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及中南半島旱災的戰略問題
(2010-03-29)
● 黃世澤
中國西南部,以及鄰近中南半島四國,包括越南、泰國、柬埔寨和老撾(寮國),全部受旱災困擾,而本來在瀾滄江(湄公河在中國境內的名稱)水壩問題上,與中南半島諸國鬧得很不愉快的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關系更為緊張。下月初舉行的湄公河委員會會議,中國與中南半島國家商談時,勢必相當緊張。
中國必須考慮大米產量
中國有可能有部分官員認為,現時中國云南和廣西也受旱災困擾,自身水資源也不夠,加上水電是中國減少對外依賴化石燃料政策一部分,不應隨便改變。但由戰略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的話,中國在瀾滄江的水電政策盡早叫停,對中國以至國際社會都大有好處。
湄公河充沛的河水,加上中南半島的氣候,令中南半島諸國都是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國,越南、泰國和緬甸都是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國,雖然中國也是大米主要出口國,但由于中國本身人口眾多,其實也是主要大米入口國,而云南和廣西深受旱災打擊,今年中國肯定要依賴進口大米。
如果中南半島旱災持續,對中國最大影響是大米漲價幅度定必更大,甚至有錢都不能夠進口大米,過往旱災出現時,泰國、越南等國都曾經試過禁止大米出口,以保當地民眾的糧食供應,泰國和越南雖然都是小國,但他們并不是沒有談判籌碼在手。現時重慶等地都出現大米價格上漲的現象,一旦中南半島國家決定不出口大米,國際大米價格上漲幅度將會更為明顯,從而帶動中國的大米價格,難道中國當局還想大米價格再漲一點嗎?
另一方面,除了大米漲價會影響中國國內的經濟民生外,同時亦會影響朝鮮局勢。現時朝鮮局勢己經夠糟糕,而大米供應緊張,勢必令平壤當局購買糧食,以致國際社會向該國提供糧食援助提高難度,最終會令其局勢更難得到控制。而且朝鮮長期局勢不穩下,中國還在湄公河流域水資源問題與中南半島諸國結怨,造成南北出現緊張的格局的話,對誰不利實在不言而喻的。
短期與長期方案
由短期方案而言,最優先的做法是瀾滄江上游的水壩立即向下游放水,以及暫停瀾滄江流域大大小小的水電工程,先讓湄公河水位回復一定水位,便利中南半島各國的農業,當然中國應該在決定放水前,取得湄公河諸國同意優先向中國供應若干的糧食,至少在這些國家不愿出口大米時,仍會向中國以合理價格輸出大米,以達致穩定糧食供應以及物價的優先目標。這樣的條件交換,也是雙方有利的。
由長期角度而言,中國應該檢討瀾滄江流域眾多水利工程,以及云南等地伐林種速生桉樹等做法,雖然中國經濟由工業帶動,但共產黨的領導人過往同樣重視農業的穩定性,事實上,農業不單涉及農民的生計,糧食的供應穩定性更與社會的穩定程度相互關連,息息相關。在可再生能源中,除了水力,還有風力以至其他的選擇,興建過多的水電站而不理會地球氣候轉變對瀾滄江水系的影響,這種做法與興建水電站的原意背道而馳。但有點可以肯定的是,中國需要妥善解決湄公河水資源的問題,若這次解決不當,日后勢為中國帶來戰略隱患,特別越南與中國關系時好時壞,越南借這次危機發難實在是不足為奇的事。
作者是居港時事評論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