決不廢除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而是要廢除特殊形式的所有制,即“共產主義的特征并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  

2、接著它以“不廢除”口吻強調指出:個人財產是個人的一切自由獨立活動的基礎——“說我們要消滅個人掙得的、自己勞動得來的財產,要消滅構成個人的一切自由、活動和獨立的基礎的財產。”具體地說,它以肯定性口吻闡述了個人自由勞動在社會一般生產關系中所呈現出來的兩個積極內容,即闡述了社會主義所有制不同于空想社會主義所具有的兩個科學要素內容:勞動者依靠“勞動掙得”的按勞分配內容,和依靠自己本身的經濟整體存在而得以自由獨立活動的“個人財產”內容。  

3、它還把個人自由勞動所賴以的這種一般個人財產形式,既和勞動者原有的或其不完全的,多少有些特殊的具體表現形式區分開來:“你們說的是資產階級所有制以前的那種小資產者的、小農的財產嗎?那種財產用不著我們去消滅,工業的發展已經把它消滅了,而且每天都在消滅它。”又和異己性的、已經具有了公共使用性質而非純粹個人使用的資本財產區分開來:“資本是集體的產物,它只有通過社會許多成員的共同活動,而且歸根到底只有通過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活動,才能被運用起來。因此,資本不是一種個人力量,而是一種社會力量。”進而闡述了共產主義既肯定公共財產、又肯定個人財產的特征性質,即措意闡述了既是公共財產、又是個人財產的社會主義所有制性質:“因此把資本變為屬于社會全體成員的公共財產,這并不是把個人財產變為社會財產。這里所改變的只是財產的社會性質。它將失掉它的階級性質。”  

4、不僅如此,它還以批駁口吻把社會主義所有制表述為社會全體成員都“有財產為必要條件的所有制”,這也就是說社會主義所有制是個人所有制。然后進一步地把勞動外化或物化產品的財產形式,即勞動本身生產的社會財富的一般表現形式或“元素形式”,直接闡述為不再能變為他人壟斷的,即不再能變為資產階級財產的個人財產:“你們說,從勞動不再能變為資本、貨幣、地租,一句話,不再能變為可以壟斷的社會力量的時候起,就是說,從個人財產不再能變為資產階級財產的時候起,個性就被消滅了。”另一方面,又直接闡述為每個人都有權占有、使用的公共財產——人人有權占有、利用的“社會力量”、“社會財產”,這也等同于闡述了廢除奴役他人勞動條件的社會主義個人所有權特征:“共產主義并不剝奪任何人占有社會產品的權力,它只剝奪利用這種占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  

顯而易見,《宣言》的這些闡述,已經說明了社會主義所有制是重新建立的勞動者個人所有制,及其具有的公有制生產方式內容。但總的說來,既然勞動者所有制的歷史形式——這種表現為蒙昧時代成就的,以個人占有、分散生產方式為基礎的個人所有制,已經被文明時代成就的共同占有、集體生產方式所戰勝(參見《馬恩〈資本論〉書信集》第385頁),那么進一步說來,重建的新個人所有制形式及其生產方式、生產組織是怎樣的呢?  

(二)關于重建個人所有制的生產方式,即時代成就的客體性條件或生產力方面的“共同占有”內容,也即充分體現社會性化生產過程的自然性或規定性內容,《宣言》還有以下與《資本論》內容相同的闡述:“生產工具將要公共使用”、“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全部生產集中”。在批駁了資產階級的種種責難以后,《宣言》也與《資本論》同樣且非常具體地闡述了兩種主體性不同的,即時代成就本身的和在其基礎上重新的兩種性質的“公有制”形式,也即闡述了看起來相似——都以客體性的共同占有、公共使用這種同一公眾權力或社會化生產方式為基礎,但卻是以不同的所有者主體關系實現出來的社會財產形式——以循序相承的兩種社會組織關系為媒介的共同占有制基礎上的兩種非私有制形式。  

一是“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作為變革全部生產方式的手段”的奠基性所有制。二是“在發展進程中,當階級差別已經消失而全部生產集中在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手里的時候,公眾的權力就失去了政治性質”的落成性所有制。  

它并且以“代替舊社會”的概念形式,和勞動者重獲自由獨立活動的新社會形式及其組織原則內容,把兩者區分開來:“它通過革命使自己成為統治階級,并以統治階級的資格用暴力消滅舊的生產關系,那么它在消滅這種生產關系的同時,也就消滅了它自己的這個階級的統治。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1、從兩種所有制的性質上看,以政治性“國家組織”為媒介的無產階級公有制形式:生產工具集中在“無產階級手里”的財產形式,即人們通常實踐的國家所有制或全民所有制,只是“變革全部生產方式的手段”——“有組織的行動手段”(《馬恩選集》第二卷第416頁),并非新的社會形式;而用來代替舊社會的社會形式,是無產階級組織的生產工具集中占有、使用的公眾權力,失去其政治性質或消滅了自己的階級統治,代之以生產性“聯合體”組織為媒介重新表現出來的公有制形式:生產集中在“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手里”的財產形式,即馬恩一貫闡述的社會主義所有制。撇開仍然存在的集中生產方式不說,這其中“聯合起來的”新組織關系和“個人的”新主體關系的雙重定語清楚地表明: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內容是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所有制;概括說來,是保證每個生產者通過自己的非政治性的社會聯合進行社會生產,其“手里的”生產工具在生產過程中依舊具有共同占有、公共使用的公有制性質,且又在這種聯合關系中自由獨立活動自己勞動成果的個人所有制形式。  

2、從兩種所有制的關系上看,無產階級“國家組織”所負的使命是,在運動進程中發展出可以代替舊社會形式的“聯合體”組織,它的原則內容是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這其中“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聯合體關系,和作為其生機神經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的前提性內容的雙重蘊意也清楚地表明:社會主義生產組織,是生產工具重新成為個人的財產而使每個人自由發展而“聯合起來的”自由勞動集體;概括說來,是保證每個生產者在社會生產中充分利用他“個人專有的”公共生產條件份額(“共同生產中的一定份額”),以重獲個人不再受剝奪的、自由獨立活動的聯合性組織關系。  

顯而易見,《宣言》的這些闡述,已經具體說明了無產階級國家所有制這種工人政治性質的、屬人關系或者說有個性的主體性關系暫時虛空的單純性公有制形式,所具有的變革手段或過渡階段性質。這就證明了《資本論》科學結論中的這一時代成就內容,即其主體性的“共同占有”內容,即聯合起來的工人反抗型公有制的非新的社會形式性質——不是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另一方面,又進一步說明了社會主義作為積極汲取社會化生產兩要素,即時代成就客體性的“協作”和“共同占有”內容而得以重建的勞動者個人所有制,是矗立在徹底擺脫了階級統治性質的、以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為社會原則的公有制生產方式基礎上的、以社會聯合型的生產組織為媒介的、屬人關系真實具體的自由個人財產形式。而這些說明,同《資本論》“設想有一個自由人聯合體”結論段為此作的說明,在本質內容是完全一致的。  

下篇  

三、  

我們看到,《宣言》第二章和《資本論》科學結論段及所屬章一樣, 都圍繞勞動者個人的財產來闡述。前者通俗解答,側重具體分析共產主義過渡階段形式及其重建的勞動者所有制新形式。后者哲理論證,側重科學考察社會生產方式轉化過程中勞動者原有的實物生產資料形態上、和異己性的自由生產資金形態上的兩種個人財產發展關系。它們長短輔證、層次偕同,交相貫通了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的精湛說明。但是,馬恩為什么把無產階級國家組織的公有制和聯合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也區分開來呢?無產階級國家組織為人民管理生產資料不好吧?為什么非要在全社會范圍重建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讓勞動者自己在其生產活動中當家理財能行嗎?也就是說,人人有財產來代替階級社會的社會主義制度究竟是怎樣的呢?  

(一)一定的時代條件賴以產生其它任何條件難以產生的理論瑰寶。筆者有興提及,這些問題的研究方法和貫徹始終但在表述上有些適時變化的科學結論,是馬克思1844年對一般社會生活經驗的經濟學-哲學考察時歷史性的確立下來的。  

1、關于研究方法,他明確寫到:“不難看到這樣一種必然性,即整個革命運動在私有財產的運動中,亦即在經濟中,既為自己找到經驗的基礎,也為自己找到理論的基礎。”(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第74頁)  

2、關于社會主義制度,他指出:“在社會主義的人看來,全部所謂世界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的誕生,是自然界對人說來的生成,所以在他那里有著關于自己依靠自己本身的誕生、關于自己的產生過程的顯而易見的、無可辯駁的證明……所以,關于某種異己的存在物、關于凌駕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問題,亦即包含著對自然界和人的非實在性的承認的問題,實際上已經成為不可能的了……但是社會主義,作為社會主義,已經不再需要這樣的中介:社會主義是人的不再以宗教的否定為中介的肯定的自我意識,正像現實生活是人的不再以私有財產的否定即共產主義為中介的肯定的現實一樣。”(同上書第84-85頁)  

3、關于無產階級國家所有制性質,即人們通常所說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性質,他指出:“我們甚至把共產主義本身——因為它是否定之否定——稱為對人的本質的占有,這種占有是通過私有財產之否定而以自身為中介的,因而還不是真正的、從自己本身開始的肯定,而只是從私有財產開始的肯定。”(同上書第92-93頁)  

(二)進一步的原理闡述則簡練也全面的浸透在馬克思《資本論》及其手稿等著作中。基于以上的分析和需要再解答的問題,不妨聯系馬恩的一系列相關闡述作如下總覽性思考。  

1、注意他們所作的這種區分,與其說依據的是近現代的政治經濟運動事實: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展現新社會曙光的客體生產條件,即以工具機-蒸汽機為始端的近現代社會生產力,不僅是“單個的無產者無法控制的,而且也沒有任何社會組織能使他們加以控制的”;不如說依據的,是歷史的全部運動(——“個人必須占有現有的生產力總和”)、經驗、成果,及其出發點——“正是勞動的材料和主體的人必須是出發點這一點,包含著私有財產的歷史必然性”。與其說依據的是人類生產一般的目的性:“人,不管是處在怎樣狹隘的民族的、宗教的、政治的規定上,畢竟始終表現為生產的目的。在現代世界,生產表現為人的目的,而財富則表現為生產的目的……人不是在某一種規定性上再生產自己,而是生產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種已經變成的東西上,而是處在變易的絕對運動之中”;不如說依據的,是超越資本主義生產的對抗性全球發展這一極其艱巨、極為不測的自然過程,而在其社會機體上積極活動的無產階級國家組織運動,所可能實現的,那符合客觀世界最一般的運動規律的,即體現中國式哲理“一分為二”“合二而一”的:恢復了原始社會“兩種原有的統一”形式(參見《資本論》第四卷第三冊第465-466頁)的積極因素;融會了古典古代財產的屬人特征和現代文明財產的社會特征;也即凝結了“史前”人類兩大時代成就的、“在這個集體中個人是作為個人參加的”辯證性財產關系。   

2、社會主義所有制同“一切社會”形式一樣,并無例外的是主體性的也即人為性的、有賴于個人這一永恒社會主體的生產和交往而存在的歷史形態。它作為個人普遍性的自由發展條件,不僅具有一般個人財產形式的主要特征內容,而且其不同于資本主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或特色還在于:這種真正為新的客體生產條件所需要的“新的生產組織”,就是再向前一步。即從根本的區分點上說,不是在生產過程以外或不是按資分配,而是以按勞分配為主要特征——是循著“實現個人所有權”這一歷史趨勢,而在產品的直接生產過程這一最基本的社會生產關系層面上,也即在“共同勞動”或“社會勞動日”中重建、分配、給予、分享個人財產(以某種簿記形式隨時計算并扣除他“私人”在產品生產上的各項費用——包括對他個人份額以外的社會生產資料的使用費用,等),由以自下而上誕生的“真正民主制度”(《馬恩選集》第二卷第377頁)。在直接生產過程產生的這種直接選舉、隨時撤換的高度靈活的組織形式中,奴役他人勞動的資本關系和凌駕個人利益之上的特權關系,是絕不存在的。——雖然這種最初的形式而不是在其發展了的、即確切的 “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社會主義社會形式中,還遺留著某些要加以限制的舊法權關系,但那已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3、社會主義公有制生產方式也即集體生產方式——總體上看是所有個人的“共同占有”,個體上看是每一“個人對全部生產力總和的占有”,抑或如原始個人所有制的個人占有、分散生產方式是原始公社時代的最高成就一樣,不過是把囿于資本主義時代成就的局限性“共同占有”方式,理性地提升為全社會的原則,從而打破私有制生產的各種社會束縛及其狹隘眼界罷了。它作為每個人全面發展的條件,除了上述原則內容,現在略強調如下特征。(1)生產:勞動者個人(或生產的最小單位)的符合全社會共同占有原則的生產活動,一方面排除了生產資料支配人、奴役人的可能性——如果“不變資本”是聯合勞動者的個人財產,那么一份過去勞動就是一份過去勞動(其特殊性使用費用由生產的需要確定),因而物不再成為生產的主宰力量;另方面,個人專有的生產資料及其勞動產品,即使不采取直接的集體活動方式,也不再像私有財產那樣只在可能性意義上是具有社會性,而毫無例外的屬于、計算為全社會生產的部分——“直接的社會財產”、社會總勞動的一個直接構成部分。(2)分配:撇開計量的具體形式不說,社會總勞動中的個人產品份額的分配,一方面,“通行的是商品等價物的交換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則,即一種形式的一定量的勞動可以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馬恩選集》第三卷第11頁)等一般社會生產分配的規律性。另方面,社會生產生活的不同需要,對任何個人的產品份額進行他們共同商定的各項社會基金的扣除。其次,表現為世界歷史共同性的勞動產物的社會財富,作為個人全面發展的外部條件——既在本質上屬于每一個人,又由于現代社會生產本身的共同占有規定性——一切科研成果的普及、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基本費用,應由社會支付。按勞、或更進一步的給予這些部門的生產者以按(生產之)需分配(這方面現代社會也早有所體現,如對許多科學家重大科學研究的分配)。  

4、總之,在以勞動者這種“片面的個人”重新成為“完整的個人”為標志的全人類復興運動的進程中,主體條件充分得多、因而時間短促得多的共產主義政治組織的經濟改造作用(一是創造全社會的聯合生產關系和全社會的共同占有方式,二是重建每個人財產),將逐步地被社會主義生產組織的“自由的聯合的勞動的社會經濟規律的自發作用”,所代替——被既排除了無法避免財產出讓的盲目性生產關系、又揚棄了表現為革命伴隨物的單純性社會計劃關系,而開天辟地的創造了真正平等競爭、競賽條件的,即每個人作為“聯合起來的個人所進行的自由交換”這種以最直接的形式,調節社會生產比例的“時間經濟”規律所代替(參見《馬恩全集》第46卷上卷第102頁)。用經濟學家們能聽懂的話來說,被更徹底也更高效的、每個生產者既作為勞動者又都作為所有者個人說來的,形式上完全自由發展且內容上“簡單明了”的新型市場經濟(“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所代替:生產什么?怎樣生產?是以聯合起來“通曉整個生產過程”這樣一種為每個人提供方便、公開的“信息化”社會生產狀況為前提的,每個生產者“自由結合、自覺活動”、自主“商定”的事情——無論生產小麥、飛機,還是跨時代產品。少數有產者個人之間的抗爭性計劃,變為普遍有產者個人之間的聯合性計劃——有關的簿記,“比對資本主義生產更為必要……費用也就越少。”(《資本論》第二卷第152頁)  

如此說來,認為馬恩的“社會構想,已是很不現實的了”一類見解,涉及了人類歷史車輪停止或倒轉運行的慎重話題。這既不是理論原理的問題,也就是人們的實踐問題了——再如,隨著生產發展,社會財富的符號形式也經常進行著歷史變換,就它表現為已在逐漸自然淘汰出社會生產生活過程的、本質上帶有小生產特征的紙幣形式,和可能逐步科學地統一為一種新的、在愈來愈普遍的個人都將以所有者身份直接參與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下,使用更方便、且透明度高的“紙的憑證”——某種個人證書或財產卡片形式比較起來,后者顯然比前者易于了解整個經濟運動狀況。撇開核能不說,在新社會的各種全球化客體因素如此充羨的擺在世人面前、擺在新時代的每一個人的全面關系的歷史性確立,也即人類第三個時代再發展的關鍵位置的中華民族面前的時候,一些理論家依據寥寥幾例原理的特指性,隨意斷言這唯一具有真正進步意義的、在物種關系和社會關系兩方面都脫離了動物界的“人的社會的形式”建設,及事關人類主體活動重要因素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體系,看來極不合時宜。  

有些理論家從另種角度否定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聲稱新的社會形式是人們的覺悟或道德發展的產物。馬克思曾經指出:(1)“認識到產品是勞動能力自己的產品,并斷定勞動同自己的實現條件的分離是不公平的、強制的,這是了不起的覺悟”。(2)“共產主義不向人們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們應當彼此互愛呀,不要做利己主義者呀等等:相反,他們清楚地知道,無論利己主義還是自我犧牲,都是一定條件下個人自我實現的一種必要形式……為了‘普遍的’、肯犧牲自己的人而揚棄‘私人’,——這是純粹荒誕的想法”。(《馬恩全集》第三卷第275頁)  

四、  

綜上所述,從《資本論》的原文闡述、一般經濟學常識,尤從《共產黨宣言》的系統闡述等相關原理著述,看馬克思的“重建個人所有制”科學結論,或者說世代勞動人民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形式的科學懸謎,是以現代集體生產方式上重新的個人生產資料形式——社會財富也即社會產品的全部生產交換關系具有直接社會性質的單個人財產形式,宣言于世的。具體說來,是以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為社會原則——以每個人的主體勞動生產力和其相適應的客體物質生產力普遍結成一個統一整體為原則條件、而普遍聯合起來即更高形式的“協作”的靈活性生產組織形式;也就是說,是以社會全體成員盡可能共同運用即公共使用、也即更廣泛的“共同占有”自然的土地(經濟學意義上包括水)及一切勞動本身創造的、具有社會化性質的生產能力,和他們作為自由個性個人獨立活動構成于其中的全部親身勞動所得份額的雙重財產關系,即以個人所有制(從財產形式角度說來)和公有制(從生產方式角度說來)兩種所有制關系辯證同一的、或者說這對立的二者以聯合體為媒介取得了和解的表現形式——社會主義國有財產的勞動創造部分也即社會生產過程中的公共勞動資料,全部重新賴以個人而存在的、渾然為每個生產者本身的財產內容,解答于世的。  

從馬恩的“徹底的自然主義”(把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二者統一起來的真理”——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第120頁)辯證理論上說,這種完全排除了自主活動羈絆的“一切個體生產者的全面發展”形式——“這種被否定了的否定如此牢固地存在于a2中,使得a2中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兩個平方根,即+a和-a。要擺脫被否定了的否定,擺脫平方中所包含的負根,是不可能的。”而我們曾經歷、參預或者看到的一個共產主義甲子年(1920~1980)的革命實踐活動——無產階級在客體性的即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未經其協助產生的社會生產過程的自然否定結果中,所能動性的、初步展示出來的主體意識形式——無產階級國家組織運動、國有企業及其種種狹隘地域性的“共同占有”形式,即“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主體性內容,也即人民群眾不倦反對壟斷近現代社會生產的資本財產這一最后的生產桎梏意義上的單純性公有制現象,一方面看來,“是人的解放和復歸的一個現實的、對歷史發展次一階段說來是必然的環節”;另一方面看來,則“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這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馬恩選集》第一卷第40頁)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回顧歷史風云,我國許多革命前輩,是直接間接地受《共產黨宣言》影響走上反抗封建殖民主義、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的革命道路的。由于出發點的差別、理論傳輸的周折、斗爭階段的繁復等原因,他們未及深明《宣言》緣自一般生活經驗所闡述的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新社會原理,具有自然科學原理同樣的、亟需探討清楚的重要性質,所以在取得了共產主義這一中介環節的革命成功不久就陷入了前述令人惋惜的困頓;也就是說,他們曾力求“弄通馬克思主義”卻未及理解應用馬克思基于現實生活經驗和社會生產過程所創立的社會主義經濟科學(價值規律、平均利潤率、兩部類交換規律,以及地租理論等等,都是要撇開其特殊性而在“社會生產一般”的意義上應用的這類科學成果);未及弄懂革命勝利以后將獲得怎樣的世界形式——億萬人民群眾在近現代工業成就的集體生產條件下普遍當家理財做主人是怎樣的形式,這一“運動的基本問題”。時過境遷。而今重讀這一著作,馬恩于其中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闡述,盈然閃爍出兩全其美、無可阻抑的勃勃生機。面對意義極為重要深遠的我國國企改革,認真領會《資本論》以生產自然規律闡述的“重建個人所有制”科學含義,將給予還贏握統治階級資格的我國共產黨人,負有重責的社科理論工作者和廣大堅持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各階層生產者、勞動者,以怎樣的啟迪呢?  

社會變革方式會因條件的變更而有所變通的——“如宣言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筆者以為:失去重建基礎條件的過渡環節,應是不使一方滿意,而使勞資雙方都滿意,從而強力提高每個人生活水平,強力發展每個人生產能力的國家共產主義狀態。橫覽世界,我們不是已經進入這樣一種社會主義戰國時代:自由的和壟斷的典型資本主義私有制關系已經消亡,具有人性的、近乎人間真情的,即帶有濃厚社會主義色彩的新型資本主義所有制關系已經確立,帶有新人類社會色彩的聯合個人生產力至以許多社會發達的理性生產關系,已經誕生的社會主義時代嗎?回首往事:許多人留戀某種已經失去了的初始關系的豐富,然而還是尚不充分的個人發展關系,我們能說一座社會建筑在它奠基的時候就已經落成、并反映了那矗立其上的、劃時代個人財產形式所孕育的豐富而強大個人生產力的本質關系嗎?審閱現實:在廿世紀80年代來人類社會所陷入的、空前絕后的純粹自我否定狀態的人類生存危難中,我們究竟怎樣繼承利用整個史前人類時代所成就的、由于人們對社會科學的應用落后于對自然科學的應用所釀成的、可以隨時復興、更可以隨時毀滅人類社會的全球化-宇宙化物質條件,來實現這皆在以聯合性消除抗爭性而寓辯證統一關系于其中的社會主義個人財產及其真正民主制度呢?換言之,馬克思所縝密論證的、適應于現代科學生產力的人類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是重新以資本主義生產起點或成就的協作方式和社會生產為基礎的個人所有制,令人深思!催人奮作!激人實踐之。  

一個幽靈,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幽靈,在中國-全世界徘徊!  

注:1列寧的哥哥——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不到22歲為沙皇政府殺害。身后沒有留下任何文字。時差很久以后查閱到他的獄訊記錄著:“我們是社會主義者。我們相信,個人的物質利益和他的充分全面發展只有在社會勞動組織給工人提供充分利用自己產品及個人的經濟的獨立性可以保證他各方面的自由的社會條件下,才是可能的”。列寧繼承了哥哥遺志,但其目標形式失傳了。              

2拙稿成于1980——1995-2000年,曾用名:“社會主義實踐的主題是勞動者個人所有制”,未發表。2005年10月恢復原標題,等。  

簡介:一線工人,非黨團員。79年轉音樂愛好置身社會主義理論。95年曾借徐黨校學刊“‘重建個人所有制’訪談錄”、“社會主義所有制就是勞動者個人所有制”兩文,揭示了一點個人研究。               

聯系:江蘇徐州煤港路鋁廠宿舍2-1-402室  電郵:[email protected]   QQ:463065848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0.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