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反思——《探索集——差別篇》

王東鎮1 · 2010-04-08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反思——《探索集——差別篇》

  目錄

  64.論差別2004.3.29

  113.論改革(六)2004.6.29

  157.縮小城鄉差別的幾點建議2004.8.5

  178.差別與發展2004.9.22

  1288.差別經濟學2007.4.2

  1291.差別與流通和進步2007.4.4

  1292.追求差別與追求一致2007.4.5

  1293.差別與生態平衡2007.4.7

  1357.社會矛盾與社會進步2007.6.7.

  1358.我的科學共產主義綱領2007.6.8

  1440.差別2007.9.28

  1491.工廠生涯讓我知道了差別的意義2007.12.8

  1603.社會科學與社會實踐2008.5.10

  1921.差別、差價與同質同價2009.4.27

  1927.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2009.5.3

  2010.差別與一致2009.7.7

  2076.不要重犯三十年前的錯誤2009.9.24

  2077.論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2009.9.26

  2078.差別、分工與產業轉移2009.9.27

  2079.警惕社會結構“早熟”和國民經濟虛擬化2009.9.28

  2089.差別定律2009.10.16

  2237.理論與實踐2010.3.20

  64.論差別

  2004.3.29

  在物理界,越是宏觀的物體,差別越大;越是微觀的物體,差別越小。在生物界,越是進化,差別越大;越是原始,差別越小。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克隆,科學的發展似乎無所不能。還有就是人類社會的發展,當生產力獲得了極大發展的時候,人類社會形態可能會趨于一致,三大差別可能會消失,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差別不會完全消失。

  差別并不是壞事。如果物質世界完全一致就不會有人類,不會有宇宙,不會有五彩繽紛的世界,絢麗多姿的生活,探索不盡的問題,千差萬別的物種,可以區分的父母、老人、子女。

  差別可以產生動力,催人奮進;也可以叫人氣餒,一蹶不振。總之,事物是可以轉化的,差別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定的條件之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

  我國的東西部差別、城鄉差別、工農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是歷史和自然條件形成的,自然條件是主要因素。只要產生差別的條件沒有改變,差別就不會完全消失。

  縮小差別可以有多種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夠使國民經濟發展最快的方式,不是簡單的抽肥補瘦,不是讓城市和農村一樣,把工人變成農民,把腦力勞動者變成體力勞動者。這需要統籌兼顧抓住制約國民經濟發展在不同時期的主要矛盾,取得國民經濟發展的最佳效益。

  貧富差距是另一個社會熱點,情況更為復雜。只要是人民內部矛盾,就不能打土豪分田地,只能采取扶貧的方式,化解矛盾。實踐證明,平均主義在生產力發展的現階段不利于生產發展和社會進步。人間大同,是生產發展的結果,而不是發展生產的手段。只有承認差別,按勞取酬,才能調動人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只有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才能帶動一片人富起來。

  我國最近修改憲法,承認私有權,保護私有財產,是實事求是的明智之舉,鼓勵和發展私營經濟的需要。實踐表明,私營經濟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人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最少官僚主義,最快決策,最少國家負擔,最快積累,最大貢獻,最快發展。而我們過去的人民公社、大鍋飯,助長的卻是消極怠工大家泡,滋生的是官僚主義。因為在私有制社會,利益驅動是推動社會和生產發展的主要動力,和個人利益結合得越緊密的生產方式,越能調動人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而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要使自己出丑。發展私營經濟的必然結果之一是兩極分化,差別必然產生分化,這也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如果努力的結果是大家一樣,那么誰還會去努力奮斗呢?只有差別的推動,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創造實現共產主義的條件。所以,消滅差別必須承認差別,有時還得發展差別。有些差別發展的結果有利于更快的消滅差別,因為發展快的地區和企業一定有它的優勢,代表更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方式。只有他們發展的更快,才能提供更多的積累和財富。這叫好鋼用在刀刃上。

  因此,我們必須全面的、辯證的看待差別。只有承認差別,認清產生差別的原因,找出縮小差別的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才能不斷進步。

  113.論改革(六)

  2004.6.29

  二十二

  改革就好像紅舞鞋,一旦穿上了,就再也脫不下來,只有不停的沿著國際化(市場化)、私有化、民主化的路子一直舞下去,直到走向與世界多數國家大體相同的發展道路。其實,起作用的是客觀規律,也就是馬克思早就指出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我們搞社會主義的目的不可謂不好,也基本上按馬克思說的去做的,為什么取得了失敗的后果?直接的原因是沒有創造出高于資本主義的勞動生產率,深層次的原因是違背了客觀規律。馬克思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因為他對資本主義分析的還不夠透,對社會主義研究的還不夠深,主觀上存在著片面性,學生們又比較教條、性急,焉能不走進死胡同?

  先說社會需求,是按最低標準設計,還是按生產能力設計?如何預測人們千差萬別,不斷增長的物質需求?這是只有市場才能解決的問題。資本主義固然存在著生產社會化與占有私人化,從而小生產有計劃,大社會無計劃的問題。但市場自發的調節,總比計劃調節來得及時準確,并且國家同樣可以通過經濟手段調控市場變化。

  再說內在動力,形式上的共同所有和平均分配雖然滿足了人們的平等理想,卻挫傷了人們追求更大、更多、更好、更快、更新、更強、更勝一籌的積極性。而在不平等的基礎上,要求不平等的收益,不但也是人的本性,還是推動社會發展最基本的動力。這就是私有社會決定的私有觀念、個人追求特殊利益的作用。只有生產資料與生產者、經營者的直接結合,才能適應這種需求,激發他們最大的潛能,調動他們最大的熱情和能力,達到最大的建立在個人能力基礎上的平等。

  接著說人的本性,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是每個人的愿望,強行的統一,表面的民主,帶來的只能是壓抑、反抗和消極怠工。不可能實行有效的群眾監督,也不可能充分激發人們的主動性、創造性。它在一端形成了特權階層,在另一端培養奴隸。鑄造的是一個集權、官僚、表面平等,自發的傾向腐敗的效率低下的社會。它超出了每個人的愿望。

  最后說商品經濟的要求,商品經濟的發展需要自由、平等、流通、公開、公平、公正、民主的社會環境。它不但要沖破封建專制的藩籬,還要沖破一切民族國家的障礙。

  看到了這些,改革的原因、方向和最后結果也就大體清楚了。策略和步驟可以選擇,最終結果無法回避。因為客觀規律是不可抗拒的。

  157.縮小城鄉差別的幾點建議

  2004.8.5

  隨著改革的進展,城鄉差別在逐步擴大。有數據表明,我國城市與農村的人均實際收入差距已達1:6左右,成為制約社會發展,影響安定團結的問題。

  城鄉差別的擴大與不同的勞動生產率有關,與生產發展的自然條件有關,也與我們的宏觀經濟政策有關。在一切不變的情況下,有自然擴大的趨勢。因此,應采取積極主動的對策。

  建議如下:

  一、 充分挖掘農業的生產潛力,在制度上充分調動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實行農村集體土地私有化;

  二、 加大國家財政對農村發展的扶持力度,承擔農村的義務教育和基層政權經費;

  三、 對出口農產品實行退稅;

  四、 對農村合作醫療、小額貸款和稅費減免以更多的關注;

  五、 擴大農村的直接選舉范圍,給農民更多的民主權力;

  六、 對老、少、邊、窮地區,優先實行上述政策。

  178.差別與發展

  2004.9.22

  水沒有落差是不會流動的,落差越大,動能越大。社會也是一樣,差別產生競爭,產生動力,推動社會發展。不同的是: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水匯聚到一起之后,會形成一個波動的平面。社會發展到一定的高度,也會達到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但是物質循環和社會發展不會停止:水會以形態的變化繼續循環,社會也會在人類新目標的追求下,繼續發展。

  1288.差別經濟學

  2007.4.2

  一、不同的工時定額和技術級別是如何產生的?

  我1968年3月2日穿上軍裝,離我的17歲生日還差20天,我把它定為參加工作的日子,雖然我的軍齡是從4月份算起。

  我1973年3月2日復員,選擇了產業工人的生涯,目的是想了解什么是大工業生產,什么是產業工人,他們是如何生產、生活的。我被分配到沈陽水泵廠木金型車間,成為一名木型工。

  工作中發現:凡是老定額都偏緊,因為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特別是58年延續下來的老定額,很難超越,因為那是計件工資時產生的定額。據說,那時的工作效率要比七十年代高出百分之三、四十。

  《資本論》中說計件工資與計時工資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計算方法的不同,何以在實踐中會產生不同的工作效率呢?原來是利益驅動。

  按照平均的勞動效率計算的計件工資與計時工資,確實只有計算方式的不同。但定額一旦確定,并與物質利益掛鉤,就會激發人類為了自身利益突破定額的潛能,根據每個人自身能力的不同,創造出不同的勞動生產率。

  我還發現:一同參加工作的老工人擁有不同的技術級別,差別產生于五十年代的頻繁“跳槽”。因為那時每跳一次槽,就要考一次工,就有一次升級的機會。根據自身的能力把握住了機會,就比在一個單位按部就班的晉級快得多。

  二、社會主義何以創造不出高于資本主義的勞動生產率?

  按照傳統的說法,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計劃經濟與縮小差別。

  然而,社會主義創造出來的卻是不斷的調整計劃、超越計劃與緊缺經濟。因為任何計劃都離不開現實的技術水平和勞動生產率,而千差萬別的社會需求是很難計劃的,僵化的計劃與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反而束縛了人們追求特殊利益的激情和創造性,使社會趨向單調和凝滯。這種單調和凝滯,綽綽有余的抵消了計劃經濟與縮小差別帶來的好處,因此改革勢在必行。

  三、差別是客觀存在

  地球誕生時是個什么樣子,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了,只能參照宇宙中類似的星球推測,而類似地球的星球迄今還沒有發現。而宇宙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千差萬別,使宇宙充滿魅力。

  地球的魅力也在差別:高山與平地;海洋與湖泊;電閃雷鳴與風和日麗;目不暇接的各類生物和自然資源、自然現象。

  人類自身也有許多差別:不同的種族、性別、身高、年齡、容貌、愛好、信仰、文化程度和生活能力,連血型都有差別。還有繼承與創造的生存條件的不同,包括時間、空間、生產能力、技術和文化水平、社會人文、財富和地理環境等等的不同,決定了人們不盡相同的社會地位、生活習慣、生產方式、思維方式、氣質風度、意識形態和社會形態,也激起了人類追求平等的愿望和要求。

  然而,自然條件的不平等,決定了社會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平等的絕對性、平等的相對性,產生了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生理學、心理學、哲學等諸方面的差異,使人類區分為不同的種族、國家、地區、團體、階級、階層、性別、職業、年齡、愛好、生活狀況等等,激發人類向上和超越自我,也使人類能夠區分自我,產生七情六欲。

  四、差別與發展變化

  如果沒有大自然的災變毀滅了恐龍時代優越的自然條件,現在的人類是不會進化出來的。統治世界的仍將是恐龍,類人猿是無數不必通過艱辛就可以生存的生物中的一種。

  然而,自然的變遷是不可抗拒的,變遷是差別產生的差別,通過差別體現出來,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人類的進化和自然界的改變。

  差別產生城市和農村,產生工業和商業,產生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產生各種各樣的社會分工和意識形態,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差別也產生矛盾、對立和斗爭,產生形形色色的罪惡和不平等。然而,也正是差別使水向低處流、人向高處走。

  如果地面是平坦的,地球就會被海洋覆蓋;如果人人相同,就無法區分男女老少、親疏遠近、無人愿意從事相對艱苦的勞動。所以,差別未必就是壞事,只是人類的情感使其不應過大,人類的努力使其逐步縮小,適當的差別是對客觀的認同,有利人類的存在和發展進步。而差別,也是經濟學產生的原因和研究的對象。

  ——客觀認識差別、利用差別推動經濟的發展,就是我所說的差別經濟學。

  1291.差別與流通和進步

  2007.4.4

  《1288.差別經濟學》是我寫得最好的文章之一,有些網站卻將其封殺了。原因不外乎該文揭示了差別的客觀性和作用,與人們的某些良好愿望相悖。

  差別是世界多樣性的體現,是基本常識。不會因為人們渴望平等而消失,也不會因為基本粒子和某些方面的相似和相同而改變。消除某些方面的差別是社會革命的任務,而任務的完成離不開條件和環境,并會產生新的矛盾。

  如果水沒有外力的推動而又高度一致,流動就會消失。如果世界各地的景觀完全一樣,又沒有其他的需求,旅游業就會消失。如果世界各地的價格水平和幣值相同,又沒有特殊的需要,流通業就會消失。如果商品或服務沒有質量上的區分價格完全一樣,就會退化到成本最低時的形態。如果人類的工資水平完全一樣,人類也會退化,不是因為萬不得已和某種志向,沒人愿意從事艱苦的工作和研究,或者付出超常的努力。只有差別的追求,促進人類的發展進步,最終實現某些方面的趨于一致。

  這就是水有差別流動,人有差別進步的道理。如果本末倒置,在條件不具備時強求統一和一致,就會產生笑話、導致失敗。

  當然,過大的差別也會導致矛盾的激化,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核能好,風險也大。高壩落差大、發電多,一旦垮壩也會一瀉千里。人類的社會差別過大,也會導致社會的動蕩不安。只有將差別控制在適當的程度,才能求得穩定與發展的平衡。

  ——這是差別經濟學研究的另一個方面。

  1292.追求差別與追求一致

  2007.4.5

  追求差別與追求一致,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似乎矛盾,卻客觀存在。哪個對人類的誘惑更大一些呢?哪個是人類生存經常性的動力呢?顯然是前者。后者通常是沒有達到一致時的目標,一旦達到就會產生新的目標和要求。

  差別有兩種:超越與不足。超越是經常性的選擇。

  一致有相對與絕對之分:相對是普遍的、大量存在的,絕對只是一種相對的肯定、質的確認。

  差別產生個性,一致產生共性,可以轉化。

  多樣性追求個性,標準化追求共性。前者滿足人們豐富多彩的需求,后者適合大規模生產。如果個性的東西成為了標準,也就具有了某種共性的意義。如果標準有了改變,原來的標準就成了某種個性的東西。即便有標準存在,也不能保證完全的一致,允許一定的誤差。而任何個性的東西,都具有某種共性;任何的一致,都有不同的地方和各自的特點。如世界的物質性,及其存在形式。

  差別與一致都是客觀世界的存在形式,更快、更強、更好是追求差別,統一與平等是追求一致。

  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差別就是差別,一致就是一致。超出了一定的時空范圍,一切都可能變化。即便是時間,也有時區之分。所以,不能僵化的認識人類對差別與一致的追求。

  總的來看,在私有制社會渺小的個人利益的追求處于人類生存發展的主導地位,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共同利益的追求處于從屬地位。因為人類首先要保證自身的生存,才能談到奉獻和其他的追求。二者共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前者是大量的普遍的因素,后者是不可低估、需要大力提倡的因素。而二者的矛盾,可能導致犯罪。

  所以,我們設計制度、制定政策不能片面,不能將提倡的東西作為主要的依據,也不能低估覺悟的作用。要防止以權謀私,也要保護合法的私人權益。要利用人們對差別的追求調動人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也要利用人們一致的追求推動社會民主和公平正義。任何片面,都會導致社會的呆滯、動蕩和生產力的巨大破壞。

  1293.差別與生態平衡

  2007.4.7

  人類活動的成果之一,是使世界趨于單一:保留和發展起來的,都是對人類有用,或人類暫時無法消除的物種。

  人類的社會結構也趨于簡單:差距縮小、食利階層增加、人口逐漸向城市集聚;民工潮、移民潮,相應出現,許多艱苦的工作轉由他們承擔。

  人類的社會主義實踐更曾使全社會納入計劃經濟的軌道,所有勞動者都成為按勞取酬的雇傭勞動者,計酬方式也簡化成計時工資,反而束縛了人們為了自身利益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創造性,不得不走上改革之路。

  上述現象產生的原因之一,是人類忽視了世界多樣性,也就是差別與生態平衡的意義。

  差別產生不平等,也產生競爭和豐富多彩。人類之間的差別過大,有違人性和社會的安定;過小則會扼殺競爭,使社會分工出現缺失、發展失去動力。

  人類社會的發展本有客觀規律支配,強制改變發展方向只能產生兩種后果:或者促進,或者阻礙社會的發展進程。基本適應,可以適當超前。過于超前,等于不適應。日本的明治維新和我們今天的改革相當于前者,空想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陣營以前的實踐相當于后者。

  所以,差別并非越小越好,社會并非越單純越好。我們在選擇生產關系和社會體制時,不能忽視生產力的發展階段和客觀規律的支配作用,在注意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時,也要注意社會發展的生態平衡,有所為、有所不為。

  1357.社會矛盾與社會進步

  2007.6.7.

  共產主義是以消滅了三大差別為基本特征的社會形態,因而成為人們向往的天堂。

  但是,數千年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卻是以三大差別的存在為基礎的,差別成了推動人們努力改變現狀的基本動力。

  所以,衣食無憂、消滅了三大差別的社會形態也是最少社會發展動力的社會形態,只有在階級社會,嚴格的說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積累的社會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達到了足夠高和世界范圍的人口增長得到控制和逆轉的情況下才有實現的可能。

  資本主義不過是一種與普遍的雇傭勞動相聯系的社會形態,相比于以往的社會形態,不過是社會勞動的商品化,通過等價交換的形式將剩余價值提取出來,我們大事標榜的社會主義也不過是資本主義的一種特殊形態。所以,我們要客觀的分析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關系,既不能因為今天的改革對共產主義失去信心,也不能因為我們過去的宣傳和伴隨著改革產生的一些必然的矛盾怨天尤人。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人們的意識形態、社會制度,不是由人們的想象和愛好決定的,而是由他們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決定的。這些出自他們之手,或繼承于前人的物質基礎決定了他們的生產方式和意識形態,在條件還不具備的時候,即便有一些超前的想法和做法,也改變不了基本的社會形態。如我們以往的社會主義實踐,并沒有超出資產階級法權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巢臼,只不過讓全社會采取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表面上消滅了資本主義剝削,實際上由國家取代了資本家的角色。由于基本的產權制度和分配制度與人們的切身利益相去甚遠,反而形成了全社會的消極怠工。由于科技水平的發展和人們的市場需求很難計算,勉強的計劃經濟反而束縛了人們發展社會生產的積極性,形成了長期的短缺經濟。人定勝天,變成了天定勝人。我所說的天,是指客觀規律。

  在重新開始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過程中,有一些資本主義原始階段必然經歷的陣痛,如許多國有企業的破產倒閉,大量失業人口的產生,社會保障體制的不健全,人口的大量過剩,加上計劃經濟時代累積下來的許多欠賬,更加重了我們改革的困難。然而,只要方向對頭,矛盾總會一點點的解決,社會生產力總會一點點的釋放出來,形成高速發展的蓬勃氣勢。而只有在資本主義軀殼中累積了足夠的科技發展水平和社會生產力,三大差別才有可能趨于消失,共產主義才有可能實現。

  ——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而不是依靠暴力的剝奪和強制的平均主義湊合的。而這個過程,始終是社會矛盾推動社會進步。不能沒有矛盾,也不能矛盾過大。就像高壩蓄水,落差與動力成正比,與安全成反比。

  1358.我的科學共產主義綱領

  2007.6.8

  昨天我發表了《1357.社會矛盾與社會進步》,它探討的核心是共產主義產生的可能與一般發展道路。

  我沒有沿著階級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傳統思路探索,我認為依靠暴力剝奪和勉強的平均主義建立的不是人們期待的共產主義,也創造不出高于資本主義的勞動生產率。只有在資本主義的軀殼內累積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進步,達到逐步縮小三大差別和社會矛盾,才有可能實現人類的共產主義理想。

  逐步縮小三大差別和社會矛盾不是勉強的、人為的平均主義過程,而是科學的利用社會矛盾和差別產生的社會分工和謀生動力,使其保持在社會所能容忍的范圍內,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人們發展社會生產的積極性,促進共產主義的早日實現。

  實現人類的共產主義理想還必須控制人類的繁衍,實行計劃生育、優生優育。很難設想在一個日益擁擠的、資源有限的地球上人們能夠長久的和諧相處,縮小自身的社會矛盾。人類不能妥善的解決地球資源和空間的有限與人類繁衍能力無限的矛盾,共產主義就只能存在于人們的空想之中。

  共產主義雖然有社會和諧的一面,也有動力不足的一面,既人們衣食無憂帶來的懶惰。因此,只有在資本主義的軀殼中累積了足夠的科技發展水平和社會生產力,可以實現社會生產和管理的自動化、微耗化,它們才會以創造的樂趣,成為人們生活的第一需要。

  至于資本主義軀殼內的社會矛盾如何趨于平衡和化解,正是我們今天面對和不斷解決的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必然導致官僚資本主義和社會發展的遲緩,因此不是通向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市場資本主義經濟輔以適當的國家調控,是目前社會發展的成功經驗,也是通向共產主義目前階段的最佳選擇。

  ——這就是我的共產主義綱領。

  1440.差別

  2007.9.28

  研究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現代中國的歷史,我們會遇到一個基本的哲學問題:差別。

  差別似乎是宏觀世界的存在形式:物質世界一旦進入原子層面以上的研究,就以差別展現在我們面前。微觀世界是否完全一樣,我不了解,也不敢妄下定論。一個普遍的規律似乎是越宏觀的世界差別越大,越微觀的世界差別越小。

  可見差別是一種客觀存在。

  差別未必就是一種壞事:地球如果絕對平坦,就會被海洋覆蓋;人們如果完全一樣,就無法區分男女老幼、親疏遠近;星球如果完全一樣,最有可能消失的就是地球,也就沒有了人類和我們研究的問題。

  差別過大,也有弊端:離開了地球,人類就很難生存;適宜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地區,人口過于稠密,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和環境問題,而不適宜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地區,要面對長期的貧困和落后。

  社會差別過大,會加劇社會矛盾;社會差別過小,會削弱社會競爭和發展的動力,使艱苦工作無人問津。

  所以,對待差別要一分為二、客觀冷靜的分析認識。

  共產主義是人類的一種理想,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種趨勢,必須伴隨計劃生育和人類社會生產的巨大進步才有可能實現。簡單和強制的平均主義只會扼殺人們為了自身利益發展社會生產的積極性,使社會發展和社會生活陷入凝滯和緊缺的境地,無助于共產主義的實現。只有承認差別、利用差別,才會實現人們不同基礎上的平等權利,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這是改革的基本原因和動力。

  差別如高壩蓄水:動能與落差成正比,安全與落差成反比。

  差別有自然的形態,也有人為的形態,如高山流水、運河水庫。

  差別是經濟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也是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

  1491.工廠生涯讓我知道了差別的意義

  2007.12.8

  通過當兵期間的通讀馬列和毛選,我知道了產業工人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復員之后通過時任沈陽市民政局長的父親老戰友的關系,選擇了產業工人的生涯。

  我的第二個職業是木型工,也叫細木工,是為鑄造制作模型,這是一個兼有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特點的技術工種,我用了兩年時間就達到了出徒的水平,出徒后就開始帶徒弟。工作中,我采用了交叉作業的統籌法生產,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平均每年完成一年半以上的生產任務。

  實踐中我發現老定額都偏緊,特別是計件工資產生的定額更緊。通過與老師傅交談,得知計件工資的工作效率至少比計時工資高百分之三十,這顯然與《資本論》中的闡述不同。不過細想一下也就豁然開朗,因為馬克思闡述的是一切條件相同狀態下的生產情況,而計件工資一旦確定,就會激發工人為自身利益超定額生產的積極性,從而創造出超過計時工資的勞動生產率,這時再按新的勞動生產率核定工時定額,工時定額就會越來越緊。從中我體會到了利益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聯想到平均主義、大鍋飯產生的消極作用,我發現了差別的進步意義和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資產階級法權的基本原因,從而對“四人幫”之流限制資產階級法權的提法不屑一顧,認為那才是對工人階級的真正剝削和掠奪。

  通過對差別的進一步分析,我發現了差別是物質世界的一般存在形式,也是分工、階級、國家和政治經濟學存在的基本原因。在私有制存在的歷史時期,差別不僅產生兩極分化,也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從差別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我總結出了差別如高壩蓄水,動能與落差成正比,安全與落差成反比的差別對社會發展影響的定律,進而發現在生產力發展的現階段,并非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而是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與勞動者的個人利益結合的緊密程度決定其對社會生產發展的推動作用,從而發現實現共產主義的基本條件竟然是首先大力發展私有制!而在私有制存在的物質條件沒有消亡以前,強制消除私有制的任何舉動都可能歸于失敗,并對社會發展產生一定的消極作用。即便我們實行了生產資料的公有制,也消除不了家庭私有制及個人利益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并且,社會形態不能僅以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判斷,還必須結合家庭所有制形式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而國家也是私有制的一種形式,我們不能在保留國家的前提下宣布自己是公有制社會。

  通過對差別的分析,我還發現了世界、以致人們需求多樣性的意義,而計劃經濟面對這種多樣性不僅難于應付,且有一定的遏制作用。所以,在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現階段并非計劃程度越高越好,一個大概的方向和秩序,相對模糊的計劃也許更好,更能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和競爭的優勢,而減少官僚主義和腐敗的滋生。

  正是產業工人的生涯使我得以細致的考察了現代工業和工人階級的生活,把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豐富了我的認識能力,也為《評“四人幫”的兩篇黑文》、《論社會主義生產》、《論理想的社會主義與現實的社會主義》、《論改革》和《探索集》中許多文章的寫作奠定了基礎,而這一切首先來自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和對差別的認識。

  寫到這里,您也許會理解我為什么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情有獨鐘,在《探索集》中大談差別的原因了吧?

  1603.社會科學與社會實踐

  2008.5.10

  讀完《世界全史》的第八章——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我覺得有必要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人類的社會主義實踐做一簡要的回顧和總結。

  首先,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誕生于現代資本主義產生的初期,雖然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已基本暴露,馬克思也天才的預見到了共產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甚至發現了埋葬資本主義的政治力量和暴力革命、無產階級專政的實現途徑,人類的社會主義實踐也大體上是遵循著他老人家的理論進行的,卻沒有取得預想的結果,相反,印證了不成熟的發展階段產生不成熟的理論,導致不成熟的實踐,反而阻礙了社會的發展進程的一般結論。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不成熟主要體現在社會主義理論的不成熟上。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雖然產生于批判空想社會主義,卻也帶有空想的成分,過低的估計了人類資本主義階段的發展進程,過低的估計了人類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對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公有制與私有制、社會差別的客觀原因與作用的認識存在片面,因此導致了人類現代社會主義實踐的挫折。

  先說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馬克思雖然看到了市場經濟的弊端,看到了市場經濟可能導致經濟危機的一面,卻沒有意識到計劃經濟也有遏制競爭、需要復雜的調查統計和高科技手段支撐、難以滿足人們千變萬化的需求、容易導致官僚主義和主觀片面的問題。所以,中國的改革首先從恢復市場經濟開始。

  再說公有制與私有制。馬克思雖然看到了私有制是計劃經濟的主要障礙,也是階級社會的萬惡之源,卻沒有看到私有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人類社會只有在私有制充分發展的基礎上累積起足夠的科技和生產力發展水平,才會為過渡到公有制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并且,人類的社會形態不能僅以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劃分,還必須結合生活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家庭形式,才能得出客觀的結論。因為剝奪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容易,剝奪生活資料的私有制和改變家庭形態難。只有人類社會生產的發展自然而然的排除了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和家庭的私有,我們才能宣布人類社會已經進入公有制和共產主義階段。以剝奪和強制的方式實現的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和家庭的共有,不過是一種低級的共有,只能導致人類社會倒退回原始共產主義。而在人類社會生產的發展還不能提供共產主義的物質基礎時,生產成果與個人利益結合最緊密的生產方式和所有制形式是最能調動人們生產積極性和責任心的生產方式、所有制形式。

  最后說一下社會差別的積極意義。我們知道差別是物質世界的存在形式,沒有差別就沒有千變萬化的世界,無法區分你我。因此,完全消滅差別是不可能的。人們的社會存在也有差別,這是由于人們生理和社會存在的自然條件決定的,有客觀和歷史的原因,也有主觀和環境的原因。差別產生競爭,推動人們向上和社會的發展進步。差別產生運動,也產生分工和階級,產生不平等和剝削、壓迫等丑惡現象,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現階段的必然。這種必然是不以人們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可以限制,而不能取消,因為我們還不具備取消的物質基礎,還要利用差別產生的競爭和推動力發展社會生產。當代人類社會主義實踐遭受挫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差別存在的原因和意義認識不足,過分的追求統一和平均的后果就是一潭死水,生產效率的低下和緊缺經濟并存。所以差別并非只有消極的一面,包括所謂的三大差別。試想一下,沒有城鄉差別,有誰愿意當農民工?大家都去坐辦公室,誰去從事一線生產?都能當工人,誰還做農民?當然,我們的努力方向是人人平等,一切自由。可這種平等和自由只有在人類社會高度發展的基礎之上才能實現,只有通過一定時期的相對的不平等、不自由才能實現。違背客觀規律的強制的平等和自由,只能妨礙這種平等和自由的早日到來。在我們解決了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公有制與私有制的認識之后,還要解決對差別的認識。拔苗助長式的消滅差別會加大我們發展中的困難,減少我們的競爭優勢和發展的動力,甚至會像某些西方國家那樣依靠輸入勞工從事艱苦工作。當然也不能刻意維護差別,順其自然,適當調節是最佳選擇。差別與推動力的關系為正比,與社會安定的關系為反比。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產生于現代資本主義初期,沒有經歷過人類的社會主義實踐和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存在某些片面和不足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基礎還是很穩固的,這就給我們提供了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堅定基石。即便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也非一無是處,現代經濟理論中的國家干預理論就是取材于馬克思主義的計劃經濟理論,從而避免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一再發生,我們的改革開放也是吸取了以往社會主義實踐的經驗教訓才成為全黨全民的一致認識。沒有我們以往的社會實踐,就沒有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也沒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進步。所以,任何社會科學都離不開社會實踐,包括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1921.差別、差價與同質同價

  2009.4.27

  差別、差價與同質同價都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違背了就會受到懲罰。例如我們過去分配領域里的大鍋飯就曾經極大的挫傷了人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而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就是打破這種大鍋飯,通過差別、差價和創立與人們經濟利益密切相關的生產方式調動人們發展社會生產的積極性,從而迅速的改變了中國和世界的面貌。而漠視差別的存在,就會使差別消失,使豐富多彩的世界簡單化,不是向高端簡單化,而是向低端簡單化,因為差別也體現了不同的成本、效益與效率。

  同質同價也是人們的基本要求,因此才有同工同酬。如果同工不同酬,也會挫傷人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有時,為了解決一些特殊的社會矛盾,我們可以人為的制造一些差價,以工補民、殺富濟貧,但其后果會使資源的流向發生變化,使某些領域受到抑制,某些領域畸形發展。如某市大幅度的提高了游泳場館的自來水價格,不但高出民用,還遠遠高出工業和一般經營性自來水價格,該市的游泳場館就大面積的倒閉和大幅度的提價,直接影響了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

  超定額用水加價雖然可以促進節約用水,也會使收費管理復雜化和流于形式,助長以權謀私和亂收費,影響社會安定。其“花架子”的成分可能大于實際的節水效果,實行起來有很大的難度,總體上可能弊大于利。所以,我不主張對壟斷性商品濫用超定額加價的管理辦法,因為這種辦法加大了壟斷性企業的經濟特權,不利于社會的安定團結,也不符合同質同價的商品價值規律。至于多用優惠還有些道理,向下浮動總比向上浮動容易管理和被社會接受。在社會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同質同價的價格選擇有利于促進生產發展和社會安定。

  所以,只要條件許可,我們就應實行同質同價。

  1927.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009.5.3

  當《探索集》的序號進入二十世紀的時候可寫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但決不是沒有了。是帶帶拉拉寫過2000篇,還是探討一些重大理論問題,是擺在我面前的兩種選擇。《論改革(1—22)》似乎已經回答了中國社會發展的基本問題,但還不夠,特別是后六篇寫的不透,也很勉強,因為社會還沒有發展到迫切需要討論那些問題的時候,過早的探討那些問題總會面對兩難。最近我的一個同學從國外回來探親,提到了中國共產黨改為社會民主黨和社會主義這面大旗還要不要扛著的問題,吳邦國委員長也一再強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和我們現行政治制度的必要性,卻沒有說透,看來還得由我來完成這些是是而非的兩難問題。于是,我想到了本文這個題目,這個應該由國家基金扶持,我卻沒有勇氣申領的重大理論問題。

  一、什么是中國特色?

  中國特色應該是中國的民族性、地域性、歷史性、時代性決定的當代中國的基本特點,是在世界范圍看中國,從歷史發展看中國,立足當代看中國。舍此,中國特色就是虛無縹緲的空話和托辭。

  首先,中國是擁有七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國,文化發展上一脈相承,沒有重大中斷,而保留下來的主要是封建社會高度發達的專制階段的社會意識和社會形態。

  縱觀世界文明史,可分為發祥較早的東方文明和相對較晚的西方文明。前者已經進入封建專制階段,后者尚在封建社會初期就被世界科技的進步帶入了資本主義時代。因此,專制成為東方文明的標志,而民主成為西方文明的特點。當然,即便是西方民主與人類原始社會的民主相比也有遜色,與奴隸社會的民主相比各有千秋,但終究是與現代商品經濟和社會發展程度相適應的政治制度,也代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方向。

  西方文明發展的相對落后保留了奴隸社會和初期封建社會較多的民主傳統,因此比較容易與發源于商品經濟的資本主義制度接軌,產生了現代西方文明和西方社會發展的后來居上。而視工商業為社會之末、視發明創造為機巧和不務正業的封建農耕意識則必然導致社會發展進入家長制的封建專制時代。

  農耕經濟具有不斷重復的簡單再生產的穩定性。伴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也總是產生人口的增加,從而使土地不堪重負,戰爭、瘟疫和災禍就成為新的平衡的媒介,周而復始的動亂和改朝換代不可避免。政治清明,社會就相對穩定;政治腐敗,就改朝換代,從而使社會生產總是擺脫不了周期性的災難和小農經濟的特征。而小農經濟產生家長制,產生專制獨裁和以家長制和專制獨裁為主要特征的東方文明。

  控制人口是一切發展相對落后國家的頭等大事,即便是以不文明和看起來殘忍的方式也比戰爭和災禍的懲罰好的多!沒有當代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就沒有當代中國的相對安定。當然,也要有其他政策的正確。

  中國特色還有其他許多方面,例如地域廣闊、民族眾多等等,農耕經濟產生的家長制和專制獨裁的社會意識和政治形態應是主要特點,也是東方文明區別于西方文明的主要方面,看不到這一點和回避這一點都是愚蠢的。而家長制和專制獨裁又是維系封建大家庭所必需的,舍此就難免紛爭和動亂。當然,伴隨家長制和專制獨裁的也有一定程度的民主,家長制和專制獨裁需要民主補充與民主制度需要家長制和專制獨裁作為補充具有相同的意義。

  在典型的家長制和專制獨裁與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之間存在許多過渡形態,表明了社會生產發展的不平衡與許多中間階段。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存在決定意識,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社會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必有相應的上層建筑和社會意識形態產生,這是任何主觀意識所不能改變的。拔苗助長和固步自封都是可悲、可笑,注定受到懲罰的。

  二、關于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既是一種理論,也是一種發展趨勢,更是一種社會制度。作為理論,是關于社會主義制度產生、發展的一般闡述;作為發展趨勢,表明了人類生產發展的社會化過程;作為社會制度,展示了人類社會主義實踐的一個過程。

  社會主義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影響了人類社會近百年的社會實踐。雖然以改革收場顯示了它的不成熟的一面,仍然不失為偉大的科學貢獻。不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理論,就無法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現代歷史。

  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理論科學的一面是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分析指出了其基本矛盾是生產的社會性與占有的私人性必然導致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而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是解決這一矛盾的必然選擇。資本主義生產不但提供了實現這種轉變的可能,還提供了完成這一任務的社會力量——工人階級,而完成這一轉變必須通過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

  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理論不足的一面是對社會形態的劃分過于機械,忽視了生活資料也是生產資料的組成部分,并且是決定社會意識的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只要社會生產沒有消滅家庭和生活資料的私有,就不能把社會主義認定為共產主義階段。

  家庭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社會單位,卻是一切社會的基礎,甚至可以說家庭形態決定社會形態。恩格斯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說明家庭、私有制和國家是聯系在一起的階級社會的基石。家庭必然導致私有制,私有制必然產生國家,國家是維護局部利益、階級利益、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特殊形式,也是過渡到無階級、無剝削社會的必然過程。因此,我們不能單以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判斷社會形態的性質,還必須結合生活資料和家庭的所有制形式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當代一切社會主義國家都是不同程度的私有制國家,即便實行了生產資料的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也改變不了其相對的私有意義,更不用說所有的勞動者都是私有的個人,激勵其從事社會生產的動力除了國家、民族的利益之外,經常發揮作用的還是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需要。而國家和集體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中不過充當了資本家的作用,即沒有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國家,起作用的仍然是資產階級法權(資本——利潤,勞動者——工資),主體生產方式仍然是雇傭勞動,即生產的資本主義方式,可見文化大革命中我們批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多么的幼稚和無知。因為我們批判的不過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一種,并且是效率相對來說比較高的那種,而維護的卻是效率最低的“大鍋飯”那種。而“大鍋飯”確實源于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理論,因為馬克思和列寧都還沒有來得及對何種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更為優越做出深入的研究就去世了,以后教條主義就成為了社會主義實踐的主流,直到我們的改革開放成為基本國策,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才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

  “大鍋飯”實際上是小農經濟家庭內部分配方式的理想形式,是共產主義分配方式與小農經濟分配方式的某種契合,因此能夠在我們這個東方農業大國受到普遍的擁護,并一度成為主流的分配方式。但無論是共產主義分配方式,還是小農經濟家庭內部的分配方式,都不是私有制社會最具有激勵作用的分配方式,因此注定要被淘汰,包括產生他們的所有制形式。承認差別、利用差別就比限制差別更為重要,多種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并存就成為自然的選擇。而效率最高的生產方式是生產資料與勞動者的直接結合,但規模上存在一定的困難,改組后的國有經濟就承擔了共和國脊梁的重任。而社會主義色彩越少生產效率越高,不過反映了人類社會仍然處于私有制階段這一基本事實,生產的社會化是當代社會發展的另一顯著特征。

  縱觀當代世界,無論社會生產的規模還是資本構成都在走向社會化,因此從社會發展的趨勢建立社會主義理論也未嘗不可。至于社會主義如何向共產主義過渡那是以后的事,非我們當代的凡夫俗子所能想象的,最好回避。而建設共產主義必須發展資本主義,消滅差別必須承認差別、利用差別,已是人們的共識。寫到這里就需要對社會主義的外殼,即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進行探討了。

  以往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基于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產生的,專制獨裁的色彩濃厚,舍此也無法維護高度集中統一的生產方式。市場經濟則要求較大程度的自由和民主,反映到政治制度上就是社會的民主化進程,對此人們的分歧較大。“民主派”要求徹底西化;“集權派”維護現狀;“文革派”態度曖昧,抓住國有資產流失和腐敗現象大做文章,鼓吹今不如昔;“法輪功”只要打倒共產黨。其實民主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沒有政治上的民主長期落后于經濟上的民主,也沒有政治上的民主超越經濟上的民主發展階段。

  中國取消帝制還不到一百年,取消帝制的結果是數十年的軍閥混戰和各種所謂的形式上的民主、實際上的專制制度,蓋因為中國社會的發展程度和主體意識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統一和安定都需要強勢政府,人們的民主化意識還很薄弱。當中國的城市人口也占到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九時,誰還會對西方式民主制度產生疑義呢?而現在就實行西方式民主制度又無異于對私有權(包括統治權)的剝奪和把中國引入內亂。

  所以,社會主義大旗不能丟,黨的領導不能沒,因為社會主義還有積極的一面,而我們的黨是堅持改革開放的黨,強大而又擁有廣泛社會基礎的黨。至于形式上的民主、實際的專制,只要有利于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中國發展進步的長遠利益,未嘗不可!當然,固步自封、不求進取,也終有被歷史淘汰的一天。相信我們的黨還不至于這樣。

  三、共產黨,還是社會民主黨?

  在第一和第二國際時期各國共產黨曾經普遍稱為社會民主黨,列寧領導前蘇聯社會主義革命之后共產黨的稱號才逐步普及。共產黨的稱呼更適合社會主義階段的歷史任務,社會民主黨的稱呼比較適合民主革命時期的歷史任務,所以不同時期共產黨的稱呼有所變化。

  其實稱呼什么并不重要,德國法西斯還稱自己是國家社會主義呢,不過是為了團結社會的底層群眾加入法西斯運動。而共產黨的稱號既然已經在中國深入人心,就沒有必要為了表明自己推進民主進程的決心而改變稱呼。

  人們任何時候看重的都是一個黨的行動,而不是他的口號和稱呼。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必須從歷史看中國,從世界看中國,從歷史發展看社會主義,才能擺脫教條主義的束縛又不為激進的口號所迷惑。所幸的是我既通讀過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主要著作,又通讀過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國際共運史,目睹和參加過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投身過改革開放大業。既有理論基礎,又有社會實踐,還有了無牽掛的孑然一身,所以在有文字獄傳統的中國敢為人之先,少了許多顧忌。至于本文是鮮花,還是毒草,人們自有評說。在我,不過是為《探索集》又增加了一篇,屬于序號第1927的一篇,屬于中國走哪條路的一篇。

  2010.差別與一致

  2009.7.7

  如果把物質無限的分解下去,會不會達到一致的某種物質呢?我們不知道,因為我們無法達到極限,而沒有達到極限,就總有差別存在。所以,人們總是在探索差別產生的原因和意義。

  差別是經濟學的基礎、社會學的基礎、哲學的基礎,也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因為我們所面對的世界本身就是千差萬別的,沒有差別就沒有絢麗多彩的世界,甚至沒有我們自己。但是人們又總是在追求某種程度的一致,因為一致也與團結、平等、和諧等美好愿望相聯系,可差別的普遍存在決定我們只能達到相對的一致,因此才有競爭、轉化、分久必合與合久必分等豐富多彩的現象存在,世界才顯得生機勃勃。

  不管人們的愿望如何,社會總是以一定的結構展現在我們面前,并且總是由差別決定分工、決定社會地位和一定的架構。

  是什么決定社會的不同形態呢?是科技水平和不同的生產力發展程度,而推動科技水平和生產力發展進步的是人們的貪婪和永不滿足的進取心。所以貪婪無罪,有罪的是違反社會公德的貪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志,無數意志抗衡的結果是一種相對的平衡,這種平衡是非常脆弱的,而社會生產力和政治斗爭產生的社會結構卻是相對穩定的,并決定人們的不同地位和政治取向,社會結構學由此產生。

  社會結構學的對象應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社會分工和分工產生的社會階級和階層及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發展趨勢,目前好像還缺乏這方面的專門研究。

  人們的美好愿望總是影響人們的研究方向和奮斗目標,很少考慮相反方向的作用和意義,這是不夠的。只有使我們的視野全面起來,才不會“跑偏”。

  2076.不要重犯三十年前的錯誤

  2009.9.24

  三十年前的錯誤可用不顧客觀規律的急于求成來概括,現在正值建國六十周年大慶和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慶典,歡喜之余我們是否也該反思一下我們有沒有重犯三十年前的錯誤?

  我認為,沿海地區農民工不足就反映了這方面的有關問題。其根源,在于我們富民政策的執行方面出現了偏差。

  表現有二:一是忽視基本的比例關系,只求地區發展和快速致富(急功近利);二是忽視了差別的自然消亡過程,通過政策扶持等人為手段打破了差別的自然平衡,必然導致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不足和用工平衡。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基本原因主要是尊重客觀規律和廉價的勞動力、高資本積累率、高儲蓄率,現在我們通過政策在自己破壞我們的相對優勢。

  無論什么事,過則偏,哪怕是良好的愿望,也會物極必反。此時重溫老子的無為而治,對我們會大有幫助。

  皇帝好細腰,宮女多餓死,是集權政治的必然結果。我們現在既然選擇了集權政治,就要防止宮女多餓死的現象發生。和中央保持一致很好,但不要跑過了頭,畫蛇添足反成累,積少成多就成禍。

  不管怎么說,形勢還是大好的,偏差也是剛露頭,問題是要捕捉到,引起足夠的重視。如果人人唱贊歌,大家頭腦發熱,我們就離跌跤不遠了。

  還是由我唱白臉吧!

  2077.論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

  2009.9.26

  社會公認的合理回報,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包括基本需求和特種回饋。

  基本需求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如果社會連人民的基本需求都不能保證,社會就會動蕩不安。但很少有人滿足于基本需求,特殊能力、特殊奉獻、特殊回饋,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

  特殊回饋并非純物質的,還包括精神上的滿足和社會榮譽。

  基本需求是人類存在的起點,也是欲望的起點。比別人更強和更好,才是人類的天性。否則,統治地球的就是其它物種。所以,政治經濟學要研究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兩個方面。

  差別,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和起點,因為世界是千差萬別的。沒有差別,也就沒有世界、沒有科學。

  基本需求反映了共性,說明了差別中存在一般。所以,任何科學都要兼顧共性和個性兩個方面。共性,是群眾觀念;個性,是科學的主要對象。哲學研究共性和個性的統一,其他科學研究個性與共性的區別。

  差別是我們認識世界的起點。當我們哇哇墮地、睜開雙眼,映入眼簾的就是絢麗多彩的世界。絢麗多彩,是由差別產生的。人們從認識差別到認識一般是一個飛躍,這個飛躍產生了哲學和各種科學。所以,任何科學都包括個性和共性兩個方面。只有兼顧了個性和共性兩個方面,才不會走向極端。

  差別產生競爭和物質循環,推動了世界的發展進步。所以,研究差別比研究一致更有意義。

  任何差別和一致都具有時空性,成為歷史中的一環,產生了相對性。基本的相對性產生客觀規律,客觀規律既有相對意義,也有普遍意義,相對中的普遍。

  人們很難超越自己所處的時代,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但人類的任何時空范圍都有自己公認的倫理、道德和是非標準,規范和制約人類的行為。打破常規的施舍會讓人感恩圖報,也會助長非分之想。經常激勵人類奮發向上的是自己貢獻社會公認的合理回報。如果得不到這種回報,就會扼殺人類繼續努力的積極性。如果超出了社會公認的合理回報,就會助長投機行為,干擾社會發展的正常秩序。現代經濟危機就是虛擬經濟過度發展破壞了正常經濟發展秩序的必然結果。壟斷和國家推動的不合理價格上漲也會打破正常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結構,導致分配失衡、社會不穩和社會結構偏離正常軌道的發展,產生一系列問題。

  所以,國家干預要慎用。

  國家干預應該主要放在基本需求的保障上,特殊奉獻特殊回報社會能夠自發的調節。如果國家打破了特殊奉獻特殊回饋,就會打破正常的社會結構,引起用工方面的問題和經濟發展的動力不足。

  近幾年我國農副產品價格發生了異乎尋常的波動,我原以為是反對派推動,后來發現是國家行為。也許開始是反對派推動,后來是國家行為。這種異動可以使農民迅速致富、縮小城鄉差別、發掘農村市場,但也推高了我國農民工的一般工資水平和緊缺度,加劇了工農矛盾、城鄉矛盾,使我國的廉價勞動力優勢快速喪失,從整體上來講不利于我國經濟的長遠發展。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和農村人口居多的國家,從根本上來說是農村穩、國家穩,農民富、國家富,但不宜超出常規。否則,我們這個人口大國也會像發達國家一樣依靠輸入勞動力來從事艱苦工作,城鎮居民則要面對基本消費品價格上漲和經濟危機導致的相對工資下降雙重壓力。

  另外,好處應該一點點的施與,才能維護經濟持續發展的可能。否則,以后怎么辦?

  以上是我看到和想到的一些問題,再次涉及到了差別這個敏感話題,有可能使我們重返三十年前的錯誤,所以寫了這篇文章,歡迎批評指正。

  2078.差別、分工與產業轉移

  2009.9.27

  差別產生分工,形成社會結構和產業結構。最穩定的社會和產業結構是金字塔型,最不穩定的社會和產業結構是倒金字塔型。在此次世界性經濟危機中受到沖擊最大的不是基礎產業的大國中國,卻是產業轉移已經基本完成的發達國家,原因何在?

  產業轉移并非發達國家所愿意的,因為削弱了國家的經濟基礎和經濟實力。但是產業轉移又必須發生,因為在發達國家這些產業已不具備成本優勢,富裕了的本國人民也不愿意從事這些產業中的艱苦勞動。一旦危機到來,他們只能依靠戰略儲備和社會救濟、通貨膨脹茍延殘喘。

  中國雖然是產業大國,受到經濟危機的沖擊最大,但中國有高儲蓄和廣闊的國內市場可資開拓、廣闊的農村吸納龐大的失業人口。如果這些失業人口堆積在城市當中,我們不但將面對經濟危機,還將面對政治危機。

  沒有誰愿意呆在農村,也沒有誰愿意從事艱苦的勞動,歷史形成的差別使然。差別產生分工和階級。

  自然形成的差別產生了自然形成的社會分工和社會結構、產業結構,必然與一定的生產力發展階段和科技發展程度相適應。從同樣為人來看不盡公平,但是合理,所以社會能相安無事。如果我們無視一定的生產力發展階段和科技發展程度提前縮小自然形成的差別,就會破壞自然形成的社會分工和社會結構、產業結構,破壞相對穩定的社會基礎,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包括我們這個人口大國也會發生人口走私和偷渡、虛擬經濟超過實體經濟。那時再遇到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我們還能像現在這樣穩如泰山嗎?

  美好的愿望可能演化為深刻的危機,這是三十年前的教訓。同樣的錯誤我們可能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卻可能重演。所以我甘愿成為千夫所指敲響警鐘:不要違背客觀規律急于求成,重犯三十年前的錯誤!

  2079.警惕社會結構“早熟”和國民經濟虛擬化

  2009.9.28

  總結我這一階段關注的主要問題,可用警惕社會結構“早熟”和國民經濟虛擬化來概括。

  列寧倡導的當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一共產生了兩個成果:東方的社會主義實踐和西方的社會結構“早熟”。

  東方的社會主義實踐就不用我再說了,為了與社會主義國家競爭,西方發達國家普遍采用了高工資、高福利、高保障來與社會主義抗爭,結果導致了社會結構的“早熟”,不得不輸入人口從事艱苦勞動和將某些喪失了成本優勢的基礎產業輸出國外。

  還有一個副產品,就是國民經濟的虛擬化。

  所謂國民經濟的虛擬化是指依靠剩余資本、世界貨幣、通貨膨脹、國際壟斷充當“倒爺”盤剝世界賴以生存的一種社會現象,我在《探索集——虛擬經濟篇》中已經做了比較系統的闡述。

  當然,西方經濟并沒有完全虛擬化,否則就是徹頭徹尾的紙老虎了。但是,已經有相當部分虛擬化了,所以他們不敢、也不愿意真正觸及此次世界性經濟危機的根源。

  我國的經濟也有部分虛擬化了。在我們驕傲的宣布我國的股市、期市規模和指數的時候,當我國的樓市價格和通貨膨脹率迅速與西方發達國家接軌的時候,想沒想到它們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警惕的改革開放的副產品。

  既然我已經發現了這些副產品,就應該像馬寅初先生一樣及時的將它們指出來,避免我們也走西方發達國家走過的彎路。

  讓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千家萬戶的口號沒有錯,但不要做過了頭,促成社會結構的“早熟”。股市、期市和積極的財政政策都有其好的一面,也隱藏著危機,同樣不要做過了頭。西方發達國家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同樣有經驗教訓值得我們警醒。

  我們的優勢還有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不要忘了我們的優勢。

  2089.差別定律

  2009.10.16

  差別是物質的存在形式,越是微觀世界差別越小,越是宏觀世界差別越大。

  差別是一切現象的基礎,沒有差別就沒有世界。

  差別可以改變,可以趨同,不會消失。

  差別產生動態和靜止的區分,產生物質的兩極性,產生相對和絕對,產生時空和變化,產生物種和競爭,產生一切經濟行為、政治行為和社會分工、社會結構、社會形態。

  差別產生運動和動能、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產生歷史和一切客觀規律。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就是對差別的認識,包括差別同一性的認識。我們改造世界,就是利用差別、改變差別。但是改變差別也會改變動能和原有的均衡,要瞻前顧后、統籌兼顧,充分考慮社會存在的各種因素和科學的發展程度才不會違背客觀規律、興利除害。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

  2237.理論與實踐

  2010.3.20

  差別經濟學和制度反腐理論是《探索集》的主要貢獻。前者闡述了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原因,后者指明了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我數十年理論學習思考和社會實踐的豐碩成果。

  我從17歲參加工作開始系統的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思考和探索兩種社會制度的異同、優劣和原因。《資本論》使我茅塞頓開,歷史唯物主義和六年工廠生涯奠定了差別經濟學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從《論理想的社會主義與現實的社會主義》到《論改革》1——6系列、再到《差別經濟學》,我對兩種社會制度和改革開放的認識逐步深入,十七年官司更讓我對上層建筑的反作用感觸良深,從而產生了以《破解以權謀私》和《反腐敗的重點在于制度創新》等文章為代表的關于制度反腐的認識。而從我十七年官司的艱難歷程,人們不難發現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和方向。

  沒有正確理論的指導,就不會有正確的革命運動;沒有豐富的社會實踐,也不會有對正確理論的深刻認識。責任心和使命感促使我不懈的努力學習探索,學習探索的結晶就是一百多萬字的《探索集》。它記錄了我的人生,也記錄了我的成果。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