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站在巨人肩上的《經營生命》第十一章(1-2)

qingfengyan07 · 2010-04-10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第十一章    人本主義  

   

1.馬斯洛的思想概述  

   

新知:馬斯洛(1908~1970年)是現代美國最具影響的心理學家,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

他為首的一批心理學家率先創立人本主義心理學,猛烈地沖擊著當代西方的心理學體系,被成為心理學史上的“第三思潮”,他本人也被譽為人本心理學之父。

清風:何以稱之為第三思潮呢,我弄不懂呀。

新知:看來你是大智若愚呀,我這個大愚若智的人當然會為你解釋呀,哈哈。人本主義

心里學之所以被稱為“第三思潮”,是相對于在它之前的兩大思潮——弗羅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第一思潮)和華生的行為主義(第二思潮)而言的。第三思潮無論是在思想內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上,還是在心理治療方法上,都是對精神分析法和行為主義的突破和揚棄,并且它在基本原理上也向這兩大思潮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

清風:上世紀五十年代也正好是存在主義哲學風靡歐美的時期,它在美國的傳播,直接

的影響就是在心理學領域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又稱存在主義心理學)這一奇芭。

新知:弗羅伊德的思想與他的臨床實踐有關,而他的案例又基本上全是精神病患者、心

理變態者等不正常的人,這一點始終受到馬斯洛的批評——

如果一個人只潛心研究精神錯亂者、神經病患者、心理變態者、罪犯、越軌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對人類的信心勢必越來越小,他會變得越來越現實,尺度越放越低,對人的指望也越來越小……因此對畸形的、發育不全的、不成熟的和不健康的人進行研究,就只能產生畸形的心理學和哲學。這一點已經日益明顯了。一個更普遍的心理科學應該建立在對自我實現的人的研究上。  

清風:那么馬斯洛又何以要反對行為主義呢?

新知:這是因為他也反對將心理學建立在對動物行為的研究上。行為主義的一個基本原

理就是,人是由低等動物偶然進化而來的。當代行為主義的領軍人物斯金納就說過,“我所能觀察到的老鼠的行為與人的行為之間的唯一區別(除了在復雜程度上的巨大區別之外),只在言語行為方面。”行為主義者關于人只有遺傳的生理沖動的結論可能來源于這一事實,即行為主義學派的大多數研究都是在老鼠身上進行的,而老鼠除了生理動機之外顯然很少有別的什么動機了。

清風:很好,人雖然是從動物進化而來,但畢竟現在是人了,而不是更大一些的白鼠、猴子或鴿子。精神分析法研究病態的人,行為主義研究一般的人,這在人本主義看來,永遠都不會真正認清人類的真正特點和潛力。馬斯洛說,“如果你想知道一個人 一英里 能跑多快,你不會去研究一般的跑步者,你研究的是更出色的跑步者,因為這樣的人才能使你知道人在更快地跑完 一英里 上所具有的潛力。”因此,馬斯洛提出心理學家應該研究人類中的出類拔萃之輩——用他的話說,就是“不斷發展的那一部分”。

新知:馬斯洛第一次把“自我實現的人”和“人類潛力”的概念引入了心理學的范疇。自我實現的人是人類中的最好典范,是“不斷發展的一小部分”。這類人精神健全,能充分開拓并運用自己的天賦、能力、潛力。馬斯洛在對他所認為是優秀人物的思想、行為和精神狀態進行大量的研究和記錄之后,聲稱人類有著精神健康方面的共同特點。他研究了諸如林肯、杰斐遜、愛因斯坦和羅斯福等已經達到了相當程度的自我實現的人物,提出了自我實現者的特征并將所得資料和分析結果作為構成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依據。這些自我實現的人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具有洞察生活的能力,謙虛,對工作感興趣,具有高度民主的創造性與自發性,有勇氣、信任、善良與美、愛等完整人格而少有自我沖突,心理獨立與自由等等。

清風:自我實現的人是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他自己的輝煌一生也使得他也真正達到了自我實現的頂峰。對于我們常人而言,似乎都會認為自我實現是難以企及的目標,這其中的緣由,馬斯洛將其歸納為“約拿情結”。約拿是一個《圣經•舊約》中的人物,他逃避職責,不去傳道,被鯨魚吞入腹中三天三夜,他在鯨魚腹中向神呼救許愿,神便命鯨魚將他吐出來。馬斯洛認為,成年人總是懷疑甚至害怕自己的能力——

我們害怕自己的潛力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當然也害怕最低水平)。在我們最得意的時刻,處在最得意的條件下,在我們最雄心勃勃的瞬間,我們能夠想象到自我實現的光輝情景。但我們通常總是害怕那個時刻的到來。在這種頂峰時刻,我們為自身存在著某種上帝般完美的可能性而心神蕩漾,但同時我們又會為這種可能性而感到害怕、軟弱和震驚。  

新知:這使我想起偉大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名言,“我們唯一需要畏懼的就是畏懼本身。”

因為研究對象的不同,因而幾大思潮得出的心理學基本原理也是大相徑庭的。對行為主義學家來說,人只是文化的產物,是他所處的那個環境的犧牲品,環境決定著他的行為。他們往往機械地把人的行為解釋為一種“刺激—反應”過程,也就是說將心理活動整個地降低到如同研究動物那樣的化學和物理的層次上去。而在精神分析學家看來,潛意識的沖動和本能是如此的強有力和不由意識所控制的,它們真正地支配著人類的生活。而馬斯洛則相反,他強調的是人的主觀活動。在他看來,驅動人類的的確是若干始終不變的、遺傳的和本能的基本需要,但這些需要不僅是生理上的,同時也是心理上的。當人的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滿足后,其它更高一級的需要就出現了,而且后者是起著主導作用的。

清風:談到需要問題,你正可說說馬斯洛所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這一理論現在已幾乎被應用到所有人類活動的領域,尤其是在現代管理學領域的應用上結出了累累瑣果。

新知:人類的需要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以金字塔方式排列如下——

1.  生理需要:體內平衡、飲食(水)、性的需要;

2.  安全需要:安全、穩定、依賴,免受恐懼、焦慮的折磨,對秩序和規范的需要;

3.  歸屬和愛的需要:對歸屬感、愛情、友誼和擺脫孤獨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自尊和受人尊重的需要;

5.  認知需要:好奇心、探索、對世界的秩序、系統和穩定的追求和需要;

6.  審美需要:對美的鑒賞和藝術創造的需要,對真、善、美和諧統一的需要;

7.  自我實現的需要:對實現自己的潛能、創造力、理想和信念的需要。

馬斯洛認為只有低級的需要得到滿足才能推進到更高一層的需要水平,不過這種層次

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順序,只是一種一般模式。在他的研究中,最感興趣的是最高水平的需要,即自我實現的需要。他把自我實現的需要與認知需要、審美需要等放在一起稱為發展的需要或超越性需要,而把生理需要等前四個層次的需要稱為缺失性需要或匱乏性需要。匱乏性需要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基本需要,而超越性需要則指向人的潛能的充分實現。

清風:正如以前我們討論過的,弗羅伊德告訴我們,每個人過去的經歷都存在于他的現實之中。而強調發展與自我實現的馬斯洛告訴我們,未來也以理想、希望、責任、任務、計劃、目標、尚未實現的潛力、使命、命運、歸宿等形式存在于一個人的現實之中。作為自我實現的人而言,他最好地利用了人的本質中的發展的趨勢。當然,常人則是相反,更多地被人的本質中倒退、害怕發展、不能自我實現的趨勢所左右。

新知:在研究自我實現的人時,馬斯洛的發現之一就是,這樣一些人遠比常人頻繁、強烈和純粹地感受到“顛峰體驗”。這種顛峰體驗,即一種處于最佳狀態的時刻,感到敬畏、強烈的幸福、狂喜、完美或欣慰的時刻。顛峰體驗是人的一生中最能發揮作用,感到堅強、自信、能完全支配自己的時刻。處于顛峰狀態的人會比平時更有決斷力,更堅強,更專心致志,更能經受得住別人的反對,對自己更有把握。對觀察者來說,這個人看上去比平時更可靠,更可倚仗,更可信賴。

清風:那常人有過顛峰體驗嗎?

新知:你怎么聽話不聽仔細呢?我剛才不是說了嗎,常人與自我實現的人之間出現顛峰

體驗只在程度上有差別。顛峰體驗可由多種原因造成,比如傾聽偉大的音樂,體育上的卓越成績,一次完美的性交,甚至也可以是跳舞。“看來似乎每一次真正卓越、完美的經驗,或者朝完全的公正或完美的價值前進了一步,都往往會產生顛峰體驗。”正如我們以前討論過的在出世的東方哲學中強調的天人合一時的定境,其實常人在偶爾的一瞬間也是可以體驗到的,只是常人忽略了它的巨大價值,而東方修煉術就是一種能讓修道者不斷地恒常地復制這種境界的技術也。同樣的從入世的角度來看,常人也會偶爾體驗到顛峰體驗,但是由于常人自身的局限,比如說對壓力挑戰的畏懼等等,使得他們不能朝著自我實現的道路持續地邁進。

清風:馬斯洛發現人身上有一種“惰性”,換言之,也就是另有學者所指出的“最少努力原則”一直占據人的意識之中,因而阻礙了人們去發揮自身的潛力。我們在前面總論中也強調了類似的觀點,就是說人總是趨樂避苦的,且總巴不得以最省力的方式去獲得快樂,因而這也就是如抽煙、喝酒、賭博等使人上癮的原因。

新知:不愿辛苦付出,除了易染上不良嗜好之外,也使常人容易停留在低層次的需要滿足之上。網上某聊天室一則公告寫得好,“不能富貴非因宿命只緣懶,難成大器既貪享受又戀床。”可以說,能夠自我實現的人必有比較遠大的目標,并且能夠用紀律性來約束自己。

說到高峰體驗,我一下子就想到老師前段討論精神分析法的發展時所敘述的能量平衡理論,那么高峰體驗必是巨大能量的溢出也。常人的目標很小,因而因驅動力產生的能量聚集少,當然當目標實現緊張解除時能量釋放也少,從而快感也就極為有限。而自我實現的人目標遠大,中間經歷的挑戰很多,挫折也多,但他們越戰越勇,因而也就儲藏巨大的能量于體內,從而當目標實現時,高峰體驗也就不期而遇了。

清風:講得很好,以你這樣的靈氣與刻苦精神,日后必自我實現成就大器也。你對馬斯

洛觀點的發揮使我想起了與馬斯洛同時代的英國著名作家及心理學家威爾森,他長期致力于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與宣傳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馬斯洛認為高峰體驗是不期而遇的,而威爾森則認為高峰體驗是可以復制的。他還提出了引發高峰體驗的一些先決條件,其中第一個就是“能量的聚集”。

    新知:能量又如何才能夠被我們聚集呢?

清風:威爾森認為,高峰體驗可以看成是意義的突然高漲——

高峰體驗是在精神感知到意義震撼時的能量的突然爆發。對于意義的感知是我們人類  

進化的關鍵。……人類進化是因為他們能找到外在的意義。……高峰體驗向人們昭示了人生的意義,意義喚醒了意志,意志轉而去探求更深遠的意義。那些人喝酒本來為的是高峰體驗,但實際上他們是背道而馳了。一旦他們明白正確的方向,酗酒的行為便停止了,也知道了高峰體驗和意志的強烈程度是成正比的。  

   新知:酗酒的行為能夠停止,因為人們在高峰體驗中尋找到了真正的幸福。人本主義心理學因為其理論基礎與精神分析法有根本的差異,因而其精神治療的對象與精神分析法也迥然不同。馬斯洛認為即使是相對健康的人也可以從精神治療中得到益處,因為這有助于健康的人更進一步了解自己,使自己的日常生活更為有效。他設想,如果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健康人而不是嚴重的患者身上,就將更好地造福于人類。由于他的倡導,美國各地都涌現出了一大批精神發展中心。這些中心都是旨在幫助健康的人進一步改善自己的生活,從而走上自我實現的道路。

清風:幫助健康人,并且讓他們進行對高峰體驗的存在認知,從而產生通向自我實現的持續努力,這就是成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一種特色治療。馬斯洛很喜歡強調的一點就是,治療師一定要人們充分描繪過去曾經歷過的高峰體驗的感受。當這些人能夠充分地對高峰體驗進行體認之后,他們的生活將產生許多積極的變化。為了說明這種變化,馬斯洛還曾引用過詩人科爾律治的一段話,“假如一個人能夠在夢中游歷天國,并且受贈一朵鮮花,表明他的靈魂曾到此一游;假如他從睡夢中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手持鮮花——哎,他更有何求呢?”

新知:一個人充分體認了高峰體驗,也許他就真的從酗酒、賭博等不良嗜好以及一些無聊煩悶的生活中解脫了出來了。他們有可能如威爾森所說的煥然一新——

我們身體的欲望總是傾向于短視,而我們精神的理想與渴望會使我們眼望未來。一個長遠的目標,在有可能達到的條件下,會比任何急需的物質需求更大地激發決心和上進心。人對于未來的洞察能使他們成為潛在的超人,能給他們以新的力量。

清風:人本主義的過人之處就在于對人無限潛力的描述及致力于推動人去開發實現自己的無限潛力。但是要將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性,除了與生俱來的天賦外,主要還要靠后天的努力,如馬斯洛所說的——

靈感一角錢就可以買一打。但是,從靈感到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這樣的最終產品之間還需要大量艱苦的工作、嚴格的自律以及大量的訓練……能導致產生實際作品,如偉大的繪畫、小說、橋梁、新發明等的那種創造,既依賴于創造的個性,又依賴于其他品質——如執著、耐心、勤奮等等。  

   

2.評判及進一步的探討  

   

新知:馬斯洛在對他所認為是優秀個人的思想、行為和精神狀態進行大量的研究和記錄

之后,聲稱人類有著精神健康方面的共同特點。這些優秀的人也有本能需要,但他們在充分享受這些需要的滿足的同時,并沒有成為這些需要的俘虜。由他所倡導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不僅充滿了對人類的精神健康和發展的堅定信念,而且也充滿了對人與人之間的愛的信心,這也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有別于精神分析法和行為主義的重要特征。

清風:這就是馬斯洛的偉大貢獻了。行為主義學說的一個基本推斷便是,道德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一切更高級的需要和行為形式都是后天獲得的,既無遺傳基礎也無科學依據。弗羅伊德也認為道德和善行是非自然的,本我是不知價值和善惡標準的,這些標準只是文明社會用以抵制人類侵略本性的手段之一。馬斯洛在對北美印第安人的一個部落進行研究之后,提出人類具有基本的、潛在的而且是跨文化的價值標準。真、善、美、正義以及歡樂等等都是人類的內在本性,是人類生理特性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們是本能的,而不是后天獲得的。

新知:對于人的認識的根本差異也使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精神治療方法與精神治療法迥然不同,根本原因就在于一則是以病態的人為樣板,一則以最優秀的人作為樣板進行研究。精神分析學家重視患者的過去以改變患者的病態心理,他們認為心理問題是根深蒂固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則與之相反,注重患者的現在和未來,他們認為患者除了有一個不健康的無意識外,還有一個健康的無意識,而精神治療醫生的責任就是展現并發揚這個健康的無意識。

清風:馬斯洛的思想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實用功能,被廣泛運用于教育、醫療、防止犯罪和吸毒行為、以及企業管理等領域,并產生了良好的效益。

新知:比如,關于“牢騷”的問題,在馬斯洛看來,這是說明人的需求未能滿足所產生的,而由于人的需求是不斷地上升的,因而人總是會有牢騷的。所以,企業領導人不應該一味反感員工發牢騷,而應該合理引導使之成為一種建設性的力量。同樣地,政府官員應該將社會公眾發牢騷轉化為不斷地增進社會福利等發展的力量。在美國弗蘭克•戈布爾所著的《第三思潮》一書中,對馬斯洛思想在管理實踐中的應用曾作了詳盡介紹,茲摘錄一部分如下——

克里斯•阿吉里斯博士是耶魯大學的管理科學教授。他收集了大量資料,為馬斯洛第三思潮理論提供才論據。阿吉里斯說:“正是對相對健康的個人的研究,導致了對人的責任和義務的重新強調……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相信自我尊重、自我接受和心理成功是構成我們社會中個人精神健康的主要因素。如果我們能更好地理解如何促進個人心理勝利,我們相信這將對個人心理健康有所貢獻。”  

一家電子公司的總裁曾質問阿吉里斯博士,要他證明他關于一般工人只在公司工作上用了全部潛力的三分之一的論點。阿吉里斯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實驗。他給十二名電器裝配女工以一定責任,讓她們自己安裝一個電器單元。他并沒讓效率專家去告訴工人如何工作,而是讓她們自己找出方法。另外,十二位姑娘中每人都要檢查裝配好了的單元,在上面簽名,并處理有關信件和顧客意見。  

試驗的頭一個月并不令人鼓舞。產量比用傳統流水作業法工作時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工人們的情緒也相當低沉。第八個星期結束時,生產開始上升了。到了第十五周,產量達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而且檢查、包裝、管理和操作的費用全都降低了。一年結束時,生產繼續以比流水作業法更快的速度增長。返工費用下降了百分之九十四,而用戶批評從原來的百分之七十五降到現在的百分之三。  

試驗結束后,那為不愿透露姓名的總裁終于為試驗的結果所折服,并開始在他的公司里全面推廣這種方法。當那十二名女工重返常規的裝配線時,三個人因為責任的減少而感到寬慰,而另外九人卻發現很難再適應舊的機械方法。她們懷念高度自由和責任的挑戰。  

阿吉里斯博士寫道:“大多數雇員的生理需要早就得到了滿足,于是現在工人就企圖滿足更高一個層次的需要,即對安全和穩定的需要。當這些需要又得到相對滿足時,工人則轉向他的最高需要,創造力與自我完善。正因為美國在幫助雇員滿足生理和安全需要方面走得較遠,所以調節工業結構來滿足雇員更高需要的任務也就更為迫切。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個問題對經理和管理人員來說,與它對生產工人來說,一樣迫切。”  

清風:在1987年,隨著大量馬斯洛著作的出版,我國也出現了一次“馬斯洛熱”。那時的我正在念高中三年級,曾經在讀了馬斯洛的書后而激動得徹夜難眠。

新知:那今天不復那“激情燃燒”,是因為上了歲數心靈開始麻木了,還是看到了他學說的局限了?

清風:兩者兼而有之吧,哈哈。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很好地說明了最低的生存需要恰好是金字塔的塔基,沒有它的滿足作為基礎,高級需要就無從談起,正如中國古人所說的“倉廩實而知禮儀也”。而低級需要得不到滿足,道德建設則無從談起,所謂“饑寒起盜心”也。

新知:而在第一級的生理需要中,很明顯地溫飽的需要又是勝過性的需要的,所以“飽暖思淫欲”也。問題在于就有些人而言,他們的需要總是在最低層次停頓,其本能需要也許永遠都難以弱化,總是沉溺于“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的生活中難以自已。有些人即使是在高級需要得到了充分滿足時,仍有可能重新陷入低級需要中而不能自拔。比如古代那些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嬪的帝王,尤其是象唐玄宗之類甚至因此而丟了江山等等;現代有不少人一朝暴發,同樣地陷入日嫖夜賭的生活中;更有最新報道,近年落馬的貪官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包養多個情婦的等等。

清風:是的,有些官員如老百姓所說的“白天圍著桌子轉,晚上圍著裙子轉”,哈哈。

一方面,有些人欲壑難填,似乎永遠也難以滿足其低級需要;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修道之人將生理需要降到最低限度,似乎本能的能量早已升華為高層次的需要了。比如儒家“復圣”顏回被孔子贊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又比如自古以來,多少修道者過著極其清貧的生活,卻對追求至高的精神境界樂此不疲,而那些苦行之士就更不消說了。

新知:嚴格來說如佛教道教那樣的修煉者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本身就同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是有區別的,一個是出世的概念,一個是入世的概念。綜合馬斯洛及威爾森的觀念,一個人不斷地聚集能量去追求自己的目標,一次次地復制高峰體驗,從而最大限度的開發出自己的潛力,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人,是否就真的達到了人生的理想境界呢?

每一次需要的滿足時,每一次的高峰體驗時,無疑是極其幸福的,問題在于幸福仍然是短暫的,接下來將是感覺無聊的時期。接下來繼續新的更高的追求,追求過程中繼續感到受挫的煩惱,當實現時體驗到短暫的幸福時又繼續地感到無聊。

讓我們再度回顧前述叔本華的觀點,人生就好比是一個鐘擺,擺的這端是“痛苦”,而另一端則是“無聊”。當人的欲望沒得到滿足時,便產生焦慮及痛苦感;而欲望一旦得到滿足,便又會覺得“不過如此”。于是又覺得無聊,于是又產生新的欲望,尋求新的刺激,重新又回到令人痛苦的欲望中,重又開始新一輪的“鐘擺”生活。

清風:你的質疑有一定的道理,叔氏理論至少也含有一種片面的深刻吧。或許真正杰出的人士,真正能實現自我實現的極少數人,未必有如叔本華描述的“鐘擺”生活那樣嚴重。但對于大多數凡人而言,叔氏理論則又相當地吻合其生存狀態。既然是這樣,那生活的理想方式就應該是多元化的,比如一些山野村夫自發地或者是如一些文人騷客自覺地所選擇的那種怡然自得的生活又未必沒有它的妙處。

新知: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實現的理想人格似乎同馬克思所描述的人的徹底解放及全面發展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所不同的是馬斯洛如同我們前面所講述的尼采、薩特等人一樣認識到人類所面臨的精神危機,只不過他們訴諸于人的內心生活領域,想依靠某種“精神革命”來解決普遍的危機。比如在馬斯洛看來,常人要通向自我實現,關鍵就在于克服前面我們所談到過的“約拿情結”。

馬克思特別敏銳地觀察到人在資本主義的流水生產線上所帶來的嚴重異化現象,導致了人不能得到充分全面的發展,勞動成了人的謀生需要而不是第一需要。馬克思研究的結論是根源在于私有制及其由于單純謀生所致的勞動分工,得出結論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要進行階級斗爭,實現社會變革,直至實現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且不論這些結論是否絕對正確,至少馬克思將人置于一個總體的經濟結構中來考察人面臨的精神危機是對所有“人學”理論的一個有益補充。

清風:你說得很好,在特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中,注定了能夠自我實現的人只有極少數,雖然克服了諸如“約拿情結”等的人比之要多得多。在特定的環境中,某種意義上來講“一將功成萬骨枯”,極少數人的自我實現也就必然建立在了蕓蕓眾生的碌碌無為之上的。談到這里,我想起以前泛濫于臺灣,當前泛濫中國大陸的成功學問題。成功學目前已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并且整個社會都陷入一個極端的狂熱中。不管是“豪宅、寶馬、年入百萬”的成功標準,還是“開發潛能、拓展人脈、執行力、細節”等等美妙詞匯,都掩蓋不了全民夢想成功的浮躁程度。實際上,關于成功學的效果,臺灣一位成功學講師曾說過,“講成功學,老師永遠成功,學生永遠不成功。”

新知:老師將大把的鈔票裝入自己的腰包了,當然成功了,哈哈。先生話中之義,弟子已能領悟,就是說象馬斯洛這樣相對嚴密的思想都難免有脫離社會經濟現實的局限,更何況那充斥著急功近利的庸俗成功學呢?對了,我必須發揮開去,評論一下最近以來紅得發紫的于丹的《論語心得》。于丹將孔子的《論語》解讀為指導人們快樂的學說,雖為口感甚佳的心靈雞湯,內容其實有不少大謬也。雖然《論語心得》引發了不少人的群起而攻之,但實際上真正能一語道破的我認為是一個名叫貝淡的老外。

在《讀書》第八期上發表了他的《論語的去政治化》一文,文中最后說——

于丹實際上轉移了實際上造成人們痛苦的經濟和政治條件,以及導致人們生活巨大改善所需要的種種集體的解決辦法。比如,(照她的觀點),如果我缺乏工作機會,我應該反思自己的失敗而不是思考社會和經濟結構和財產所有權模式。實際上,她倡導安于現狀,其觀點是保守的、支持保持現狀的。孔子的在天之靈一定十分不安。  

新知:我接下來要介紹的美國心理學家韋恩•戴埃,師傅可曾知道呢?他是馬斯洛的忠  

實信徒,一直致力于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和推廣工作。自1977年至1985年,他撰寫了幫助人們如何實現快樂和滿足的四部曲,即《你的誤區》《把握你自己》《無限度的人》《望子成真龍》等等。這四本書在美國出版后,成為破紀錄的暢銷書。《你的誤區》《無限度的人》兩本書在中國翻譯出版后,也一度引起廣泛的反響。

  清風:戴埃將馬斯洛的思想以通俗的語言向大眾進行傳播,他并且還發展了馬斯洛的思

想,認為“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具備有益地、振奮地生活的本能。誰都能夠摒棄自我束縛的思想和行為,誰都能夠充實地度過每日每時。”而要做到這一點,只要是消除了誤區,成為一個無誤區的人,繼而成為一個無限度的人。在戴埃看來,人生有12大主要的誤區——  

1.               不能主宰自己,只是按照別人的意愿而生活,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與情感,無法把握自己人生的幸福,不能擁有自己的現時生活,長期處于一種充滿惰性的人生。  

2.               自我否定,不能相信自己,時時感到自卑,因而極大地影響了自己事業和生活的成功。  

3.               認為別人的看法比自己的更重要,時時尋求別人的贊許。  

4.               給自己貼上各種“自我標簽”,不明白你是你今天所做選擇的總和,而不是過去所作選擇之產物。  

5.               時常陷入內疚悔恨之中,不明白這是一種徒勞無益的情緒,既不能幫助你改變自己的過去,又影響著你的現在和將來。  

6.               時常陷入憂慮之中,無休止地考慮將來的事情,浪費當下的時光,不能享受即時的生活。  

7.               控制不了動怒,因為內心里總有這樣一種想法:“你要是跟我一樣就好了。”  

8.               極力回避未知事物,懼怕失敗,不愿作出新的嘗試,不敢接受新的挑戰。  

9.               總是受世俗的束縛,沒有叛逆之性,不敢對現實和自我提出挑戰。  

10.           總是憤憤不平,憤世嫉俗,內心強求公正,從而消極厭世。  

11.           時常拖延時間,在案頭總是堆滿了等待要做的事情。  

12.           時常處于自己無法選擇的關系之中,被迫做出違心的事,盡管討厭被迫行事的方式,從而經常感到自我挫敗。

新知:在戴埃看來,一個消除了誤區的人,就可以向著無限度的人邁進了,他并且列出了一個“從神經質到無限度的人生觀及行為方式表”,以幫助人們重塑自己的人生。特選錄部分于此——

從神經質量到無限度的人生觀及行為方式表  

     


   驚恐        遲鈍        奮勉        適應        貫通

     


       神經質                         “常人”        無誤區—無限度

1.害怕、回避未知;留戀過去屈服于新環境。對于任何變化都持否定態度,止步不前。

     


4.在任何事情上都借助于外在的動力,總是以身份、地位等來衡量人們的價值。完全沒有主見。

   

10.對家庭、朋友及團體中人有強烈的占有欲。把他們看作自己的私有財產,總是害怕會失去他們。常常陷于神經過敏、不可理喻的嫉妒中。

     


17.常常有一種內疚感,尤其是在家庭問題上;由于其荒謬的負疚感而神經過敏地以為別人在擺布他;試圖使別人也感到內疚以作為回報;卷入“真正有過錯的是誰”的癔想中無力自拔。

   

承認、接受未知,但不去探求。或許能適應變化,但往往缺乏主動性。很少積極地改造自我。

   

某種程度上能夠認識內在的動力,但根本上仍然依賴于外在,受外在的影響。有時出于良心或愿望也能不顧忌外在。總的來說是想要“順應”。

強烈地希望支配別人,讓別人聽命于自己,在某些情況下也會產生嫉妒。失戀時容易消沉。

   

   

   

   

  在某些特殊的行為上會產生負疚感,但并不總是感到“良心的譴責”;有時因“輕微的過失”而受別人的過失擺布別人;過于關心“誰有過錯”,但通常能夠原諒、忘卻別人的過失。

以尋求未知、探索奧秘為己任。歡迎變化,勇于嘗試,認為“生命之美在于變化。”

   

完全能夠把握內在與外在的平衡;以自己的內在信念為指針,向命運挑戰。

   

   

對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沒有絲毫的占有欲;認識到任何東西越怕失去,逼得越緊,便越容易失去。在任何時候都避免嫉妒。

   

   

  只在良心告訴他做錯了什么時才有負疚感;隨即響應自己良心的召喚糾正自己的過失,消除負疚心理,絕不利用別人的過失擺布別人,同樣也不允許別人借他的過失操縱他;不關心誰有過失的問題,所關心的只是怎樣去糾正。

       37.總是與生活為敵。   不常與生活為敵,但許多  與生活同步,永遠感到

緊張得無從喘息,總是  時候感到是在逆水行舟,  在順水行舟;由于征服

  被反復無常的急流沖回  不知道自己敢冒多大的風  激流險灘而充滿了激動

  到原地或沒入旋渦;內  險去探索未知王國;寧可  和歡樂;驚詫于變化著

心處于不斷的動亂中(  在淺灘戲水或在掙扎一陣  的人生、變化著的世界

不管其怎樣掩飾);形成 后坐在岸邊;其循環為遲  的眩目的美;無論是在

  驚恐、遲鈍、奮勉的惡  鈍—奮勉—適應。        人類足跡未到之處探險,

  性循環。                                      還是悠然自得地躺在沙

                                                灘上休憩,總是享受著

                                                生活的甘醇。作為一個

                                                  自主的人思考、感受行動。

     


清風:我最感興趣的是戴埃重視“現時”生活的觀點。我小時候總是想只要怎樣怎樣,

我就開始新生活了。就這樣,我在現時生活中很少有幸福感可言,時間也就悄然溜走了。直到后來聽到一句話,我的生活才開始有些轉折,“我們總以為生活還未開始,其實生活早已開始。”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