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干校,這一典型的文革產(chǎn)物,好象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話題,更為許多年輕人所陌生。
但在今年秋天,去寧夏石嘴山時,卻發(fā)現(xiàn)它重新復活了,而且成了對人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歷史遺產(chǎn)。
文革時期,國家有關方面曾在石嘴山市設立過一所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干校,接收安排原國務院部分直屬單位下放勞動的干部、職工和家屬。
近來,當?shù)赜嘘P方面在干校原址修復了部分建筑,新建了一座博物館。原址展區(qū),展示涂抹了濃厚文革政治色彩的干校辦公場所。博物館以圖片、雕塑和實物等形式,再現(xiàn)了當時干校學員勞動、學習和生活等場景。 據(jù)介紹,該地點已先后被列為石嘴山市市委黨校的教學基地和石嘴山市延安精神教育基地。
走進這個地方,令人百感交集。這樣一個文革遺物,是不是經(jīng)過簡單改造,就能夠成為改革開放后的今天對人進行正面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基地,頗讓人懷疑。特別看到當代一些大學生、剛參加工作的青年職工寫下參觀感言,表示要“學習‘五七戰(zhàn)士’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的時候,感覺別有一番滋味到心頭。
這個博物館,據(jù)說是禁止拍照的,只是因為我們的參觀屬于當?shù)靥氐亟o國家部委會議安排的活動內(nèi)容,所有的拍攝并未受到限制。
一、新修復的原干校大門。干校所在地前身為潮湖農(nóng)場,是關押刑事犯的勞改農(nóng)場。
顯示/隱藏【Exif信息】 |
|
二、當年干校軍代表、政工組等辦公房間,墻壁上再現(xiàn)了那個年代最流行的政治色彩。
顯示/隱藏【Exif信息】 |
|
三、新建的博物館。
顯示/隱藏【Exif信息】 |
|
四、博物館進門大廳里的群雕像。
顯示/隱藏【Exif信息】 |
|
五、表現(xiàn)“五七戰(zhàn)士”勞動場景的雕塑。
顯示/隱藏【Exif信息】 |
|
六、當年下放職工文藝演出的舊照片,主席著作、主席語錄、主席塑像、主席像章等實物。
七、當時五七干部家庭中的生活用具實物或復制品。
八、干部是黨的寶貴財富。面對這份名單,不知道是應該感到悲哀還是驕傲。
顯示/隱藏【Exif信息】 |
http://www.swx.net.cn/article/show.asp?id=117711月20日,我校組織全體黨員,到位于寧夏石嘴山市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干校參觀學習,
通過參觀干校博物館及原校址,了解當時國務院直屬口機關干部勞動鍛煉、艱苦創(chuàng)業(yè)、勤奮學習的情況,進一步增強我校全體黨員艱苦奮斗、開拓務實、追求卓越的精神。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啟迪。
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干校成立于1968年10月,當時共接收國務院部分直屬單位下放干部職工及家屬、知青2000多人,在當年荒涼的西大灘上從事了近十年艱辛的農(nóng)業(yè)勞動,在異常艱苦的環(huán)境中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為推動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奉獻了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他們在認真完成下放勞動任務的同時,始終堅持學習鉆研各自的業(yè)務,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完成了許多著名作品和研究工作,為后來從事更高領域科學研究和文學編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五七干校博物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nèi)w黨員對大廳進行了參觀,聽著講解員講述的每一組圖片背后的故事和細節(jié),我深感欽佩,對當時下放的老黨員感到無比佩服。通過那些圖片、講解、文物資料、歷史文獻、幻影等形式,我也深刻地了解到當年的老干部在滿眼的黃沙,一窩一窩的駱駝草,白花花的鹽堿地,土坯房子,一片荒蕪,遍地黃色,幾乎是不毛之地的干校里是怎樣度日的。
隨后,我們又參觀了當時老干部們用的破棉襖、舊毯子,積塵多年的粗瓷碗、舊軍用水壺,舊農(nóng)具、舊墊肩手套,老式的拖拉機、插秧機、脫粒機,“五七干部”用過的舊家具、舊水缸,報廢的造紙機、舊鍋爐……這些舊物仿佛讓我看見了他們當時的勞動和生活情景。也了解到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國務院機關把“干校”建在這里,在這里勞動改造的有部長、將軍、名冠中西的大學者,有上千名政府首腦機關的干部職工,和“知青”、學生。他們在這里度過了共和國歷史上最暗淡的一段時光,在這里忍受了不公正的政治對待、沉重的勞役和艱苦的生活,也留下了辛勤的汗水、青春的懷戀和苦中作樂的笑聲、歌聲。
通過觀摩學習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我會永葆黨員的先進性,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認真學習“五七戰(zhàn)士”身上體現(xiàn)出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勞動熱情以及熱愛生活、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