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事當先謀勢
評委和同志們:
大家好!
今天我授課的題目是“謀事當先謀勢”。授課的對象是新任模擬排骨干。授課目的是傳授管理方法,提高新任模擬排骨干管人治事的能力。授課時間約為30分鐘。
同志們,根據新任骨干培訓計劃,今天由我給大家講第四課—骨干要謀勢。這次骨干調整后,經過談心了解、問卷調查,我了解到很多同志對于如何樹立威信,如何履行職責,如何處理棘手問題,心中無數、點子不多,不同程度存在想干愿干不會干的問題。下面,我給合管理工作實踐,談一點個人體會。
首先,我們要明確,我們都是負有一定責任的領導者,不僅要管好自己,更要管好別人。關于什么是領導,什么是管理,行政管理學和組織行為學都有經典的論述,我在這里不重復。關于領導者,毛主席和鄧主席說過兩句極為相似的話。毛主席說 “領導者的責任,歸結起來,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兩件事。”鄧主席說:“我的抓法就是抓頭頭,抓方針。” 出主意,就是抓方針;用干部,就是抓頭頭。抓住了這兩條,也就抓住了做領導的根本。
怎么理解主席的話呢?我們先看個例子。
魯國的某縣缺少縣長,國君請孔子推薦一個學生,孔子推薦了甲,他上任后工作十分努力,事必躬親,廢寢忘食工作了一年,該縣大治。不過,甲卻過度勞累病倒了。于是孔子推薦了另一個學生乙。乙上任后整天彈琴唱歌,日子過得很滋潤,一年下來該縣大治。后來,甲和乙交流一下工作心得,甲說:“你比我強,身體好,有前途。”乙搖搖頭說:“我們的差別不在身體,在于工作方法。你做工作靠自己,可是事情那么多,個人力量畢竟有限,努力的結果是最終傷害自己的身體;我的方法是調動能人給自己工作,事業越大可調動的人就越多,調動的能人越多事業就越大,于是工作越做越輕松。”
甲和乙的對話揭示了領導最核心的問題—領導就是用人,通過別人完成任務。有100件事情,一個人都做了,那只能叫做勤勞。有100件事情,調動部屬完成好了,就是管理。領導者的職責就是“出主意”、“抓方針”,運用自身的權力和非權力因素,發揮思想引導、制度約束、獎懲激勵等手段的作用,造成一種大勢所趨的形勢,形成一種人心所向的局面,讓大家心悅誠服聽指揮,步調一致向前進。這種局面和形勢,我們稱之為“勢”。
什么是勢?通常解釋為權力、形勢、情勢等。現在很多理論工作者把“勢”解釋為事物的客觀態勢,因勢利導是一種高明的領導藝術。雖然對勢的解釋各有千秋,但“勢”是領導者必須把握和運用的,與領導行為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可以把勢概括為環境、權力、影響力。第一,“勢”是潮流,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發展趨勢。一個領導者不論職位高低,權力大小,其領導行為都不得違背歷史的潮流,不得逆勢而行。第二,“勢”是上級領導的支持和信任。特別是在委任制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上級的支持是下級領導施展才能的必要條件。第三,“勢”是群眾的擁護程度,即通常所說的“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一支箭本身沒有力量,但如果置于拉滿的強弓上,則可以傷人于百步之外。一片湖水看上去是靜謐的,但如果決了堤,則奔騰洶涌勢不可擋。謀勢者,善于借勢、造勢、蓄勢、用勢,力之所至,勢如破竹。今天,我們做工作、抓管理也是這樣,正確把握“勢”就能事半功倍,達到預期的目的。
一、借勢
借,是一個捷徑。借,是一種智慧。比如,借船出海、借雞生蛋等。借勢,就是新官上任,個人威信尚未樹立,需要借助上級領導、規章制度、傳統習慣、多數群眾的力量去完成管理目標。
一是向上級領導借勢。就是借助權威增加權威。上級領導水平高,能力強,在群眾中有號召力。我們在文件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話“用上級的指示精神統一思想”,這說明依靠上級領導開展工作,是我們管理工作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歷史上借助領導威信的例子很多。比如,陳勝吳廣借鬼神號召群眾,張騫借朝廷聲威溝通西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等。作為骨干,自身的經歷、資歷、能力與本區隊的學員相比,沒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不可能當上骨干,馬上水平就高了,能力就強了,威信就有了。在日常的管理中,遇到學員不配合的情況,適當借助隊領導的名義,能夠有效減少執行阻力,提升管理工作效益。
二是向規章制度借勢。我們開展工作的基本依據是條令條例。條令條例既規定了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又規定了各級領導的職權,以及相互的關系。我們常常講要堅持原則,原則是什么?是規章制度。只有堅持原則,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樹立自己鐵面無私的形象。仇和書記調到昆明后講“人地生疏,無親無故”,處于這樣陌生的環境,仇書記開展工作,打開局面,靠人脈、靠威信皆不可行,只能依靠規章制度實施領導。成語故事“三令五申”大家都聽過,孫武斬掉了違抗軍令的吳王寵妃,一下子就把娘子軍正規起來了。
三是向傳統習慣借勢。傳統是制度的固化。長期落實好某項制度,就會形成某種約定俗成的習慣。而這種習慣一旦形成,又會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國家軟實力”,“企業文化”本質都是傳統習慣。善于運用傳統習慣來開展管理工作,有時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個成語叫“蕭規曹隨”,說的是漢高祖的兩位大臣蕭何和曹參,蕭何創立了規章制度,他的后任曹參覺得是正確可行的,于是堅持做下去,曹參當政三年,整個西漢王朝社會穩定,百業興旺。我軍的“南京路上好八連”、“硬骨頭六連”,經過幾十年發展,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可是建設標準始終沒有降低,這就是傳統習慣在起作用。我們學院在幾十年的建設發展中,形成了“王曲精神”、“評價精神”。這些精神又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造就了一大批“信得過,用得上,留得住”的優秀學員。大單位有大單位的傳統,小單位有小單位的做法。從我們隊來看,有的班學習好,有的班內務好,有的班訓練好,有的班文體好,這些傳統特色不但要保持下去,還要更上一層樓,不斷推陳出新。
四是向多數群眾借勢。少數服從多數是我們的組織原則。骨干要借多數群眾之口,表達自己的意見,增加管人治事的合法性。毛主席講,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相信群眾、團結群眾、依靠群眾,是我們干好工作的大前提。任何單位都有先進分子與后進分子,積極因素與消極因素。骨干要通過召開會議、講評工作等時機,及時表揚先進,批評后進,發動先進分子幫助落后分子,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二、造勢
造勢是指通過樹典型、搞活動、抓養成去發動群眾、營造氛圍、聚集人氣完成管理目標。造勢才能借眾人之力,這就是以形勢逼人,從而讓被領導者自動自發的服從管理。
一是樹典型造勢。典型代表了一種風氣,一種導向。提倡什么,反對什么,通過典型可以表露無遺。骨干抓工作,要善于抓先進典型,引導大家自覺向先進典型看齊,向先進典型學習。我國歷來就有樹典型的傳統。“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一部歷史書為什么會使“亂臣賊子懼”?因為孔子在書中臧否人物,褒貶歷史。歷代統治者提倡以孝治國,設《忠義傳》、《忠臣傳》等,大力表彰忠臣孝子、義士烈女,以此教化百姓,淳厚風俗。抓典型也是我們黨一貫的工作方法,在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樹立了一大批體現時代要求的先進典型,促進了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作為骨干,要善于發現本班本連學員中的積極份子,及時肯定他們的成績,為本班本連樹好學習的榜樣。要克服“大家都一樣的”麻痹思想,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生活中不是缺少典型,而是缺少發現。
二是搞活動造勢。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和建設事業勝利的法寶之一。學員隊建設中堅持群眾路線,要求我們在單位建設中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激發學員爭先創優的積極性。實踐證明,圍繞階段性中心工作開展好各種造勢活動,是發動群眾的有效途徑。以班或連為單位組織文體活動,能夠加深學員間的感情,增強單位的凝聚力;適時開展作風紀律整頓,能夠強化學員的條令意識,正規“四個秩序”;開好班務會、連務會能夠統一思想,明確工作目標。所以,骨干要學會組織活動,活動組織好了,群眾動員起來了,工作就成功了一半。
三是抓養成造勢。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與歷代統治者持續推行禮樂教化不無關系。這種禮樂教化實際就是長期的養成教育。養成是強制性與自覺性的統一,是不事張揚的造勢。學員隊的日常管理,就是不斷用條令條例規范學員言行的過程,使條令條例轉化為學員頭腦中的觀念,進而變為學員的自覺行為。千錘百煉出好鋼,通過持之以恒的養成,能形成好習慣,培育好作風,把部隊鍛造成“居則有禮,動則有威,進不可擋,退不可追”的強師勁旅。
三、蓄勢
陳總長講領導不要單純依靠權力實施領導,要多運用知識,人格去影響帶動部屬。蓄勢就是指領導不依靠強制力,以知識、品格等影響他人的過程。
一是以德蓄勢。德就是領導的良好形象。良好形象是領導者的生命,沒有良好形象就沒有威信,沒有威信就沒有影響力。古人非常重視個人形象,把修身作為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儒家講“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等。一個品德高尚的領導者,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勢必產生無形的感染力、號召力,被領導者就會上行下效、以點帶面,從而會產生連鎖反應、良性循環。新任職的骨干一定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為學員當好模范和表率。要求學員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到;要求學員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
二是以才蓄勢。高于人才能教育人,先于人才能引導人。如果說領導者的“德”是決定領導者威信的根本原因,那么領導者的“才”則可以影響威信的高低。骨干的才,不是吹拉彈唱,琴棋書畫,而是指管理能力、領導藝術。作為一線帶兵人,首先加強條令條例等應知應會知識的學習,強化依法帶兵的意識。不能定“土政策”,立“土規矩”,想怎么辦就怎么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次,要樹立重視學習,刻苦學習的好形象。學習是我們的中心任務,學習成績不優秀,軍事素質不過硬,抓中心就沒有說服力、感召力,很難帶動其他學員一起學習,共同進步。最后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是水平,解決問題是能力。解決思想問題要會講道理,解決管理問題要能拿對策,抓單位全面建設者要有新思路,做到足智、多謀、善斷,使自己成為大家心中的“知識英雄”。
三是以情蓄勢。“感人之心,莫過于情”。成功的領導者,80%的因素來自情感智商。領導威信的確立,離不開感情的力量。骨干不僅要善于化解管理與被管理的矛盾,而且還應創造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鼓舞學員的士氣,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實現工作的預期目標。骨干要善于協調好上下左右的關系。對上級多請示多匯報,把握好隊領導的工作意圖,認真貫徹落實。對學員要關心愛護,建立良好的上下級關系,使學員自覺自愿地接受領導,做到高人一籌,而不是高人一頭。對同級要搞好協調,加強團結。“指頭硬不如拳頭硬”。排骨干、班骨干之間要加強聯系溝通,互相支持配合、互相尊重理解,營造好團結共事的氛圍。
四、用勢
領導者已經勝任一般日常管理,能夠綜合運用各種手段,較好處理棘手問題、突發事件,稱之為用勢。領導者要敢于觸及矛盾、解決問題,從管住難管的人,管住難管的事入手,使單位的管理水平上一個臺階。
處理棘手問題,突發事件,第一要充滿信心。俗話說,辦法總比困難多。各級骨干都是組織任命的,有組織的依靠,群眾的支持,手中的權力,只要肯動腦筋,肯想辦法,沒有處理不了的問題,解決不了的矛盾。第二要保持冷靜。孫子兵法講“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各級骨干在一線帶兵,有時會成為矛盾的焦點,群眾的對立面。這時,不能控制好情緒,往往會使簡單事情復雜化,微小事情焦點化,影響干群關系,不利于問題的解決。第三要辯證思維。管理者一定要有“宰相肚里能撐船”的肚量,“眼睛里揉得進沙子”的涵養。列寧講,“真理向前一步就變成謬誤”。骨干敢于管理,大膽負責,是優點。但工作中急躁冒進,往往是好心辦壞事,不利于各項工作的開展。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抓工作就要不瘟不火,循序漸進,持續發力。毛主席講,任何時候都有先進與落后。大到一個連,小到一個班,有進步快的必有進步慢的。“三個經常性工作”,貴在經常,難在經常,就是要經常講經常抓。有個老領導說過,抓與不與抓不一樣,管與不管不一樣。只要持之以恒,保持抓工作的強勁態勢,落后的人和事,總是只占一小部分,不會影響大局。
所謂文無定法,兵無常勢。兵法講“因形用權,則不勞而功舉”,也就是說要靈活機動的處理問題。怎么做到靈活機動?民族英雄岳飛說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是理論加經驗加悟性出來的,主要靠實踐。避實擊虛、將計就計、各個擊破、思想改造是我在實踐總結出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一是避實擊虛法。“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孫子將戰爭力量比作水,作戰時的兵力部署也應該像水流一樣,避開對手堅實的部位,選擇薄弱環節進行攻擊。避實擊虛的方法對于我們回擊被管理者的威脅時很管用。
東晉權臣恒溫擺鴻門宴威嚇王坦之、謝安等朝廷重臣。王坦之嚇得體似篩糠,謝安卻責難說:臣聞諸侯有道,守在四鄰,明公為何壁后置人邪?恒溫見朝中反對自己的勢力不小,不敢輕舉妄動。恒溫想在氣勢上壓倒謝安、王坦之,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為篡位掃平障礙。謝安對桓溫的武力威脅心知肚明,但他不為所動。桓溫手握重兵,優勢在于武力,謝安代表朝廷,占據道義。恒溫想來橫的,謝安不理他這茬,偏偏和他講大道理,責怪他不好好守邊衛國,去跑到朝廷來胡鬧。如果謝安被桓溫嚇住了,朝廷的威信就一落千丈,后果不堪設想。謝安鎮住恒溫用的就是避實擊虛。
日常管理中,個別學員會在領導拒絕他的不合理要求時,會給領導出難題,威脅領導。比如某學員與女友關系波動,要求請假去找女友,領導不批,該學員情急之下,就會說我要退學。意思是領導你要么批假要么讓我退學,給隊干部出難題。這是作為管理者絕不能被嚇住,更不能撂下一句話“你打退學報告來”,掉頭就走。而是要非常嚴肅地講,你是軍人,退學也要經組織批準,不是想退就能退的,拿退學來威脅組織,依據條令條例要給予處分。背著處分灰溜溜回家,是自毀前程,讓父母蒙羞。與女友發生誤會,我們可以想辦法處理好,不一定要跑出去,一旦違反條令條例,后果非常嚴重。要通過講道理,讓學員明白,你的威脅不起作用,到頭來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二是將計就計法。對于找借口不服從管理的學員,可以將計就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小學課本有《西門豹治鄴》。西門豹粉碎“河伯娶婦”迷信運用的就是將計就計,引申歸繆法。那個時候老百姓都很愚昧,對河伯娶婦一說,深信不疑。西門豹是不信的,但為了教育老百姓,必須當事人自己供認真相。于是他先假裝相信河伯娶婦確有其事,以通知河伯為理由,先后將巫婆神漢投入水中。最后逼得組織迷信活動的管事人不得不說出實話,原來巫婆和地方的管事人都是害人騙錢的,當地老百姓才恍然大悟。
西門豹有權力直接取締“河伯娶婦”迷信活動,但要從根本上破除老百姓的迷信心理,卻不能這樣做。采用將計就計,欲揚先抑的手段,西門豹非常巧妙地假迷信制造者的口,說出了事情的真相,教育了老百姓,贏得了整個社會的支持,為他興修水利,改良農田奠定了基礎。毛主席說,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我們抓管理也要注意迂回,注意策略。有時候,個別學員會拿出似是而非的理由,消極怠工,拒絕執行命令。管理者如果直接采取命令方法,強迫當事人執行,會引起其他學員的反感。比如,某學員長期以生病為理由拒絕正常操課,但參加娛樂活動一樣不落。隊干部心知他是泡病號,但又不能強迫他出操訓練,強迫病號訓練,會造成不關心學員的口實,可是管理秩序要正規,真是不好辦。我們有的隊干部是這樣做的。你不是長期生病起不了床嗎?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好好養病。長期好不了,說明病很重,組織上要派人24小時輪流護理你。你呢,也別上課亂跑亂動,把課本拿回宿舍,平時就在宿舍待著,好好休息,好好學習。負責護理的同志,要切實負責,不能讓病號做不利于身體康復的事。經過這樣一兩天的護理,該學員承認了自己裝病的事實,主動要求參加操課訓練。
三是各個擊破法。管理中的各個擊破法,就是毛主席說的“摻沙子,挖墻腳”,用于打擊日常管理中不配合工作的小圈子。文革期間,毛主席為了打破林彪在軍內樹立的山頭,通過給軍委和北京軍區領導班子“摻沙子”,加強了對軍隊的控制。學員隊內部存在類似老鄉、牌友、球友等小圈子,這些小圈子一般不會對行政管理造成危害,還能豐富學員的業余文化生活。但是個別聚在一起吃喝,發牢騷,講怪話的小圈子,則必須高度重視,重點關注,采取必要管理措施。如果麻木不仁,放任不管,時間一長,這類小圈子就會擴大,歪風邪氣就會蔓延,演變為對抗管理的小幫派、小團體。瓦解這類小圈子一個有效方法就是“摻沙子,挖墻腳”。要安排思想好,作風正的黨員骨干與小圈子的成員結對幫扶,開展思想互助,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樹起新風正氣。
四是思想改造法。學員隊的個別重點人,往往是大事不犯,小事不斷,思想自由,行動散漫,平時專打擦邊球,消極對抗管理。這些人平時沒有明顯的違紀事實,夠不上紀律處分的條件,進行思想改造是個有效辦法。
伊斯蘭教與佛教、基督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約68億人口中,穆斯林總人數是15.7億,占全世界的23%,很多國家把伊斯蘭教定為國教,全民信奉。傳說,伊斯蘭教的創教人穆罕默德是“一手持經,一手執劍”傳教。可見,宗教信仰不全憑自覺,是軟硬兼施,強力灌輸。任何一種主流思想的確定都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儒學正統地位是“罷黜百家”形成的,納粹理論是靠國家機器強力推行的。正如戈倍爾所言,謊言重復一千次就是真理。我們傳播的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黨的創新理論,與宗教信仰、反動思想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借鑒其他思想加強精神控制的方法,對于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我們黨歷來重視思想建黨,延安整風是加強自身建設的光輝典范,總結出了“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這對于今天我們加強學員隊思想政治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對于思想落后的重點人,要舍得下真功夫、硬功夫,切實做到不解決思想問題不撒手,不解決思想問題不罷休。通過開展黨員骨干齊上陣的談心活動,召開“直呼其名,直言其過,刺刀見紅,一針見血”的組織生活會,促進后進學員轉變思想,改進作風,幫助他們提高素質,跟上隊伍,共同前進。
實踐出真知,斗爭長才干。毛主席說年輕人要“經風雨,見世面,在大風大浪中鍛煉成長”,我們就是要在干中學,學中干,不斷總結出新經驗、新辦法,不斷提高學員隊的管理水平,促進單位全面建設。
我的講課到此結束。下面布置課后作業。
一、給合授課內容,對照本級職責要求,撰寫一份如何加強“三個經常性工作”的思想匯報。
二、在本單位開展普遍談心活動,分析當前學員思想情況,撰寫思想形勢分析材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