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剩余價值)并非具體的剩余財富而是剩余勞動的支配形式
ussrxtzh
·
2010-05-31
·
來源:烏有之鄉
剩余價值的準確含義究竟是什么呢?首先要認識的勞動價值論的價值定義,馬克思這樣來定義價值:“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即由抽像的勞動所凝成的。”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價值看作只是勞動時間的凝結,只是物化的勞動,這對于認識價值本身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同樣,把剩余價值看作只是剩余勞動時間的凝結,只是物化的剩余勞動,這對于認識剩余價值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也就是說剩余價值是一種剩余勞動的貨幣支配形式。
價值并不是具體的財富,政治經濟學的錯誤多源于價值與財富(使用價值)的混同。使用價值才是財富的具體內容,因此把一定時間產生的價值總量當成所謂的像生產涵數一樣的生產總值是錯誤的,它實際上壓根就不是生產涵數,也不涉及具體的財富內容,生產總值從勞動價值論的角度來看是一個不存在的概念,它真正的名稱應該叫做生產了資本的雇傭勞動總和。正如價值量(錢)不是兌現具體的使用價值,剩余價值也根本不涉及具體的剩余財富。正如三十年前的人們存錢,三十年以后取錢出來消費,三十年前他們根本想不到會出現個人電腦、互聯網、MP3、MP4等,但這些新產品都是現在的勞動生產出來的,它兌現的只能是抽像的勞動。又如:以一個富人來說,他個人不可能在一天之中吃一千個人的飯、穿一千個人的衣,但富人用的與此相關的奢侈品確消耗大量人的勞動。假設某個超級富豪拿錢出來大量資助窮人,夠買窮人所需的中低檔消費品,其結果就是中低檔消費品物價飛漲,因為社會壓根就沒有生產那么多中低消費品,生產結構不是指向窮人的。 價值量增長是不能涉及具體財富的增長的。如:GDP統計中的各種產品是異質的,怎么可以加總在一起表示實物產出呢?實際上,這種加總和指數問題在理論上是有確定的結論的,即只能是單一產品或穩定狀態增長(即所有的產品按同樣的比例增長),比如說有蘋果和梨兩種產品,如果它們的增長率都是10%,可以確定的說產出的增長率是10%;但如果蘋果的增長率是15%和梨的增長率是5%,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指數的。這一問題實際上很容易理解,比如對于我們現實生活的異質品世界來講,說GDP增長8%,顯然不如說去年生產的是21寸電視而今年生產了29寸的電視更清楚。
對于物價指數的統計也是如此,這種統計只能在單一產品和穩定狀態下才是可能的,比如蘋果和梨的價格都增長了10%,可以確定的說物價上漲了10%;但如果蘋果的價格上漲了15%和梨的價格上漲了5%,或者價格同時上升而蘋果和梨的產量比例變化了,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物價指數的。
因此剩余價值,并非什么剩余財富,而是剩余勞動的一種支配形式。
資本主義追求的是剩余價值,而不是滿足多數人的使用價值,因此馬克思認為企業是階級斗爭的產物。在資本主義或者說市場經濟中,只要把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用貨幣計量即可聯系到GDP的統計。當采用貨幣交易時,假設所有的企業都是資本主義企業和所有的工人都被資本家所雇用,則馬克思的生產性勞動的定義是與國民收入的統計相一致的,即所有的產品都是經過貨幣的買和賣兩個過程,以使貨幣增殖,而根本不涉及生產剩余價值的勞動的具體形式。如:一套100米的住房,它的使用價值是在一定條件下客觀存在,只要房子不損毀,其使用價值是不變的。但一個普通的勞動者,以前要花5年的工資來夠買,而現在要花二十三十年的工資。有人只注意到了物價上漲,其實是被拜貨幣教和拜物教思維欺騙了,價值量增長帶來的是大量勞動者的勞動量被吞噬而變成價值,勞動者的勞動強度和時間增加了,他們為了獲取與原來相同或相似的使用價值,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勞動。而更多的勞動不是變成可吞噬更多勞動的資本,就是在生產結構上指向了富人的奢侈品生產,而具體的使用價值確與價值量的增加無關。這就是資本主義所謂的經濟增長,顯然資本主義的這種GDP并非什么生產涵數一樣的東西,而是生產了資本的雇傭勞動總和。
作為生產涵數的是機器,而資本是不是機器呢?價值的留存量最終多會形成資本,按照統計資料,美國的總資本中65%左右是地產,而且這個比例在長期中一直保持穩定,由于美國的投資率在長期是穩定的,那么就意味著,由投資所轉化的資本增加或資本積累只是地產的增值或地價上升,而根本不是機器的增加。這樣,資本就只是那塊兒地,資本積累只是人們用更高的價錢(投資)去買那塊兒地。當然,除去地以外還有35%的資本,它們是不是機器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在剩下的35%的資本中,絕大部分或50%以上是由專利和商標等無形資產構成的,機器的價值只是占總資本中很小的比重。教科書中總是使用統計數據來說明美國的資本勞動比率是中國的40倍,但大家都知道,機器是由勞動生產的中間產品,美國現在所使用的機器存量只是近20年生產出來的,以前的機器都報廢了,美國的產業工人只有幾百萬人,而中國卻存在幾個億的剩余勞動力,如果資本是機器的話,中國完全可以用這些人在1年中生產出美國的這些機器(當然要知道這些機器的生產技術),實際上,中國現在也正在按照這個速度生產機器而成為世界工廠,但在資本的價值上趕上美國的可能性卻很小。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歷了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電子計算機、數控機床等自動化裝置在生產中得到比較普遍的應用,機器大工業發展到自動化階段。生產自動化的主要表現:一是工業機器人的開發和利用,用機器操縱機器,代替了工人大量體力勞動和部分的腦力勞動;二是自動化生產線的廣泛使用,直接從事生產操作的工人大大減少,甚至出現了少數的所謂“無人工廠”。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根據這些情況,指出技術和科學“成為獨立的剩余價值源泉”,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已不適用于現代資本主義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我們可以從這樣的一個邏輯來看待此問題。價值(交換價值)就如同汽車行駛所需的“汽油能量”,電車運作所需的“電力能量”一樣。科技進步使得能量(價值量)消耗降低,但這種消耗降低了,難道說能說,帶動汽車發動機的能量的不是汽油,帶動電車運行的能量不是電力,而是科技么?具體的生產方式可以歸為工藝及技術的應用,但驅動這些生產轉動的確是如能量一般的勞動。每一次科技進步,都會帶來相關領域勞動力耗費的降低,但資本主義追求的最大限度的榨取勞動者的勞動,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價值(剩余勞動),因此生產組合會改變,對于多數人來說,其勞動時間并不會因科技進步而趨于減少。由于企業追求的是價值和剩余價值(追求的是資本對勞動力的吞噬,追求的是對勞動力的買賣流通以貨幣的形式兌現)而不是具體的使用價值,所以馬克思認為企業是階級斗爭的產物。共產主義運動追求的就是消滅價值和價值規則。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