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際稱謂
看我國社會性質之變化
冷 君
人際稱謂是社會制度的產物;它是人際關系的標志,從稱謂上可以確切地反映一個社會的性質。
中國有階級的社會已延續了幾千年。在那種社會里,人分三六九等,職分三教九流。多與身份和職業有關。人們為了生存,各奔各的前程,各求各的生路。各自的生計各自謀,當然,稱謂也是五花八門。
在毛澤東時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國民,在社會上不管你干什么職業,大家都是在共產黨領的導下,為著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這個大目標而奮斗。因此,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在這種大背景下,一個親昵的稱呼——同志!就成了社會的共識。因為只有這個稱謂最能代表當時人際關系的性質,唯其無二。
“同志”兩字的本義,就是志同道合,別無他解。《國語•晉語四》中指出:“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后漢書•劉陶傳》:“所謂交友,必也同志”。可見“同志”二字是多么的有分量!
美國著名電影導演卓別林曾談過這樣一段經歷:“大概是1943年的一天,我應邀到舊金山的一個群眾大會上發言。為什么要舉行這個大會,我已記不清了。但當時我知道,到會的有蘇聯的海員,他們是根據租借法案將美國的物資運往蘇聯的水手。我接受邀請,于是,我一走上講臺,就以“同志們!”的稱謂作開場白。大廳里頓時哄堂大笑起來。從我這個既是資本家又是闊導演的嘴里居然說出這種話來,真是大出人意料了。但我繼續說下去,‘不,不,我并沒有說錯,而是有意用‘同志’這個字眼,因為我首先是對我們在座的俄國朋友,也就是蘇聯代表說的。他們是我們共同反法西斯斗爭的同志!’此時全場報以暴風雨般的掌聲。這掌聲代表了贊同、親和和巨大的凝聚力。”簡單的一聲‘同志們!’包含了多少了不起的意義!表現出多少難以度量的珍貴?同志啊!同志,這個字眼將永遠珍藏在革命者的心中。
現在,又到了個人生計各自謀的社會環境之中,“同志”這個稱謂再普遍的應用于整個社會,已經不適合了。稱什么好呢?也只好順應社會現實。因為社會上已出現了剝削與被剝削、雇傭與被雇傭;老爺、太太與管家;少爺與仆人;小姐與丫鬟。還能稱呼什么呢?“打工仔”、“打工妹”、“先生”、“太太”、“女士”、“小姐”、“老板、“雇員”……,不喜歡也得喜歡。這種稱謂的變化,是階級關系變化的產物,是社會性質變化的客觀反映,它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
社會主義的中國,已經產生了新的資產階級!這決不是危言聳聽,而嚴峻的社會現實,任何美麗的辭藻都掩蓋不了其資本主義復辟的本相。
2009年12月27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