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譜的亞軍
這一評估結果當然會使國人興奮不已,一百多年來年來無數先烈流血犧牲,盼的不就是“富國強兵”再不受人欺凌。可是,興奮之余,人們會問,真的嗎?
古代最偉大的軍事家也有一套評估軍力的理論為古今中外的軍事家所推崇,評估軍力他認為有五個方面即:道、天、地、將,法是也。黃皮書所采用的評估標準“軍費、軍隊人員和武器裝備”,僅僅只是五者之一的“地”,這已經是很片面的了,然而就是這個“地”,也有使“標準”只認我之“長”之嫌,至于我之“短”,實為眾所周知,這就是“武器裝備的質量”。
黃皮書作者之一李少軍說:“對于武器裝備的數字,只反映了數量,而不能反映質量,而事實上,各個國家的同一類武器的質量是有天壤之別的。”而且“專家坦言,僅評估數量并不能真實地反映出各國軍隊的裝備對比情況,然而,要對裝備的質量進行評估幾乎是不可能的。”是不可能還是有意回避,因為質量評估將不可挽回的使中國軍力失去亞軍的桂冠。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在關于武器裝備質量評估的辯解詞中完全回避了武器裝備的自制能力這一要害,這是將戰爭堅持到最后勝利的物質保障,
否則現有裝備經過戰爭的消耗之后,難道我們。
中國武器裝備自制能力狀況早就是網友們憂心如焚的老問題了,關于殲十的發動機多年來都是一個熱門話題,這就是為什么“太行”的命運引起了大家極大關注的原因。問題在于還不僅僅是飛機的頂尖發動機自制能力,軍艦,坦克,車輛的頂尖發動機都存在同樣的問題。筆者曾向一位造船業的友人問及中國船用發動機的發展現狀,他說:“現在還有那個造船廠自己造發動機,都是買現在的。”當時幾乎嚇得我一身冷汗。
實際上問題的嚴重還遠遠不僅僅是發動機的問題,甚至也不僅僅是大家熟悉的“中國芯”問題,已經失去了完整工業體系才是最令人不堪的。完整的工業體系以一系列的頂尖機電基礎件和頂尖新材料的自制能力為核心;頂尖的機電基礎件和頂尖新材料自制能力,自給水平,是一切武器和制造武器裝備的工作母機自制的基礎,多坐標聯動數控機床即是網友們熟悉的例子,所以完整的工業體系才是綜合國力和軍力堅實的基礎。
完整的工業體系曾是毛澤東時代留給中華民族的最寶貴的遺產之一,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鎮國之寶,是中華民族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靠山。然而現在這一體系已經不在,中國成了低端“制造大國”,熟悉當前國內經濟狀況的都知道在一系列機電基礎件和頂尖新材料方面,幾乎都被外國廠商壟斷了。下面就機電基礎件主要項目撮其重者略舉幾例:
齒輪:尤其是高速齒輪,重載齒輪,微型齒輪等等是美國的格里森;滾動軸承:高速、微型、高精、異型等是瑞典CKF和日本精工;含油軸承的新型軸襯的來源更是五花八門;液壓件是德國西門子:電氣元件亦是西門子;數控系統及附件滾珠絲杠副、伺服電機,鑲鋼導軌等是德國西門子和日本法拉克;大規模集成電路即“芯片”大家就更熟悉了,無須在下贅述;各種各樣的新材料只要看看廣告就知道它們來自何方了。
現在我們經常聽到什么這個或那個裝備我們已經有了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這個或那個國產品牌已經成了金字招牌,似乎令人振奮,但是殊不知道其中很多關鍵的機電基礎件卻是外購的,殲十的發動機就是一例,吉利、海爾更是耳熟能詳,華工的數控“工控機”的計算機等硬件亦是人家的,只是大家見怪不怪罷了。
如此“制造”,的確給急功近利的“企業家”帶來了滾滾財源,然而對于國家的綜合國力,對于國防,對于戰爭則無異于飲鴆止渴。試想一旦戰爭爆發,現有的裝備必定大量消耗,必須將軍工產品生產開足馬力,屆時,這些頂尖基礎件和頂尖新材料是能夠用錢買得來的么?且不說其中的大部分還很可能是來自對陣的國家;“甲午戰爭”買來的炮彈打不響的教訓難道還不夠血腥,不夠五雷轟頂么?如果說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海灣戰爭中,薩達姆用美國計算機改裝的防空導彈百發不中,卻是近在眼前的殘酷無情的現實。
按照黃皮書評估的標準,武器裝備是為三項之一,而武器裝備的質量,尤其是先進武器裝備自制能力如此,專家們卻給中國戴上了亞軍的桂冠,離譜的程度未免太大了點。離譜了給人笑話還在其次,使我們自己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忽視了問題的嚴峻才是最令人擔憂的。
華執殳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