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的非社會主義也非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
付明泉
2010年4月4日
改革,提出了中國特色這個概念,當然,后面加上了社會主義四個字。顯然,這概念的意思是,中國依然要建設社會主義,只是這個社會主義是有特色的,當然不是前蘇聯特色的,不是馬克思當年提出的歐洲特色的,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
其實,這并不是個新鮮的詞匯,任何主義和思想在一個國家和社會的具體執行,肯定是具有特色的,就如美國的資本主義和英國的資本主義從政治,經濟,社會形態上肯定是不同的。當然美國人沒有提出美國特色的,英國人也沒有提出英國特色的,但是毫無疑問,他們都是有特色的。
既然如此,中國要建設社會主義,肯定是有特色的,盡管后來“改革精英派”一方面說,“毛澤東閉關鎖國”, 一方面又說“毛澤東照搬蘇聯模式,和社會主義國家友好”,這顯然是自相矛盾的,既然那么“閉關鎖國”,怎么還能照搬蘇聯呢?應該回到封閉的古代時期才對啊。顯然,“改革精英派”本質意思就是,毛澤東沒有倒向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沒有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改革精英一方面努力告訴我們:“資本主義一點不可怕,其實我們以前過于強調意識形態了,以前我們過于批判資本主義了,我們不該如此,我們應該大膽的發展經濟,學習資本主義的東西”。 隨著國門打開,中國民眾也間接直接看到了西方國家,看到他們天是藍的,水是綠的,很是和諧啊,于是不覺感慨,中國過去真的搞錯了,有些激進的民眾更是高呼,“我們這些年上當了,如果我們早學習西方,也許我們早就人人是富翁,各個是中產,中國早步入小康了”。
我們姑且不說毛澤東時代是否有這樣的基礎去學習西方,是否可能達到西方的發達程度。我們只是說,在改革32年來,我們到底是不是學習了西方資本主義的優秀的東西,即“法高于一切”的基本標準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社會道德和規則的維護。這時候,“改革精英”又急忙來告訴我們,資本主義很可怕,如果堅持了資本主義,民眾沒有活路,中國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即,不能立法,執法,行政三權分立,不僅不能搞,而且要加上“絕對不走西方的道路”。如果有民主和憲政那樣怎么樣?精英告訴我們,“中國會亂,百姓會苦,中國完了”。那么什么最好呢?改革派的“政治精英”和權貴告訴我們: 第一,要堅持社會主義;第二,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說實行什么是社會主義,而是告誡民眾,這個社會主義就是不能實現以法高于一切,以及民有,民治,民享,民生的社會形態; 而中國特色則告訴民眾,我們要做買賣,要學習西方的有富人,有窮人的社會形態;中國絕不去實行廣泛的選舉和三權分立,也不實現什么共同富裕,國家政權采用專政的形式,當然,毛澤東時代對專政的說明是:“以工人階級為代表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無產階級對資本階級的專政”,而目前精英實際實際實行的是“精英特權能人”對廣大“愚昧沒本事”的中國民眾的專政,這樣看來,這個中國特色確實是不能丟的,丟掉了,就絕對沒有精英特權階層人士的好處。
這樣看來,改革開放32年來,“改革精英派”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是核心強調的是中國特色,我們如果觀察當今社會的狀態,我們認為,用中國特色的社會,或者中國特色的特權社會,或者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主義社會來描述更準確些。我始終認為,中國社會從經濟基礎到社會形態,已經無法找到馬克思和毛澤東所堅持的社會主義的任何影子。本質上,中國并不怕普遍意義的資本主義社會,也不怕具有資本主義社會大部分共同特點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國崇尚西方民主的民主運動人士,中國希望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人士,中國廣大民眾最憤怒的一點在于: 他們“享受”的社會變成中國式特權和壟斷式的精英特權顯貴對廣大民眾專政的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社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