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富”只是一種現象
楊景水
“仇富”是近年才流行的新詞兒,在詞典里是查不到的。這也算是個新“發展”吧。即使它已成為一種“發展”,但未必已被主流“精英”們所認可、所認識,更難說能正確面對,有個萬全之策了。筆者不才,愿拋磚引玉?! ?/p>
先說對“仇富”的認識,不管你認可不認可,“仇富”是客觀存在的。它不僅流露于人們的言談話語之中,也表現在某些人的行動之中,并被媒體所關注,已成為一種社會現象。正當2010年全國兩會隆重召開之際,首都發行量最大的《北京晚報》在3月14日的“北京新聞”欄目,以《公寓地庫夜發奇案 值班保安砸壞10輛車》的頭條醒目標題,報道了一名保安由于不滿保安這份工作“想回老家”去,“心理出了問題無處發泄”,在值班崗位上砸壞了10輛轎車奪人眼球的新聞,并說“要不是被保安班長發現,砸的可能就不止10輛了?!?月13日該報“熱線新聞”又以《一夜間10余車輛被扎胎》的醒目標題,報道了類似蓄意破壞私家轎車的案件。筆者還記得曾在《北京晚報》上看到過一夜之間停放在路邊的多輛轎車被人抹上漆的“新鮮事兒”。在窮人眼里,擁有轎車是富有的象征,因此,用砸車、扎車胎、給車抹漆的方式所發泄的,只能是對貧富懸殊的不滿,也就是人們掛在嘴邊的“仇富”的一種具體表現了。
聯想到前不久曾給我國食品出口業添亂的“毒餃子案”,原來是河北省井陘縣呂月庭所為。此人在河北天洋食品廠工作,因對工資待遇不滿,為報復泄憤,進入該廠冷庫,用注射器將甲胺磷注入成品餃子中。讀2010年3月24日《北京晚報》,還看到一“瘋狂男子”在福建南平實驗小學校門口對即將入校兒童行兇,捅死9名、重傷4名的慘案。兇手是一個做了18年外科的醫生,42歲,“醫術較好,還被稱為‘一刀’。”然而,他和老父及哥哥住在一套只有61平方米的兩居室內,哥哥一家3口住一間,老父住一間,他只能住在客廳里。鄰居說,他因為沒有錢,買不起房子,在這棟房子里一住就是20年,談了十幾個女朋友都吹了。他為何對孩子們過不去?新聞的標題下有“疑因兇手報復社會”的表述?! ?/p>
從后兩個事例看,犯罪都是因“社會分配不公”引發的矛盾造成的。誰都知道,“貧富懸殊”與“社會分配不公”有著密不可分的因果關系。由此看來,窮人犯罪不能不含有“仇富”的因素。這使我不禁想起了幼年時在晉察冀邊區第九中學讀書時參加土改宣傳隊的往事:為明確土改依靠力量而進行議論時,有人提出有偷盜地主財物劣跡的貧雇農能否作為依靠力量?有人反對,有人贊成。贊成者說,貧雇農偷盜地主財物,是因為受地主剝削受窮才不得已而為之,土改不正是為了解救貧下中農被地主剝削之苦而進行的斗爭嗎?為什么不能依靠呢?
那時,占農村人口絕大多數的貧下中農對地主的剝削壓迫所產生的仇恨,自然也是“仇富”,但階級矛盾才是這種仇恨的根源,因此,沒有人想出“仇富”這個詞兒?! ?/p>
當今不同了,“精英”們不是回避“階級”的存在嘛,于是“仇富”一詞就應運而生了。其實,黨的十七屆代表大會所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明文指出:“由于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斗爭還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雖說階級矛盾“已經不是主要矛盾”,但從未說過“階級”在我國已經消亡,因此,階級還是存在的。既然如此,在當今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的現實情況下,也就不能不承認,“仇富”是由階級矛盾造成的了。“仇富”只是一種現象,階級矛盾才是問題的本質?! ?/p>
“階層”是掩蓋不了階級內涵的?!半A層”觀,和以“階層”觀為視角,是找不到解決貧富懸殊、兩極分化良策的! 2010,4,1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