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馮小剛
司馬平邦
之前,有個電臺記者采訪我,問電影退票制的合理性,我說不合理,是扯淡――估計他們是想讓我說這個退票制的好話,所以,也沒聽說這個節目播出來。
剛才在網上看到馮小剛炮轟退票制是“狗屎”,這話聽起來一點兒不臭,還格外覺得爽。
對那些嘰嘰歪歪的亂設想,還有那樣娘們兒嘰嘰的人,還是直接如馮導演這樣拍它一堆“狗屎”比較合適。
現在有新聞說,電影退票制引發熱議,我看這樣的表述首先就是胡編,我也沒看誰在“熱議”它呀?記者做新聞為了制造轟動,架個大架子,嚇唬人。
昨天晚上見到黃曉明,他說他對這個退票制的看法是“這是一種市場行為,要由市場說了算。”許多人可能認為黃曉明是支持退票的――我跟你保證,電影界的人百分百是不會支持這項提議的,只是黃曉明說得含蓄,他說讓市場說了算,但市場在哪兒呢?
市場就一定支持退票嗎?
而馮小剛則直來直去,說了句真話。
如果,真的實行電影退票,且不說它的具體操作方式如何,我想單單一個退票成本就是目前的電影院和中國電影現在60多億人民幣的總票房承受不起的,等于在電影售票程序之外再設一道程序,全國那么多電影院,要增加無數的退票成本。
其實,一張電影票,代表了兩種契約關系:
一種是藝術作品與藝術欣賞者的契約關系,如你去欣賞一場演唱會,或者去看一場畫展,也聽了也看了,你可以說不好,但沒聽說可以因此給你退票的,誰讓你進來的呢?
花錢買票,你才得到了欣賞的機會,你付出票錢就是機會成本,沒有這張票,你根本無緣坐在電影院里看電影――這張電影票里我相信并不包含電影的水準和喜好程度。
倘真可以退票,是不是如果這部電影獲得了你很高的評價時需要你再被追加點兒票款呢?于是,你就再看一遍,但那是另一次你與電影發生契約關系了而已。
倘若可以退電影票,首先要做的我看不是退電影票,而是所有那些被證明是假球黑哨的中超比賽的票款要全部被召回了。
這是種理論是看似有理,實際上全無操作性的辦法。
1986年世界杯,馬拉多納用上帝之手把英格蘭踢出局,阿根廷最后還得了冠軍,這已經是歷史的明證,是不是因這一只上帝之手就把那屆世界杯的所有門票都退掉?
電影票,代表的另一種關系是商品與商品使用者的契約關系,看電影就像買面包一樣,如果是買了發霉的面包,當然要退掉,可能還要罰款也不止――但電影不是面包,有的電影越“發霉”越“長毛”越是好電影,電影實在沒有一個完全可以科學計量的好壞標準,導演們演員們也不是工程師和工人,會按照圖紙和方案演電影。
現在說的電影退票制就源于電影是一種商品,即電影票是商品和商品使用者的契約關系,這看似合理,但它實在只是電影屬性的一部分而已。
中國電影,和中國的一切其實都已經被商品化了,人們以為所有東西都可以用錢的多少來衡量,所以,我不喜歡和我喜歡也可以用錢來衡量,這才出來這樣一宗電影退票制的說法。
扯淡。
再者,能不能退票,其實也不是電影行業自己決定的,如果電影不喜歡可以退票,我想,整個社會得有大多數行業都實行退票制才行,足球比賽看了一半我不喜歡,退票;泡澡堂子泡了一半,我不喜歡,退票;坐出租車坐了一半,我不喜歡,退票;上公共廁所拉屎拉了一半,不想拉了,退票。
這實在不是一個好主意。
其實,就是沒有電影退票的說法,進電影院之前,你也應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能夠承受得了用這么一段時間和這么些金錢看這樣一場電影?
馮小剛為什么罵這個主意是“狗屎”,我想他是不想讓中國的電影導演最后都在為“不退票”而拍電影,那樣的電影,我不知道能拍成什么樣?
都說中國電影濫,但自從有了這個電影退票制的說法,讓人覺得中國的電影觀眾也就是一幫濫人,一群玩不起的人――其實,99.99%的觀眾是根本沒想過對不喜歡的電影退票的,這不過是那幫玩不起的媒體的放大之辭罷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