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會——一個幾乎快遺忘了的詞
新社會一詞,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而誕生。逢是從上個世紀50年代過來的人,無不對之充滿著一份特殊的感情。現在很少再用這個詞了,因而,人們對新社會一詞的含意也有些淡忘?! ?/p>
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上一世紀整個50年代,和60年代初“新會社”幾乎是中國大陸當時最最流行,最最時髦的詞。人們將1949年后的中國大陸社會,叫“新社會”,以前國民黨統治的時期叫“舊社會”?! ?/p>
現在只能在老電影片的臺詞中聽到個詞。一提起新社會,我就會想起舉著錘子鐮刀,舞動著紅綢的秧歌隊、腰鼓隊。
當時的人們,不會因衣服上的補丁而羞愧,人們的說法是笑破不笑補。那時生活有點苦,但是什么都好吃,真稱得上吃么么香。家家都有蠟染的全棉布,當時用的品牌幾乎全是現在貨真價實的名牌。
唐裝與西裝混雜,男人平頭、光頭與“飛機頭”都有,女人長辮子與短發同時流行,結過婚的才燙發,老人還有粑粑頭。除了舞臺上,沒人會將自己的嘴巴涂成血盆大口,臉蛋搞成猴屁股。當時沒人會拔眉毛,只恨眉毛太細不夠英武。將當時隨便一個人的裝扮拿到現在,都會顯得特別的“酷”?! ?/p>
化裝品有雪花膏與痱子粉,還有種叫蛤蜊油的護膚品,既便宜又實惠?;端朔牢米由儆糜谕吭谏眢w上,了不起撒在手絹上。洗滌用品就是普通的黃肥皂,有時還用生堿。香皂都有點顯得奢侈,沒幾個人舍得用香皂洗腳。
人們都以同志相稱,同志既是最親切,也是最尊敬是稱呼。那時要是誰稱對 方是 先生或者小姐別人一定以為是在罵他(她)。就連青年人寫情書也會稱對方為同志,對方絕不會反感?! ?/p>
那時各行各業的人,都以為自己是國家的主人,企業的主人,沒有誰說自己是打工仔。沒有誰是仆從。
新社會,領導人統稱干部,沒人說他是當官的。小組長,車間主任也算干部。要是干部同群眾在一起,誰也分不清,無論是衣著上,膚色上或肚皮大小上都一樣。幾乎沒人見了干部會緊張,就是多大的干部也會同普通人一樣,自己提籃子擠在人堆里排隊買菜。汽車很少,但都屬于單位的,私用是不行的,除了有人得急病。當然群眾有急病單位有車的也能用。而且不用說,領導還會主動安排?! ?/p>
那時工廠里頭頭,居委會的頭頭,初級合作社的頭頭都不是上面派的,是群眾七嘴八舌的提名,然后胡亂找些紙,自己寫個名字(不會寫的請人寫)就直接投票選的。有些單位識字的人太少,就找幾個茶杯之類的東西,分別寫上候選人名字,選舉人就拿豆子、紙團、火柴簽之類的東西往里投。投后當面數數子子就算數了。
新社會沒有被歧視的職業,越是干臟事的人,干重體力活的人,越是受人尊重。沒有蘭領白領之分。就是淘糞的工人,別人也會毫無顧慮同他平起平坐,絕沒人嫌臟。新社會不說演員是戲子。1956年后,沒有了老板,沒有了伙計。那時稱工人是“工人老大哥”。姑娘們能找個工人為自己的終身伴侶會很自豪,不認男女,都會以當工人為光榮。連姑娘的父母都會為有個工人做女婿感到自豪。誰家的女婿是工人,街坊鄰里都會投上羨慕的眼光。那時沒有啃老族一說,每個人都會以不能自食其力為恥。
那時要是誰打人,罵人,欺侮人,或者賣東西短斤少兩,人們隨口就會說:“現在是新社會,你還當是舊社會?!边@句話幾乎成了個萬能的批評用語。
商店里的東西都是明碼實價,市面上見不到討價還價。也用不作說三包,都是綠色產品,也就沒什綠色標志。沒有參假的事,也不需要“3.15”熱線。
偶爾也有些小偷,但不敢公開的偷。誰見了小偷都會揭發。只要有一個人發現了幾乎所有在場的人都會幫著抓。不用打“110”有壞人壞事群眾自己就能自發處理?! ?/p>
對壞人壞事檢舉揭發,人們都會認為這是每個人的份內事,從不需什么獎金或懸賞。
沒有獻愛心一說,學雷鋒都是后來的事。只有人幫人的說法。那時說的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贝蠹叶际恰半A級兄弟”。
那時的公共汽車不多,車上的坐位更少,但沒有上車搶坐位一說。要是遇到空坐位,第一感不是馬上坐上去,而是下意識的會看看周圍有沒有老人、孕婦或其他更需要坐的人。老人或殘疾人上車,車上會同時站起好幾個人讓坐,搞得你不知坐那個的好,口中的謝謝會連說個不停,生怕漏謝哪一個。
公路上從沒有收費站,也沒有過橋費,連車渡都不收錢,據說是規公路部門用收來的養路費開支。人力車行至斜坡,會有一些熱心的人幫你加力,斜坡越長,加入幫你推車的人會越多。這種場面現在人是難看到的,(除了有電視臺在攝像。)
那時街上不時也有打架的,但你不會看到打老人的,更不會看到打躺在地上的老人。就是一個男人打女人也會受到公眾斥責,哪怕是在打自己的老婆。當干部的是不敢打群眾的,早上打了,等不到中午一定會被撤職了。特別是公職人員是絕不敢動手打平民百姓的,連打人的樣子都不敢做,粗話都不敢說(開玩笑除外)。
人們有時不小心掉了東西,只要你能回憶起在哪丟的,去哪找,多半能找到?! ?/p>
那時的鎖質量好差,一二角錢就可買一個,稍用力就可拉開。人們還敢用它鎖大門。就是出差十天半月不回也可不要請人守屋。沒有防盜門、防盜窗。一樓的窗子都不用復雜的防盜裝置。有些農村家庭,連大門都不做,任人出入?! ?/p>
現代人一定不會相信“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新社會的人就會相信這是真能做到的。因為人們會以非法占有他人之物為恥。撿到遺物上交,那是非常普遍的事。學生在學校的第一天老師就是這樣教的?! ?/p>
學校里同學比兄弟姐妹還親。老師管學生品德會比管學生文化課學習成績還嚴。同學間絕不會因你學習成績不好而瞧不起你,不同你玩。學生有課外互助小組,相鄰的同學會自發的組織在一起復習功課,互相幫助。因為當時的大人好多沒文化,無能力輔導自己的孩子,多數只能靠學生自己輔導自己。老師也不時的在這些課外小組間走動,那是絕不會收補課費的。老師家訪是家常便飯,許多助學金 都是師 老師家訪過程中了解到了某個學生的家庭困難情況,向學校提出申請的,用不著煩瑣的這證明那材料。絕不發愁有人搞假困難,冒領補助,只怕有些人風格高,有困難寧愿自己扛,不想要他人幫,怕人家笑話自己養不活自己。這大概是送溫暖最初的形式。
新社會愛國是不用人教的,這樣的國家誰不愛。所以,當時國家雖然十二分的困難,但沒人不愛,人們都對未來充滿希望,相信共產主義就是未來。一聽說有特務破壞社會主義,大家就會義憤填膺。一聽說抓到了美蔣特務大家就會興高采烈。那時抗美援朝要自愿軍,年青人會象現在過情人節一樣,勇躍參加報名,要是沒被批準還會象失戀一樣的不高興。就連毛主席的兒子都帶頭參加自愿軍,誰不勇躍?
共產黨在人民中的印象特別好,人們做事,無論黨員非黨人士,開口閉口為了黨的事業,那時說這話很自然,毫無做作。爹親娘親不如黨親,就是那時流行的話。那時說這話一點也不夸張,只要人們遇到困難,不論是大是小,是集體還是個人,是在黨或不在黨的人,必然會有黨組織的身影到場。就連小孩子上學的事組織也會管?! ?/p>
新社會,人們心中沒了神的位置。這個位置被黨代替了。人們一有事,一定會首先想到黨組織。只要黨說一句話,就是個基層支部書記說的人們也會相信?! ?/p>
黨要搞互助組,全國都會搞互助組,黨說要搞合作社,人們會傾家蕩產將財產獻出來搞,不管是黃金地段的土地,還是百年老字號的招牌,甚至祖傳的技術、秘方,都無私的奉獻給集體,給國家。誰也不知道有什么知識產權。一切人都認為知識是大家的,是勞動人民創造的?! ?/p>
一說抗美援朝要武器,家家都會翻家底拿錢財來捐獻。私人捐整架飛機的都有。所以當時武裝到牙齒的美國人,也不敢渺視新社會的中國人。那時,更不會有半個人哈韓,哈日。只有哈蘇的,因為那里也有共產黨,也是新社會?! ?/p>
在人們的心目中,新社會就是和諧的代名詞。是完美社會的雛形,絕不是空想的烏托邦。新社會的人也有煩惱,但是有人會幫你分擔,新社會生活比現在苦多了,但大家都在苦,沒人搞特殊化,苦得心甘。沒幾個人同隔壁的鄰居或單位的同事比生活水平,因為大家差不多,幾乎一整個城市都賣一樣的菜,人們只同昨天的舊社會比,比起舊社會好多了,人們就滿意了。使人們滿意的只是進步,勿需更多的財富。當時的物質供應太緊張了,但是不用擔心會漲價。所以,人們只關心生產,多生產,不擔心社會進步了自己沒好處。反而人們的精神并不空虛。肚子里還是饑腸轆轆,口里照樣唱著歌,而且還是激昂的歌。哪個歌最鼓舞人,哪個歌就流行得最快。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精神變物質。陳景運能睡在鍋爐房旁,啃著干饅頭問鼎克歌德巴赫猜想,大概就是這種精神在作祟。要不是這樣,剛渡過三年大災害的中國人,就憑著人拖馬拉,怎么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
中國的新社會是人類的一個偉大實踐,是一筆社會財富,絕不是災難。中國的新社會將如法國的巴黎公社一樣,將記載到歷史上,他將刻寫在人類DNA的一個環節上?! ?/p>
我是個老人,我不想把我知道的,我見到過的,我親身經歷到的新社會帶到棺材里去。一提起新社會這個話題,我會如數家珍嘮叨不完。就說這些吧,要說新社會,再多的紙也寫不完?! ?BR>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