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中國發(fā)展的兩大方略(7)

彭守仁 · 2010-03-18 ·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第七章  中國陽光大道的拓寬與重大發(fā)展

1976年文革結束。中國向何處去?文革的道路還能繼續(xù)嗎?這時雖然不能說已經是山窮水盡,但是前面的路也是極為艱難的。在這個緊要的歷史關頭,鄧小平就成為一位力挽狂瀾的人物。  

一、鄧小平為中國打開了現代化的道路

文革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的路線還能不能繼續(xù)走下去?這可是毛澤東主席生前一再堅持的路線,哪個敢違背?毛主席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有極高的威望,改變他老人家的方針,那要冒多大的風險呀!這時鄧小平挺身而出,他審慎地分析了當前形勢,思索了建國以來的歷史經驗和教訓,他旗幟鮮明地支持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提出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由于人們特別是老干部在文革中遭受了極大的打擊,對文革中四人幫那一套深惡痛絕,再加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一條,就使反對改革開放的阻力減少了許多。以后又幾次出現“姓社姓資”的爭論,說明把我國引上這條高速發(fā)展經濟的現代化道路是很不容易的。這是鄧小平對我國的最大貢獻。  

改革開放的第一步是由農村開始的,安徽省小崗村的十七位農民用鮮血立下了包產單干的契約,后來得到了省委書記的支持,反映到中央,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不久聯產承包責任制在中國大地上傳播開來,非常迅速地解決了困擾多年的糧食問題。這第一步勝利使人們大開眼界。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的歡欣雀躍難以言表。“能嗎?”人們以懷疑目光迎來豬肉敞開供應的消息;糧票、布票―――等都逐步地取消了;三十多歲的老小伙子眼含淚花看著高考錄取通知書;又給多少個家庭送來了歡慶大平反的喜悅;一直背著父輩地主成分近40歲還打光棍的老青年,第一次享受到社員的待遇;一直壓在人們頭上各式各樣的政治大帽子終于摘掉了,真是有點大赦天下的感受┅┅。這時人們感受到改革開放真是好啊!  

二、沖破洋教條,走中國特色之路

(一)市場經濟歷史階段不能超越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發(fā)展有五個階段。為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需建立高于資本主義的新型的社會主義社會。我國由半封建半殖民地本質上是封建社會跳過資本主義階段,一下子躍進到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社會。這是多年來傳統(tǒng)的看法。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理論界提出共產主義分三個階段,第一是向社會主義過渡階段,或稱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第二是完備的社會主義階段,第三是共產主義階段,明確指出由于我國的現實條件很自然地需要一個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結束后到完全建成的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這就是說我國正處在一個越過資本主義階段的過渡時期,只不過這個過渡時期很長罷了。  

過去形成了一種概念,好像是封建社會結束后要么經過資本主義階段,要么跳過資本主義階段進入社會主義階段,把社會制度和社會發(fā)展階段看成同一的東西。  

    超越資本主義階段的提法是值得探討的。封建社會與共產主義社會之間隔著一個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中極其重要的歷史階段。這個階段是不可超越的。那么我國是否還要補資本主義制度的課呢?當然不是。社會制度與社會發(fā)展階段是兩個問題,不能混為一談。我們的問題就出在這里。我國的社會主義與傳統(tǒng)理論下的社會主義不同,傳統(tǒng)認為社會主義是由資本主義脫胎而來,而我國的社會主義則由封建社會脫胎而來,它是與資本主義平行發(fā)展的一種社會形態(tài),面臨著資本主義要解決的同一任務,只不過由不同的階級領導,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而已。實際上從封建社會到共產主義初級階段(即完備的社會主義)有一個不可超越的歷史階段,我們不妨把它稱之為市場經濟歷史階段。在市場經濟歷史階段按各國歷史條件可以由資本主義制度來完成,也可以由社會主義制度來實現。  

    回顧一下中國革命所走過的道路是很有意義的。中國革命怎么走法? 一種是二次革命論,即先由資產階級領導取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勝利并發(fā)展資本主義生產后再由無產階級領導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另一種是不要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要畢其功于一役,立即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毛澤東同志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反對了這兩種錯誤論點,創(chuàng)造了無產階級領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理論,即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既堅持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不能超越,又堅持了無產階級的領導。在這個偉大理論指導下,中國大地上譜寫了一曲響徹云霄的凱歌。  

新中國誕生后,中國革命和建設怎樣進行仍有兩種看法。一種是先利用資本主義發(fā)展生產之后再實行社會主義。這是二次革命論在新時期的翻版。這種看法在一九五六年所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就被克服了。另一看法是超越社會歷史階段的理論。這是"畢其功于一役"在新時期的體現。這種超越社會歷史階段的左傾觀點從一九五八年以后愈演越烈,其造成的損失不亞于王明的教條主義。既然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可以由不同的階級領導,以新舊民主主義兩種方式完成同一種任務。那么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勝利后也就有可能由不同階級領導用不同的社會制度來完成同一種任務。這種任務就是用價值規(guī)律商品(市場)經濟去戰(zhàn)勝以小生產意識為核心的封建思想體系及其經濟基礎。不斷擴大生產社會化的范圍,以便迅速發(fā)展生產力。為說明這個問題必須首先了解我國社會的歷史特點。幾千年來我國一直是一家一戶的農耕經濟,在自產自用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產生了以小生產意識為基礎的封建思想體系。這種思想體系的特點是兩個極端,在政治、經濟、心理素質和思想方法等都有走兩個極端的表現。這個特點詳見《第九章小生產意識是中華文化中的消極因素》。  

(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后的歷史任務  

經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打碎封建統(tǒng)治的政權以后,并不意味著反封建任務的結束。利用價值規(guī)律和市場經濟,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生產社會化。生產社會化的過程就是小生產經濟及其思想意識逐步解體的過程。扎根在小生產土壤中的意識形態(tài)對生產社會化的進程必然要進行頑強的反抗。粉碎這種反抗的銳利武器是價值規(guī)律。在資本主義社會里,資產階級利用價值規(guī)律使小生產者一一破產,把他們無情地拋向無產階級隊伍。資本主義在發(fā)展初期是極其殘酷的。小生產者在向生產社會化的轉化過程中遭受了極大的痛苦。而資產階級在不到一百年的統(tǒng)治時間里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力比過去的總和還要多。家庭不再是生產單位。家長的權威受到挑戰(zhàn),改變了家庭成員對家長的依附地位。資本主義不但改造了小生產經濟基礎,也改造了小生產意識形態(tài)。意識形態(tài)的變化總是滯后于經濟基礎的,并力圖維護原有的經濟基礎。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維護小生產經濟的一切企圖都被價值規(guī)律無情地粉碎了。專業(yè)化分工,同步化協(xié)作,標準化生產席卷大地。生產社會化以排山倒海之勢迅猛發(fā)展,不斷地奔流向前。專業(yè)化協(xié)作要取代封閉的全能式生產。這種趨勢早已打破國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生產社會化為新技術的采用打開了廣闊的天地。以新技術發(fā)展為核心的生產力和以生產社會化為核心的生產關系是互為促進的。沒有生產社會化就沒有現代化。這兩大潮流是任何力量也擋不住的。這就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后所面臨的重要歷史任務。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面臨資本主義社會初期的同一任務  

我國在取得新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勝利以后所面臨的歷史使命與資本主義初期是相同的,因為我國是從封建社會解體開始,而不是從資本主義社會的崩潰起步,同資本主義面臨的任務一樣,也要進行生產社會化,發(fā)展生產力。就是在我國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仍然面臨著這兩大任務。以小生產意識為核心自我封閉的經濟體系是不能發(fā)展生產力的。為擴大并加速生產社會化的進程,克服小生產意識的阻撓與反抗,必須利用價值規(guī)律與市場經濟。所以說我國的社會同西方發(fā)達國家一樣,也要經歷一個不可超越的市場經濟歷史階段。我國的社會主義是由封建社會結束后起步與資本主義平行的一種社會。與資本主義不同的是我們是由工人階級領導公有制經濟占優(yōu)勢的社會。市場經濟在資本主義初期是一匹脫韁野馬,橫沖直闖,給勞動人民造成極大痛苦。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價值規(guī)律是有韁野馬。韁繩握在工人階級手里,既要利用其強大動力,拉著社會主義經濟迅跑,又要限制其對人民的踐踏。對于那些抱著小生產習慣不放,感受到價值規(guī)律對其舊習慣的威脅而牢騷滿腹者則是好事。就是要用價值規(guī)律逼迫其放棄小生產意識,如“萬事不求人”的封閉思想,大鍋飯,慢節(jié)奏等等。因為共產黨是社會化大生產的代表,不能為照顧小生產習慣和情緒而放棄歷史責任。黨制定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為加速生產社會化提高生產力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綜上所述,我國的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不是一個短暫現象,而是與資本主義平行并面臨同一任務的整個歷史時代。我們的社會不是超越資本主義的社會。因此把我們只有三十多年歷史的社會同發(fā)展了幾百年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在相比,其優(yōu)越性就會在很多方面說不通。把我們現在的情況與資本主義最初百年情況相比才能說明我們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我國在三十多年走完了資本主義初期上百年的路程。  

(四)沖破洋框框,走自已的路  

“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專利,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這個洋框框一直束縛著人們的頭腦,誰敢違反就要被扣上修正主義的大帽子。  

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只說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只說商品經濟,暫不提市場經濟,經過不斷地摸著石頭,終于在黨的十四大名正言順地打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旗。我們就是要用社會主義制度干市場經濟,也就是用社會主義制度走完市場經濟歷史階段的全程,以便向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靠近。用社會主義制度干市場經濟,這就是中國特色的本質特征。這是打破洋框框的勝利果實,是鄧小平用改革開放為我國的社會主義陽光大道探索出來的最新成果。是對中國陽光大道進一步拓寬和重大發(fā)展。  

三、改革開放后的成績和走過的彎路

改革開放成績極大,首先是國民生產總值已經越居世界第三位,人均GDP已達三千多美元。當年毛澤東主席說過:“一個鋼鐵,一個糧食,有了這兩樣,我們的事就好辦了。”現在我國的糧食基本過關,初步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我國鋼產量已經居世界首位,至此不由得想到1958年要把鋼產量翻一翻,即從1957年的535萬噸增加到1070萬噸。全國掀起了為1070萬噸而奮斗的大煉鋼鐵群眾運動,這種大躍進運動給國家造成了嚴重的后果,由此想到現在這幾億噸鋼該是多么的可貴!毛澤東九泉有知,也會感到欣慰。國家重點的大工程都已或正在實現;三峽水利工程舉世無雙;西電東送、西氣東輸、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載人航天┅┅捷報一個接著一個,科技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步。雜交水稻等一大批科技成果為經濟插上了翅膀。全國的鐵路公路網已經具有相當規(guī)模。我國已成為世界貿易大國,外匯儲備額居世界第一。一國兩制促成了港澳的順利回歸,這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典范。總之改革開放后所取得的經濟成就是數也數不完的。隨著經濟的成長,我國在國防、外交等方面也相應提升,受到全世界的尊敬。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如人們經常議論的機構癰腫人浮于事、貪污腐化、貧富差距過大等問題。經過30 年的改革開放,可以說是成績極大,問題極多,解決極難。  

有人認為當前的許多社會問題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后果,都是市場經濟惹的禍。這種看法是不對的。共產主義的第一個條件就是物質要極大豐富,生產力高度發(fā)展。平均主義大鍋飯是不能發(fā)展生產的,不但人的生產積極性調動不起來,生產出東西可能還賣不出去。市場流通是發(fā)展生產的重要一環(huán),國家統(tǒng)購統(tǒng)銷效率低下,老百姓干些販運工作就說你是投機倒把,走資本主義道路。  

前已說明,市場經濟歷史階段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經之路,是不能超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后所面臨的重要歷史任務就是生產社會化,發(fā)展生產力。我國在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也面臨著這兩大任務。以小生產意識為核心自我封閉的經濟體系是不能發(fā)展生產力的。為擴大并加速生產社會化的進程,克服小生產意識的阻撓與反抗,必須利用價值規(guī)律與市場經濟,否則就永遠也靠近不了人類的理想社會。  

中國特色一詞是有嚴格界定的,特就特在用社會主義制度干市場經濟。有人把不三不四的事情以調侃語氣說是“中國特色”,這是不對的。  

改革開放后,特別是1993年經濟飛速發(fā)展以后出現的大量社會問題(見第十章第三節(jié)《歷史彎路歌(原警世歌序集)》),其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  小生產思想意識的作用。  

第二  沒有正確處理政治、經濟、文化三者的關系。  

第三  權力介入市場是國內最大的隱患  

對這三條原因的詳細說明見第十章第三節(jié)。  

四、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淺見

人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看法分歧不小。有人認為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否等同于資本主義?這是分歧的焦點。下面說一點淺見。  

(一)兩種市場經濟的區(qū)別。  

在共產黨領導下堅持社會主義的國家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區(qū)別不在于干不干市場經濟,國家節(jié)制資本,也就是國家控制、指揮資本的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資本節(jié)制國家,甚至綁架、控制了國家就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2009年處理金融危機時,中國救實體經濟,關注中小企業(yè)的融資,幫扶自主創(chuàng)業(yè),以便拓寬就業(yè)渠道,補助家電、農機下鄉(xiāng),提高社會保障標準,擴大社保覆蓋等惠民措施,以便擴大內需,這些都收到了效果;美國救虛擬經濟,用大批資金去填充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銀行、保險等部門,這些部門還不領情,其高管們還大量地拿年終獎金,引發(fā)納稅人的不滿。救實說明國家對資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救虛說明國家已被資本完全綁架了。納稅人的錢都塞到金融大佬的腰包。  

(二)市場經濟的必要性  

自有人類社會以來,為了改善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提高生活水平,就產生了社會分工的需要,以提高生產和工作效率。有分工,就要有交換。為了交換的方便,就出現了通貨作為交換的等價物—貨幣,以及交換場所,即市場的初級形式—集市。分工、交換、貨幣、市場,是人們離不開,躲不掉的社會現象,即使那些隱居在深山老林自耕自食的“世外高人”或小部落,他們也要定期到人群集中地換一些他們需要而自己又不能生產的東西。中國是以農立國發(fā)展起來的國家,在人們心目中對商人最看不起,商排在士農工商的最后面,人們多以奸商稱呼,老百姓用“買的沒有賣的精”、“無商不奸”等來評價商人。不論你如何討厭甚至咒罵,人們還是離不開它,商能幫助社會調節(jié)余缺。商業(yè)繁榮是生產力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為適應生產發(fā)展,出現了專職經營貨幣的金融行業(yè),從錢莊到銀行,除存、貸款外,還出現了便于資金異地流動的信用憑證。但那時金融業(yè)只是實體經濟的附屬品。隨著大工業(yè)的發(fā)展,出現了現代意義下的市場經濟,金融業(yè)急速膨脹,資本市場(股市)、期貨市場等相繼出世。金融業(yè)已經不只是存、貸款業(yè)務那樣簡單。資本的流動,尤其是跨國流動成為金融寡頭一夜暴富的手段。所謂的金融產品層出不窮。金融衍生物更是花樣翻新。這時金融業(yè)已經是脫離實體經濟的獨立行業(yè),被稱之為虛擬經濟。股市、期貨、樓市及其衍生物都成為虛擬經濟的組成部分。  

市場經濟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要性表現在六個方面:  

1、促進生產社會化  

    進入大工業(yè)社會以后,早期簡單交換的商業(yè)行為發(fā)生了質的變化。買賣不再是自產自用后的余缺調節(jié),商品生產賺錢則是唯一目的。提高生產力的手段之一就是生產社會化,以分工協(xié)作辦法,實行專業(yè)化生產。為提高零部件、產品的互換性,通用化、標準化生產大行其道,再搞“長木匠、短鐵匠”小手工業(yè)作坊那種修配式生產就會被市場淘汰。以大分工、大協(xié)作的社會化大生產逐步取代自我封閉的全能式生產。生產社會化是高速發(fā)展生產力,走向物質極大豐富的必由之路。沒有生產社會化就沒有現代化。而市場經濟體制則是生產社會化的必要條件,因為只有市場經濟才能逐步消除以小生產意識為基礎的封建思想體系。這個思想體系是社會發(fā)展的絆腳石。80年代中國人聽說美國有一個人經營種植一千六百畝土地,感到不可思議。其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完全由各專業(yè)公司按合同規(guī)定進行,沒有生產社會化那是絕對做不到的。  

2、市場經濟是戰(zhàn)勝封建思想改造小生產意識的必由之路  

小生產意識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對立物。中國人自產自用的封閉意識很強,大分工大協(xié)作意識極差,“萬事不求人”,“自有自用方便”,“大而全、小而全,肥水不流外人田”,企業(yè)和地方的“自成系統(tǒng)”的意識和作法在新中國60年中都有強烈表現。改革開放后30年企業(yè)為取得效益,在分工協(xié)作方面雖有改進,但是不大,尤其是大型國企對自己內部配套,一直是情有獨鐘。只有在市場的競爭機制面前敗下陣來才能有所醒悟。有關封建官僚意識、只顧眼前的實用主義意識等只有在健全的民主與法治的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才能逐步克服。市場經濟更是克服小農平均主義的良藥,雖然沒有人公開提倡過平均主義,但人們思想深處一直存在,中國人對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供給制感情特深,一直懷念,過去大家一律平等,上下同吃一鍋鈑,同穿土布衣,解放后還要分等級,評工資,講供獻,每到長工資時就使領導犯愁,沒長的或少長的痛哭流涕,因而對過去的供給制更加懷念。用供給制可以打敗蔣公,因為那是在封閉的農業(yè)社會條件下才有可能的事。但卻建不成共產主義社會,因為沒有物質的極大豐富是到不了理想社會的。而平均主義除得到“大家都一樣”的心理滿足以外,生產力是發(fā)展不起來的。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有一段時間,農村勞動不計報酬,大家都去吃食堂,引起農民不滿,導致農業(yè)崩潰就是明證。   

過去把社會主義國家的計劃經濟稱為短缺經濟,計劃下的物資流通不暢,老百姓搞一點販運,還說你是投機倒把,走資本主義道路。  

老百姓在私下議論:“東德不如西德,北朝鮮不如南朝鮮,中國大陸還趕不上臺灣”。計劃經濟只有領導抓的項目才能體現出社會主義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領導不抓的或沒有顧到的事就不行了。  

有關小生產意識的詳細介紹見《第九章小生產意識是中華文化的消極因素》。  

3、市場經濟能調動最廣泛人群的積極性,是走群眾路線的最高形式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動力。這是毛主席對唯物史觀的精確概括。如何發(fā)揮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就是團結人越多越好。斗爭是毛主席哲學的重要內容,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但中國的斗爭和蘇聯不同,蘇聯是無產階級專政,中國是人民民主專政,工人、農民、小資產、民族資產都是人民,凡是愛國擁護社會主義的都是人民,蘇聯電影《列寧在十月》有一臺詞說對資本家怎么辦?列寧回答是“統(tǒng)統(tǒng)趕出去。電影作品說的也許有出入,大批白俄越境涌入中國的哈爾濱卻不是假的。電影《紅色搖籃》說到黨中央博古等人批毛澤東是富農路線,也分給地主富農以同樣的土地。王明、博古總是照搬蘇聯作法,事實證明,毛澤東給地、富出路的政策是正確的,能團結大多數。到1956年公私合營改造時,資方還可以分紅或吃利息。因此毛澤東的斗爭哲學不是極端的,是革命人道主義。這就能團結最廣泛的人民群眾,至于下面具體執(zhí)行中的偏差另當別論。  

市場經濟能把人們的全部能量、智慧最充分調動起來。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則具有更大的廣泛性。正如 劉濤 博士的《中國模式六》(http://blog.ifeng.com/2512125.html)所說:“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種全社會參與的、符合全社會成員公共利益的真正的社會化管理和社會化經濟,這包括國家、公有企業(yè)、民營企業(yè)、社會企業(yè)、非盈利企業(yè)、社會機構和社會組織在內的眾多社會角色。中國實施了一種多元混合體制,鼓勵的是多元角色的共同參與。”因此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群眾路線的重大發(fā)展。  

市場不但能調動人的全部能量和智慧,而且還鼓勵多元角色的共同參與的多元混合體制,這就是如虎添翼,把傳統(tǒng)的群眾路線發(fā)揮到了極致。過去由領導者號召和發(fā)動群眾,當前由市場機制調動群眾,前者是群眾被發(fā)動,后者是群眾的主動行為。兩者效果絕對是不一樣的。  

4、市場經濟能鼓勵小創(chuàng)業(yè)者白手起家,吸納大批就業(yè)者  

中國的人口眾多,就業(yè)是個大問題。國家要開辟多渠道就業(yè),鼓勵國家扶持的自主創(chuàng)業(yè)者一試身手。這對吸納就業(yè)是一項好的措施。媒體介紹比亞迪老板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他大學畢業(yè)后,舍掉好單位的工作去下海,逐步搞起鋰電池,后又去搞汽車,又去搞電動轎車。不但為國家創(chuàng)造了品牌,在吸納就業(yè)人員方面也是功不可沒的。小創(chuàng)業(yè)者能有20%的成功率,對就業(yè)問題就是很大的貢獻。  

5、企業(yè)成為科技創(chuàng)新的主體  

過去在計劃經濟時代,企業(yè)只要完成上級下達的生產任務就行,科研由專業(yè)的院、所負責。即使企業(yè)有科研的需要,也是由上級投資和下任務。這種缺乏主動的等、靠、要,對發(fā)展極為不利。在市場經濟下,企業(yè)為發(fā)展就必須拿出經費,開發(fā)新產品,以免被市場淘汰。因此市場逼迫企業(yè)重視科研和創(chuàng)新工作,當年外國人譏笑我國的產品是二十年一貫制,像人民幣一樣的穩(wěn)定。這種嘲笑再也一去不復返了。因為企業(yè)在市場環(huán)境下具有技術創(chuàng)新,開發(fā)新品種的內在動力。  

6、市場經濟更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市場是供需變化的晴雨表  

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是市場的基礎職能,這比少數人閉門造車更為有效,市場反應出的供需變化也為國家的宏觀調控提供了可靠依據,以減少盲目性。  

(三)市場經濟的弊端是容易出現資本綁架國家的現象  

隨著大工業(yè)的發(fā)展,金融業(yè)迅速擴張,逐步脫離實體經濟,成為獨立的虛擬經濟。資本的貪婪是無止境的。正如劉濤在《中國模式六》所說:“金融資本將任何一件物品和商品,都演變成為金融市場上的證券化的金融商品,例如房屋、轎車、糧食、玉米、新能源、石油等,金融資本以其壟斷的勢態(tài)將一切原本不屬于金融商品的領域進行證券化。這使得整個世界都成為高度非理性的投機世界”。發(fā)展的最終是資本控制國家政權。  

虛擬經濟必須為實體經濟服務,不能虛實倒置。資本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它只有投入到實體經濟中才能創(chuàng)造利潤,脫離實體經濟的“錢生錢”就是騙術。國際金融寡頭利用資本跨國流動的手法,搜刮各國財富。股票市場的本意是為了發(fā)展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更好地配置資源。買股票本來是為了投資分紅,后來股市竟變成投機場所。無論是在國際或是在國內,只要是繞開實體經濟的“錢生錢”都是騙子行為。炒股中的賠和賺只是錢的轉移,它沒有增加任何財富。  

美國是被資本掌控的國家。《貨幣戰(zhàn)爭》一書對此有深刻的揭露。面對該書所介紹的史實,就足以使人冒出一身冷汗。美國的幾位總統(tǒng)被刺,都和國際金融資本有關。經過多年較量,國際金融資本終于打敗了美國政府發(fā)行貨幣(綠幣)的權力,后來掌控美元發(fā)行權的美聯儲卻是國際金融資本的少數人。美國是資本綁架國家的典型。  

(四)社會主義制度是控制市場經濟弊端在中國蔓延的有效保證  

上面所談市場經濟弊端都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現象。它不大可能在中國故伎重演,因為我國是由工人階級領導公有制經濟占優(yōu)的社會。如前所說,市場經濟在資本主義初期是一匹脫韁野馬,橫沖直闖,給勞動人民造成極大痛苦。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價值規(guī)律是有韁野馬。韁繩握在工人階級的代表,即共產黨的手里,既要利用其強大動力,拉著經濟迅跑,又要限制其對人民的踐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前無先例可鑒,現無榜樣可循,只能摸索前行,在執(zhí)行中難免顧此失彼,特別是在西方合起來圍堵中國的時期。確有對野馬韁繩大撒手的時候,因而出現了不少的社會問題。不論誰干也不可能十全十美,能達到七全六美也就不錯了。黨的十七大勝利閉幕,開創(chuàng)了一個歷史時代,以人為本,科學發(fā)展,社會和諧,關注民生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得到確立,有的已經開始落實。老百姓已經看到了曙光。這說明把野馬韁繩又重新套上,但勒緊程度要看情況而定。中國的問題成堆,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立馬解決。但中國已經踏上了強起來偉大征程。  

中國總體上是國家節(jié)制資本,有時在局部也有資本操縱或綁架國家的事,如國家不希望房價大漲,在一些地方,由于官商勾結,忽悠百姓,推高房價,必須高度關注樓市的動態(tài),警惕資本窺視并向政權滲透的現象,而且要高度度警惕國際金融資本的陰謀。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tǒng)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fā)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