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習慣性地打開電視,恰巧聽到吉利老總李書福的講話,談及收購沃爾沃,他很自信地說:“我猜測沃爾沃的技術與寶馬、奧迪不相上下,只是規模太小,所以成本高,虧損。但他們的知識產權還是很多的。所以,我們收購了沃爾沃,就是要擴大規模,這樣就把成本均攤、降低,自然銷量也就提高了,不會再虧損”。聽到這番話,我心里有些犯嘀咕。要真是這樣,那福特投入的65億美金豈不是白打水漂,福特的老板連這么簡單的道理都不懂,那豈不是太過愚鈍?
我于汽車產業了解甚為有限,不過是作為一個愛車的人,平時喜歡多上各大門戶網站上閱覽相關信息。對于沃爾沃在全球銷量下降的深層次原因,我不敢妄言,但我有一個簡單的常識性判斷,這樣一個國際性汽車企業不應該只是規模小、成本高導致競爭力下降這么簡單。而李書福老總的這一番話,背后怎么看怎么有我們經濟幾十年來增長模式的影子——依賴低廉的人力成本,通過企業規模的擴張,以低廉的價格來參與市場競爭。不過從當年福特兄弟發明汽車以至今日,也有近兩百年的歷史了,我們看到,現在的汽車競爭不再是簡單的成本競爭,而是轉換為品質、品牌的競爭、售后的競爭。更加上石油這不可再生資源的愈益減少,低能耗、替代能源必將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而我們還停留在幾十年來形成的以大規模、低價格求生存的發展模式,豈不是固步自封,落后于時代?
聯想到近些年來,國內企業海外并購多次失敗的慘痛經歷和教訓,我們赫然能夠看到,企業謀求發展,首先必須在內功上下功夫,這不僅包括提高市場的占有率、保持企業一定的生產規模,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在這種情況下,才有可能談到擴大海外市場。其次,我們還必須有世界的觀念,所謂眼界決定境界,你看不清別人都在干什么,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么,只顧眼下的利益,那么,你不僅要落伍,更可怕的是,當新技術成型之后,你將面臨重新改造的生死抉擇,屆時的損失將無法估量!
作為一個門外漢,沒有數據的支撐,沒有調研的依拄,難免不為業內人士哂笑。不過,以上的這些文字也是我有感而發,姑妄言之,希望有所裨益。我也沒有看淡吉利的意思,不過是借此牽扯出自己一直以來的一些想法,切盼企業強、人民富,中華民族傲然自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